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拉伊——安多藏区的情歌
拉伊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安多藏区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亦称“情歌”。拉伊只能在山野间歌唱,没有固定的歌词,旋律和节奏非常自由,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即兴性很强。流行在甘南各地拉伊的曲调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农区、林区的拉伊强调音乐的语言性,节奏规整,牧区的拉伊旋律飘逸,节奏悠长而自由。歌词所表现的内容也因各地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区别。
一、拉伊概述
藏族人世居青藏高原,因为这里多雪,被喻为“雪域高原”。藏区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按照地域划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并形成三块相对独特的文化特色区域。拉伊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安多藏区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亦称“情歌”。拉伊歌词内容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爱情的,不能在家或村庄中咏唱,而只能在山野间高歌。拉伊没有固定的歌词,旋律和节奏非常自由,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即兴性很强。拉伊的演唱形式分为独唱、对唱等。甘南藏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这里的人们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流行在甘南各地拉伊的曲调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形成多种风格,农区、林区的拉伊强调音乐的语言性,节奏规整,牧区的拉伊旋律飘逸、悠扬,节奏悠长而自由,歌词所表现的内容也因各地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区别。
二、拉伊形成的自然环境
一定的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产生活资料,决定该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追求和文化选择。法国艺术史学家丹纳曾经说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习俗所造成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我们知道,自古以来,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灭亡,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每个民族正是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下,才创造出了风格迥异、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孕育了高亢的信天游;江南茶乡的秀美,孕育了甜美的采茶调;天山脚下的葡萄架下,孕育了欢快的十二木卡姆音乐。
甘南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平均3000米以上,气候条件严酷,地广人稀,至今仍然完好地保留了古老游牧部落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风情。辽阔的大草原,孕育了悠扬的藏族长调音乐风格。在大草原放牧,非常悠闲,万物显得非常幽静。青年男女们独自在这里放牧,寂寞难耐,止不住要抒发感情或向远方的牧人表达爱意,于是将情歌抒写在草原上,爱意回荡在了牧场边,拉伊由此而生。与大草原这种自然环境相伴的拉伊是归顺自然的,从形式到内容非常贴近高原环境和牧人生活,音乐旋律高亢而舒展,节奏自由缓慢,特别是起句长长的拖腔,悠远而舒展,像是在呼喊,又像是昭示远方的人注意,紧接着出现全曲的最高音,将音乐推向高潮,旋法和歌唱方法与自然环境相吻合,声音可传送到远方。
甘南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山河,巍峨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秀美的河谷,孕育出了甘南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歌唱艺术风格。流行在甘南黄河首曲玛曲草原的拉伊旋律起伏很大,音程跨度在10度以上,这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玛曲境内雪山、草原交相辉映,海拔在3300至4806米之间,茫茫大草原托起近5000米的连绵雪山,民歌旋律起伏自然很大。而流行在舟曲县境内的拉伊旋律规整,形成雅致、端庄的抒咏风格,既富有藏乡江南的灵性,又不失高原的特色,这与舟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南秦岭山地白龙江中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密不可分,这里山峦连绵,白龙江横贯县境,海拔最低处只有1000多米,气候宜人,素有“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誉。
