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合唱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及发展

中国合唱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及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时至今日,合唱在中国的发展不过百年历史,然而,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深刻,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的。

中国合唱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及发展

张 亮

作者简介:张亮,女,1983年4月生,陕西省华阴市人,本科学历。200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任渭南师范音乐学院古筝教师,职称讲师,陕西省音乐协会会员。

摘 要:合唱艺术是最富有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采用的活动形式之一。合唱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团队的合作精神,即相互协作、团结一心,以达到统一和谐、均衡协调的效果。合唱艺术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了一个好的交流环境。由此可见,合唱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合唱,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一、合唱在中国的历史和发展

合唱起源自欧洲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于明清之际传入中国,最初仅仅作为教堂弹唱,到了清末,才开始在广大民众中流传。时至今日,合唱在中国的发展不过百年历史,然而,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深刻,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的。

(一)早期的中国合唱

早期的中国合唱音乐,大多以基督教的圣咏诗唱为主,也就是以原有的西洋旋律配上中文译词来演唱,这是基督教士传教目的下的产物,并非中国人自创的音乐。随着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也获得了当时一切进步、爱国阶层的重视。创办“新学堂”、开设“乐歌”课,已成为当时中国新音乐最初的萌芽。当时的歌曲以集体歌咏齐唱的方式居多,但它正是多声部合唱音乐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基础。维新运动兴起后,有志知识分子纷纷走访异国求取新知,其中有一批音乐留学生回到中国,带动了“学堂乐歌”运动,从而使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真正意义上拥有了音乐教育。学堂乐歌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裁,如儿童歌曲、舞蹈游戏歌曲、摇篮曲进行曲,独唱、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三声部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也在演唱乐歌时出现。学堂乐歌把群众歌咏的方式引进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又使很多新的音调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成为我国音乐的构成因素,为五四运动及群众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学堂乐歌的演唱者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因此它在知识分子中间影响较大。在学校里出现一批创作、填词和教唱乐歌的音乐教育家,最著名的是李叔同,他最先有意识采取多声部合唱及重唱的形式,从辛亥革命以来,他曾编写了混声四部合唱《大中华》,二部合唱《丰年》、《送别》以及三部合唱《西湖》、《晚钟》等等。李叔同为数不多的、自己作词作曲的作品中,就有一首三部合唱《春游》,这大概可说是中国第一首按照多声合唱技法所创作的合唱曲。这首合唱曲以其旋律优美、曲调与歌词结合的贴切,以及合唱效果的清晰丰满,至今还不失为一首优秀的青少年合唱曲。

(二)五四时期的中国合唱

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成立了音乐社团。其中一位中国音乐教育上相当重要的人物——萧友梅自德返国,展开了启导乐风的工作。当时合唱是师范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称为合歌。萧友梅不仅在新时代的音乐教育上不遗余力,又为中小学的音乐课创作了不少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多在音乐会上由学生演出。如《晚歌》(三部合唱)、《柏树林回旋歌》(三部合唱)、《迎冬舞》(二部合唱)等等。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艺术水平大体接近于李叔同的《春游》。当时除了在中小学音乐课内有一些合唱的训练外,在基督教会所办的学校和教堂的唱诗班中,对合唱的训练更为重视。在宗教的节日期间还演唱欧洲著名的宗教“康塔塔”、“清唱剧”或“弥撒曲”。

此时期最重要的合唱作品是赵元任于1927年完成的《海韵》,参照了欧洲18世纪叙事性大型合唱曲的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合唱形式,如:混声四部合唱、男女声合唱以及领唱等,钢琴伴奏和间奏,将这首多段的叙事长诗给予确切生动的音乐刻画。这部作品的音乐不仅写得优美动听、形象鲜明,而且在旋律写作及多声配置上已开始表现出对中国民族风格的刻意追求。这首合唱在当时就得到音乐界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就是在今天仍是一首优秀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名曲。

