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教程-梁构件定义和绘制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教程-梁构件定义和绘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层框架梁的定义下面我们以KL1为例,来讲解楼层框架梁的定义和绘制。图3.44 框架梁属性编辑界面图3.45 定义框架梁截面尺寸:KL1的截面尺寸为250×500,截面宽度和高度分别输入“250”和“500”。图3.48 定义一号楼梯TL12)梁的绘制梁在绘制时,要先主梁后次梁。图3.52 分层绘制图示3)梁的原位标注梁绘制完毕后,只是对梁集中标注的信息进行了输入,还需要进行原位标注的输入。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训教程-梁构件定义和绘制

一、任务说明

完成首层梁的定义和绘制(包括梯梁)。

二、任务分析

①参照11G101⁃1第79~90页,分别分析框架梁、普通梁、屋框梁、悬臂梁纵筋及箍筋的配筋构造。

②按图集构造分别列出各种梁中各种钢筋的计算公式。说明

软件中,框架梁和楼层板一般绘制在层顶,这也是因为梁以下面的柱为支座,板以下面的梁为支座,绘制在层顶,更体现构件的受力关系,便于计算锚固。 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定义楼层时,每个楼层是从层底的板顶面到本层上面的板顶面的。 现在,按照这个原则和定义的层高范围,我们把位于首层层顶的框架梁(即3.800的框架梁)绘制在首层。

三、任务实施

1)梁的定义

分析结施-5可知,图中的梁按类别分,有楼层框架梁和非框架梁,以及Ⓐ、Ⓑ轴间的屋面框架梁,有一端悬挑和两端悬挑的梁,还有变截面的梁。

下面先介绍梁的定义,然后再逐个介绍不同种类的梁的绘制和原位标注钢筋信息输入。

(1)楼层框架梁的定义

下面我们以KL⁃1为例,来讲解楼层框架梁的定义和绘制。

在软件界面左侧的树状构件列表中选择“梁”构件组下面的“梁”构件,进入梁的定义界面,新建矩形梁KL⁃1。 根据KL⁃1(9)图纸中的集中标注,在如图3.44所示的属性编辑器中输入各属性的值。

名称:按照图纸输入“KL⁃1(9)”。

类别:梁的类别下拉框选项中有7类,按照实际情况,此处选择“楼层框架梁”(见图3.45)。

图3.44 框架梁属性编辑界面

图3.45 定义框架梁

截面尺寸:KL⁃1的截面尺寸为250×500,截面宽度和高度分别输入“250”和“500”。

轴线距梁左边线的距离:按照软件默认,保留“(125)”,用来设置梁的中心线相对于轴线的偏移。 软件默认梁中心线与轴线重合,即250的梁,轴线距左边线的距离为125。 此处KL⁃1中心线与轴线重合,不用修改。

跨数量:名称输入“KL⁃1(9)”后,自动取“9”跨。

箍筋:输入“A8@100/200(2)”。

箍筋肢数:自动取箍筋信息中的肢数,箍筋信息中不输入“(2)”时,可以手动在此处输入“2”。

上部通长筋:按照图纸输入“2B22”。

下部通长筋:输入方式与上部通长筋一致,KL⁃1没有下部通长筋,此处不输入。

侧面纵筋:格式为“G或N+数量+级别+直径”,KL⁃1没有侧面纵筋,此处不输入。

拉筋:按照计算设置中设定的拉筋信息自动生成,没有侧面钢筋时,软件不计算拉筋。 软件默认的是规范规定的拉筋信息,见框架梁的计算设置第15项。

(2)屋面框架梁和非框架梁的定义

对于屋面框架梁和非框架梁,在定义时,需要在属性的“类别”中选择相应的类别,其他的属性与框架梁的输入方式一致。

结施-08上名称为WKLn的梁是屋面框架梁,应选择相应的类别,并按上面介绍的楼层框架梁的定义进行属性值的输入。

下面以L8(2)为例来介绍非框架梁的定义及梁的标高调整。 L8(2)集中标注中显示标高相对本层楼层标高为-0.05,这是需要在定义梁时在属性中进行修改的,如图3.46所示。

图3.46 修改框架梁属性

下面以一号楼梯TL⁃1为例,介绍楼梯梁的定义。 一号楼梯TL⁃1的图示见图3.47,另可详见图纸结施-15,在如图3.48所示的“属性编辑”界面中输入相关的信息。

图3.47 一号楼梯TL⁃1图示

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别,定义本层所有的梁,输入属性信息。

图3.48 定义一号楼梯TL⁃1

2)梁的绘制

梁在绘制时,要先主梁后次梁。 在识别梁时,主梁为次梁的支座,当次梁互为支座时,要设置其中一道梁箍筋贯通。 通常在画梁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方向来绘制,以保证所有的梁都能够全部计算。

