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鼓角齐鸣净土颂,法号庄严佛威扬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鼓角齐鸣净土颂,法号庄严佛威扬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鼓角齐鸣颂净土法号庄严佛威扬——寺院的法事音乐拉卜楞寺的法事音乐也称佛殿音乐,其起源与拉卜楞寺建寺时间同步。演出后在拉卜楞地区和整个安多藏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拉卜楞全寺及六大学院的宗教活动,都和法乐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月法会的特点是举行一系列大型活动。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鼓角齐鸣净土颂,法号庄严佛威扬

第二章 鼓角齐鸣颂净土 法号庄严佛威扬——寺院的法事音乐

拉卜楞寺的法事音乐也称佛殿音乐,其起源与拉卜楞寺建寺时间同步。公元1709年6月,第一世嘉木样·华秀阿旺宗哲从西藏拉萨踏上了东归安多故乡的途程。经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九月底抵达青海河南蒙旗亲王府,亲王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敬献金质曼陀罗、牛、马、羊、绸缎以及珍宝用具作为供奉。是年正逢宗喀巴创建拉萨噶丹寺300周年纪念日,乃为良辰吉日,嘉木样借此机会供施二主在甘南夏河为建寺选址,寺址选在扎西曲吉祥圣地上,这里依山傍水,背山形似横卧的大象,南山林木葱郁,桑曲(大夏河)蜿蜒向东流淌,恰似哈达洒落在群山之间,这里天呈八辐金轮,地显八瓣莲花之瑞相。逐遣弟子作了吉祥长净仪式,为建寺做了一切准备工作,并作为建寺之开始。从此,这里便成为安多藏区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之中心。嘉木样返回安多故乡,选址拉卜楞兴建寺院,弘扬佛法,同时把西藏佛殿音乐也带到了这里。据说嘉木样随行百余人返归途程中,为了消除疲劳,鼓舞士气,随从僧人要求演奏音乐,嘉木样说:“按佛规是不应当奏乐,你们要奏就奏吧!”从此,嘉木样起居和举行盛大典礼都奏乐。二世嘉木样时佛殿音乐发展较快,各扎仓(学院)都设立了法乐队,并各具特点。以后,经历世嘉木样的组建、扩充,特别是到了第四世嘉木样时期,移植了清朝宫廷音乐和内地五台山寺庙音乐,使寺院乐队无论从建制到乐曲种类等逐渐趋于完善,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准。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不仅重视佛殿音乐,还积极组织人员创作排演藏戏,由拉卜楞寺乐队承担伴奏。演出后在拉卜楞地区和整个安多藏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自此,佛殿音乐走出了寺院,走向草原,深受安多地区广大僧俗的喜爱,并很快在安多藏区得以流行和普及。

拉卜楞寺的法乐虽由西藏传来,但经历了漫长的与内地法乐、宫廷音乐、拉卜楞当地民间音乐的融合与吸收,已经形成了具有拉卜楞寺院特点的音乐。特别是一些声乐曲,吸收了当地民歌的成分,经过佛殿长期的应运,已成为宗教音乐的主流。拉卜楞全寺及六大学院的宗教活动,都和法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有宗教活动,就有法乐演奏。

拉卜楞寺不同宗教仪式,法乐队采用不同的乐队编制,不同的音律和不同的演奏形式。

拉卜楞寺法乐器“同钦”

一、全寺性的大型宗教活动中的法乐

(一)“伊扎”

“伊扎”,为正月初一清晨全寺僧众祝愿嘉木样活佛的传统宗教礼仪活动。当活佛驾到,艺僧乐队奏乐,全寺僧众叩首、敬献哈达。乐队由6人组成,鼓手2人,唢呐2人,铜钹2人。

(二)毛兰木法会(即正月祈愿法会)

毛兰木法会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法会,在拉卜楞开始于二世嘉木样时期,此会于每年正月初三晚开始至十六日结束,计14天。这是该寺院一年一度最大的法会,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生前制伏众多邪魔外道而举行的,也叫大神变节。正月法会的特点是举行一系列大型活动。在法会期间,拉卜楞寺的全体僧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聚会数次,举行“早殿会”、“讲法会”、“午殿会”、“祈愿会”等法会,进行讲经、辩经、诵经、接收众信徒膜拜和布施、众僧侣进斋饭及其他各种供奉活动。“午殿会”期间由法乐伴奏念诵经文,法乐主要用额、钹、冈铃及手铃、铃杆、太鼓等法器。

