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思宗朱由检:遭遇不幸,终于吊死煤山

明思宗朱由检:遭遇不幸,终于吊死煤山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在风雨飘摇中登基,面对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苦苦支撑了十七年,最后在煤山一棵老槐树上吊死,标志着明朝灭亡。朱由检意外当了皇帝,是为明思宗。因其年号为崇祯,故又称崇祯皇帝。崇祯帝抓住时机,先除去魏忠贤的爪牙,再把魏忠贤处以流放,把客氏迁居宫外。这时,皇太极施行反间计,崇祯帝稀里糊涂,听信谗言,居然把袁崇焕凌迟处死。与此同时,张献忠也攻陷襄阳,抓获襄王朱翊铭,杀之。

明思宗朱由检:遭遇不幸,终于吊死煤山

明朝开国后的前七十年,很有些天朝大国的气象。尽管如此,农民起义从未间断过。中期和晚期,天灾、人祸、边患,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而激烈,农民起义更加频繁。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在风雨飘摇中登基,面对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苦苦支撑了十七年,最后在煤山(今北京景山)一棵老槐树上吊死,标志着明朝灭亡。

朱由检(公元1611~1644年),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十二岁时封信王。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到朱由校为帝,权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挑起宫廷斗争,连续发生“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疑案。朱常洛在位仅一个多月就暴死。朱由校在位七年,大权掌握在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手里,形成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宦官专政局面。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朱由校因荒淫奢靡而毙命。朱由校没有儿子,临终遗命由皇弟信王继位。朱由检意外当了皇帝,是为明思宗。因其年号为崇祯,故又称崇祯皇帝。

崇祯帝即位,深知魏忠贤阉党凶残险恶,罪不容赦。恰好有人上书,弹劾魏忠贤十大罪行。崇祯帝抓住时机,先除去魏忠贤的爪牙,再把魏忠贤处以流放,把客氏迁居宫外。魏忠贤在流放途中自缢,客氏则被人打死,其党羽或斩首或充军或罢官,定为逆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着平反“东林党”冤狱,使一批东林党人重新得到启用。崇祯帝登位伊始,勤奋刻苦,亲自理政,夜以继日,频频召见大臣,讨论国事,还发布一系列诏令,节省皇家开支,停止不急之役,禁止宦官干政,裁撤多余宫女,减免灾区赋税,保证边防军饷等,励精图治,很想再造一个太平盛世。然而当是时,前朝遗留下来的弊端堆积如山,饥民遍地,“盗贼”蜂起;塞外崛起的女真后金政权,时时南侵,烽火连天。更要命的是,陕北大饥,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江河日下,势如狂澜,岂能挽回?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崇祯帝倚重名将袁崇焕,任为兵部尚书,镇守关外重镇宁远(今辽宁兴城)。后金第二任可汗皇太极(清太宗),避开宁远,长途奔袭北京。袁崇焕闻讯,提兵千里驰援,在北京城外打败后金军队。这时,皇太极施行反间计,崇祯帝稀里糊涂,听信谗言,居然把袁崇焕凌迟处死。从此,辽东边防再也没有良将,后金大军可以纵横驰骋了。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皇太极攻占辽东半岛。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取得了与崇祯帝平起平坐的地位。同年,皇太极命阿济格等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攻克城池十二座,掳掠人口十八万。两年后,皇太极又命多尔衮等越过长城,扰河北,下济南,俘虏德王朱由枢,攻克城池五十八座,掳掠人口四十六万。中原一带,处于异族铁骑之下,再无宁日。