(1)直线绘制

梁为线状图元,直线型的梁采用“直线”绘制的方法,比较简单,如KL1,KL2采用“直线”绘制即可。

(2)梁柱对齐

对于Ⓔ轴上,①、②轴之间的KL3,其中心线不在轴线上,但由于KL3与两端的框架柱一侧平齐,因此除了采用之前讲的“Shift+左键”的方法偏移绘制之外,还可以使用“对齐”功能。

①在轴线上绘制KL3(1),绘制完成后,选择“修改”菜单或者“修改工具条”上的“对齐”→“单图元对齐”命令,将KL3的上侧边线与柱的上侧边线对齐。

②选择完“单图元对齐”命令后,根据提示,先选择柱上侧的边线,再选择梁上侧的边线,对齐成功,如图3.49所示。

图3.49 偏移梁

(3)偏移绘制

对于悬挑梁,如果端点不在轴线的交点或其他捕捉点上,可以采用偏移绘制的方法,也就是采用“Shift+左键”的方法捕捉轴线以外的点来绘制。

绘制②轴的KL5,两个端点分别为:Ⓑ轴、②轴交点向下偏移X=0,Y=-900-125;Ⓔ轴和②轴交点向上偏移X=0,Y=600+125。

将鼠标放在Ⓑ轴和②轴的交点,同时按下“Shift”键和鼠标左键,在弹出的“输入偏移值”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单击确定,这样就选定了第1个端点。 采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2个端点来绘制KL5。

(4)捕捉绘制

对于非框架梁,④到⑤轴之间竖向的L1,其两个端点位于两端的框架梁上,并与之垂直,可以采用捕捉“垂点”的方法来绘制L1。

①在捕捉工具栏中选择“垂点”,如图3.50所示。

图3.50 捕捉工具栏

图3.51 捕捉垂点

②选择L1下方圆柱位置的端点,将鼠标移到上方端点处的框架梁上,显示垂点的捕捉,选择垂点,绘制完毕,如图3.51所示。

③对于⑤到⑥轴之间竖向的L2(1),由于其两个端点位于两端框架梁的中点,可以采用捕捉“中点”的方式来确定直线的端点,进行绘制。

选择“捕捉工具栏”中的“中点”,将鼠标移到Ⓐ轴WKL1的中点位置,显示中点捕捉的标示,单击鼠标左键选择该点,从而确定了直线梁的起点;将鼠标移至Ⓑ轴KL4的中点,单击中点,确定L2的另一个端点,绘制完成。

(5)分层绘制

绘制楼梯梁时,可运用软件中的分层绘制功能(见图3.52)。

图3.52 分层绘制图示

3)梁的原位标注

梁绘制完毕后,只是对梁集中标注的信息进行了输入,还需要进行原位标注的输入。 并且由于梁是以柱和墙为支座的,提取梁跨和原位标注之前,需要绘制好所有的支座。 图中梁显示为粉色时,表示还没有进行梁跨的提取和原位标注的输入,也不能正确对梁钢筋进行计算。

在GGJ2013中,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提取梁跨:一是使用“原位标注”;二是使用“跨设置”中的“重新提取梁跨”;三是可以使用“批量识别梁支座”的功能,如图3.53所示。

图3.53

①对于没有原位标注的梁,可以通过提取梁跨来把梁的颜色变为绿色。

②有原位标注的梁,可以通过输入原位标注来把梁的颜色变为绿色。

软件中用粉色和绿色对梁进行区别,目的是提醒用户哪些梁已经进行了原位标注的输入,便于用户检查,防止出现忘记输入原位标注、影响计算结果的情况。

梁的原位标注主要有:支座钢筋、跨中筋、下部钢筋、架立筋、次梁加筋。 另外,变截面也需要在原位标注中输入。 下面以Ⓑ轴的KL4为例,介绍梁的原位标注输入。

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原位标注”,选择要输入原位标注的KL4,绘图区显示原位标注的输入框,下方显示平法表格。

①首先是上部和下部钢筋信息的输入,有两种方式。

a.在绘图区域显示的原位标注输入框中进行输入,比较直观,如图3.54所示。

图3.54 梁平法绘图输入

b.也可以在“梁平法表格”中输入,如图3.55所示。(www.daowen.com)

图3.55 梁平法表格输入

绘图区输入:按照图纸标注的KL4的原位标注信息输入;“1跨左支座筋”输入“3B20”,按“Enter”键确定;跳到“1跨跨中筋”,此处没有原位标注信息,不用输入,可以直接再次按“Enter”键跳到下一个输入框,或者用鼠标选择下一个需要输入的位置。 例如选择“1跨右支座筋”输入框,输入“3B20”,按“Enter”键,跳到“下部钢筋”。

