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社会学教程:解析音乐流行心理

音乐社会学教程:解析音乐流行心理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在满足了自己“求同”的心理需求之后,便开始“求异”。正是“求同求异”二者之间的心理转换,才促使音乐流行活动得以经历“产生发展高峰衰落”,直至消亡。当然,由“求同求异”心理模式引发的流行现象,其强制性和盲目性的成分很大。

音乐社会学教程:解析音乐流行心理

二、透视音乐流行心理——“求同”、“求异”的转换

流行的社会心理是一个社会心理定势环节。所谓社会心理定势,就是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一种即将实现某项社会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流行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它可以表述为: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出特定的效应,并使社会群体当中与之有关的一部分个体,在一定的期间内能一起行动的心理强制。其结果是:这一行动所涉及到的所有现象,在此期间将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某个群体,如青少年、白领阶层、打工族里,在相应的环境中,都会因为某个偶然的因素而引发众口同唱某一首当时正流行或曾经流行的歌曲。一部分人的这些音乐行为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被另一部分人模仿,通过这些行为的接力传递,使更大范围的人们在这种条件下从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活动。被传唱的音乐作品就在这种行为的传递感染中流通运动。音乐作品最初从创作者或表演者那里进入社会时,其社会接触面是有限的,然而经过风靡与振荡后,却有可能惊人地超出当初的范围。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音乐流行的本质是社会中人们音乐行为的连锁性感染和模仿,是个体迫于外界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心理强制,即“从众”行为。

“从众”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其表述为:“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C.A.基斯勒认为,从众行为的产生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有四种需求的愿望: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其他成员的好感(认同);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4.不愿意承受与众不同的压力。(7)

众所周知,“趋群”是人类的共同特性,如果个体不能进入群体所参与的流行行列,则往往会被这一群体的人视为不合适甚至难以接受。而“从众”则可以使个体适应某个群体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获得平衡和归属感。那么,最简单、可靠的办法便是从行为方式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大家唱什么歌我也学会唱,大家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我也跟着喜欢。这样,久而久之便促成了大面积的连锁性模仿,产生音乐流行现象。“从众”行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近年来流行歌曲领域中的从众现象。“追星族”和“发烧友”等“粉丝”现象,就是从众行为的极端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从个体角度来看,音乐流行心理也是一种自我情感表达的需求。每一种流行的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现形式,一种文化载体,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反映了一定群体的文化趣味和价值取向,其存在和发展本身便体现出了这一社会的需要;加之某些流行的音乐本身在形式上的通俗性和内容上的可感性,当音乐作品中的某些倾诉正好契合音乐听众当下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时,便会激发他们对某种音乐作品的青睐进而主动迎合,通过这一追逐行为,达到满足自我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寄托,感受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享受自我价值体现的快感。个体的这种心理,其实就是注重自我的“求新求异”的一种表现:希望我跟别人不一样,希望我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趣味是与众不同的。通常一些内容特征极为突出和新异的活动,会立刻被一些人所接受,就是这个道理。

img29

维塔斯(Vitas),1981年2月出生,俄罗斯当红男歌手,原名为维塔利·格拉乔夫(Vitaliy Grachyov)。由于出生在拉脱维亚,“维塔斯”是维塔利在拉脱维亚语里的昵称。他童年受祖父的影响学习演奏风琴,并在祖父的带领下经常在乌克兰境内的敖德萨进行业余演出。后进入敖德萨音乐学院学习。维塔斯第一次出现在俄罗斯舞台上是在2000年12月,成名曲为《歌剧2》。其后参加各种商业演出,迄今为止出版了五张个人CD专辑:《思考之哲学》、《微笑吧!》、《妈妈》、《我母亲的歌》及《永恒的吻》。(www.daowen.com)

2004年至2005年间,布多夫金制作中心为晚会“我母亲的歌”安排了一次空前的巡回演出,遍及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哈萨克斯坦、以色列以及波罗的海诸国。2004年“我母亲的歌”共演出了250场。此间,维塔斯成为了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巡回演出艺术家,他的首演被称为“年度最佳音乐晚会”。他的专辑《永恒的吻》于2004年10月8日发售,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取得了空前的销售量纪录: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超过二百万张的光碟销售一空。他的CD销售总数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一千万。

因此,我们就可以用“求同↔求异”的心理活动模式来解释音乐流行这一社会现象。虽然比较笼统,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从众”心理即个体趋向群体的一种“求同”心理。

img30

图4-3 “求同↔求异”转换模式图

“自我情感实现”心理,即个体试图脱离群体的一种“求异”心理。个体在满足了自己“求同”的心理需求之后,便开始“求异”。而出现“求异”这一现象的结果,显然会导致已有的社会活动被孤立和被异化,因而这一流行现象的动因在此时也就开始转向“求同”,进而使流行达到高潮,并迅速在群落当中进入饱和状态。正是“求同↔求异”二者之间的心理转换,才促使音乐流行活动得以经历“产生⇒发展⇒高峰⇒衰落”,直至消亡。当然,由“求同↔求异”心理模式引发的流行现象,其强制性和盲目性的成分很大。但对于一项新出现的社会音乐现象,使之迅速流行起来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这种心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借助人的情绪效应引发流行。一般来说,能引起人们产生激昂情绪的现象是最容易流行的,流行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还必须是(或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益的,此现象才能更好地持续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