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歌唱的共鸣原理
一件乐器的发音是否悦耳动听,与乐器泛音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泛音越多音色越美。而泛音多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源的条件和共鸣体的范围。一般来说,共鸣体的共振范围越大,共鸣就越好,乐器的泛音越多,音色就越美。
但是,对于歌唱艺术而言,不仅对音色有要求,还需要对音域、音量、声音位置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训练,而这些技术手段正是靠我们演唱者对人体发声共鸣原理及作用的合理运用而获得的。物理声学原理认为: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这一物体的振动若影响到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而引起同时振动产生共振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共鸣。
从物理学上来说,共振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振动频率相等;二是振动频率的倍数相等。人类腔体的共鸣从物理学的解释就是腔体的振动率与原发声音的振动率相同才能产生共鸣。声音频率高振幅小,共鸣腔体就相对的小;反之,声音频率低、振幅大,共鸣腔体也就相对的大。这就是发出的原声经由空气传导,遇到振幅频率相同的腔体物,就会产生共同的鸣响的原理。这种物理现象在人的发声共鸣中同样存在。
我们习惯上把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称作 “基音”。基音是十分单薄无力的,它只有在各个共鸣腔体内得到共振,才能使声音扩大和美化。人的发声体是 “声带”,歌唱发声时由气息经过声带,声带挡气产生的声音称作基音,由基音发出的振动波再经过人的共鸣腔体的共振调节,由此产生了歌唱 “共鸣”。
《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提出:“共鸣对嗓子音量的贡献,比呼吸提供的重要得多,也比声带的大小——发声力量——重要得多。”还有人说:“共鸣是声音、字和感情的窗口,良好的共鸣会使吐字、声音和感情表现增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正确的歌唱发声和美好的歌唱除了形成于呼吸支点外,还必须建立在依赖共鸣、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的基础之上,这是任何歌唱训练方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演唱者的发声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与提高,从而使歌唱的水平得到提高。
二、 歌唱共鸣的训练
(一)共鸣腔体及其训练
1.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以口腔、咽腔、喉腔为主要共鸣腔体,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唱高低不同的音,有高低不同的共鸣集中点,亦即共鸣位置。
口腔共鸣的位置就是口腔前上方即硬口盖的集中点。好的口腔共鸣发出的声音是圆、竖、流畅、响,而不是横的、僵硬的、暗的。这与口腔、咽壁腔的坚硬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腔壁较坚硬,反射声波的作用就强,共鸣就比较集中、明亮、丰富;反之腔壁松软,那么它不仅不能反射声波,而且还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将声音吸收,使声音暗淡无光。因此,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 “点”和“心”(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2.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它以鼻腔、头腔 (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为主。头腔共鸣的声音高亢、明亮,极富穿透力,具有金属般光彩。尤其对于男高音和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有了高频率的头腔共鸣,才能使歌唱的声音传送得很远。缺乏头腔共鸣的声音会非常浑浊笨重,听起来让人感到很吃力,缺乏头腔共鸣也容易撑喉咙,使声音紧张而又颤抖,声音传送不远。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振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是比较小的结构空间,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那么在头腔共鸣的基础上,如何获得头腔共鸣,找到头腔的共鸣焦点或者说共鸣位置呢? 我们在训练时,经常用哼唱来练习,即常说的 “哼鸣”练习。
“哼鸣”时,如闭口打哈欠状态,双唇微微闭住,口腔内越空越好,鼻、咽腔打开,把气息的通道留得越宽越好,然后让气息顺利经过这些通道,沿着口腔的咽壁、鼻腔壁进入头腔的蝶窦处,蝶窦处的感觉就是我们前额的屈心处。感觉到声音是向前向上的,并且体会眉心的震动,从而发出较明亮集中的 “哼鸣”声音。这个从眉心处发出的带有共鸣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还有一种找头腔共鸣的感觉:我们好像站在旷野里,用假声喊人,如果想传得远,就必须要有高位置的假声,使声音尽量传到很远很远,这个假声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