注意

①输入后按“Enter”键跳转的方式,软件默认的跳转顺序是:左支座筋、跨中筋、右支座筋、下部钢筋,然后下一跨的左支座筋、跨中筋、右支座筋、下部钢筋。

②如果用户想要自己确定输入的顺序,可用鼠标选择需要输入的位置,每次输入之后,需要按“Enter”键或单击其他方框确定。

原位标注输入后,平法表格显示如图3.56所示。

图3.56 首层KL4平法表格

②KL4第3,4,5跨存在侧面构造钢筋,应在原位标注输入的表格中输入。 在“侧面钢筋”的“侧面原位标注筋”钢筋中输入“G2B14”,软件自动生成拉筋,按照规范为“A6”。

③KL4第3,4,5跨存在次梁和吊筋,如图3.57所示。 次梁宽度,软件会自动识别;次梁加筋,按照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第十条第5款第3条,次梁每侧设3组箍筋,在工程设置的“计算设置”中相应的项输入“6”,软件就会自动去计算设置中的数值;在吊筋位置输入各次梁处的吊筋信息;吊筋锚固取计算设置中设定的数值,软件默认为20×d。

图3.57 首层KL4侧面钢筋

④KL4第3,4,5跨存在变截面,应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输入变截面跨的截面尺寸。

说明

上面介绍时,采用的是按照不同的原位标注类别逐个讲解的顺序。 在实际工程的绘制中,可以针对第一跨进行各类原位标注信息的输入,然后再输入下一跨;也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类型,先输入上下部钢筋信息,再输入侧面钢筋信息等。 在表格中就表现为可以按行逐个输入,也可以按列逐个输入。

另外,梁的原位标注表格中还有每一跨的箍筋信息的输入,默认取构件属性中的信息。如果某些跨存在不同的箍筋信息,就可以在原位标注中对应的跨中输入;存在有加腋钢筋时,也在原位标注表格中输入。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位置的梁进行原位标注的输入。

4)配置梁侧面钢筋

当图纸中原位标注中标注了侧面钢筋的信息,或是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标明了整个工程的侧面钢筋配筋,那么,除了在原位标注中进行输入外,还可以使用“生成侧面钢筋”的功能来批量配置梁侧面钢筋。

①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生成侧面钢筋”,在弹出的生成侧面钢筋对话框中,根据梁高或是梁腹板高定义好侧面钢筋,如图3.58所示。

②定义好之后,单击“确定”按钮。 以KL4为例,选择KL4,单击右键确定,则会弹出成功生成侧面钢筋的提示。

注意

如果要对图中多道梁同时配置侧面钢筋,则在对话框中定义好侧面钢筋信息后,选择多道梁即可,软件会自动根据梁尺寸来配筋侧面钢筋。 当结构设计总说明给出了整个工程的侧面钢筋配筋时,可利用此功能一次性生成全楼的侧面钢筋。

5)梁标注的快速复制功能

分析结施-08,可以发现图中存在很多同名的梁(如KL3,WKL2,L1等),都在多个地方存在。 这时,不需要对每道梁都进行原位标注,直接使用软件提供的几个复制功能,即可快速对梁进行原位标注。

图3.58 自动配侧面钢筋

(1)梁原位标注复制

把某位置的原位标注钢筋信息复制到其他位置时,输入格式相同的位置之间可以进行复制。 例如KL3中,④轴处的原位标注与⑦轴处一致,这时可直接将④轴处的原位标注复制到⑦轴。

操作方法为:运行“梁原位标注复制”功能,选择一个原位标注,单击右键确定,然后选择需要复制上原位标注的目标框,再单击右键确定即可完成。

(2)梁跨数据复制

把某一跨的原位标注复制到另外的跨,可以跨图元进行操作,复制内容主要是钢筋信息。例如KL3,其②~③轴跨的原位标注,与③~④、⑦~⑧、⑧~⑨轴完全一致,这时可使用梁跨数据复制功能,将②~③轴跨的原位标注复制到相同标注的其他跨中。

操作方法为:运行“梁跨数据复制”功能,选择一段已经进行原位标注的梁跨,单击右键确定,然后单击需要复制上标注的目标跨,再单击右键确定即可完成。

(3)应用到同名梁

如果本层存在同名称的梁,且原位标注信息完全一致,就可以采用“应用到同名梁”功能,来快速地实现梁原位标注的输入。如结施-5中,只需要对一道KL3进行原位标注,然后运行“应用到同名梁”功能,选择已经完成原位标注的KL3,则会弹出“应用范围选择”对话框,如图3.59所示。

软件提供了3种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即可。 单击“显示应用规则”可查看应用同名梁的规则。 选择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则软件弹出应用成功的提示,在此可看到有几道梁应用成功。

