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计大的任务:让知识充满力量

设计大的任务:让知识充满力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再一次来读一读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这句话: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那么,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让知识充满力量,从而召唤和驱动学生学习,最终让学生获得完成任务的力量呢?此中,有一种做法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情景连续剧”。这样的制作和预算任务,就涉及长方体的特征等知识点。

设计大的任务:让知识充满力量

我们再一次来读一读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这句话: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我们应注意到“任务”之前有“大的”这一定语,“任务”要成其“大”,至少应达到以下几点:一是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二是具有足够大的挑战性,三是具有足够大的知识量。要能够让学生看见“知识就是力量”,用知识的力量(可以把知识的力量设计成任务目标)召唤和驱动学生去挑战、去学习,拥有智力上的紧张感,“从中发展认知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那么,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让知识充满力量,从而召唤和驱动学生学习,最终让学生获得完成任务的力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让学生看见知识的应用,增强任务完成的吸引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提到“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真实”,应该是那些能让学生“看得到、摸得到、用得到”的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最好能让学生既有“真情”又有“实感”。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需要思考:应用情境如何能让学生“看得多、摸得多、用得多”,从而有更多真实的“获得感”,增强任务完成的吸引力?此中,有一种做法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情景连续剧”。

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所研究员乔丹·格拉夫曼认为,你处理的事情越多,专注的时间就越少,你思考推理的能力就越差。有人说,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时,由于是全心全意的关注,所以我们是最幸福的。反映到教学中,东北师范大学前校长史宁中则说,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强,就是能在头脑中长时间地思考一个问题。同一情境内容的连续可以让学生长时间地思考一个大问题,感觉始终在做一件大事情,其间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个大问题、做好这一件大事情。这样的大问题和大事情,就组成了“大任务”的设计起点,它能够很好地为课堂“瘦身”“减速”和“变式”,实现学生的目标化学习、沉浸式学习和简约型学习。

《坚毅》一书的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兴趣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学者的兴趣,你看到一个新奇的东西觉得挺有意思,想要去了解一下,这种兴趣是肤浅的,不能支持你走很远;还有一种是专家的兴趣,是只有你深入一个领域之中,才能体会到的那些很微妙的东西。这种微妙与表层肤浅的新奇刺激完全不同,外行根本无从体会,只有你了解了,它才会强烈吸引你继续钻研。你会越钻研越感兴趣,越感兴趣越钻研。而任务驱动学习中任务的挑战,就可能会激发学生的这种高级兴趣,使学生像专家那样深入学习。

学生如此,教师也是一样,“大任务”设计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专注于学生活动,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也认为,课程设计越简单越好,如果要点太多,教师往往会专注于自己是否完成目标,而忽略孩子的反应。

(1)设计多个知识内容串联的“生活情景连续剧”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知识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计算等众多知识点,虽然它们同属一个单元,但地位的不同让它们彼此“自立门户”,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一节节课的接二连三。这样的“接二连三”更多的是不同知识内容的连续,那能否是同一情景内容的连续呢?进而能否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成为学生的期盼?

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包含着知识、包装成任务的情景作为线索,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串联起一节节课,如此,尽管依然是一节课连着一节课,但学生感觉如同一直在看同一部“电视剧”。其中,“生活情景剧”更容易让学生“追剧”。我们可以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知识教学导演成一部“生活情景剧”《做一只金鱼缸》,此中,学会做一只金鱼缸,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着实用价值的“大任务”:

第1集,也就是第一节数学课,开场的任务情景可以是:“明明准备做一只金鱼缸,想用金属条做一个金鱼缸框架(如图1)。现在知道金属条每米12元,接头每个4元。购买这些材料需要多少钱?”这样的制作和预算任务,就涉及长方体的特征等知识点。

图1

第2集,也就是第二节数学课,后续的任务情景可以是:“接着,明明要给金鱼缸配玻璃,玻璃每平方米大约80元,要配齐所需玻璃他还要花费多少钱?”这样的制作和预算任务,就涉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等知识点。

第3集,也就是第三节数学课,后续的任务情景可以是:“鱼缸做好了,明明很得意:‘爸爸,快点放满水,把金鱼放进去,明天我要搬到班级生物角去让同学们看看!’‘别高兴得太早,’爸爸说,‘你能轻松抱动这个放满水的鱼缸吗?再说水也不能放满,最多只能放八成。1升水大约重1千克,要先算下水的重量!’”这样的称重任务,就涉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点。

至此,“生活情景剧”《做一只金鱼缸》播放到第三集,就基本完成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知识的教学任务。我们还可以让《做一只金鱼缸》这一“生活情景剧”连续下去,拓展和深化知识:

