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景德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晚期,从现已发现的沽演等古文化遗址所收集的实物资料证明,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先民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过着狩猎和农耕的经济生活。
景德镇建镇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古称昌南镇。这时的居民大多“耕且陶焉”,故而又称陶阳镇。春秋时为楚之东境,秦朝录九江郡番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六年(公元前205年)置豫章郡属鄱阳县;武帝置十三州属扬州;后汉属扬州刺史部。三国时孙权从扬州分立鄱阳郡,镇归鄱阳郡所辖。
晋初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年)割扬荆十郡置江州,属鄱阳郡。东晋元康十年,即公元291年,荆州刺史陶侃为维护王朝统治,曾“擒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意思是新近平定的地方。
唐武德四年(621年)在鄱阳置新平县,这就是景德镇治域的开始。唐开元四年(716年)改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更名浮梁县。据《郡县释名》中所说,“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者”而得名。虽然设置了县,但仍有镇归辖其中,镇名仍为昌南。
元属江浙行中书省饶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浮梁升为州,明初改饶州路为饶州府,浮梁州复为县并属之。清浮梁县隶饶州府。1914年,浮梁属当阳道。1961年浮梁县治从旧城迁到景德镇。
1949年景德镇解放,单独建市,同年5月5日成立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属赣东北行政区和浮梁专区管辖。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1960年9月,撤销浮梁县的建制,行政区域并入市内。
如今的景德镇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二、历史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二千余年,“新平治陶,始于汉世”。就在这个时候起,景德镇地区就已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
到了晋代,据载有个名工巧匠赵慨,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进展和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景德镇制瓷技术也有所提高,产品运销各地。
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诏令这里的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石。不久,隋朝建立,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
短促的隋朝倾覆之后,强盛的唐帝国继立,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6年),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个名人,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据志书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陶玉是镇里的钟秀里人,他所烧的“陶窑”瓷器“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而另一位霍仲初亦是名留史册。唐高宗李渊曾特地下诏书,云“令新平镇民霍仲初,制瓷进御”。可见,早在唐初时期,新平镇就能烧制质量上乘的青白瓷。
唐代文化家柳宗元也对新平镇瓷器赞赏有加。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新平镇隶属饶州,当时饶州刺史元崔受命兼任司务监镇史,即督陶官,为朝廷烧制了一批上好的瓷器。他特地托当时担任监察御史的柳宗元写了一篇《进瓷器状》,中有“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大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之句。寥寥数语,赞美了新平镇的瓷器之精美,结合天地间刚柔气质,保持长久的坚质。(www.daowen.com)
对景德镇来说,宋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因为延续至今的“景德镇”名称是在这个朝代产生的(见于《景德镇陶录》卷五)。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窑林立,突出有汝、官、钧、定、哥五大名窑,而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在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又叫“影青瓷”),这时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
由于这里烧制瓷器“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得名。
11世纪末期到12世纪初,由于战争频繁,北方诸名窑相继衰落,宋、金战争使北方窑场大部分沦为废墟,工匠与避难人流一起大举南迁,大量制瓷工匠来到以影青瓷而名噪南方的景德镇。由于集南北名窑技艺之大成,工艺水平有突破性进展,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业陶都会”。
据蒋祈所著《陶记》记载,当时景德镇有窑300多座,形成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盛况。著名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窗,半夜凉初透”的吟咏,词中的“玉枕”就是景德镇的产品。
中国古代造瓷,在釉色方面,素有崇尚青色传统,以青为贵。以前的各朝所追求的色调,无非是浓淡不一,意境略异的青色瓷,而且,重色釉也不曾有过彩绘。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调和湿润的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了一种“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的青白瓷,使青瓷艺术达到了高峰。这种青白瓷大部分在坯体上刻暗花纹,薄剔而成为透明飞凤等花纹,内外均可映见,釉隐现青色,故又称影青瓷。这种影青瓷当时著行海内,天下均称为景德镇瓷器,从而使景德镇在南北各大窑之间,崭露头角,争得一席之地。
元代是一个创新时期。这个时期除在宋代基础上继续大量烧造青白瓷外,其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创制了至今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一只标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款的景德镇青花云龙象耳瓶。实物表明,公元14世纪初期,景德镇就已烧制成功了质量很高的青花瓷器。元以前,瓷器装饰比较单调,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因此青花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景德镇陶瓷生产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各博物馆现存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看,制瓷工艺相当成熟,质量已达到很高水平。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宫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就在景德镇设置了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
明代是景德镇的鼎盛阶段的开始,陶瓷艺术集历代瓷艺之精华,取得了更高的发展。凡前代已有的品种,此时应有尽有;大量新工艺、新手法,也先后涌现。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宣德霁红;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嘉靖、万历五彩;还有黄、绿、紫相间成趣的素三彩,色如翡翠的孔雀绿、深沉幽净的霁青,娇艳柔美的浅黄,呈色稳定的矾红等,都创始于明代,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尽态极妍。
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代皇室于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钦命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
其时镇内官窑有58座,民窑达数百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足见当时生产规模之宏大。在全国十余省开设的四十多处瓷窑场中,除浙江龙泉窑仍以青瓷为著,其他窑场多因技艺停滞而萧条,或因战祸困扰而沉没,唯有景德镇为“天下窑器所聚”,抑人之短,扬己之长,形成全国的烧造中心。
御器厂凭借帝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的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因此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这些瓷器不仅品种兼备,风格齐全,而且质量上乘光彩夺目,精美绝伦,使人一见而爱不释手,不少成为传世珍品,在世界上也产生巨大影响。
这个建立于公元14世纪中叶的御器厂,一直延续明、清两代,历经27个皇帝500余年,对景瓷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是有巨大作用的。
由于明末战乱,清初的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到了康熙十九年以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不仅恢复过来,而且犹如旭日东升,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经过当时的广大瓷工和艺匠的艰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景瓷生产突飞猛进,以其取得的光辉业绩,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从而跃上了历史的巅峰。清初的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唐英在他的《陶冶图说》中更进一步明确地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眼,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继承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而且还有不少发明创造。比如康熙时的青花瓷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丰富多彩,纹样清晰,着色鲜明;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的增多,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历史最成熟阶段;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使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引进国外彩料,专作宫廷御器的珐琅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分,使之在高温下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斑斓绚丽奇观的“窑变”等。其他如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胭脂红等也都应运而生。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豇豆红最为著名。总之,清代的景德镇陶瓷,其品质、造型、釉彩都达到空前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逐渐萎缩衰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瓷业才重新焕发青春,又走向繁荣振兴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