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CCTV音乐频道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作用

CCTV音乐频道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作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生态学视野中的CCTV音乐频道◇张文娟一、媒介变革与音乐文化生态变迁传播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比任何历史时代都显得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探讨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情况下,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形态以及由此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成了“传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CCTV音乐频道在传播生态学视角下的作用

传播生态学视野中的CCTV音乐频道

张文

一、媒介变革与音乐文化生态变迁

传播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比任何历史时代都显得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人类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已经被信息技术中介所主导。探讨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情况下,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形态以及由此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成了“传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由此,探讨传播与音乐文化的互动形态也就成了音乐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播媒介的形式是根据传媒技术的发展水平而形成的,传媒技术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影响到人类的音乐传播活动。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其传播方式及传媒技术与人类的所有信息传播同步发展。但因为音乐“听觉”的特殊性,它在印刷文化阶段,并没有获得与“视觉”艺术文学艺术同步的发展。在印刷文化时代,最大的获益者是文学,文学也因此获得了霸主的地位。在口传文化阶段,音乐传播范围小、速度慢。乐谱借助于印刷技术,仅仅是音乐文本形态的传播,音乐的音响形态还是无法记录和再现。因此对于音乐来说,印刷传播是一种不完全的音乐传播形态。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由17世纪以前欧洲以天主教会和宫廷为主,到18~19世纪欧洲以歌剧院和音乐厅为主。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音乐只能是少数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只能是局部的活动。直到20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音频记录技术的突破,传媒技术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传播媒介从广播电台电视台到电脑多媒体的衍生,音乐才由民间自娱自乐的活动到王公贵族的沙龙艺术逐步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大众文化传播产业,音乐才真正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1)

传播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影响了传播行为。同时,文化也是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才得以延续传承,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传媒技术的发展,不仅对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等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极大地改变了音乐文化的生态。

这种改变,最根本的冲击在于媒介改变了我们的“环境”,“将媒介作为环境来做研究”是以尼尔·M·波兹曼为代表的“媒介生态学”和“传播生态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我们原来生活在自然的“物理”环境中,在传统社会里,文化认同是通过生活区域、符号习得、神话传说、礼仪庆典、日常生活管理、社会交往、族群生理遗传特征识别、权威偶像崇拜、特殊生命体验等等来完成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制约着音乐传播的关系,历史的传承和地理的分割是各种风格流派形成的前提条件。“随着信息技术介入越来越多的社会情景,传播媒介的变化改变了社会进程、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社会秩序是一种经由传播建立起来的秩序”。大卫·阿什德在《传播生态学》(2)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介入社会情景,使得实在的社会情景改变了形态,因而形成了一种媒介生态环境。实在环境和媒介环境之间通过信息技术媒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我们现在更多生活在媒介为我们构筑的“媒介环境”中,传播生态环境为整个社会开辟了一个符号互动的场域,所有的现实生活(实在环境)必须经过电视(或其他信息技术媒介)的中介才能被人们所认识,而人们也自觉地通过信息技术媒介来影响现实。与实在环境不同,传播生态不是一种物理性环境,而是充满着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在当代社会中,符号环境也许是更重要的社会存在,因为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给行为提供意义维度

而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媒介环境”代替了“实在环境”,打破了传统音乐传播中地域的分割和历史的传承关系,人们对于音乐文化的接受取决于传媒,更进一步说取决于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传媒重新格式化(麦克卢汉称“部落化”)了这个世界。经济和技术对民族国家和传统文化认同形成了瓦解的力量,文化认同出现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媒介环境”大于“实在环境”,地域的影响和历史的传承反而逐渐降低。“媒介环境”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影响着甚至在改变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手段、方式和结构。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媒介对于人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伴随媒体的发展与媒体的引导,呈现垂直分布的趋势,人们更多根据年龄,伴随不同传媒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播内容而形成不同的群体,从京剧、经典音乐、民族音乐到港台流行音乐,不同人群的“代际”区分与传媒的变革、传播观念的改变密切相关。人类的传播手段、方式、渠道都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的狂飙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等原有的媒介秩序和传播系统形成的激烈竞争使传播形态产生大裂变。(3)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音乐传播方式的改变也是原生态民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过去,音乐传播是通过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现在音乐更多地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这更大地满足了人们接受最新鲜事物的愿望,同时,这也加速了原生态民歌的衰亡。”(4)

