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现实意义-《书学新论》成果

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现实意义-《书学新论》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可见,当代中国书法对于自己的艺术本体的美学思考,乃是近二十余年来的书学领域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时代特色的重要现象之一。

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现实意义-《书学新论》成果

10.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所开始的那场关于“书法艺术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争论,标志着当代书法本体思考意识的觉醒。尽管这场争论本身在轰轰烈烈了一阵子之后便渐趋平息了,但这形式上的平息所表征着的却不是这场争论的最后结束,而是一种更深入、更持久、更认真、更冷静的美学思考的“真正开始”。因而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二十余年来这种思考不但从来也没有间断过,而且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是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着的。惟其如此,所以在今日的书学论坛上,关于“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本体思考与研究,就仍然是最为基本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因此可见,当代中国书法对于自己的艺术本体的美学思考,乃是近二十余年来的书学领域中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时代特色的重要现象之一。当我们对这二十余年来的当代中国书法进行回顾、思考与评说的时候,也是绝对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现象的。这里仅从这一重要现象的现实意义的层面切入,谈一点简略的看法。

众所周知,当代书坛关于“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本体思考,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相当幼稚与浅薄的思维层次之上。因而在解决这一本体论问题方面,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性的重要进展,而仅仅是尝试性、探索性地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初步想法”而已。然而即便如此,这种思考对于当代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所具有的那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从而是绝对不同凡响、令人刮目相看的推动与拓展作用,也还是展示得相当充分而全面。譬如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牢固确立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历史地位。书法艺术作为一种堂堂正正、独领风骚的艺术类型的那种毋庸置疑、不可忽视性质,在今天已经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在二十余年前的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那时候,尽管中国书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已经独领风骚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存在了两千来年,但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舞台和艺术之林中则几乎完全没有自己堂堂正正的应有地位。因而,艺术教科书里没有它的身影,艺术院校里没有它的踪迹,文联系统中没有它的机构,绝大多数人也并不把它当作一种多么重要的艺术类型来对待(大抵视之为“一艺之技”或“字画古玩”之流)。围绕着“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而展开的那场美学争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从逻辑的角度讲,叩问“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前提,就是对书法艺术的艺术性质的一种肯定与确认。换句话说,只有在充分肯定书法艺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艺术类型的前提之下,才能够进一步追问“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其次,这种争论的轰轰烈烈与深入人心,必定会极大地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一直认为,关于书法艺术的这种本体思考对于牢固确立书法艺术的社会、历史地位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也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与重视的。

第二,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书坛“本体论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余年前的那场书法本体论之争的主要收获之一,就是把人们关注的目光一下子就吸引到书法艺术的美学本体这一最关键、最核心、最本质的重要问题之上了。自此以后,对“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就再也不是极少数美学家、理论家们的专利,而是极其广泛地普及于整个的书法艺术大军(包括各个层次的书家与成千累万的广大书法爱好者)之中的,一种共同的理论关怀了。因而直到今天,不管谁想认真地学一学书法艺术或认真地思考一下书法艺术,都是不能不首先思考一下书法艺术的美学本体问题,并就此获得一些自己的认识与看法的,就更不用说那些具有了一定造诣的书法家和理论家了。惟其如此,所以各式各样的书法艺术本体观才丰富多彩、争奇斗妍、异彩纷呈地涌现在了当代的书法艺术舞台上。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这样的本体观就足足有数十种之多!这是荒古空前的。有这么多的人参与其中,又有这么多的新观念不断提出,这正是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本体论思潮”的原因所在。(www.daowen.com)

第三,“书法热”的动力源泉之一。毫无疑问,“书法热”的动力源泉是多方面的。但起始于二十余年前的那种本体思考,则肯定是其中举足轻重的方面之一。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现实上讲,观念总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总是实践的先导,于此也正如古人所说,绝没有心不能到而手竟能到的道理。所以,在观念的觉醒和理论的热潮之后,那声名鹊起、接踵而至的,便肯定是实践的轰轰烈烈与硕果丰盈。历史的脚步正是如此。所以在80年代初的书法本体之争尚在“余音绕梁”的时候,到了80年代中期,那股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书法热”之潮,便扑面而来了。若说这二者之间没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是绝对不可能的。自此以降,便是这两个方面的并驾齐驱、相辅相成(正所谓理论推动实践,实践发展理论)。时至今日,这仍属方兴未艾。就如同在本体思考方面的情况一样,形式方面的“书法热”近来似乎平淡了一些,但这只是它的发展走向深化与成熟的一种表现罢了。若从这样的层面来看,这场“书法热”无疑是将要永远地“热”下去的。当然,这已不仅仅包括艺术实践方面,而且同时也包括着本体思考方面了。

第四,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书法艺术实践的发展和繁荣。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而循着这样的逻辑轨迹就完全可以说,书法艺术实践的现实状况,就是相应的本体观念的感性显现。近二十年来的书法本体观念既然是“丰富多彩、争奇斗妍、异彩纷呈”的,那与之当互为表里的书法艺术实践,也必将是“丰富多彩、争奇斗妍、异彩纷呈”的了。当代中国书法的现实状况,难道不正是“如此这般”的吗?这种“丰富多彩、争奇斗妍、异彩纷呈”的主要艺术表现,首先是在艺术流派方面,其次则是在书家个体的风格形态方面。只要能够把握整体、总揽全局,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恐怕谁也不能否认,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当代书法在这两个方面所跨越的历程与取得的成绩,都是突飞猛进、史无前例的。这不仅表现在艺术流派和个体风格形态的数量之多,而且表现在各个艺术流派之间的差距之大,与各个个体风格形态之间的差距之大。所以,当我们面对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的时候,是不应该忽视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历史功勋的。这在当代中国书法的理论研究中,也是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

第五,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书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与繁荣。前面已经提到,近二十年来的书法本体思考还是颇为幼稚和浅薄的。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自有其客观的、历史的合理性。这就是,当这一本体思考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亦即当人们刚刚试图用现当代美学思想(这原本就是西方文化的创造物)来破解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书法艺术之谜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一下子就具有多么高深的艺术和思想水平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一切都要赤手空拳地去开拓,筚路蓝缕地去创造。如果用这样的目光来衡量,那对此就一定会确信不疑,这就是:近二十年来我们书学研究领域的昌盛与繁荣,也同样是前无古人、史无前例的。这不仅包括书法美学研究领域的思想活跃与硕果累累(光是书法美学原理和书法美学思想史方面的学术专著,就足有二三十种之多了),而且包括其他各个书学研究领域(如书史、考订、碑帖、技法、创作、学习、欣赏、继承、创新等等)的思想活跃与硕果累累(此属有目共睹,无须赘举)。而且还应该指出的是,这其他书学研究领域的昌盛与繁荣,也和书法美学领域的本体思考有着形影不离、血肉相连的直接关系。原因就是:本体思考必然会提高书法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这地位的提高,又必然会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其他一些有关方面的兴趣与认识。因此,如果说这近二十年来整个书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繁荣也同样是关于书法艺术的本体思考所结出的一个丰硕果实的话,也是实事求是、并不为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