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放型音乐流行:多样风格,广泛参与

开放型音乐流行:多样风格,广泛参与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开放型的音乐流行所对应的音乐作品数量大,风格、体裁、流派、内容、形式变化更加繁多。总之,开放型的音乐流行,涉及的范围广,参与的人数多,有的流行几乎已覆盖了所有的年龄层次和职业结构。

开放型音乐流行:多样风格,广泛参与

一、开放型的音乐流行

开放型的音乐流行是一种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不可能被限定在特定群体中的流行类型,并具有迅速扩散的特点。在当代音乐传播技术现代化的条件下,这种扩散运动如同一石激起的千层水波,流行运动从音乐传播源开始,逐渐波及社会各层面。这种流行类型具有三种形态:

(一)普通型

指音乐流行的过程经过初发期的普及,成长期的维持后到达成熟期的相对稳定,再经由衰退期完成流行过程。音乐通常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流行衰退后演变或转化为其他流行形式。在当代,我们会看到大量普通型的开放流行现象。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音乐听众群体引发出现的“李谷一热”、“费翔热”、“苏芮热”、“张雨生热”、“张明敏热”、“小虎队热”,曾使《乡恋》、《冬天里的一把火》、《酒干倘卖无》、《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中国心》、《青苹果乐园》等歌曲作品先后被推上了流行的高峰。在21世纪的今天,借助便捷的大众传播媒介,音乐流行的时间周期缩短,社会冲击能量更大,新一轮的“宋祖英热”、“超女热”、“周杰伦热”正激荡着一个个流行的高峰。

(二)衰退型

从音乐流行的轨迹来看,在急剧的普及之后便迅速产生衰退现象,进入衰退期后也以急剧的下降趋势前进,直至消失。通常从发端到消失期,短则2-3个月,长则2-3年,这便是衰退型的开放流行类型。

在当代,人们对音乐作品有着永无止境的、新的、频繁的要求。因此,开放型的音乐流行所对应的音乐作品数量大,风格、体裁、流派、内容、形式变化更加繁多。各种“造星运动”仿佛舞台上绚丽的霓虹灯,使我们眼花缭乱,与此现象相关的是歌星在社会中的迅速出现和不断地“新陈代谢”。以娱乐和成名为目的的大批网络歌手也应运而生。参与流行的各种网络歌曲数量也大得惊人,但是绝大多数作品因思想内涵浅薄、粗制滥造、制作不精良而被排斥,这些作品所引发的流行波也相互干涉、相互抵消,同时也加剧了这些音乐流行的快速衰退。(www.daowen.com)

(三)循环型

这种形式是由某种程度周期性脉冲而带来流行的重复普及和衰退。音乐流行的开放性运动不仅表现在形式方面的周期性变动,还包括各种可能的循环变换形态:或在专业文化工作者圈子里的生命周期,或在社会大众中的循环周期。

如在音乐专业院校的创作队伍中,经常有作曲家将中外名曲改编成其他类型作品,或者从民族音乐中挖掘新的元素整合成新的现代作品,使得这些曾经流行过的作品跨越不同时期和地区,再度流行起来。每一代作曲家所进行的不同的诠释和解读意蕴,都将推动这些作品代代或隔代相传。

一般而言,流行歌曲都不会有太持久的生命力,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插曲却不然,在继承传统民间音乐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如《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本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冰山上来客》插曲,在那个年代,却是街头巷尾的热唱,呈最流行趋势。多少年过去,每当影片重放,歌剧重演,或在大型的文艺晚会中重温起来,都会再掀流行,重新为全民热唱。因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一拨又一拨的流行音乐都流逝后,这些歌曲依然流行,可见它们的生命力是多么持久。电影插曲中的许多民间音乐曲调因此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

总之,开放型的音乐流行,涉及的范围广,参与的人数多,有的流行几乎已覆盖了所有的年龄层次和职业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