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社会学教程:学堂乐歌与中国儿童音乐的探索

音乐社会学教程:学堂乐歌与中国儿童音乐的探索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堂乐歌”现象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始的标志,也是中国新歌曲创作传播运动的起源,更是中国的儿童音乐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时期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在学堂乐歌出现之前,中国还没有普遍建立新式的学校,也谈不上新的学校儿童歌曲。学堂乐歌运动同时也是新型儿童音乐文化发展、壮大的启蒙运动。

音乐社会学教程:学堂乐歌与中国儿童音乐的探索

二、学堂乐歌与中国儿童音乐

公元1898年,中国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中诞生了“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现象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始的标志,也是中国新歌曲创作传播运动的起源,更是中国的儿童音乐文化开始进入一个新时期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在学堂乐歌出现之前,中国还没有普遍建立新式的学校,也谈不上新的学校儿童歌曲。维新变法运动吹来了探求“新学”、“西学”的风气。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注重输入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知识,为此,倡导开办学校。康有为在戊戌年(1898年)5月向光绪皇帝奏《请开学校折》。在折中,他介绍德国的学制,并说德国“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学校)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4)。在这个奏折中,康有为第一次明确地提到了必须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科目。因此,在不长的“百日维新”期间,全国还是建立起了不少新学堂,其中如上海的南洋公学、中西女塾等就已开设了附教“音乐唱歌”的图画工艺课或体操课。随着新学堂的建立,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和新型的中国儿童音乐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由于“音乐唱歌”当时被简称为“乐歌”,所以“学堂乐歌”之名也就由此而起。1903年由张之洞奏定学校章程,首次将“唱歌”列为学校课程之一;1907年朝廷又将“音乐”列为女子学堂的必修课程。

在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出现了新音乐的求学热潮。一批留学生如萧友梅、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李叔同等,先后进入日本的音乐学校学习西洋音乐,其后都成为乐歌活动和开创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人物。在学堂乐歌创作中,采用西洋歌曲和日本歌曲的曲调填配乐歌,成为当时的风尚。

沈心工是我国最早的乐歌作者之一。早在1902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编出了第一首乐歌《体操——兵操》(后以《男儿第一志气高》之名流传)。(5)沈心工也是中国第一位乐歌教师。1903年他从日本回国后,先在南洋公学附小开设乐歌课,后又受聘于务本女塾、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他教授乐歌堪称别开生面、独特新颖,使少年儿童们能很快地掌握音乐唱名。他还亲自作词填曲,编写出了大量乐歌。从1904年起,沈心工编写出版了《学校唱歌集》(三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六集)和《民国唱歌集》(二编)等一系列乐歌教科书。1936年他又将自己编写的大部分乐歌辑成《心工唱歌集》。沈心工长期担任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他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歌唱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所以他很善于通过对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描写,向他们传授爱国、民主、文明、科学的新思想。沈心工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白话写作歌词的作者之一,所编乐歌,歌词浅显而不庸俗,较有形象感,选用曲调也具有少年儿童特点并形成完美的词曲结合,更易上口。他的《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作品受到小学生欢迎并在社会上流行极广。

当时,另一位影响深远的“乐歌”作家是李叔同。在留日期间他就开始编写“乐歌”,1912年回国后从事“乐歌”教学工作。他不仅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学堂乐歌”教师,也是一位造诣很高的“学堂乐歌”作者。他曾在《音乐小杂志序》一文中,把音乐的功能归结为:“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这样的精神。《我的国》、《出军歌》反映了他早年爱国救民的抱负。在《春景》、《送别》、《西湖》、《春游》等作品中,我们能从悦魄荡心的美的境界里感受到高尚纯正、完美动人的音乐力量。

历史地看,学堂乐歌运动,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西方近代音乐知识,教育和普及简谱乐理知识,推广集体性的歌唱形式以及开始建立中国特色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学堂乐歌运动同时也是新型儿童音乐文化发展、壮大的启蒙运动。(www.daowen.com)

自此以后,中国的儿童音乐行为,开始摆脱传统的、支配性的民间音乐离散方式,进入了系统的新文化教育和集体性的音乐活动阶段;中国的儿童音乐创作也就摆脱了那种离散的民间积累、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开始了乐谱化的记录、职业化的责任和专业化的辅导方式。因此,中国的儿童音乐,也就理直气壮地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黎锦晖是其后一位重要的儿童音乐作曲家和儿童音乐文化活动家。他在“五四”时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热心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他创作的这些儿童歌舞音乐,包括由儿童化装表演的歌舞表演和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儿童歌舞剧表演两种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一共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歌曲和器乐曲。他的作品绝大多数由他自己编写剧本和歌词。这些儿童歌舞音乐作品,大多数体现了“五四”精神。在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中,《好朋友来了》(1921年、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寒衣曲》(1922年、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努力》(1925年、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等,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而《可怜的秋香》(1921年、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在少年儿童中影响最大。这个作品描写了一个牧羊女秋香,童年时失去父母之爱,成年时失去婚嫁之爱,老年时失去亲子之爱,孤苦伶仃地度过悲苦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贫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在黎锦晖的12部儿童歌舞剧中,《麻雀与小孩》(1920年、1928年中华书局出版)、《葡萄仙子》(1922年、1923年中华书局出版)、《月明之夜》(1923年、1926年中华书局出版)、《神仙妹妹》(1925年、1928年中华书局出版)和《小小画家》(1928年、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等,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特别是《麻雀与小孩》和《小小画家》在少年儿童中影响最大。

黎锦晖的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等音乐教育家在学堂乐歌创作方面重视儿童特点的优秀传统。同时,他善于掌握儿童的心理和情趣以及根据儿童的理解力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他的儿童歌舞音乐,多数简练明快、生动活泼,适合于儿童接受和歌唱。他还善于吸取运用民间音调,使其作品富有民族风格。黎锦晖很注意对剧中人物音乐形象的刻画,同时,他也注意音乐的宣叙性和戏剧性等重要问题。这对后来歌舞剧和新歌剧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他的多数作品中,文字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也是很突出的特点。

由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事纷繁,儿童音乐文化的发展极其缓慢。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新型的儿童音乐文化尽管在向前推进,但各地区之间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参照系而体现出儿童音乐的不同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如“解放区”和“国统区”,其儿童音乐内容就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