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成果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陶瓷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它包括有关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在制造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或陶瓷政治文化、陶瓷精神文化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的名人文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成果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与体系

在上一节,我们比较详细地阐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现在进而讨论景德镇陶瓷文化。我们不能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简单地理解为景德镇地区的陶瓷文化,而应该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统、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中国、在世界历史地位和作用来全面把握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科学内涵。

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瓷器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对全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享有“瓷器之国”之称,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浙江的越窑率先成为中国制瓷业的先驱。入宋以后,各方名窑群雄四起,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北宋名窑各以不同的艺术风格而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窑场,后人称为北宋五大名窑。南宋以后,浙江的龙泉青瓷又以其端庄凝重的风格,而成为一代名瓷中的佼佼者。景德镇从汉代开始制造原始瓷器,周銮书先生在其所著《景德镇史话》中详述:“历史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镇是景德镇最早的名称。它从汉代开始制造陶器,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汉代制造的陶器,大抵属于原始陶器或早期瓷器。”到了宋代,景德镇以灵巧、典雅、丽秀的影青瓷而跻身名窑行列。但由于北方战乱,灾荒等因素,北宋各大名窑及后来的龙泉窑等,逐步走向衰落。唯有景德镇制瓷业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小,社会长期安定,“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加之封建朝廷的重视,北宋以来,景德镇瓷业迅速崛起。“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烧造的瓷器,瓷土白腻,颜色滋润。宋真宗命令将这时生产的镇瓷进献给朝廷。这些瓷器的色泽‘光致茂美’,为各地瓷窑所仿效,风行海外。这些瓷器的底部书有‘景德年制’四字,因此,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20)景德镇的地名由此而来。景德镇瓷业自宋代兴盛以来,至元代在技艺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开创了我国陶瓷艺术的新时代,元代至元十五年还正式设置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明代更是开一代未有之奇,朝廷正式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造皇宫御器,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赢得了“瓷都”的佳誉。清代康熙雍正直至乾隆中期,景德镇瓷业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晚清,中国封建社会处于衰败末路,瓷业生产也日趋衰落。然而在当时瓷业生产不景气的困境中,清末民初出现的“新安画派”的浅绛彩瓷绘艺术和“珠山八友”以画入瓷艺术却奠定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在20世纪以国画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工业大抵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949—1957年,陶瓷工业在恢复的基础上向前发展;1958—1965年,陶瓷工业在调整中曲折前进;1966—1976年,陶瓷工业发展缓慢;1977年至今,陶瓷工业重新振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现在,景德镇已形成了包括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电子陶瓷、高新技术陶瓷的“大陶瓷”产业格局;把单一的陶瓷生产经营,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销售、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陶瓷产业和企业体系。陶瓷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享誉世界,行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文化交流也遍及世界各地。

景德镇制瓷业经历千年而长盛不衰,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景德镇的瓷器自宋代以来不仅风行全国,“行于九域”,而且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陶瓷之路”而“施及外洋”。特别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携带大量的景德镇青花瓷出航。郑和航行的最远处,到达了非洲东海岸,景德镇瓷器也随之到了埃及。除此之外,明王朝历代帝王都将景德镇瓷器作为礼品,赠送给前来向大明皇帝纳贡的各国使臣和国王。直到今天,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经常把景德镇瓷器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友好国家领导人。

景德镇不仅瓷器遍销海外,而且其精湛的制瓷技艺对世界陶瓷业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亚洲的朝鲜、日本在我国明代都先后派人来景德镇学习青花瓷制作方法,越南、泰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埃及也都仿制中国瓷器。在欧洲,意大利威尼斯人首先从阿拉伯学会了制瓷术,并于1470年首次烧造成功轻度半透明的瓷器。清代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在景德镇居住达七年之久,将景德镇制瓷技术系统而完整地介绍到了欧洲。后来,欧洲各国瓷器的早期制作工艺几乎与中国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陶瓷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1990年以来,景德镇举办了多届国际陶瓷节,特别是2004年以景德镇置镇千年为契机,首次由商务部批文主办景德镇陶瓷博览会,这在全国各产瓷区中仅此一例。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举办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博会”期间,举办招商引资、国际陶瓷学术交流会、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高层论坛、精品陶瓷大奖赛、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瓷文化旅游节、富有瓷都特色的文艺演出等。世界各国数十家知名陶瓷企业、国内100多家陶瓷企业到会参展,国内外几百家采购公司到会采购,国内外数百名陶瓷业专家学者举行学术、技术交流,真可谓盛况空前。

