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1世纪音乐社会学学术展望:《音乐社会学教程》出版

21世纪音乐社会学学术展望:《音乐社会学教程》出版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音乐社会学在新世纪中将会面临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为此,音乐社会学在当代和未来的发展将广泛地涉及人们在音乐各领域中所关心的多种问题。因此,民间音乐社会学专门研究历史与现代农村、城市大众音乐中的音乐社会学问题。

21世纪音乐社会学学术展望:《音乐社会学教程》出版

三、21世纪音乐社会学学术展望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从总的趋势看,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更加紧密地联系当前的实际问题。这是因为在当代和未来,由于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数字通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深化,以及知识、信息、资金、产品、服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交流,一种新的社会生产与消费格局即将形成。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必然要影响到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刺激其发展规模。为此,音乐社会学在新世纪中将会面临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音乐社会学会以更宽广的视角研究音乐网络传播的新时代。

2000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中,部分国内学者和海外华人学者针对音乐社会学问题、中国音乐教育问题、中国古琴音乐的传承问题、当代城市传媒背景下的民间音乐问题、当代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问题、文人音乐的音律观念问题、21世纪中国音乐学学科建设问题等方面提出前瞻性的设想。本教材编著者提交的论文《世纪之交:音乐社会学对象观念回顾与学术展望》则在宏观的层面概括了这些学术问题与音乐社会学前景的衔接,该论文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为此,音乐社会学在当代和未来的发展将广泛地涉及人们在音乐各领域中所关心的多种问题。举例如下。

(一)音乐的网络传播

音乐网络传播的本质,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商品传播的关系,音乐网络传播与非网络传播的比较研究,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流行,音乐网络传播与社会音乐生产,等等。

(二)音乐网络时代中的人

音乐网络传播与人的审美观念变迁规律,音乐网络传播与人的社会音乐行为,在音乐网络时代中音乐社会听众的新的组合模式研究,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家的音乐职业构成,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家的著作权利保护,等等。

(三)网络传播与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走向

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文化交流,在音乐网络传播时代中民间音乐的原始传播状态的现状调查分析,在音乐网络传播时代中民族性是走向消失还是强化,等等。

(四)对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等音乐学其他学科的渗透

在当代与未来,自然科学技术加强了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其中,科学研究的完整性、科学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科学学科的多对象性是现代科学最重要的认识论特征。而这些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也不断地向人文科学渗透。同样,音乐社会学研究也将开拓出新的、既是音乐社会学又是音乐史学或民族音乐学的双科或三科的新课题,如音乐商品史、音乐传播史、音乐职业史等。

(五)音乐社会学学科的深化和分化

音乐社会学在今后需要更多的人从事各细部的音乐运动研究,而有可能形成庞大的音乐社会学学科群体。其中包括音乐创作社会学、音乐生产社会学、音乐受众社会学、音乐经济社会学、民间音乐社会学、职业音乐社会学、业余音乐社会学、音乐表演社会学、音乐教育社会学、音乐流行社会学、音乐传播社会学等。比如,音乐创作社会学就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专门研究音乐创作现象、创作行为的分支学科。人为什么要创作音乐?音乐创作成果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各个历史时期人的音乐创作动因是什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音乐创作方式有什么区别?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音乐创作社会学,专门研究音乐运动“通道”的“端口”,研究音乐社会运动的源头。又比如,音乐生产社会学,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音乐形成的分支学科。“音乐生产”是指所有创造、生产音乐的人的行为过程,因此,这种音乐生产是一种社会性的音乐产生的行为过程。为此应当研究社会音乐生产的本质(社会的需求、创造性、非赢利和非商品性),社会音乐生产的结构(音乐创作生产,音乐唱奏生产,音乐传播生产,音乐教育、评论、科研生产),各个时期或各个社会集团内部的音乐生产结构内部动力分析。音乐经济社会学,是音乐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深化,也是音乐商品研究与经济学结合的交叉学科。音乐经济社会学专门研究音乐商品的生产及商品的市场运作规律。在音乐经济社会学中,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深究音乐商品的概念内涵、音乐商品价值的属性、音乐商品价值变化的历史、音乐商品的社会分类、音乐商品的市场运作规律,以及现当代的音乐商品管理,如歌手的管理与“包装”、出版演出合同的本质与职能、版税原理、著作权的保护手段等。民间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除宫廷(或官方)音乐、文人音乐行为之外的音乐社会运动的学科。因此,民间音乐社会学专门研究历史与现代农村、城市大众音乐中的音乐社会学问题。在这样的视角中,大众音乐这个广义性理解的概念,除进行音乐社会学的普遍性(民间音乐社会运动的本质)研究之外,将面临很多新鲜而深刻的研究内容,如大众音乐运载社会信息的多侧面性,中国古代的“桑间濮上之音”、“郑卫之音”与历史的女性主题,从大众音乐的性本能描述到大众音乐的精神号角功能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上的梅兰芳音乐现象,聂耳冼星海音乐现象,邓丽君音乐现象,等等。

