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格萨尔说唱起源与特点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格萨尔说唱起源与特点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格萨尔说唱一、格萨尔说唱的起源格萨尔说唱艺术是藏族说唱艺术中是一个古老的专门的说唱门类,在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格萨尔王传》也是拉卜楞地区较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演唱史诗,无论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与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格萨尔史诗演唱艺人一般分两种,一是神通艺人,另一是普通艺人。藏族《格萨尔》演唱艺人一般不用伴奏,但亦有例外,如有些说唱艺人则用扎年琴弹唱《格萨尔》片断。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格萨尔说唱起源与特点

第一节 格萨尔说唱

一、格萨尔说唱的起源

格萨尔说唱艺术藏族说唱艺术中是一个古老的专门的说唱门类,在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采用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形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巨型长篇英雄史诗,堪称世界民间文学之最。《格萨尔王传》采用藏族传统的说唱体文学体裁,散文、韵文交替运行,讲、唱、演有机结合,说、念、诵、唱俱全,表演形式生动有趣。这是吐蕃时期散文叙述插入歌唱对话的文体,后来佛教讲唱文学影响而有高度发展、逐渐定型的藏族独有的一种说唱艺术。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民间说唱艺人是史诗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格萨尔王传》也是拉卜楞地区较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演唱史诗,无论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与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地区普遍流传的民间“英雄神话”,表现出藏族人民迫切要求和平生活与生产,希望保卫部落的英雄,使人民免受战争灾难。因此借助于想象,创造了半神半人威力无穷的格萨尔英雄形象。在藏区,文化主要掌握在僧侣手中,《格萨尔王传》的各种写本,也多是由文化素养较高的僧人依据民间演唱写定的,对“史诗”的搜集、记录和保存,他们起过一部分重要作用。但也就难免在故事中掺进一些宗教内容,使民间神话蒙止了一层宗教色彩。如许多花教借侣都藏有或多或少的《格萨尔王传》抄本,时常替人抄写,写本的篇幅可随钱多钱少而增减,这也相应扩大了“史诗”的流传。可是其中也难免不加入他们宣扬佛法的内容和观点。

格萨尔史诗演唱艺人一般分两种,一是神通艺人,另一是普通艺人。艺人是在兴奋狂舞状下演唱,即有跳神技巧,又有藏传佛教“现观”即冥想静修招神的内涵。“史诗”演唱艺人的重要道具是帽子,这顶帽子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标志着艺人的身份,还有宗教仪式功能和象征意义。如《格萨尔王传》演唱艺人的帽子都是寺院制作的由活佛亲授的,这顶帽子与史诗英雄——格萨尔的帽子,莲花生的帽子的相似性(帽子上的耳朵)和相同的象征性符号。史诗中宗教节日活动在藏区也是佛教与民间宗教的结合点。

二、格萨尔说唱的表演形式

单人说唱

这种说唱者专业性较强,在藏族地区,《格萨尔》演唱艺人以男性一人演唱为主,在从前大多以卖艺为生,一生云游四方,不停地长途跋涉,在演唱中不停地学习掌握新内容,并充实补充新的演唱内容使其不断丰富。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以酷爱自己的事业而精神丰富,为《格萨尔》的传播作出不朽的功绩。

藏族《格萨尔》演唱艺人一般不用伴奏,但亦有例外,如有些说唱艺人则用扎年琴弹唱《格萨尔》片断。在演唱中十分注重咬字发音和表演,但不过分渲染。个别带有分角色表现的戏剧性质,表演时注重面部表情。每位艺人都能说唱几部甚至几十部格萨尔王的故事。这些“仲堪”(故事艺人)大多数目不识丁,但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自称他们所说唱的故事全部是神赐的,他们表演时既无伴奏也无伴唱,说和唱全部由一人完成。单人说唱形式较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可长可短,今天说唱到哪里,明天接着继续演唱。

领说齐唱

这是一种集体格萨尔故事说唱形式,一般由两人或四五人不等分配角色共同演唱,由一人担任领说,讲完一段后大家配合进行齐唱,说到那个人物角色,由饰演该人物的演员站出来说唱表演,还可和其他角色、领唱者进行对话对唱表演。