毋庸置疑,我们已然置身于电子文化时期。在当今时代里,影像文化作为电子文化强有力的一支力量,正在重构着人类的文化,也正在重构着人类的审美观念。对此,丹尼尔·贝尔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视觉文化”、“读图时代”的相关提法,让我们感觉到人们对于画面的重视远远大于对声音的重视,广播比电视发展得早,电视作为后起之秀,特色在于声画结合,在很多节目内容上,人们对于画面的诉求远远大于声音,“一目了然”,视觉的直觉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因为电视单声道传播的特点,使得电视的声音质量一直滞后,这使得在音乐的传播中,电视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广播音乐节目不逊色于电视音乐节目的原因所在。比如很多广播音乐节目从技术条件出发,通过调频广播的方式传输,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能更好地还原音质,听众通过调频广播接收的音乐具有立体声效,同时因为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调频广播更有助于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音乐本身,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在最大程度上维护音乐的纯洁性,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尽管电视还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局限,但作为当今覆盖面最广的强势媒体,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传播力量。从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到数字电视,音乐通过电视这个传播平台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并且伴随着电视覆盖面的增加而扩展着它的传播领域,改变着原来由地域历史文化所形成的音乐文化生态。

二、中央电视台音乐传播历史回顾与特点分析

中国中央电视台(前身为北京电视台)从1958年5月1日进行试验性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至今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

这一历程伴随着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电视技术的变革,有线、无线、卫星、数字电视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格局的改变,音乐借助于电视这一媒体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着传播。考察中央电视台历年音乐节目的变化,是研究媒介变革时期音乐文化生态的重要课题。但是相对于中国电视的发展,“音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元素,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参与性的元素对电视艺术、电视文化产生了影响。所以研究音乐在电视这个平台上的传播,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关于“电视文艺”这一概念。对这一概念以及它的发展历程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电视音乐传播的特点。

“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除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外,还有根据传统文学形式加工制作的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电视诗歌等。常见的则是专题文艺节目、专题文艺晚会、综合文艺晚会、各种文艺竞赛性节目,各具特色的电视文艺专栏节目和根据实况演出加工而成的各类文艺节目。”(5)在电视文艺研究领域,张凤铸教授对此作了这样的界定,并将电视文艺的历史发展总结为这样四个时期:电视文艺初创期(1958年至1965年),电视文艺停滞期(1966年至1976年),电视文艺复苏期(1977年至1978年),电视文艺发展、兴旺期(1979年至今)。我们可以分别对每一时期电视文艺发展中重大现象和代表性节目作一回顾。

1.电视文艺初创期

中国的电视事业起始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创建之初,便有文艺组的建制。试播第一天,时政新闻播出后,便是电视文艺节目,形式是在小演播室进行直播。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文艺主要是直播舞台演出与直播室内演出。1959年国庆节,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大规模地直播天安门广场的大型文艺晚会;1959年转播了前来参加演出的前苏联芭蕾舞团表演的《天鹅湖》等片段,外国文艺从此成为中国电视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1年至1963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连续三年举办了以“笑”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内容包括小品相声和表演,这三次晚会试图突破现有文艺节目的局限,创作一些适于电视演播的喜剧节目,为探索电视文艺节目的新形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从1958年至1966年这八年间,电视文艺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表现手段上,从演播室的实况转播到剧场演出的实况直播,再到录像播出;在内容与形式上,以较为简单原始的转播电影、戏剧歌舞曲艺等既有艺术形式,到进行更富于电视化特点的再创造和探索,几乎对后来的各种电视文艺形式都有所涉足与尝试,为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电视文艺停滞期

