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莹
作者简介:顾晓莹,女,汉族,1983年生,山东省聊城市人,2008年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现任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
摘 要:练习曲作为人类音乐技巧提高的练习形式,应该说“自古”即有,并且形式多样。作为现代音乐产物的二胡练习曲,则更多的是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是西方音乐文化的产物。该文主要就二胡练习曲这一艺术形式的创作进行论述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二胡练习曲,创作,发展方向
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体裁、题材、风格与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与情感表达。练习曲可以说是一种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的音乐形式,它对于提高表演者的音乐技巧(术)、深化乐意及音乐的表现力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练习曲在中国
“练习曲”之于中国的出现与兴盛,是伴随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和西方文化的传入而生成的,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意义。20世纪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变革期,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摆脱封建时代的一个转型期。随着中国社会进程的巨变,随着西方文化、音乐艺术的东渐,在中国,练习曲这一音乐形式逐渐被音乐工作者们所重视。
迄今所见,民国时期出版的一批音乐书籍中,据资料显示,最早涉及练习曲的有1911年铃木米次郎编辛汉译的《风琴教科书》、1919年索树白编写的《风琴教科书》,两本书中均有进阶练习曲,可见练习曲当时已开始兴起。在胡琴方面,1918年中华图书馆出版的陈星恒所编的《京调胡琴秘诀》、1922年世界书局出版的《弦歌小集》、1924年中华印书局出版的惕身馆主著的《胡琴正规》、1826年上海知音乐社出版沈鉴声编写的《风琴胡琴小调谱》,以上著述多为教科书性质;在记谱法上多是工尺谱的记谱方式。在练习曲书籍方面,此时期出版了一批练习曲集,代表性的有1927年中华乐社出版的井奥敬一编简谱版《初等口琴练习曲集》、中华乐社出版的线谱版柯政和译《柯里马利提琴音阶练习书》、1932年中华乐社出版的《孔空声乐五十练习曲集(作品第九)》、《车尔尼钢琴三十练习曲集》、刘天华编的《胡琴练习谱》等,可见练习曲在当时已经十分常见并成为艺术表演书籍中的一部分。
二、二胡练习曲:特殊的音乐体裁
如前所述,二胡练习曲主要以技术训练为目的,又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它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掌握各种技术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在《二胡练习曲选》序言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练习曲作为某种音乐文献对一门演奏乐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是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的……历经半个世纪,我们欣慰地看到,以二胡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都先后建立了练习曲为主体的基本教材体系。民族器乐教学因此向更高的水准向前迈了一大步。”没有二胡练习曲,可以说就不可能有二胡艺术的成熟和繁荣,也就不可能有二胡的今天。练习曲对二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无论从教学体系的规范化还是在二胡演奏的实践过程中,她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构建这门乐器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常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练习曲的训练,像高楼大厦的基石一样,没有坚实的基础,高楼肯定会“夭折”,因此一定要重视练习曲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家知道“一切好的发音都来源于正确的演奏姿势和科学而严格的训练方法,二胡的发音涉及左右手的各种演奏技巧。演奏者在练习音阶的过程中—定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把内心对声音美的概念变成实际有效的音响。”小提琴演奏家扬凯列维奇曾说过:“每当学生遇到技术困难,我都让学生拉练习曲,甚至较复杂的技巧性变奏,这样困难便克服了。”同样,一位优秀的二胡演奏家,首要的是表现各种演奏技巧、技能,其次才能谈得上艺术表现和对作品的诠释。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曾经说过:“技巧是手段,尚能传示出精神来,不论洋的、中的均可融合起来妙用。”可见,博采众长对于练习曲的创作和功能十分需要。
练习曲的出现,摆脱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口传心授”、“以曲代功”的教授方式,使得二胡艺术有了一套正规的教学模式,为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养分和适宜的温度,对于促进二胡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创作方向
(一)技术性要突出(www.daowen.com)
众所周知,创作是任何艺术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艺术发展的“源泉”。笔者认为应繁荣二胡练习曲创作。艺术要发展,创作是首要的。
首先应重视对专门技术的编创。练习曲与乐曲相比还存在某些“滞后性”。例如,很多乐曲中出现的技术技巧并没有与之配套的练习曲目,这使得在曲目演奏时缺乏训练材料,比如早期刘天华的《空山鸟语》中的“轮指”技巧至今才略有专门的练习曲的训练,乐曲《战马奔腾》中的“模拟马蹄声”、“马嘶声”等都应有专门的练习曲进行训练。
(二)加大对民族音乐材料的运用
“练习曲”如何在发挥其技术技巧训练作用的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特色,值得我们深思。现当代二胡练习曲应该加大对民间音乐中特殊技巧的“开发”,增加二胡的表现力,并非所有的二胡练习曲都向“洋化”靠近,需要从中国传统的“根源”上挖掘一些技术技巧,并非都学习外国弓弦乐器“小提琴”,要有中国特色。正如石一冰先生所说:“纵然二胡可以追随小提琴式的辉煌技巧,但二胡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应该从自身的技术角度和韵味等美学角度来借鉴小提琴艺术,以沟通中西共同的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做到以中化西,从而才能更加丰富二胡的品格。二胡的发展在于创作,尤其在于演奏家、教育家自己的创新。”二胡创作要广泛吸收民族音乐传统,尤其是在二胡练习曲的创作上更应该加大力度,通过不同民族风格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及学习者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只有从浩瀚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才能在技术训练的同时赋予练习曲新的生命力,从而增加音乐的“战斗力”。
(三)记谱方式要多样化
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多种记谱法,对于准确记录音乐、表达乐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随着二胡艺术的发展及与乐队配合的需要,线谱记谱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对于习惯固定唱名法的学生来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听觉素质,锻炼学习者的基本能力。蔡元培先生曾倡导“推新五线谱”,对于提高民乐学生视唱练耳能力、以及与其他伴奏乐器的配合等综合能力有很大作用。笔者提倡练习曲记谱应线谱化,通过日常的线谱训练,无形中对演奏者的总体配合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在教材安排上应系统化。笔者认为,练习曲应按照难易程度集成分类,进行细致编排,如分成音阶练习曲、琶音练习曲、左手技法练习、右手技法练习曲等。在编排过程中,要注意每一阶段的衔接。二胡艺术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位成功的演奏家都经历过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二胡的技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一般而言,从中级到高级存在一些难度,不易做到。因此,应多创作一些中级程度的技术训练作品,从技巧上、风格上加以重视。
二胡练习曲是20世纪二胡艺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但在训练中有乐曲达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培养学习者的音乐表现力上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音乐演奏的技术基础与表现基础,在二胡演奏进阶中作用重大。纵观二胡练习曲之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趋繁的过程,本文对创作发展进行的初步探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旨在呼唤音乐界重视二胡练习曲这一特殊音乐形式的功用与影响,重视这一艺术体裁在我国民族乐器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人们常说,温故而知新。我们研究这一音乐现象,是为了创作出具有技术性含量又颇具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从而赋予练习曲新鲜活力,增加其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王国潼.二胡音阶练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1987.
[3]傅建生,方立平.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石一冰.二十世纪中国二胡专业音乐教育概览[J].人民音乐,2004(3):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