图3.59 应用同名梁

6)梁的吊筋及次梁加筋

结施-08中标注有梁的吊筋,并且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中的钢架混凝土梁第3款,说明了在主次梁相交处,均在次梁两侧各设3组箍筋,且注明了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

(1)设置次梁加筋

在“计算设置”的“框架梁”部分第20条: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根据设计说明,两侧各设3组,共6组,则在此输入“6”即可,如图3.60所示。

图3.60 设置次梁两侧共增加箍筋数量

(2)自动生成吊筋

在绘图工具栏单击“自动生成吊筋”,弹出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根据图纸输入吊筋的钢筋信息,如图3.61所示。 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然后在图中选择要生成吊筋的梁,单击右键确定,即可完成吊筋的生成。

图3.61 自动生成吊筋

注意

必须进行提取梁跨后,才能使用此功能自动生成;运用此功能同样可以整楼生成。

7)查看计算结果

前面的部分没有涉及构件图元钢筋计算结果的查看,主要是因为竖向的构件在上下层没有绘制时,无法正确计算搭接和锚固。 对于梁这类水平构件,本层相关图元绘制完毕,就可以正确计算钢筋量,可以进行计算结果的查看。

首先,选择“钢筋量”菜单下的“汇总计算”,或者在工具条中选择“汇总计算”命令,选择要计算的层,进行钢筋量的计算。 然后就可以选择已经计算过的构件进行计算结果的查看。

①通过“编辑钢筋”查看每根钢筋的详细信息:选择“钢筋量”菜单下的“编辑钢筋”,或者在工具条中选择“编辑钢筋”命令,选择要查看的图元。 下面还是以KL4为例。

钢筋显示顺序为按跨逐个显示。 如图3.62所示的第一跨的计算结果中,“筋号”说明是哪根钢筋;“图号”是软件对每一种钢筋形状的编号;“计算公式”和“公式描述”是对每根钢筋的计算过程进行的描述,方便用户查量和对量;“搭接”是指单根钢筋超过定尺长度之后所需要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个数。

图3.62 首层KL4部分钢筋明细

“编辑钢筋”的列表还可以进行编辑,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钢筋的信息进行修改,然后锁定该构件。

②通过“查看钢筋量”来查看计算结果:选择“钢筋量”菜单下的“查看钢筋量”,或者在工具条中选择“查看钢筋量”命令,拉框选择或者点选需要查看的图元,可以一次性显示多个图元的计算结果,如图3.63所示。

图3.63 首层KL4钢筋重量

图中显示构件的钢筋量,可按不同的钢筋类别和级别列出,并可对选择的多个图元的钢筋量进行合计。

四、任务结果

首层所有梁的钢筋工程量统计表如表3.3所示。 (见报表中《楼层构件统计校对表》)。

表3.3 首层梁钢筋总重

续表

(1)梁模型的建立,一般采用定义→绘制→输入原位标注(提取梁跨)的顺序进行。 梁的标注信息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定义构件时在属性中输入梁的集中标注信息,绘制完毕后,通过原位标注信息的输入来确定梁的信息。

(2)一般来说,一道梁绘制完毕后,如果其支座和次梁都已经确定,就可以直接进行原位标注的输入;如果有以其他梁为支座,或者存在次梁的情况,则需要先绘制相关的梁,再进行原位标注的输入。

图3.64 原位标注

(3)梁的原位标注和平法表格的区别(见图3.64):选择“原位标注”时,可以在绘图区梁图元的位置输入原位标注的钢筋信息,也可在下方显示的表格中输入原位标注信息;选择“梁平法表格”时,只显示下方的表格,不显示绘图区的输入框。

(4)梁的绘制顺序,可以采用先横向再纵向、先框架梁再次梁的绘制顺序,以免出现遗漏。

(5)捕捉点的设置:绘图时,无论是利用点画、直线画还是其他的绘制方式,都需要捕捉绘图区的点,以确定点的位置和线的端点。 软件提供了多种类型点的捕捉,用户可以在“工具”菜单的“自动捕捉设置”中设定要捕捉的点,绘图时可以在“捕捉工具栏”中直接选择要捕捉的点类型,方便绘制图元时选取点,如图3.65所示。

(6)设置悬挑梁的弯起钢筋:当工程中存在悬挑梁并且需要计算弯起钢筋时,在软件中可快速地进行设置及计算。

首先,进入“计算设置”→“节点设置”→“框架梁”,在第22项,设置悬挑梁钢筋图号,如图3.66所示。 软件默认是2号图号,可以单击按钮选择其他图号(软件提供了6种图号供选择)。

节点示意图中的数值可修改,对图3.67中2#弯起钢筋的修改如图3.68所示。

图3.65 自动捕捉

图3.66 悬挑钢筋图号选择

图3.67 悬挑钢筋节点构造图

图3.68 2#悬挑钢筋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