文革”首先从文化界开刀,电视文艺这一稚嫩的事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全国大多数电视台被迫停办。1966年至1976年,在“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充斥屏幕的是样板戏、语录歌、“文革”节目以及偶尔一些带较浓政治色彩的外国文艺节目。文艺批评也被简单粗暴的“扣帽子”取代了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但出于一定的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电视事业建设和技术更新,为以后电视文艺的复苏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1971年5月1日,转播焰火晚会的实况已能通过微波传送到全国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文艺的传播手段、传播覆盖面都在加强和扩大。1973年彩色电视开始试播,大大提高了电视文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75年前后,北京电视台调动彩色录像设备抢救了一批文艺资料,包括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等表演的传统保留节目、著名京剧演员李和曾等人的精彩唱段等,为保存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保留了下来。

3.电视文艺复苏期

1977年至1978年,思想的解放,禁锢的逐渐破除,使这一时期的电视文艺走上了复苏之路。恢复播映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满足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求,是这一时期电视文艺的一大特色。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为CCTV。在电视文艺的复苏期,也出现了标志我国电视文艺转型的萌芽。1977年5月23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办《文化生活》栏目,与此前的电视文艺节目相比,具有更多的艺术性、知识性、欣赏性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电视文艺自制节目的新起点。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又开办了《外国文艺》专栏,介绍外国各种优秀文艺节目。

4.电视文艺发展、兴旺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根本变化的重要标志,电视文艺的春天也因此来到了。从1979年开始,电视事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了,开始迈入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

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始对宣传个人、神化领袖和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节目内容进行清理,这是电视文艺开始转型的标志,即从单纯配合政治宣传转变为重新确立电视文艺自身的价值与功能。1979年6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决定不再向电视台提供新故事片,这对当时的电视是不小的打击。同时,粉碎“四人帮”后复演、复映的一批传统剧目和影片形成的暂时繁荣很快过去,观众们要求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时代要求电视文艺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广大观众服务,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促使电视文艺真正站立起来。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3年,中国电视艺术的复苏和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文艺栏目的出现,电视竞赛节目的盛行,电视专题节目创作的丰收。

1984年至1992年,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与改革阶段,具体表现为:春节联欢晚会标志电视文艺独立品格的确立和创作的全国范围展开,电视文艺专栏节目的丰富与拓展,文艺竞技节目的兴起与普及,电视文艺评奖与理论探讨;1991年起,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事业建设“精品战略”工程对推动电视文艺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3年至2004年阶段,中国电视艺术的繁荣阶段,具体表现为:电视艺术品种的多样化以及游戏娱乐节目形成的新的收视热潮;专业文艺频道的出现和全国范围的展开以及电视艺术新的发展。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音乐与电视的结合才逐渐亲密起来。下面我们具体回顾一下这一时期中央电视台历年涉及的与“音乐”相关的代表性节目栏目:(6)

利用电视这个平台传播音乐,从以上节目的梳理与回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些特点:

1.中央电视台的音乐传播在艺术形式上与“电视文艺”密切结合

电视与音乐结合的几种形式具体包括:

(1)综艺节目栏目。199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在电视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艺栏目———《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它们以全新的样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引起了观众的普遍关注,并带动起一股兴办综艺栏目的热潮,一时,综艺节目成为最具特色的电视文艺类型。与此同时,文艺节目栏目化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发展,除综艺栏目外,专题性栏目也在不断增多。中央电视台在90年代新设的文艺专栏还有《环球45’》等。文艺节目的栏目化,能在固定时间里,以特定内容、形式、风格的文艺节目吸引稳定的观众层,代表当时电视的一种发展趋势。综合性文艺节目有人称为“文艺板块”,它包括音乐、戏剧、文学艺术作品录音等内容,熔欣赏性、知识性、动态性(新闻性)于一炉,可简称为综艺节目。1987年,几乎所有省台、大部分市台都开办了这类专栏节目。综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符合了80年代以来相当一部分受众向综合性发展的欣赏趣味,综艺节目不仅提供欣赏,还报道文艺动态、传播各类知识,并且把受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穿插到节目中去,这又符合了受众渴望了解信息、丰富知识的愿望。此外,综艺节目符合大众传播规律,采用主持人的形式,使人有参与感、交流感等。

