理论教育 任务解决要有真结果

任务解决要有真结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真实任务,让学生因任务的“真实”而获得学习的实感。其实,设计真实的任务,例如上述的选拔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问题解决的真实性,而且丝毫不妨碍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任务的实际水平,因为学生在讨论中依然会涉及平均数知识的运用。其中,“任务的完成应该真实”,其意也有二:一是任务的结果应该求实,二是任务的结果应该“诚实”。

任务解决要有真结果

看到一篇题为《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意》的文章——

2013年,有一位家长给我看她二女儿的考卷:“下列哪一种东西会长大?①桃树②小草③种子。”我一看傻眼了,它们都会长大呀!结果标准答案是②,因为课本上说“桃树会开花,小草会长大,种子会发芽”。

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道开放题,却愣是被教师弄成了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标准”答案让人啼笑皆非,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常识并不基于生活常识,而是基于应试常识——符合标准答案才能得分,不管其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

1.任务的真实应考虑结果的求实

(1)保持求实的态度才会有合情合理的判断

曾经看到这样一道数学试题——

小明和小洪投飞镖的成绩统计表

问:根据上面的5次成绩,谁的表现好?

这道考题的标准答案是:两人的表现一样好。依据是:总成绩或平均成绩相等。

这道考题之所以有标准答案,是因为它要学生完成的是书本上的知识任务——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均数知识。如果把它从试卷上撤下来,放之于生活中——“根据上面的5次成绩,如果你是教练,会选择谁参加比赛?”这样实实在在的生活任务,与常见的数学题目不同,学生回答起来当然另当别论。判断谁的表现好不能只看总成绩或平均成绩,还要看他们的发挥情况:第一种观点是小洪有一次投中了10环,由此判断他有冲击冠军的实力;第二种观点是小明虽然每次投中情况都不相同,但都稳定在7环左右,由此判断他的水平更为稳定;第三种观点是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由此判断他更有潜力。(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把课堂中纯粹的数学问题还原成生活中的真实任务,答案也会变得真实,学生此时要做的不是解题,而是解决问题。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真实任务,让学生因任务的“真实”而获得学习的实感。

其实,设计真实的任务,例如上述的选拔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问题解决的真实性,而且丝毫不妨碍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任务的实际水平,因为学生在讨论中依然会涉及平均数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真实任务完成的真实过程,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2)保持求实的态度才会有合情合理的策略

很多时候,真实任务的完成、学生讨论的内容不一定总在数学知识中打转转,其涉及范围可能会更广。史宁中教授曾经举过一个“跳绳比赛”的例子:“一班和二班各派10人参赛,已赛完9组,将派最后1组参赛,一班有甲、乙两名同学可选。两名学生最近的成绩如下:平均数一样,甲跳跃比较大,乙发挥比较稳定。”学生回答时,通常会选择乙——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更稳定的,考虑到了“人情”。但还有一些学生的回答则更进一步,不仅看到了个体情况,而且还考虑了团队的整体情况:“根据前9局比赛的结果,如果一班领先,就派发挥稳定的乙参赛;如果一班落后,就抱着冲一冲的心态,派甲参赛。”显然,后一种回答在应用统计知识的同时结合了具体情景并融入了自身的活动经验,显示一定的策略意识。

2.任务的真实应考虑结果的“诚实”

我们已经知道,“任务的真实”,其意有二:一是指任务的题材应该真实,二是指任务的完成应该真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任务的完成应该真实”,其意也有二:一是任务的结果应该求实,二是任务的结果应该“诚实”。开场不能让学生感到虚假,同样,收场也不能让学生学会虚假。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弄虚作假,牺牲实事求是的做人做事准则

例如有一节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某旅行团由6个成人、4个小孩组成,他们来到某景区游览。该景区成人票40元/张,儿童票20元/张,另推行成人团体票30元/张(限10人及10人以上购买)。”一般解法是:6×40+4×20=320(元)。结果,教师又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4个小孩当作成人,则满足购买成人团体票的条件,10人购票总计需要300元。显然,从知识层面看,后一种方案比较省钱,是一种“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然而,在现实中,这样让小孩子冒充成人的方案可行吗?既然不真实,又何谈“最优”。

数学教学,从大处看,是数学教育。教书,勿忘育人。数学教育倡导的理性精神不能摒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行为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