(三)抗战时期的中国合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合唱音乐不但未曾凋零,反而成为苦难的社会大众抒发心声的工具。为了街头宣传、示威游行、音乐会等演出的需要,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由合唱团歌咏队到全国各地演唱,抗战歌咏运动就这样展开了。抗战歌曲的风格是民族化、大众化的。利用民歌、小调填词的歌曲大量地出现,题材以斗争性大众歌曲为主,多为无伴奏的曲目。此外,有可歌可泣动人事迹的抒情歌曲,也有说唱性的叙事曲、歌舞剧、歌剧。而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发展,大型合唱曲亦相当盛行,还有不少民间歌谣形式的民歌,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抗战歌曲。如陈洪的《上前线》,冼星海的《救亡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这类合唱曲大多形式简单、节奏明快、旋律爽朗,并且以二部合唱形式为主,以便于在广大群众中广泛传唱。抗战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旗正飘飘》、《松花江上》,1939年冼星海成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则是合唱作品中的典范,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八个乐章各有其独立性,吸取了民间音乐的素材,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富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史诗性大合唱曲。这部作品的音乐以其饱满的革命激情、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声誉中外。

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城乡群众歌咏活动及院校学生业余歌咏活动是人民音乐生活的最普遍的形式,合唱音乐在我国各类音乐创作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群众歌曲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传唱的各类通俗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副歌的简单的合唱形式,大多用二部合唱,例如王莘的《歌唱祖国》、刘炽的《我的祖国》、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等。同时大量的少儿歌曲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二部或三部合唱形式来写的,如张文纲的《我们的田野》、刘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寄明的《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这些现象说明,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自娱性群众歌咏仍然是人民音乐生活中一种重要方式;尤其对广大青少年来讲,通过优秀的合唱曲的延长更是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www.daowen.com)

二、合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学生群体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社会;它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系统,其特点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以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水准的目的。

开展校园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其重点是学校在学生的课余时间里,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成立多种分类的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地发展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构成一个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教育系统,使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精神、效果三方面均衡发展;使校园文化通过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建设一种形态完美的整体文化。

合唱音乐具有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作用。合唱音乐从13、14世纪发展以来,不断地丰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是音乐艺术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合唱是通过生动的人声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听众易于产生共鸣。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合唱音乐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体性的基础,易于在休闲娱乐之中去接受,随之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并提高其艺术修养。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讲,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与素质,最好去从事一门艺术的实践,而合唱音乐形式又最具有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学习、增进友谊、激发热情的功能。通过参与合唱活动的调查反映出,合唱音乐形式是广大学生、教师员工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合唱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因而认识在高等院校的各专业及各个班级内,发展、普及合唱音乐文化,对于高等院校的形象工程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均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合唱活动是向学生实施德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的合唱音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今天,仍然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学生合唱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艺术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和特长,又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高校里由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局限性,为了学生在校内学习范围的拓展,社交面的扩大,在各大高等院校为了建设校园文化成立合唱团是各大高校领导的首选。成立合唱团不用太大的经济支出,同时合唱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利的途径。在合唱团里学生可以通过合唱,使学生对音乐有更进一步认识,在视谱、视唱方面可以得到学习。在合唱音乐中可以浏览中外的合唱曲目,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合唱团的成立,使学生的交友面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本班、系的同学,同时增强与外系的同学交际来往。由于合唱音乐的特殊性,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唱音乐由于声部间及每个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训练中要求声音统一,合唱达到和谐、均衡。合唱音乐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增强学校教师、学生的凝聚力。坚持合唱音乐文化可以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合唱音乐要以学校的总体精神文明建设为前提,面向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师生的素养服务,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为目的。合唱音乐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还从外部塑造学校的文化形象。

本文通过对中国合唱音乐发展史的简介,论述了合唱音乐形式在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合唱的天地里,学生能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多织体、和声、结构,感受到各声部彼此之间的无穷魅力,感受音乐的律动,提高人文修养,为广大学生开辟了素质拓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孙从音,汪毓和.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合唱活动的指导纲要.人民教育,1994(Z1).

[5]梁超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2004.

[6]韩斌,钱仁康.西方合唱音乐纵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