第4集,后续的任务情景可以是:“爸爸买来几条小金鱼,问明明:‘你知道小金鱼会占用金鱼缸多大空间吗?’明明把小金鱼放入金鱼缸,测出水面上升了0.4分米,他兴奋地告诉爸爸:‘我可以算出小金鱼的体积啦!’爸爸点点头,又拿来一个小玩意(如图2),问明明:‘它的体积有多大?如果把它放进鱼缸作为装饰物一起陪伴小金鱼,水会不会溢出鱼缸?’”这些测算任务的完成,涉及组合物体体积计算和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等知识点。

图2

第5集,后续的任务情景可以是:“明明把金鱼缸拿到学校后,老师和同学们赞不绝口。同学佳佳想请明明帮她家也做两个这样的金鱼缸,明明愉快地答应了。两个新金鱼缸做好了,为了方便运输要包装在一起,明明想:‘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呢?’”这一包装任务的完成,涉及长方体拼合后表面积计算等知识点。

(2)设计多种知识内容并联的“生活情景剧”

想让“生活情景剧”《做一只金鱼缸》更有料,我们不妨链接到《世界上最小的鱼缸》这一富有趣味的资料:“俄罗斯著名微观艺术家Anatoly Konenko创作的一个鱼缸大小只有30 mm×24 mm×14 mm,虽然它容积很小,但是里面却格外丰富,微型植物、石头样样不少,甚至还放置有真正的小鱼,人们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里面的景观。另外,为了尽量不打扰到生活在这小小世界里的鱼儿,Konenko需要用注射器给鱼缸换水,而且他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渔网,来与迷你鱼缸配套。”据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题:“这只最小的鱼缸可以装多少水?如果使用2毫升容量的注射器给鱼缸换水,一共需要注射几次?”……这些内容可当作“生活情景剧”《做一只金鱼缸》第6集。

如果看得更远,我们还可以有“生活情景剧”《做一只金鱼缸》第7集,使之链接到后续教材《圆柱和圆锥》单元知识:“明明后来看到圆柱体金鱼缸,他开始盘算:‘圆柱体金鱼缸又该怎样设计和制作呢?要装下原来长方体金鱼缸中的水、金鱼和装饰物,这个圆柱体金鱼缸又该做多大呢?’”

如果新授课不用《做一只金鱼缸》这样的“连续剧”,我们也可以等到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和“圆柱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上演《做一只金鱼缸》的专题片,设计《做一只金鱼缸》的制作任务来组织“剧情”。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一个单元甚至后续几个相关单元的整体设计,符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提出的“形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从单元学习设计到课时设计……每一个单元都要有一个教学情境”的设想,这是一个结构化、条件化、情境化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学,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用。

叔本华说:“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满足学生完成任务的欲望,使之经历由苦苦探索的痛苦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要努力让学生得到之后不陷于无聊之中,用任务继续驱动学生进行新的学习和探究。

这样的“连续剧”甚至可以缠缠绵绵几年。例如“你会购物吗?”的任务活动,从低年级的《认识人民币》一课开始,到中年级的《认识小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中开发票时需要的“单价、数量、总价”,最终到高年级的“打折”等知识,都可以串联在一起;又如“寻找植物中的数学”的任务活动,就可以涉及“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角的测量”“轴对称图形”等各个年级的教材中的知识以及“树高的测量”“树叶中的比”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www.daowen.com)

或许有人会问,我有些无聊,也有些痛苦,它们并不在两端,而是纠结在一起,这是为何?对此,叔本华说,那是因为你的两端相距很短,你的钟摆像一个电子表,这一秒痛苦,下一秒无聊。由此,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还要努力拉长学生“得到”(得到知识和得到快乐)的时间,增加学生“得到”的难度,使得学习和探究活动具有挑战性。

2.让学生看见知识的灵活,增强任务完成的战斗力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教师设计的“大任务”应让学生可以有多种完成的路径,既体现方法的灵活性,又增强思维的挑战性。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学生在完成“用量一量的方法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猜想”之后,任务升级为“不量,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猜想”,促使学生探索出折一折这种更为简捷的方法。随后,学生完成“用量一量的方法验证‘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猜想”之后,任务升级为“可以不用量四次角吗”,促使学生探索出把长方形对折一次后量两次角和对折两次后量一次角这些更为简捷的方法。这些“步步高”的任务与之后“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对正方形边和角特征的猜想”的任务组成了任务群。

在任务驱动学习中,我们所设计的“大任务”的呈现方式应该灵活多样,甚至可以离“题”万里,从表面看,有别于例题或习题的常规表达,甚至有别于数学的通常问法。很多时候,正是这样的不拘一格,可以避免学生滋生“又是做题”的厌倦感。

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我们设计“圆规为什么能够画出圆”的探究性任务,貌似这个任务设计得很“离谱”——不探究圆的知识,却去探究圆规的使用原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迂回策略,因为要探究“圆规为什么能够画出圆”,首先要探究圆的特征,然后才能解释圆规的使用原理。无形之中,学生会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圆规的发明是圆的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学生完成了圆规使用原理的探究任务,也就完成了圆的认识的学习任务。此时,圆规身兼两职:一是画圆的工具,二是学圆的道具。