高原环境孕育了藏族长调拉伊,农牧人多彩的生活是拉伊丰富的源泉,藏族人天才般的将自然与文化结合得如此完美统一。
三、拉伊形成的人文环境
甘南历来被称为“汉藏走廊”,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藏汉文化在这里融合,相互借鉴,推进了藏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草原上的各种民俗节庆活动,促进了民间歌唱艺术的交流与发展。这里有藏历年、正月大法会、酥油花灯会、插箭节、赛马会、香浪节等很多民俗节庆活动。草原上的各种节日为居住分散的农牧民聚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文化的交流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民间歌唱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拉伊是在山野间演唱的情歌,在一些大型节庆活动中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歌词内容从爱情题材拓展到赞美新生活、歌唱好政策等领域。
藏传佛教文化对民间歌唱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影响。藏族拉伊的歌词也融入了宗教文化的成分。
甘南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在1000多米至5000米之间。全州分三大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群峦叠嶂,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亚洲最大的天然草场,甘肃省主要牧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各地不同的生产方式,影响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俗,拉伊的歌词无不打上当地生产生活的烙印,有牧人情感的放飞,有农业劳动的缩影,有狩猎场面的再现……
甘南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音乐文化的封闭和开放程度亦有区别,民间歌唱艺术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地处高原腹地草原深处的碌曲、玛曲草原牧区,环境相对封闭,至今依然完好地保留了古老游牧部落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其服饰、生活习俗还是拉伊等民间歌曲等,依然保留了原始、古朴的风格。
夏河拉卜楞地区,由于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在此境内,这里形成了安多藏区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四方香客商贾,带来了各自故乡的艺术,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并经过熔融、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拉卜楞地区的服饰、民间音乐等追求高雅、华贵、细腻等特点,拉伊演唱中多用装饰音点缀。周边的河州花儿对该地区的拉伊也有一些影响。
迭部、舟曲、卓尼等地藏族,世居白龙江和洮河两岸的河谷地区,地处大山深处,有的地区以半农半牧为主,有的以半农半林为主,有的地区农、林、牧兼备。历史上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加之位于“汉藏走廊”地带受周边异族文化的影响,致使迭部、舟曲、卓尼的藏族与其他藏区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别具特色。体现这一地区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吸收兼容的特点,各地区的拉伊音乐风格迥异,周边异族音乐文化对对拉伊的音乐和歌词有一定影响。
四、拉伊的音乐和语言特征
(一)调式和终止式
流行在甘南藏区的拉伊大多数为民族五声调式,虽然一些作品中也出现fa、si等偏音,这些偏音只作为乐曲的经过音,起到装饰旋律的作用,不作为音阶结构的基本音级,也有只用四个音的情况。曲调大多以五声商、羽、徵调式为主,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也出现其他调式,如流行在舟曲的拉伊《我登在高山上》是以宫调式为主的曲调,这在其他地区较少见。
谱例1
草滩上去看花
该曲调围绕“la、dao、re、mi、sol”五个音展开,典型的五声音阶。
谱例2
阿 来
该曲调偏音“fa”,但偏音都出现都乐曲的弱拍、弱位置,较之其他各音出现的频率较低,不能作为调式的主音,在这里作为经过音,起到了一个增添旋律色彩的作用。
谱例3
可爱的布谷鸟
该曲调十分简单优美。全曲围绕“la、si、dao、re、mi、sol”六个音展开,动机重复发展。
谱例4
我就像儿女把你眷恋
该曲调是拉伊中最常见的羽调式。
流行在甘南藏区拉伊的终止式十分的规整,每首乐曲的结束音都落在了调式主音上,旋律终止感强,给人听觉以明确的结束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期待。