流动说唱

流浪艺人以说唱格萨尔卖艺求生,他们头顶一种叫“仲夏”的帽子,帽子上插上各色羽毛,手持乐器,有的操牛角胡或手铃或鼓伴奏演唱,这类艺人走村串户,浪迹天涯,对格萨尔故事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www.daowen.com)

群弹群唱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和舞台化演出的需要,《格萨尔》说唱从民间走上了舞台,《格萨尔》扎年琴弹唱,除单人站唱外,还有群口站唱、群口坐唱,站坐结合的群唱,群弹、群跳等形式。群口站唱者,男演员多人,或女演员多人,或男女演员各等数多人,每人站着,手持扎年琴,全体或各人轮流,或各二人、三人轮流、自弹自唱自跳进行表演。群口坐唱者,男演员多人,或女演员多人,或男女演员等数多人,全部坐着,手持扎年琴,全体或各人轮流,或各二人、三人轮流,都自弹自唱,间或脚和手穿插小的动作表演。站坐结合的群唱、群弹、群跳者,一排女演员坐着,一排男演员站于女演员的后面,全部同时地自弹、自唱、自跳,或男女轮流群口弹唱跳,站唱者边唱边弹边做动作,并走小队形、编排一定的画面,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三、格萨尔说唱的音乐特点

《格萨尔》的说唱曲调非常丰富,除有说、念、吟、诵、呼、唱、赞等多种形式外,这每一种形式都有多种音调韵味,风格雄劲,活泼生动,优美而有情趣。

《格萨尔》中的曲调,往往紧密配合史诗的语言规律,随着故事情节的转换,音乐节奏、节拍也随之多端变化,以反映人物个性和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音调旋律与该民族整体音乐风格相联系,因而旋律朴实无华。拉卜楞地区的藏族“卓”舞、“格尔”舞等舞蹈性音乐节奏,在史诗音乐中也频繁的运用,特别是民歌中所擅长的各种装饰音,如波音、颤音等也在史诗音乐中大量出现。山歌型的自由节奏和装饰频繁音运,锅庄型曲调比较庄重奔放,使音乐充满活力。对歌型音乐曲调则简短,节奏急促、节拍多变,美妙深情的酒歌型音乐,在史诗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调式调性方面讲,则多采用羽、徽、商、角调式进行和各种大小调式的对比,拟及部分近关系的离调和转调的手法。

藏族《格萨尔》音乐中的乐曲均为段式结构,分别由单、双或三、四乐句构成。呈现出较原始、简单的音乐结构,由于每段唱词的冗长性,使整体音乐布局存在较大的松散感,并且变化也不够十分灵活。但近些年来,藏族艺人在演唱形式方面也采取了多样化,如演唱形式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以至进行角色的分行演唱。演唱艺人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甚至进行混合演唱,一改过去由男性一人演唱的单一性

在伴奏方面可以是无伴奏的清唱,也可以由本民族乐器伴奏,以至于用其他民族乐器,甚至采用现代乐器或外国乐器(如吉他)进行伴奏等。近年来,龙头琴弹唱、曼陀林弹唱大量的运用于《格萨尔》弹唱中,极大地丰富了《格萨尔》说唱的表现力,有力地推进了《格萨尔》说唱。

格萨尔说唱唱腔
(曲一)

格萨尔说唱唱腔
(曲二)

格萨尔说唱唱腔
(曲三)

《格萨尔》这一特定的文学艺术的灵魂一定要有特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那么音乐就是它的躯体或血肉,因此它们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根据《格萨尔》文学唱词和音乐的语调风格、节奏规律和结构格式,突出了拉卜楞地区文化艺术的明显特征,再现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拉卜楞民间音乐风格。它虽然没有直接吸收山歌、牧歌等音乐素材,但仍见到该地区的其他传统民间音乐的影子。

《格萨尔》说唱音乐具有极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强有力的艺术表现能力,而且显得特别概括与简练,用最少的材料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