1.初八放生节这项活动在嘉木样拉章宫的图丹颇章殿院内,摆出寺院内珍藏的宝物,供人们参观,随后由僧众诵《招财经》,在法乐及诵经声中将已备好的数百头马、牛、羊的牲畜身上洒上净水、在耳朵上系上彩结,然后赶到寺院数里以外的草原上放生,凡被放生的马、牛、羊,均被视为“神马”、“神牛”、“神羊”,任何人不准伤害,任其游荡,直至死亡,体现了佛家以慈悲为本。

2.十三晒佛节也称亮佛节,此会在当日午前举行,十点左右,数百僧众列队,“花身土地”领先,边跳边舞,狮虎欢跃,僧众边走边诵经,法乐队奏乐,上百名僧侣从寺院中心抬巨型唐卡画(俗称大佛像)到寺南山处举行晒佛仪式。其乐队以行奏形式奏乐,由8人组成,分别为云锣2人,法螺2人,钹2人,鼓2人。当僧众将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祈祷平安。前来朝拜的僧俗满山遍谷,争相触像顶礼,场面非常壮观。

3.十四法舞会法舞会于上午十时左右在大经堂前广场上举行。嘉木样总法台等要员在大经堂前殿二楼廊台就座观看。法乐队由二十余人组成,击鼓11人,击钹8人,筒钦4人,骨笛4人。法舞表演者30余人,头戴各种面具,依次出场。此法舞的主题是法王镇压阎王的凶暴,禳除一切恶鬼,使佛法兴盛,天下太平。法舞表演5小时左右,最后由法乐队奏乐,舞队做镇魔大法仪式后结束。

4.十五酥油花灯会地点在大经堂前广场上。当明月在东方冉冉升起,大经堂前展出制作精美、色泽绚丽的各种酥油花,佛灯照耀,僧众诵经,乐队伴奏佛乐,渲染气氛,直至深夜。

5.十六弥勒转寺日又称“转香巴”。此活动午前开始,由仪仗队举宝伞、经幡做前导,8人组成的法乐队奏乐,众僧抬着铜制鎏金弥勒佛塑像,绕寺转一周,信徒有的伴随,有的夹道欢迎。

(三)亮宝法会

亮宝法会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僧众数百,伞盖队手持宝伞,16人组成的乐队手持乐器行奏,僧众人均手持珍贵文物、宗教用具、动物化石等,每人一件,绕寺一周,然后回讲经院,在乐队伴奏下沙弥作舞,舞罢即结束。

(四)七月法会

七月法会称为“柔扎”,又称七月“说法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廿九日至七月十五日举行。它开始于第二世嘉木样时期,据说,这个法会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弟子加洋却杰首创,目的是为纪念护法神和法王的。七月说法会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六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进行两天的宗教大辩论,二是七月初八举行“米拉劝法会”的广场演出。该会期间,每日聚集念诵经文,由施主向僧众供斋饭,发放布施,期间进行各类辩经活动。此会最为隆重的是七月初八“弥拉劝法会”,上午九时左右,在大经堂广场前举行。“米拉劝法会”的演出情形是:大经堂前廊左侧为在职僧官的席位,右侧为一般僧官的席位,演出场内侧为本寺僧侣,外侧是观众。场内右侧法乐队席,其乐队司鼓两人,击钹三人,吹大号一人,击九云锣一人。广场四周人山人海,在法乐队的伴奏声中,跳法舞者依次出场。《拉卜楞文化丛书》对此法舞作了详细的记述:(www.daowen.com)

第一场,山神出场,戴着丑恶的面具,曲发,右臂绕着红带,手拿着棒跳舞。

第二场,另一名山神出场,同时还有彩绸装饰的两个狮子出场,山神同狮一起跳舞,狮以舞蹈表示对佛崇拜。

第三场,锣、鼓声中,土地神出场,黄脸,白发白须,用手扬撒大麦,表示对神祇的祭示。土地神用念经的声调介绍米拉日巴的生平和业绩。

最后一场戏,土地神和两名喇嘛出场,每个喇嘛都背着经典,手拿禅杖,头戴僧帽,坐于椅上,代表尊者米拉日巴。接着两只鹿一前一后出场,跳跃、舞蹈,向米拉日巴求救,米拉日巴让鹿卧于身边。紧接着两个童子用鞭抽打着两只狗出场,狗上场后逐鹿。于是米拉日巴说服了狗,它们放弃了追逐。接着,挥舞着鞭子的猎人贡保多吉出场,扮贡保多吉者为两人,主要是为了配合表演。

