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民歌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及其效果

中国民歌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及其效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民歌·中国》栏目看民歌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卢芳芳如何利用电视媒介来传播、推介民歌,如何利用电视语言对传统民歌进行再创作,《民歌·中国》栏目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民歌·中国》的内容:以学院派的民歌和原生态的民歌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用饶有趣味的故事穿插转场,是《民歌·中国》栏目保证精彩的关键一环。

从《民歌·中国》栏目看民歌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

◇卢芳芳

如何利用电视媒介来传播、推介民歌,如何利用电视语言对传统民歌进行再创作,《民歌·中国》栏目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作为中国唯一一档以中国原生态民歌全景展示的中国民歌艺术节目,它为中国民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平台,对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播和保护,具有借鉴和参考的积极意义。在此,笔者试图从节目的制作手段、编排思路来探讨《民歌·中国》这一栏目的构成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以创新的形式体现民族感和时代感。

《民歌·中国》的内容:以学院派的民歌和原生态的民歌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

2005年栏目的具体节目内容形式(由栏目组提供):

(周一)“民歌·故事”:全年52期

用镜头讲述采风者背后的故事,他们直观亲历民歌的感受,以及对民歌的情结、热爱、渊源等等。以亲传、生动、鲜为人知的事情构成讲故事的叙述语态。此板块以中国权威的民歌专家及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嘉宾为主,利用“有影响的人物”撑起版图概念。

(周二)“民歌·民说·民唱”:全年52期

以全国各省市(或地方)电视台的摄像师为主要访谈对象,让其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讲述他对民歌的亲身感受,并设计利用现有的节目资源,丰富全面地展示原生态民歌。此板块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民歌由众民说、由众民唱的理念。

(周三)“寻访·歌王”:全年52期

以记录方式按地域寻找有价值的歌王,注重寻找的过程。用已成名的老歌王带出寻找出来的新歌王形式,层层递进地导入。此板块注重求证、求实,将传承民歌的含义体现其中。

(周四)“民歌·博物馆”:全年52期

按版图概念把全国的歌会汇总,将大、中、小型的歌会以细致全面的形式表现,体现其时间、地点、人物、风俗、传统等等,并设计有计划地包装各种歌会形态,此档节目具有包容性和历史性。

(周五)“民歌·版图”:全年52期

以歌种版图概念贯穿其中,将大、小、奇、特的歌种的起源、历史、年代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演播室内嘉宾出题解答式的互动将不易理解、枯燥的歌种知识趣味化表达。此板块节目具有歌种知识的厚重感和强烈的地域特色。

(周六)“新·民歌”:全年52期

推介音乐人或与原生态民歌有关的流行歌者改编原生态民歌,注重改编的过程与老民歌的关系,在不扭曲、变形原素材的基础上突出表现“新”字,并引申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与提升。此板块节目将访谈与演绎相结合,更时尚、更新鲜地正确引导和认识原生态民歌。

具体分析,从节目的制作形式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类:

节目形态:演播室、资料、外拍相结合的大型原生态民歌系列音乐类节目。

作为音乐类节目的一种,所有的画面表现都是更好地为音乐服务;作为民歌来讲,有容易被电视表现的一面,也有不利于电视手段表现的方面。如何扬长避短,尽最大可能调动一切电视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是非常值得斟酌的。(www.daowen.com)

首先,任何节目都要有一个符合身份的“载体”,让观众一看就能进入情境。

一、舞台

舞台是节目视觉的第一形象,借用符号学的说法,“使得叙事的符号语意更加清晰了”。《民歌·中国》演播室的美术设计富有鲜明的民族气息,根据不同的节目内容采取相应的舞台设置。作为展示原生态民歌的舞台,节目往往根据不同的歌种来提供相应的场景内容,利用一切细节,彰显民俗力量。例如在3月17日“蒙古民歌”这期节目中,演播室的一角就被还原成一个蒙古包,嘉宾一身蒙古装束,讲述说书艺人的故事;舞台右侧设置了富有蒙古族特色的装饰物品,例如马鞍、手绘挂毯、桌前的铜壶。这些细节都有鲜明的民族标识性,与同类题材的民歌节目相比,更加细致而具象化,带给观众鲜明而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造型

对于还原各民族的特色,主持人和嘉宾在造型方面也颇下功夫。比如在做“藏族民歌”一期节目中,主持人朱迅一身藏族姑娘装扮,听老人唱老年的情歌,谈藏族的民风民俗,从视觉造型上凸显出鲜活的民俗力量,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生动性。栏目中所有的少数民族歌手无一例外地身着本民族服饰、手持本民族乐器登场,比如山鹰组合成员之一在讲述彝族文化中的红黄黑三色文化时,身着一袭黑底黄红条纹的长袍,与讲述内容相映成趣。从演播室的背景设计到主持人桌前器物的摆放,再到不同民族歌者出场时的造型、所持乐器,都构成了独特的民俗景观。

在节目的构思编排上,编导试图调动一切视听语言,准确再现民歌的神韵,讲述舞台背后的故事。舞台上的表演重在抓住民俗仪式之表演形态与精神的实质,用现代观众所习惯的电视节目模式来尽可能地再现真实内容。在涉及一些有趣的少数民族民俗时,节目往往以生动活泼的现场表演来展现,比如藏乡的青年人当着老人的面唱情歌要低声,较之以前的简单的解说、贴画面相比,这种形式无疑更加新颖、生动,互动感大大增强。毕竟看《民歌·中国》是为了“听中国民歌”。