(2)音乐电视,又称MTV。以《’93中国音乐电视作品大赛》为起点,历年的音乐电视大赛对此有了进一步推动。作为音乐电视这种节目形态,从它的起源上我们可以追溯到1981年在美国建立的音乐电视网,当时播出的节目都是由各家电视制作公司提供的,商业目的十分明确,电视片制作公司为了包装歌手、推销产品,就借音乐电视网扩大影响。在欧美,这类节目非常强调视觉刺激,拍摄的多是摇滚乐。中国对于音乐电视的引进,经过了民族化的改造,主要还是在艺术手法上的借鉴,题材上有了拓宽,并进一步将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交融。(www.daowen.com)

(3)专题文艺节目。与“综艺”区别之处在于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包括电视艺术片和电视文艺专题,在充分体现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体现电视化特点的同时,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融合到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它已成为在电视中表现与探索中国民族风情、民族艺术、民族精神的一种极富潜力的形式。电视艺术片的制作也在80年代以《西藏的诱惑》、《黄土情》等为代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国许多电视台摄制了一大批强调纪实手法的电视文艺专题片,如《少年启示录》、《三千里路情与歌》等。

(4)综艺晚会(含春节晚会)。自1983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是兴旺发达中的中国电视文艺的标志。另外,配合一系列重要节日、事件,中央电视台先后举办了“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等大型文艺竞赛活动、1991年“风雨同舟,情暖人间”赈灾义演、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以及1997年举国欢庆香港回归。进入90年代的电视文艺晚会更是异彩纷呈、好戏连台,体现着这一现代艺术形式的成熟,但在受到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已经开始面临着如何求新、求变的问题。

2.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化影响着电视传播的内容和音乐生态的变迁

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从1958年至今不过短短的40多年。期间,“十年内乱”使其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国电视的实质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西方文化东渐、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危机……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在强烈的冲击中快速前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内地,社会的开放性成为突出的社会特征,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在变革中相互碰撞、冲突、融合,这种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价值观念反思、社会心态变更等或隐或显的方式得以表现,作为社会表达载体的大众传媒成为社会思潮嬗变的记录者,而大众传媒的角色变迁也因而烙上了社会思潮嬗变的种种印记。

“中国电视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中国电视还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7)

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已经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18年的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18年的实践同样证明,正像邓小平同志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的:‘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政治具体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中。特别是在面临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下,所谓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纵观这几十年电视文艺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电视文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艺观念的发展变化,基本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起初电视文艺的发展主要受制于政治观念,单方面强调“喉舌”功能;后来电视文艺的发展又逐渐被市场观念所左右,以收视率论成败。自1978年起,中央电视台传播价值观20年变革尽管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历时态分析,仍可梳理出这样的轨迹:从社会结构分层价值取向上看,中央电视台已从恪守单一的政治传播价值观,渐次引入了经济传播价值观,提升了文化传播价值观,基本建构起一个多元的传播价值观系统;从专业认知的“传播方式”价值取向上看,中央电视台已从单一的主体性传播模式(记者为中心模式)引入了客体性传播模式(受者为中心模式),又发展了主客体并重的混合型系统性传播模式(即指令性的主体性传播任务和自主性的客体性传播要求合一)。(8)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视‘走自己的路’的年代,90年代是中国电视向世界学习的年代。”80年代我国电视节目形态以新闻、电视专题、电视晚会和电视剧为主,具有明显的电影模仿痕迹,新闻几乎是会议新闻一统天下,电视专题往往主题先行,电视晚会和电视剧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类型也成为宣传“主旋律”的另一种方式,传媒角色可以简单地定位为“喉舌”,传媒传播信息、服务受众等社会角色成为其附属。