扮演猎人者红脸白胡须,翻穿着狐皮袍,项戴念珠,腰挎大刀。他们一面擦汗,一面寻找丢失的猎物,并用说唱的腔调讲地方情况,讽刺那些不守教规的人。

最后猎人在米拉日巴身旁找到了鹿,大怒,想射杀米拉日巴,认为喇嘛不该干涉他们打猎,但是箭射不中喇嘛。猎入向喇嘛问明真相,米拉日巴说服了猎人。猎人表示放弃杀生的职业,皈依佛法。后来,猎人贡保多吉在阐述佛教,为一切生灵造福方面作了很大贡献。七月法会演出,具有广场剧的表演特点。

(五)燃灯节

燃灯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廿四日举行,为期三日。白天各殿堂全部开放,僧俗煨桑焚香,绕转经轮。晚上殿堂及僧舍燃灯,各扎仓法乐队奏乐,僧众诵经,以示纪念。

此外,还有二月初五嘉木样一世俄昂宗哲圆寂纪念日,十月廿七日嘉木样二世贡曲乎久美昂吾圆寂纪念日,九月初六嘉木样三世洛桑图丹久美嘉措圆寂纪念日,二月廿二日嘉木样四世尕藏图丹旺秀圆寂纪念日,二月廿三日嘉木样五世丹贝坚参圆寂纪念日,十月廿五至廿七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圆寂纪念日等宗教活动。

二、各扎仓(学院)宗教活动的法乐

(一)时轮金刚法会

此会由时轮学院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办,各备土供、修时轮金刚曼陀罗,选高僧十余人跳法舞,诵经,法乐队奏乐,乐队中吹法螺一人,吹唢呐一人,击钹一人,击鼓一人。

(二)禳灾法会

此会由喜金刚学院于每年农历九月廿九日主办,在嘉木样拉章宫的图丹颇章院内举行,由具有十年表演经验者四十余人身着五彩袖的黄色彩袍,头戴护法面具,手持法器跳法舞,主要节目有护法王舞、财神北天多闻舞和护法载玛尔舞等,由二十余人组成乐队伴奏,乐队击钹5人,击鼓14人,吹大号2人,吹骨笛2人,吹唢呐2人。

以上两种类型宗教活动中的音乐,是拉卜楞寺院佛殿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全寺性的法会活动和闻思学院(显宗)外,其余五个学院均系密宗,为此,法会从不公开,大多在本学院经堂内独自进行,一般规模较小,密宗学院法事活动与功课中,每项活动的乐调,以及各个角色的唱词唱腔,均秘密传授,唱词和唱腔除给固定角色密传外,绝对不向外传,这些纯属密宗范畴。例如该寺吉多尔扎仓(喜金刚学院)以学习研究密宗喜金刚的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时宪天文及历算、文法、书法、音乐、法舞等。全院僧侣约百余人,分三个班级,年限不定,初级除有诵《天供养经》等十几部经文外,升入中级还要考试音韵、音乐等课程。这些包括音乐的课程均为密宗,外人仅能见其表,而不能知其内容。

拉卜楞佛殿乐曲,一部分自西藏传来,是纯粹的宗教乐曲,如:“浪麦”、“仰保”、“央移”、“嘛呢”。这些乐曲,历史久远。有一部分是吸收当地藏族民间音乐素材而改变,还有一部分乐曲来源于内地寺庙和清宫廷,如“五台山”和“万年欢”。拉卜楞寺佛殿音乐乐队演奏的乐曲至今还完好保存的有“姜怀希索”、“万年欢”、“五台山”、“孝卡玛尔”、“喇嘛丹真”、“智钦嘉居”、“仁钦恰尔帕”、“堆澎”、“巴华尔”、“投吉钦宝”等十几首。调式大多是宫调式、商调式和徵调式,引进的乐曲已经完全不同于原谱,拉卜楞音乐化了。

例:佛殿乐曲《江灰伊索》

江灰伊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