同时,在编排上,注重每期节目的整体性,以亲传、生动、鲜为人知的事情作为节目线索,讲述与民歌有关的传说、风情、人文、历史等,展现人们对民歌的情结、热爱、渊源,展现原生态民歌来源于自然、生活,口耳相传、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三、故事

通过精彩的故事支撑起整个节目的骨架,贯穿起一串串动听的民歌,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引出民间歌谣,再通过舞台歌手现场演绎,在规定情境中更好地呈现歌曲的内在气息与情致。用饶有趣味的故事穿插转场,是《民歌·中国》栏目保证精彩的关键一环。

3月17日这期节目,开场,嘉宾首先讲述的是蒙古的说书艺人住在主人家一个月,满载而归的淳朴民风;之后现场演唱民歌《金珠儿》;紧接着专家讲述古老的民间传说———诺恩吉雅的故事———远嫁江南的姑娘、拖着缰绳的马儿的由来,泛黄的特效画面叠化进来,象征性地起到点染的作用,无源音乐进入,进一步点染衬托出故事的悲凉凄美;现场演绎《诺恩吉雅》过后,紧接着加入另外一个蒙古民间故事———达那巴拉和金香的爱情故事,演绎现场版的民歌《达那巴拉》。正是这几个民间故事为节目增添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气息与草莽光泽,同时又自然合理、毫不生硬地过渡到下个视听段落,使得散落的民歌成为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现场演绎的民歌《诺恩吉雅》。首先镜头缓缓摇过蒙古乐手的马头琴,在马头处定格;下一个画面镜头从舞台上歌手的倒影开始摇,由下往上,摇过人脸,摇过歌手身后的马车,镜头的抒情风格一气呵成,有力地烘托了民歌的内在气氛。此时字幕显示歌词大意:“老哈河的岸上河上,回家的马儿拖着缰”。短短十几秒钟的现场民歌演唱,整个视听段落的设计可谓颇费心思,从倒影开始缓缓上摇,显然是表现在“河边”的姑娘,凸显的是“老哈河的岸上”,利用倒影制造出在水边的戏剧情境,非常巧妙地使整个画面充满灵性。而舞台上的马车造型,显然是在暗示“拖着缰绳的马儿”,利用运动镜头和空间造型,生动地再现了民歌中不可捉摸的音乐形象。

四、嘉宾讲述

这一段落,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求故事的生动新鲜。

嘉宾讲述,一类是采风者讲述对民歌的情结、热爱、渊源等。这里的嘉宾充当推介人的作用,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民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如在做某期“彝族民歌”节目时,彝族音乐人倮倮这样描述了西双版纳的一个小寨里一种非常美的乡俗:“寨子里谁家要是生女孩了,那就是天大的事儿。全寨子的人要集体上山,把各种各样的野花采集回来,回来之后在宅子里边搁一个水缸。那些民间艺人要给她唱歌,举行一个仪式,全寨子的男女老少用花瓣给她擦身,给她祝福。唱的是:‘美丽的姑娘,你从天上很远的地方来到了人间,即将像鲜花一样开放。你来的路途当中可能有灰尘风尘,把你弄脏了,现在你来到这里就到了家了,你就干干净净健健康康开放吧。’等姑娘出嫁的时候同样举行仪式,采花,水缸,大家给她祝福,民间艺人又开始唱:‘美丽的姑娘,可能山上的荆棘划破了你细嫩的皮肤,我们现在用鲜花为你擦身,不过不要紧,现在你终于找到了最爱的那一个,把那个小伙子曾经伤过你的伤痕都抚平了,从今以后呢,你就要开始做一个神圣的母亲了。’百年之后,唱的是:‘做一个女人不容易,你这一生起早贪黑,而且你的心中有许多辛酸苦痛,无法向人诉说。现在,我们所有人感谢你,你留下了鲜花,你却枯萎了。我们替你把这些都抚平了,你现在又干干净净地像以前一样走了,像鲜花一样,回到天堂去了。’”这段解说本身是优美的,甚至是散文式的,对大多数电视观众而言又是很新鲜的,画面叠化进彝族姑娘的劳动写意画面,有力烘托出讲述中的抒情意味,把观众带进一个可感可听的审美空间,使民歌变得可感可见,丰富了观众的情感想象。

五、字幕

在这里,字幕不只是简单呈现少数民族歌词大意,一些与乐曲相关的赏析性文字往往也以飞字的形式出现,简短准确,与表现现场民歌演唱同步,丰富了节目的信息量。

此外,音乐人或与原生态民歌有关的流行歌者也是该节目经常涉及的内容。用外景寻访,注重求证、求实地将传承民歌的含义体现其中,打破了舞台编排的限制,增强了纪实性。

总的来说,《民歌·中国》并非一味追求和满足观众表面视觉化的猎奇心理,而是以新鲜而深刻的思想文化为支撑。就目标受众的选择、内容的定位而言,总制片人王冼平认为:“音乐频道创立有其特殊性。创办之初频道没有收视率的压力,所以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先要考虑的是节目内容。我们做节目,要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把节目作为一个作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来完成。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文化精品。真实记录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态音乐,无论是对现在传承还是将来的研究,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至于受众的因素,我们先放在后面考虑。作为一个民歌类的节目,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受众都考虑进去,受众的收视习惯、兴趣点都是可以逐渐培养的。”由此可见,《民歌·中国》是一档不追求高收视率、坚持小众传播、重视专家意见、坚持节目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含量、不会纯粹追求商业利益而降低文化性的文化精品栏目,对于今后打造高水平的民歌节目,更好地传承、传播、保护民歌,《民歌·中国》栏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卢芳芳,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