第一,注意掌握软腭 (悬雍垂)下降,或上升的运动方式。下降时紧贴舌根,上升时堵住鼻咽通道,当下降时气息进入鼻腔等头部共鸣腔;第二,注意鼻腔共鸣不等于是鼻音,前者增强歌声的效果,后果损害歌声的表现,最严重的是造成有声无字;第三,通过m、n、ng来哼唱音阶,发声时注意鼻腔的振动。m音双唇紧闭哼鸣,n音舌尖抵上齿龈(牙床),ng音则嘴张大,舌根抬起后缩与软腭接触,打开鼻腔发声。为了使喉头自然放松,可在哼唱各子音前加舌根音 “h”。通过练习,我们可以感觉头腔共鸣的位置。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www.daowen.com)
我们平常所说的 “声音要高位置”指的就是头腔共鸣所取得的高位置声音。谁如果获得、找到了这种高位置声音,谁就能获得既省力又持久的、优美动听的歌唱性声音来。著名的歌唱家巴拉说:“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去的人才是真正在歌唱。”“谁会用头腔共鸣,谁就能唱一辈子。”
3.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以胸部共鸣为主,它是低音区的发声腔体。胸腔共鸣运用得好,声音就会产生浑厚、结实、深沉的特点。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低声部,比如男中音、男低音,肯定要比高声部如男高音、女高音,更多地运用胸腔共鸣,但高声部在唱出高音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胸腔共鸣,我们如果忽视了胸腔共鸣,憋紧了胸部,气息就不能流畅,那么发出的高音是比较僵硬紧张,缺乏流动感的。所以不论你是属于哪一个声部都必须学会运用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在训练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注意喉头要适当下降,从而扩大增长喉咽共鸣腔体空间,使之与胸腔共鸣器紧密连接,有利于形成胸腔共鸣,加强基音的共振效果;第二,为使泛音增多,喉肌、颈肌应适当放松,气息的控制力度也相应减弱,吸气不宜过满,有助于气息的调节,从而强化共鸣效果;第三,胸腔共鸣不是压紧喉咙发出的喉音,胸腔共鸣并不妨碍发声清晰,但喉音却使发声混浊不清;第四,训练时,同样要注意声音的位置,不然不易于与中、高声区相衔接。
(二)共鸣的位置
1.歌唱共鸣的错觉
人体的共鸣腔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各部分共鸣腔体综合而成的,每个共鸣体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与作用。然而,却有部分声乐学习者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他们往往过分地追求某些局部的声音共鸣效果,这样就会造成自身的一种错觉。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把错误的声音概念当作某种共鸣效果;误把被自己弄得紧张、僵化了的声音当作掌握了某种共鸣效果。这种错觉效果一旦形成,很难得到改变。最容易产生的错觉就是声音的共鸣位置问题。
歌唱时正确的声音要含蓄、靠后一点,切忌太白,太靠前。但是一部分学生就把声音完全靠后,以为声音靠后就是美声唱法了,并自我感觉音量很大、声音很响、共鸣很足。殊不知,这是十分错误的发声概念,由于舌身后缩,舌根的下压或过分地撑大喉咙,都会造成喉部肌肉的紧张僵硬,把声音憋在喉咙里,阻碍了声音的流畅,使得音色变得生硬、暗淡;同时,由于舌根僵硬,咬字也就成了问题,歌唱时嘴里好像含着什么东西,听起来非常难受。如果这种声音在房间里听也许音量确实不小,但在室外听起来却毫无音量,也没有音色。此外,由于有部分肌肉过分地紧张、僵硬,这些僵紧的肌肉把憋在喉咙里的声音传到内耳,于是便产生了喉音。听着感到声音非常饱满,共鸣很大,其实这是陷入了一种错觉。
2.共鸣位置的正确理解
由于声乐艺术是一门意识性的学科,所以我们在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我们的思维意识活动去想象与调整我们的声音位置与共鸣,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发声规律的基础上,都要使我们的主观与客观相符,而不能与实际相背离。此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而在声音的位置上没有绝对的靠前抑或是靠后,我们意识上的前后都是相对而言的。从效果上来说,靠前的声音多是明亮而清晰的;而靠后的声音多是暗淡而浑厚的。只有这两种声音的对比,才能使声音的色彩更为绚丽。
所以声音的对比,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应该根据歌曲的演唱风格、情感的变化对音色做出适当的调整。一味地追求声音的靠前或靠后,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既要在正确使用歌唱共鸣的技术上下功夫,又要在转变演唱者的歌唱意识这个问题上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实际的音质、音量与音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声乐学习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头声的重要性
“头声”对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以及一切的女高音与男高音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的技术,必须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才可以掌握。它是我们的美声天使,它能使我们发高音时声音稳定、洪亮、动人、柔美。当然,这种技术对男女中音亦很重要。不过这个技巧并非易得,有些歌者有特殊之天赋,他们就很容易领会到;有些歌者则要花极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而有些歌者却永远也领会不到这种唱法。[1]
[1] 臧学军,岳炳丽,纪璐.声乐表演训练与声乐审美研究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