综上所述,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它传承和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深刻影响着世界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与传递下去的一切有关景德镇陶瓷的物质和非物质成果。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它包括有关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在制造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或陶瓷政治文化、陶瓷精神文化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的名人文化。为了探讨誉满全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开辟、发展的过程和历久不衰的奥秘,因此,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体系中自然还要包括并且突出景德镇陶瓷地域文化和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

陈雨前教授等著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非常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景德镇文化,把景德镇陶瓷文化分为了13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1.景德镇陶瓷地域文化;2.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3.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4.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5.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6.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7.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8.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9.景德镇陶瓷交易文化;10.景德镇陶瓷包装文化;11.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12.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13.景德镇陶瓷文献(21)本书旨在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人才培养,因此从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旅游的联系角度,列出了景德镇陶瓷旅游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景德镇陶瓷教育文化加以研究。

二、全面、科学评论和传承、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景德镇人为之自豪。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陶瓷文化永远是景德镇的灵魂。1982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景德镇被定为国家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是其中唯一以工业的专门化而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銮书先生在其著的《景德镇史话》“前言”中说:“在各类著名的专业化的工业化城市中,像景德镇这样既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有光荣而悠久的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是难于相比的。它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精湛的典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不断放射光芒的明珠。”(22)可以这样说,景德镇光荣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史举世公认。但是,在我们津津乐道景德镇光荣传统和艺术陶瓷精品无与伦比时,不要忘记我们的精细陶瓷、高新技术陶瓷却远远落后于日本和美国;再看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其他产瓷区在资产规模、产品总量、出口水平和质量档次等方面向景德镇的“瓷都”地位挑战。据2000年有关资料统计,河北唐山仅唐陶集团一家,资产规模1998年就达到38.5亿元,景德镇无一户陶瓷企业可与之抗衡;山东淄博陶瓷产品总量已超年产6亿件,景德镇为全国最大产瓷区的优势不复存在;广东潮州陶瓷出口水平已达到5亿美元,相当于景德镇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重庆兆峰的成批量高档日用陶瓷已跻身钓鱼台国宾馆和大型超市,景德镇独享皇家用瓷和国家用瓷的风光不再。由此看来,景德镇人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全面、科学地评述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弘扬自己的光荣传统,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寻找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革创新

我们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迎接相关挑战。要努力调整陶瓷产品结构,在继续维护与发展景德镇高档艺术陶瓷和大众日用陶瓷的同时,努力研发高新技术陶瓷,建立与高新技术陶瓷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要建设与世贸组织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环境,加强陶瓷行业管理,强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规范陶瓷市场竞争秩序;要进一步完善陶瓷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挥规模优势,实施名牌战略;要建立现代营销观念,注重宣传效应,不断铸造新的景德镇陶瓷国际品牌;要以国际陶瓷博览会为平台,开发、保护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实现名城古迹保护、发掘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推介、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开展与世界其他产瓷区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形成具有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以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八方来客,延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链

值得庆贺的是,进入新世纪,景德镇紧紧围绕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目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科技部、江西省在景德镇共建国家陶瓷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千余年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将进一步焕发出青春活力,向世人展示其独特迷人的风采。

【注释】

(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2)译自《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第3卷,麦克米兰和自由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

(3)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基础书出版社,1963年英译本。

(4)译自《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3卷,麦克米兰和自由出版社,1972年版,第528页。

(5)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www.daowen.com)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第1318页。

(7)叶敦平、张新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8)甘自恒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页。

(9)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11)参见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12)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283页。

(13)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14)景德镇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40页。

(15)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16)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219页。

(17)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219页。

(18)周銮书:《景德镇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9)周銮书:《景德镇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页。

(20)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目录第1~2页。

(21)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目录第1~2页。

(22)周銮书:《景德镇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