研究表明,能力就是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内化为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画圆是一种能力,画圆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圆的认识。所以,我们在课后设计“你想挑战吗?”的画圆任务:首先,让学生从会画一个圆到会画几个圆组成的图案。当学生感觉任务已经没有挑战性时,再布置徒手画圆的表现性任务,此时学生根据圆规的知识原理想到多种方法(如图3),这也是知识的活用,这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有知识就有办法”“知识就是力量”。

图3

当学生都熟练自如之后,教师再次提高任务的难度:“你能右手画圆的同时左手画方吗?”这会重新激起学生不服输的劲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给了学生挑战的榜样——隋朝经学家刘炫,史书上记载他能一心五用:“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有遗失。”同时还告诉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的意义。

当学生都练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再抛出一个更难的任务:“你能用直尺画出圆吗?”这一任务虽然已经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一时难以完成,却可以让学生在感到好奇的同时再次认识方法的灵活,并且记忆深刻。

教师设计的这些难度不断增加的画圆挑战性任务大都属于“课”外活动:一是说它们已属于“课本之外”,超出了教材的画圆要求和知识范围;二是说它们已属于“课堂之外”。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正是课外活动的投入,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心情走入课内学习,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外任务的设计。

3.让学生看见知识的融合,增强任务完成的联通力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指挥韦伯曾说,阿波罗计划中没有一项新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综合。这就是知识综合的力量,它有时能产生强大的穿透力和衍生力。

有时,这样的知识综合还表现为不同学科的“跨界”。面对“跨界”的综合性任务,学生会产生“任我行”的好奇感和满足感。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之后,教师布置“测算出一棵大树的体积”的实践任务。学生会遇到困难:他们先用软尺测量出树干的周长,然后计算出树干横截面的半径,得到横截面的面积,接着测量出树干的高度,最后计算出树干的体积。至此,学生还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为还有那么多粗细不等的树枝体积要测算。此时,在学生叫苦和求援声中,教师可趁机把实践任务链接到以下的阅读任务上——

一棵树长到一定高度就开始分叉,长出几根枝丫来,每根枝丫又继续分叉成几条小枝丫,小枝丫上又长出小树枝,最后直到每根小树枝上都挂满一片片叶子……树木的这种倒锥形生长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数学”:一棵树任何一个高度,其所有树枝的截面积之和都是一样的。这一现象是15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首先观察到的。

学生掌握了上述生物学知识,眼前这个数学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要测算一棵树实际占有的体积,我们量出树的根部的截面积,再乘以它的高度就可以了。当学生凭此最终完成任务时,会有人感叹:大自然真奇妙,植物竟然也懂数学!还有人感叹:这一现象竟然不是数学家发现的,而是一个画家发现的!由此可见,任务链接让练习有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情感反应。

4.让学生看见知识的温暖,增强任务完成的亲和力

有人认为数学知识只有理性,其实数学知识也可以充满感情。因为知识是一种认识,而认识无非是主观对客观、心灵对物质的一种反映。何况知识一旦走进教学,就有了感情,因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交流过程,有了人,知识就有了感情。

我们设计的任务能否被学生接受,不仅取决于学生对任务的客观认识,更取决于学生对任务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任务除了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还应该能够促进人与人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这样有“温度”的任务,更能够让学生做得心情舒畅。这就是知识的情感力量。

例如杭师大东城二小布置了一个探究性的“大任务”:“你知道妈妈的头发有多少根吗?”许多学生全家总动员,最后给出了两类方法:如果妈妈的头发是长发,就采用化整为零法;如果妈妈的头发是短发,就采用毕克定理法。

这一实验任务带给学生的远不止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更让学生收获亲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家长这样描述:“从来没有见过孩子如此认真地,像个科学家一样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还一次又一次和我们讨论商量,在平均分头发扎辫子时,生怕弄疼了我,作为家长我很感动。”还有家长这样感怀:“数头发时孩子在头顶摸来摸去,感觉特别温暖。”有学生这样抒情:“发现妈妈有了不少白头发,她太辛苦了。”还有学生这样行动:“数完后帮妈妈把头发洗了。”

又如我们还可以设计充满爱的任务:“母爱有多重?”山东新营小学学生的答案是:在婴儿1岁多时,宝宝平均体重为7.5公斤,母亲每天大概要抱20次,也就是150公斤左右;2到3岁时约12.5公斤,母亲每天大概要抱10次,也就是125公斤;4到10岁时约25公斤,母亲每天大概要抱6次,也就是150公斤……假设孩子10岁前常常被母亲抱在怀里,那么母亲养育一个孩子总共需要抱起的重量竟然是465375公斤,约465吨。也就是说,每一位母亲相当于抱起了90多头5吨重的亚洲大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