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舞蹈教学法中的口传身授探讨

舞蹈教学法中的口传身授探讨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界批评、否定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也就是“填鸭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时,“口传身授”这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也备受争议,甚至也被置于“注入式”之列。然而,当我们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当代舞蹈教学法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时发现,“口传身授”并不只能从属于“注入式”,它也可以是“启发式”。因此,舞蹈教学自古以来就沿用“身授法”。

舞蹈教学法中的口传身授探讨

杜 娟

作者简介:杜娟,女,1980年12月2日生,河北省邯郸市人,于200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舞蹈系,在读硕士。现任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教师,从事舞蹈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

摘 要:“口传身授”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在出现其他科学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对于舞蹈教学,它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口传,身授,传递,渗透

舞蹈艺术作为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信息载体,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就是为了进行人与人之间情感思想的交流和传播。不管是怎么样的舞蹈活动,只要你不是关在屋子里自己跳,不给别人看,而是和大家一起跳,或是你跳给别人看,这都是在进行舞蹈的传播活动。因为任何人看了你的舞蹈,你的舞蹈中所蕴藏的情感和思想信息就会散布、传递给对方,使对方受到感染,发生一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素鼓”,又称“数鼓”(即按表演时摆置不同数量的鼓数而得名),是流传于东府华阴双泉、马村、尚村,以及毗邻的潼关高桥乡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尚村与双泉镇的东泉店村作为库区移民被搬迁后,现在仅剩下西泉店和马村尚能表演这种古老的传统鼓舞节目。素鼓通过鼓手们的击鼓欢跳,表现古代军旅征战的一些历史故事,节目包括《三战吕布》、《十面埋伏》等。与素鼓相同的是,上锣鼓、花苫鼓等这些个东府鼓舞活动都是通过群众之间的互教互学才得以继承保存,从而流传发展到了今天。

另外,我国历史上保存在岩画、石窟壁画、舞蹈雕塑、舞蹈画像砖以及绘画中的舞蹈形象,由于它们记载了古代舞蹈姿态造型,表现了一定的情感信息,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对观赏它的观众也进行着舞蹈的传播。

舞台和广场的舞蹈演出由于是以舞蹈直接交流的手段进行的,可以说是舞蹈传播的主要方式。而采用各种舞蹈记录法把舞蹈记录下来,也是保留和传播舞蹈的一种方式。

在舞蹈传播的众多方式中,口传身授的舞蹈教学算是自古到今沿用下来最为有效的舞蹈教学方法之一。它是舞蹈院校,各种舞蹈学习班、训练班中的舞蹈教学,以及各种舞蹈知识讲座、舞蹈欣赏活动等,向广大学生、群众普及舞蹈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要谈“口传身授法”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法。

教学法,即教学方法。它是个内涵与外延很宽的概念。《辞海》对“教学法”一词的解释是:“指教学的理论。包括普通教学法和分科教学法。普通教学法研究各门课程共同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分科教学法亦称各科教学法,分别研究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显然这是指广义的教学法。《教育百科辞典》中对“教学法”的解释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这一解释是狭义的教学法。我们研究的舞蹈教学法是一种分科教学法,它包括舞蹈的一般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还包括舞蹈教学所特有的“教学法课”。(www.daowen.com)

教育界批评、否定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也就是“填鸭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时,“口传身授”这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也备受争议,甚至也被置于“注入式”之列。然而,当我们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当代舞蹈教学法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时发现,“口传身授”并不只能从属于“注入式”,它也可以是“启发式”。“口传身授”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在出现其他科学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对于舞蹈教学,它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口传身授教学法”?从字面上看,它包括口头讲解和身体示范两个方面。我国最早关于舞蹈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目前可以认识到的中国舞蹈的最初形态,是在阴山岩画和马家窑彩陶纹饰中普遍存在的蛙形舞姿,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而在人类没有出现口头语言之前,舞蹈教学可能只有“身授法”,在出现语言之后,语言作为一种主要交流手段,就不可能不使用。但是,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的有韵律的运动,有着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人的语言也就不可能做出全面解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舞蹈,这一点也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因此,舞蹈教学自古以来就沿用“身授法”。中西方都是如此,包括当代产生的“现代舞”,也都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所谓“身授”,就是实践,边做边讲,边做边体会。在普通的教学中,最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书本到书本的弊病,而舞蹈的教学,永远是理论伴着实践,手不舞,足不蹈,不是舞蹈,那么光说不做也就不是“舞蹈课”。可以说,舞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且是理论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因此,“口传身授法”是舞蹈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与舞蹈教学规律是相吻合的。

身授,即示范的方式。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为学生去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示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舞蹈动态形象和舞蹈家本人的形象。

舞蹈动态形象的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在初级时进行的全面示范。教师在示范时,应全面做出来,包括手、脚、身体以及面部表情,都要同步进行,以便给学生留下美好的总体印象。不仅使学生对舞蹈动作有一个全面完整的理解,也对舞蹈教师产生尊敬、钦佩的心理,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有利于学生产生认同感,有助于之后的教学。第二个过程是从中级开始,示范动作逐步简化。如腿部动作,有时可以用手比画,双手重叠可以代表五位,前后可以以手仿做。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年级的升高,示范动作应该全面减化。最后可以减到最少示范程度,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了身体运动的规律后,应把模仿对象淡化,这就要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当教师的示范撤到最为简单时,学生就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我了。

而舞蹈家本人形象的示范,如同语言在渗透思想的过程一样,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和外化。它包括仪态、仪表、谈吐、爱好、衣着等。学生会下意识地接受,这种传递是无阻的、不自觉的。

作为当代的舞蹈教师,我们在秉承口传身授教学法时,要坚持舞蹈进修,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形和体力,保持舞蹈应有的身体协调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的前提,应该是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开方.蹈的生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吕艺生.艺术教育大舞蹈卷——人民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