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作者简介:李娜,女,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陕西临潼人,1981年10月生,汉族,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演唱工作。
摘 要:梅西安是法国现代音乐大师,是20世纪对世界音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兰色鸫鸟》创作于1956—1958年,是梅西安创作成熟期、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音乐内容主要表现法国南部海岸地带的鸫鸟及其他鸟类的生活形态,表现海洋、天空的自然景象等。
关键词:梅西安,音乐,兰色鸫鸟
奥利维埃·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年12月8日生于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1992年4月28日逝世于法国巴黎。他集作曲家、理论家、管风琴家、音乐教育家于一身,以丰富的音响组合和浓艳的色彩著称,是20世纪作曲家中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虽然是现代派的作家,可是他的作品也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他虽然不属于任何作曲流派,但他的作品和创作手法以及教学对同时代和年轻的一代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梅西安来说,推陈出新、追求突破是其在音乐道路上的宗旨,他运用自成体系的音乐创作手法在法国管风琴传统以及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创新技法基础之上,加以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特有的“有限移位调式”,在和声、节奏、音色等诸多音乐领域中独出心裁地加以探索,营造了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乐音世界。
梅西安的音乐独特而个性十足,在长期的作曲生涯中,经历了不同的创作期,每个时期都在音乐构思与手法上有新的变化,但在创作上,始终贯穿着几个重要特点。首先是,节奏在他的音乐语言中有主导地位,他自称是“作曲家与节奏学家”,打破了传统的发展节奏的方法,不断增加或减少一点时值,摆脱接拍的限制,使小节线失去原来的作用。他把古希腊的奇数节奏、古印度的各种节奏与德彪西的脱离调性和律动的节奏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结构,加以变化发展运用到他的作品中,发掘了“不可逆行节奏”中所蕴涵的“不可能性魅力”,并创造性地使用了“对称排列置换”手法;其次是在旋律方面,运用素歌、民歌、鸟歌,结合有限移位调式等手法组织音高;最后,在和声方面,打破以往功能性和声的“束缚”,突出强调和声的色彩性。当不同调式重叠产生多调性时,和弦实际上被复杂的音响所代替。在《费加罗报》的音乐评论员贝尔纳·加伏蒂问梅西安时,他回答道:“一位音乐家——这是我的职业,一位节奏家——这是我的特长,一位鸟类学家——这是我的钟爱。”
梅西安是法国现代音乐大师,是20世纪对世界音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受象征主义美学影响,又有崇拜耶稣的宗教狂热,许多创作贯穿了神学思想。同时,他又是著名的鸟类专家,他讴歌大自然,因为这是造物主恩赐的杰作。他对自然界的反映,最终通过他长期对世界各地的鸟鸣研究和音乐化的再现来达到。其独特的鸟鸣在他的音乐中反复出现,不仅作为他音乐中的一个特征符号——象征大自然,更抒发了某种神秘意味的感恩之情。他的音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爱情和大自然。对于大自然的热爱,集中在鸟的歌唱。他曾亲自携带录音器材,长途跋涉,深入到世界各国的高山、森林、海岸地带和有鸟类生活的乡村、草原、旷野中去,大量采录并系统整理各种鸟禽的啼叫声,了解、熟悉它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习性,把采录到的各种鸟叫声以记谱的方式整理出来,成为他进行音乐创作的丰富素材。
由于上述的理念和创作思想,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鸟类题材的音乐作品,例如《异国鸟》和钢琴套曲《百鸟图》等,《百鸟图》包括13首彼此有一定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钢琴作品,《兰色鸫鸟》是其中的第三首,作曲家在标题之下附有这样的文字:“六月间,在卢西雍,银色的沙滩边,靠近班尤斯,阿贝耶海岬,勒德立海岬,悬崖峭壁凸显在普鲁士蓝和宝石蓝的海面上,黑色的雨燕叫喊着,波涛荡漾,海岬像鳄鱼般朝海中央伸去,蓝鸫鸟的歌在凹凸起伏的岩石中回响,它的蓝与海的蓝完全不同,蓝得近乎紫色,带些板岩的深灰,缎子般的光泽,蓝黑蓝黑的。它的歌声几乎是异国情调的,如巴厘岛上的音乐,与海涛声混杂在一起。此外我们也听到德克拉云雀在葡萄园地和迷迭香丛的高空中转来绕去,银鸥在远处的海面上嚎叫,悬崖峭壁令人生畏,水波带着对蓝鸫乌的回忆归赴到它们的脚下。”《兰色鸫鸟》创作于1956—1958年,是梅西安创作成熟期、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音乐内容主要表现法国南部海岸地带的鸫鸟及其他鸟类的生活形态,表现海洋、天空的自然景象等。这里有鸫鸟和其他鸟儿们的鸣叫、嬉戏、欢闹和大海的各种形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起伏,海浪不断拍击岩石,浪花飞溅。音乐总体是拱形结构:A—B—C—B1—A1。音乐贯穿着变奏、发展原则。前有引子,后有结尾,十分完整。其总体篇幅不算太长大,但也不很短小,近300个小节(自由节拍)的音乐,完整演奏下来大约七分多钟。开头的引子是几个十分坚硬有力的和弦,由十二音音列构成,以表现海岸俊俏的岩石形象,作为音乐主题材料的陈述,从一开始性格就十分鲜明、突出,富有棱角。当然,这只是引子而并非音乐的全部,十二音只是梅西安创作中时有所用的一种技法,这里他并未完全采用严格的十二音序列来编织自己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一种自由的十二音运用,主要还是用他独创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以体现其富于个性的创作思维。在《我的音乐语言技巧》一书中,他把自己独树一帜的作曲体系简要归结为两点,即“有限移位调式”与“不可逆行节奏”,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就把它同十二音序列技法明显区别开来。(www.daowen.com)
在《兰色鸫鸟》中,我们从谱面上看到,虽有小节线记号,但都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均分律动型的时值划分;虽无节拍标记,但不等于音乐没有节拍的非常规记谱现象,音乐自始至终是极其复杂多变而细致入微的节奏时值标记,其节奏节拍变化的频率之高且快,乍看起来,似乎烦琐,其实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作曲家经过周密设计、精确安排而富有逻辑的,音乐演奏起来十分顺畅自然,并无人为雕琢的痕迹与感觉,这是梅西安音乐创作的典型特征之一。演奏这样的作品,当然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敏锐的节奏与音乐感觉,关键在于把握好音乐语言的内在韵律,所谓风格特色也就尽在其中了。而且《兰色鸫鸟》中出现了大量的五声性曲调,不仅出现在上声部,同时也流动在肢体中的其他声部;这些五声性曲调的出现对于我们中国人有着更为熟悉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在欣赏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作曲家创作上的审美趋向与艺术情趣。
现代作曲大师这首登峰造极的音乐作品,让人在惊叹大师精湛的作曲技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造物的神圣与博大。
参考文献:
[1]张明.论梅西安作品《火之岛Ⅰ》中十二音技法之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版,2011(1).
[2]雅文.梅西安的《兰色鸫鸟》和鸟类题材作品[J].黄钟,2002(3).
[3]杨靖.梅西安作曲技法初探[M].浙江: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