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的飞速发展集中体现在90年代,有学者评价说,“电视在90年代的成长速度超过了以往的30年”。(9)这一时期,不但涌现出许多新兴的节目类型,而且原有的节目形式也随着电视观念的演变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大众传媒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喉舌”和“宣传者”,而是同时兼具舆论监督者、平民代言人、公德引导者、新型教育者、娱乐弄潮儿和情感沟通者等多种社会角色。传媒社会角色的多样与丰富,一方面,突破了传媒传播内容的局限,“国事、天下事”固然是传媒的重点,但清官难断的“家事”、鸡毛蒜皮的“琐事”,嬉笑怒骂、开怀一笑、真情表白都可以成为报道对象,受众根据个人喜好各取所需;另一方面,与传播内容相适应的新兴传播方式也层出不穷,从宣传到报道、从谆谆教诲到娓娓道来、从正襟危坐到轻松谈笑,大众传媒高高在上的仰视地位逐渐转向平和、平等、亲切、自然。传媒角色转变体现出的正是以传播体制为现实基础的传播观念之演革。(10)

转型期传播观念的变革对于电视音乐传播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在一系列栏目中看出这种变化。电视音乐传播中的“晚会风”很明显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各项重要社会活动,包括重要的纪念日、纪念活动,以及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团体为了突出宣传某项事业的需要,还包括行业晚会(这类晚会经费来源有保证,总是投入很大)。《音乐电视》这种节目类型的兴起则与港台文化影响有关,推进了流行音乐、大众音乐在中国的盛行;《同一首歌》则在市场经济政策和受众导向的促进下尝试了社会融资的新的生存模式;《魅力12》则从审美价值观念上完成了一次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于学院音乐文化的颠覆。

从1978年至今这20多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多年。电视取代了广播成为覆盖面最广的强势媒体,电视频道的增加,省市电视台的上星,与广播、互联网、音像市场之间的竞争,不断改变的媒介生态也促进着音乐传播,电视音乐传播也在这20多年间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电视音乐节目构成了我们新的娱乐空间,同时它也深刻影响着观众的音乐文化观念。音乐文化生态仍然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

三、CCTV音乐频道与音乐文化生态优化

CCTV音乐频道的推出在音乐传播史上应该说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件。(11)音乐有了专门的频道,很多音乐方面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有了发言的场域与展示自己的舞台。虽然它面临着广播、网络、音像市场的竞争,但是作为专业化电视频道,在国内还是首次。法国当代哲学家、后现代文化理论家博德里亚尔认为,媒体具有“敞开”和“遮蔽”二重性,媒体让我们看到的世界以牺牲世界的丰富性为代价。很长时间,电视因为受频道资源的限制,我们所看到的音乐节目多是“零散化”的,被分割在各个时段、各个栏目当中;现在终于有了专业化的频道,很多音乐界专业人士的面孔也在电视上看到了,真是让人感到振奋。音乐频道的开播完成了一次音乐文化领域资源的深度发掘,打开了一扇通过电视屏幕了解音乐的窗口。

当然对音乐频道实际效果的综合评价还应该比较多种参照因素,就目前来看,重点应该包括:与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的音乐节目形态相比;与中央电视台现在其他频道的音乐节目相比;与广播中传播的音乐相比;与全国其他电视台传播的音乐节目相比;与音像市场传播的音乐相比;与网络传播的音乐相比。在这一系列的比照中,才会对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作出比较完整的评价结论。

在此,我们重点选取其中部分比照指标,试图对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现有的音乐节目作出大略的评价。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栏目与其他频道现有音乐栏目比照见下表:

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CCTV音乐频道的节目与CCTV- 3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中央电视台历年来所开办的一批名牌栏目集中保留在CCTV- 3,这些品牌栏目(如《中国音乐电视》、《同一首歌》、《魅力12》等)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的积淀,更主要的是由于文艺观念的变革,每一种变革都影响着音乐文化的生态,也培养了相对固定忠实的收视群体。这些品牌的优势是新开办的栏目无可比拟的,有待时间积累和积极的创造。

与CCTV音乐频道相比,一些专业音乐台已经确立了以全景音乐文化信息覆盖全社会的整体发展策略,将“广播”与“窄播”相结合,对听众进行细分,明确各个节目面对的主要听众群。以北京音乐台为例,他们以《迷人的歌剧》面对高雅音乐爱好者;《发烧门诊部》针对音响发烧友;《世界歌曲排行榜》的目标听众为欧美流行音乐爱好者;《新音乐杂志》在晚间11∶00播出,面向另类音乐的拥趸……这些节目都拥有一批“铁杆”听众,收听率一直较为稳定。与他们相比, CCTV音乐频道的“受众”还是粗放型的划分方法,节目制作多数还是停留在电视节目制作初期的那种以“编导”为中心的模式上,互动性不够,观众的参与性不强,对于收视率和受众的忽视也很难将频道的发展与“产业化”的进程紧密联系起来。