(二)节拍和节奏
拉伊的节拍表现为两大类,即散板和有板型。这与拉伊的演唱风格、歌词、演出场所是密不可分的。拉伊是藏族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情歌,只能在山野间演唱,拉伊演出场所的特殊性,增强了拉伊音乐的随意性,天为背景,地为舞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流行在甘南藏区林区、农区的拉伊多为有板型。在有板型曲调中流行在迭部地区的拉伊尤为突出,该地区的拉伊节奏节拍规整,几乎每一首拉伊都有严格节拍限制,以2/4、3/4、4/4为主要节拍类型,如谱例1所示。流行在甘南藏区牧区的拉伊曲调多为散板型,如谱例2所示。
1.有板型 谱例5
拉 依
2.散板 谱例6
唱情歌的小伙子来了
(三)拉伊的旋律线及旋法
从旋律线上看,拉伊的旋律主要是高升递降型的,上升比较急促,而下降比较缓慢,呈锯齿状进行,结束缓缓收音。从润腔方法上看,主要是长音附加上下二度、三度的倚音和颤音,这是对主干音的环绕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这种润腔方式和弦乐器的打音奏法有关,也出自语言有关的审美观念。
流行在甘南藏区的拉伊根据其所处的地域不同,旋法特点可划分为两大类:流行在迭部、舟曲、卓尼等农区和林区的拉伊旋律比较简单,旋法主要以小三度跳进、主音上下方的二度级进、加有纯四度跳进为主,乐曲中有很多动机的重复,它的旋律线基本呈波峰型。而流行在碌曲、玛曲、夏河等牧区的拉伊旋律在保留了以上特点的同时,大胆地运用大跳,有时甚至有11度,很有特性,旋律线起伏大,将该地区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性格上的差异在拉伊中表露无遗。
(四)腔词关系(www.daowen.com)
拉伊流行地不同,其腔词关系各不相同,有一字一音的,也有一字多音的,而衬词大多都是一字多音,只是多音的数量不同,有的四、五个音,时值为二拍或三拍,有些衬词的音竟多达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以上,时值长达十几拍之多。
(五)拉伊的语言特征
1.歌词的格式与字数
拉伊歌词的格式与句数没有限定,段数、句数和字数长短不一,也没有固定的歌词,是演唱者触景生情,随兴编唱。最普遍的是每段两句到四句。如:
《百鸟儿巢居各一方·夏河》
1.百鸟儿巢居各一方, 2.情人们故居各一方,
高上顶上一道飞落; 大村庄里一道欢聚;
落在一起和鸣齐唱, 聚在一起嬉戏笑语,
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拉伊有每段六句的。如:
《我想交个好朋友·卓尼》
1.买一杆百发百中的, 买一杆能打中金虎的枪
买一杆瞄准就响的, 买一杆心满意足的
请问有无这样的枪, 若有这样的枪我就去买
2.我想买一匹骏马, 可不想买匹普通马;
买一匹走路快如风, 买一匹比画的还要美;
请打问有无这样的马, 若有这样的马我就去买。
我想交一个朋友, 可不想交一般的;
想交一个年轻漂亮的, 想交一个温柔可爱的;
请打问有无这样的人, 若有我就和她交朋友。
拉伊也有每段八句以上的,字数不等,有五音节、七音节……甚至十个音节以上的。
2.拉伊的修辞手法
拉伊歌词大多采用比兴手法和比喻手法。拉伊的喻体多取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比如雪山、草原、骏马、牛羊等,借以开头和起兴,以便在咏唱时托物起兴,借物比喻。两段咏唱的拉伊,前一段为比兴,后一段赋本意。如:
《一只戒指·碌曲》
一只戒指,伸不进去两个指头;
一个正直的人,绝不会有两颗心。
《马儿脱缰跑上山·碌曲》
马儿脱缰跑上山,可用陷阱绳索捉住;
心上人儿一旦翻了脸,神通再大也无用。
三段咏唱的拉伊,前两段为比兴,后一段赋本意,并融进了比喻手法。如:
《我不得不看·卓尼》
那羊皮皮袄里并不是没有温暖,它就像羊皮查褥使我不得不穿;
圈房围绕的中间并不是没有骏驹,见肥壮的骏马使我不得不骑;
三壑六沟的沟口并不是没有鸟雀,村庄里心爱的情人使我不得不看。
有些拉伊语言极其朴实、直白。如: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舟曲》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石头上睡觉也安稳,水里面睡觉也暖和。
《亚若·迭部》
你那金子般的头脑, 不要和他人共枕;
你那珍珠般明亮的眼睛, 不要把他人看中;
你那香柱般苗条的身子, 不要和他人共寝。
五、研究拉伊的现实意义
拉伊历史悠久,承载着民族的创造力和灵感,这种别具一格的文化生态景观,为雪域儿女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寄托。拉伊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拉伊不但显示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其古朴的表现形式,体现出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历史价值。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春天,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现代文化、流行音乐的冲击以及草原生态文化的破坏,拉伊的传承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处理好“草根”与“流行”,怎样为民族音乐在当代大背景下的活态传承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