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成设计:揭示艺术灵感

构成设计:揭示艺术灵感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广义的角度看,无论二维空间还是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或设计创作都是一个“构成”的过程,但当下我们一看到这个概念立刻想到的还是“构成主义艺术”与“包豪斯设计基础课”以及这二者的密切的关联。

构成设计:揭示艺术灵感

二、“构成艺术”的启示

“构成”这个概念在当今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指代上述的“设计基础课程”,但是“构成课程”从现在着眼并非是设计基础课程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基础课程”并非称“构成”,这是后来随着设计教育世界性传播逐步形成的称谓,特别是现代设计基础教育传入日本、港台、中国大陆后这一“构成课程”的基本称谓被共同认定。所以其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尽管有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但其无论怎么发展演化都不会解决“设计基础教学”的所有问题,它应当在解决设计造型这个基础问题中,在造型思维、形体组合方法与技巧、视觉传递、工具材料历史上包豪斯基础教学体系以及后来的乌尔姆教学体系(如图1-4)乃至当下西方设计院校的构成教学体系相差甚远。因为东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构成教育被引入中国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如何良性促成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下的艺术设计与西方近现代艺术构成原理的有效融合,是摆在设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中国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传统上轻视对西方现代艺术原理的阐释与普及,这也是导致学生在进行构成训练时发生知识断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掌握和认识现代艺术的相关背景、原理对艺术设计学习者至关重要。与成型方法、社会传播等重要的设计问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构成”又指代一个普通的组合概念,表达集合多种元素形成一个完整形体的过程与方式。“构成”又泛指兴起于20世纪初期以康定斯基为首的“构成主义”绘画流派。从广义的角度看,无论二维空间还是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或设计创作都是一个“构成”的过程,但当下我们一看到这个概念立刻想到的还是“构成主义艺术”与“包豪斯设计基础课”以及这二者的密切的关联。

img5

图1-4 乌尔姆学院的教学课堂

建筑史学家吉迪恩如此评价包豪斯:“只有明白了现代绘画所蕴含的概念才能真正了解包豪斯的作品。要是没有对新空间的感受,没有对质感和平面的新兴趣,就难以研究包豪斯。”他的意思是,在包豪斯任教的那些现代派绘画大师们带给包豪斯的不只是几门屈指可数的课程,在那个“现代主义设计”刚刚诞生的年代里,现代派的绘画思想与艺术理念孕育了包豪斯的成长,现代主义设计后期的一些观念以及大量的设计实践均受到现代派艺术的深刻影响,所以包豪斯时期艺术与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比如构成派与风格派艺术对包豪斯时期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构成主义以及后来的至上主义艺术形态所倡导的简洁、抽象、几何等图式风格,与现代主义设计所呈现出来的简约、几何特性是一脉相传的(如图1-5、图1-6)。反观今天,纯粹的造型艺术教育正在与设计教育走向彻底的分裂,两者虽然有着互不相同的工作方式与价值体系,但是不可否认,失去了“纯粹艺术的新观念、新思维”的滋养,设计的创作观念也将大打折扣,我们应该坚信:关注造型艺术的过去、今天与将来,关注造型艺术的创作思想、创作源泉、创作方式,对于设计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所以尽一切可能关注、掌握并了解世界最新艺术的资讯是形成一个专业的设计知识体系的必经之路。

img6(www.daowen.com)

图1-5 曾在包豪斯任教的卡雷尔·泰格的抽象构成

img7

图1-6 马列维奇的绘画和包豪斯德绍校舍

现在是一个大众需求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这个概念经过历史的涤荡不再是一种身居象牙塔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艺术日益需要走进普通生活,日益需要大众的参与和体验,传统的艺术正日益变成流动在我们生活之中的随处可见的“消费品”,在相当程度上,艺术和设计在综合概念上的界限已经越来越走向模糊,艺术的设计化以及设计的艺术化在这个多元需求的社会里正变成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既是设计的新契机也是艺术的新契机,作为艺术学习者与设计学习者都不应该互相忘记对方,应该互相关注,互相汲取适合自身的营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