“享受音乐·感悟人生”、“为电视观众搭建一个了解、欣赏、认知音乐的平台”、“让世界通过音乐了解我们,让我们通过音乐走向世界”、“以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CCTV音乐频道栏目与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的音乐节目形态相比,凸现了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少了很多政治宣传的色彩,它的起点很高,愿望很好,但内容给人的感觉却有些缺乏新意。回顾中央电视台历年来的音乐节目栏目,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其实一直是音乐传播的主打内容,音乐频道在这一点上要做出特色就需要对这方面的资源做进一步深入的开掘。另外,在制作手法上主要以演播室和演奏现场录制为主,因为目前由于电视本身对于声音传播技术的限制,音乐频道显得特色和亮点少,传播观念相对滞后。作为以传播音乐为主的电视专业化频道,CCTV音乐频道仍然存在一个“电视化”的问题,如何和画面结合,这一点在电视艺术片和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制作中已经有了很多探索,随着数字化媒体时代声音质量的逐渐增强,电视传媒声画结合的优势更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

传播学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国内近年来对于传播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音乐传播”这个理念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比较陌生。关于媒介的功能、作用,媒介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的话题。关于电视(媒介)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国内的学者关注的比较多,出版了系列相关专著,如《传媒的魔力———领袖人物运用传媒力量纪实》(曾文经编著)、《媒体的力量》(李希光、赵心树著)等,有人以此还称电视媒体为“第四权力”;但关于电视传播与文化变革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是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入手,在如何积极利用电视传播的力量改变艺术的文化生态这一问题上目前涉足的比较少。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就目前CCTV音乐频道来看,对于电视如何传播音乐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着一个与业界、学界加强互动的问题。作为电视台来说,在制作出精品节目的同时,能有固定的受众群,有比较好的市场潜力,首先要解决电视台的生存问题;作为业界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媒体培养市场和受众,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发展;作为学界来说,应该将音乐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出来,更多地利用电视媒体进行传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使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态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张文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博士)

【注释】

(1)参考庄元:《音乐传播与音乐技术》,中音网。

(2)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兵:《拯救传播———论传播生态的失衡与重建》,载于《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中国香港),2004年第2期。

(4)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语,引自《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原生态民歌正面临着生存危机》,新华网,2004年8月31日。

(5)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6)本处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央电视台年鉴》与《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7)杨伟光著:《中国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8)孟建:《试论中国中央电视台传播价值的变革》,中华书局(香港)1999年9月版。

(9)胡智锋:《中国当代电视观念的演革》,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4期。

(10)张卓:《从电视节目形态变化看内地传媒角色的变迁》,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11)中央电视台网站对于音乐频道作了这样的介绍:2004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开播音乐频道,这是中央电视台继2003年12月28日开播少儿频道后的又一个崭新的频道。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以播出中外古典音乐和世界各民族音乐为主要内容,大力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在节目的安排上,既有欣赏性节目又有普及性节目,既有观众参与的互动节目又有音乐咨询类节目。音乐频道每天播出18小时,每6小时为一单元,首播一次、重播二次。该频道共设15个栏目,其中欣赏类的节目以《CCTV·音乐厅》、《经典》、《民歌·中国》、《影视留声机》、《世界音乐广场》、《风华国乐》、《星光舞台》、《每日一歌》、《每周一曲》、《音乐人生》等组成;普及类的节目以《音乐告诉你》、《感受交响乐》、《音乐·故事》等组成;观众参与类节目和咨询类节目以《周末音乐平台》和《音乐在线》等组成。音乐频道以“享受音乐·感悟人生”为主题词,其频道定位是,在欣赏性的基础上加大普及音乐知识的力度,引导和提高国民音乐素质和欣赏水平。为电视观众搭建一个了解、欣赏、认知音乐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