(六)“地球村”的音乐资源保护

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交通运输高速性和信息传播的瞬时性,会让社会生活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变小,社会生活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各界交流高度频繁。此刻,人们在努力地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绿色资源的过程中,也注意到另一个侧面,即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无形资源的保护开发问题。因此,音乐社会学学者们更要以爱护自己家园的社会责任感研究全球性的音乐现象:音乐在社会中作横向传播的同时,正在加速地进行时间轴上的演化发展,由此而形成一种音乐的时、空综合现象。这种时、空综合现象表现为一部分音乐在传播中占优势,拼命挤压历史的、民间的音乐内容、形式、体裁和风格,最后形成“地球村”音乐分配在质和量上的不平衡变化。这种变化将促进我们建立音乐发展的预测思维,从而提升起一种科学的音乐未来观。预测性思维和科学的音乐未来观,为音乐社会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这就是要求音乐社会学深入地研究这种音乐无形资源的流失、泯灭现象,进而探讨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它们。

对于音乐无形资源的流失、泯灭现象的研究,应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地球物质资源(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各种生态环境)与音乐无形资源的起源性联系、历史性联系以及在过去历史中的发展性联系;

2.研究、预测、论证因社会环境的变化,音乐无形资源流失、泯灭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或必然性;

3.研究和预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音乐无形资源流失、泯灭现象出现的时间表;

4.研究音乐无形资源的保护措施。

本章理论思考与社会观察(35)

1.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在这段孔子的言论中,反映出他具有什么样的音乐社会功能观?这种音乐社会功能观能适用于今天吗?为什么?

2.请对以下两位历史人物的著名音乐论述从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的视角进行深刻理解,并进行解读与评论。

(1)墨子论音乐(36)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意舍此。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参考译文]

墨子说:仁者做事必定力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要以此为天下做出榜样,利于人的就做,不利于人的就不做。而且,仁者为天下谋划,不是为了让眼睛得到华美的享受,让耳朵得到快乐的享受,让嘴巴得到甘甜的享受,让身体得到安逸的享受,为得到这些享受而夺取人民的衣食之财,仁者是不做的。所以墨子之所以否定乐,并非以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动听,并非以为雕刻、绘画的色彩不华丽,并非以为肉食、煎烤的滋味不甘美,并非以为高台、厚榭、深宅大院的住处不安适。虽然身体感到安适,嘴巴感到甘美,眼睛感到华丽,耳朵感到动听,但是向上考察,它们不符合圣王所做的事情,向下考察,它们又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墨子认为从事音乐的活动是不对的。

……人民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种是人民的大患。那么倘若为人们撞起大钟、敲起响鼓、弹起琴瑟、吹起竽笙,并跳起舞来,人民的衣食之财就能因此得到了吗?我认为未必能这样。不过,我们姑且不说这一点,而从别的方面来加以说明吧。现在有大国攻打小国,大家讨伐小家,强大的掠夺弱小的,人多的残害人少的,奸诈的欺骗愚笨的,高贵的傲视低贱的,土寇作乱,盗贼并起,无法禁止,那么,倘若为他们撞起大钟、敲起响鼓、弹起琴瑟、吹起竽笙,并跳起舞来,天下之乱就能因此得到治理了吗?我认为未必能这样。所以墨子说,如果大量搜刮民脂民膏,造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想靠这种乐声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那实在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墨子认为从事音乐的活动是不对的。

(2)黑格尔论音乐(37)

石头和颜料可以适应无数种类事物的形式,并且按照它们的实际存在的状况把它们描绘出来;声音却办不到这一点。所以适宜于音乐表现的只有完全无对象的(无形的)内心生活,即单纯的抽象的主体性。这就是我们的完全空洞的“我”,没有内容的自我。所以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我运动的性质和方式。这番道理也适用于音乐的效果。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表现所特有的领域。

所以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这样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声音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

【注释】

(1)《国语·周语上》。

(2)《左传·隐公五年》。(www.daowen.com)

(3)《左传·文公七年》。

(4) 《国语·周语上》。

(5)《国语·晋语十四》。

(6)《商君书·赏刑》。

(7)《白居易集·复乐古器古曲》。

(8)《白居易集·骠国乐》。

(9)《文集》卷六十五。

(10)《李开先集·闲居集·市井艳词序》。

(11)《袁中郎全集·序小修诗》。

(12)《乐经律吕通解》。

(13)《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5)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上海中华书局1924年印行,1925年再版。

(16)《新夜报》1934年10月4日。

(17)《生活知识》第1卷第12期“国防音乐特辑”,署名霍士奇,1936年4月5日。

(18)《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1980年英文版【音乐美学】词条

(19)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77页。

(20)D.柯克:《音乐语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2页。

(21)同上书,第19、20页。

(22)《音乐译文》1960年第1期,第8页。

(23)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7页。

(2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72页。

(25)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页。

(26)〔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

(27)〔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第61页。

(28)同上书,第63页注释。

(29)转引自《永恒的旋律:音乐与社会》,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

(30)转引自金经言:《外国音乐社会学历史发展述略》,载《音乐学文集》,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7页。

(31)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转引自于润洋《对一种社会学派音乐哲学的考察》,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1期。

(32)转引自〔日〕德丸吉彦:《音乐社会学》,载《音乐社会学·音乐词典词条汇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33)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34)СохорА.Н.Социологияимузыкльнаякультура.Вопросысоциологиииэстетикимузыки.с.16.Ленинград.1980.《社会学和音乐文化》。

(35)本章理论思考题适用于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

(36)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三辩》、《非乐》集中反映了墨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上引自《墨子·非乐上》。

(37)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集大成者、近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家。他直接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哲学观点出发,在对他们的哲学批判中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哲学,吸取了他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对音乐有较多的论述。以上引自黑格尔:《美学》第3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2、3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