崇祯帝且把异族入侵放在一边,先集中力量镇压如火如荼的农民大起义。他先后用洪承畴、陈奇瑜、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等为将帅,或“剿”或抚,可是收效甚微。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各路起义军召开了著名的荥阳会议,李自成在会上提出“联合行动,分兵定向,四面迎击”的方针。此后,农民起义出现高潮,高迎祥、张献忠联兵东进,攻陷朱元璋老家凤阳城,焚烧了皇陵。崇祯帝听说,惊惶不已,声泪俱下,只能把凤阳巡抚斩首出气。次年,高迎祥被俘就义,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其后,李自成与张献忠一起,成为两位叱咤风云的起义军领袖。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在朝廷重兵围剿下,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张献忠暂时接受招降。李自成仅以七骑逃入商山隐伏。崇祯帝和朝臣们还未来得及庆祝胜利,清兵又大举入关,直逼北京城下。崇祯帝飞檄河南、陕西,调兵入援京师,以解燃眉之急。这样,起义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得以乘虚再起。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张献忠在湖北重新举起反明旗帜。转年,李自成也从山中杀出,经湖北,入河南。那几年,河南因闹灾荒,赤地千里,斗米万钱。饥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闯王又打回来了!”一月之内,李自成手下就聚集了数万人。同时,文士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也相投而来,使李自成有了一个可以为之出谋划策的智囊团。李自成依靠他们的帮助,提出“均田免赋”的斗争纲领,严明军纪,劫富济贫。

李自成入河南时仅有骑兵五十人,半年后,便有了百万大军。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攻克洛阳,抓获福王朱常洛,当众烹杀,并将其藏米数万石、金银数十万两,分给贫苦饥民。与此同时,张献忠也攻陷襄阳,抓获襄王朱翊铭,杀之。此后的两年间,起义军转战各地,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崇祯帝焦头烂额,只能不停地撤换文臣武将。无奈之下,又重用宦官,或派为监军,或用为镇守。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说:“诸臣若实心用事,朕亦何须此辈!”群臣听后,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打仗需要钱财,财政枯竭。崇祯帝一改当初减轻赋税的做法,下令强征暴敛,于正常的赋税之外,加征剿饷、练饷、辽饷等名目。这使百姓雪上加霜,更加拥护起义军。崇祯帝忧愁烦躁,多次下诏罪己,还减膳撤乐,经常痛骂群臣庸碌无能。杨嗣昌剿灭张献忠失败,畏罪自杀。崇祯帝叹息说:“朕再无督师平贼的人了!”他的性格变得乖僻多疑,动辄杀人,许多大臣惨遭横祸,死于非命。(www.daowen.com)

李自成攻克洛阳后,又攻克南阳,杀死唐王朱聿镆。东北,皇太极进攻锦州(今辽宁锦州)。崇祯帝盲目地催促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兵迎战,结果兵败松山(今辽宁锦县西南),洪承畴被俘降清,锦州守将祖大寿也献出了城池,关外大片地区归清所有。越年,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帝顾此失彼,再用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领京城的军队,援救开封。这时,他谋求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暗派大臣陈新甲,秘密与清军议和,以便腾出手来,全力镇压起义军。不想消息泄露,朝野哗然。崇祯帝只好杀了替罪羊陈新甲,以平息国人的愤怒。清军分道入塞,北京戒严。李自成打败孙传庭,破开封,陷襄阳,称新顺王,创建了农民政权。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张献忠攻州掠府,无往不胜。张献忠也称大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权。清军南下,连破四十八座城池,掠走近四十万平民,牛马五十余万头,金银珍宝无数。崇祯帝手中,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内外交困,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清太宗皇太极于八月病死,由幼子福临继位。这或许能给明朝减轻一些压力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二月,李自成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兵北京,一路势如破竹,直入河北。朝廷乱成一团,有人主张迁都南京。崇祯帝六神无主,说:“国君死社稷,朕将何往!”他身心憔悴,寝食不安,连日里只吃素食蔬菜。周皇后备下酒肉,劝请皇帝食用。恰逢瀛国夫人奏称:“臣妾夜间梦见太后,她说皇帝不要过于辛苦自己。”崇祯帝和周皇后听了这话,无心用膳,相对哭泣,泪盈桌案。

崇祯帝临时封唐通、吴三桂等为伯爵,紧急征调各地兵马,驰援北京。任命唐通和宦官杜之秩防守居庸关,宦官王承恩提督京城守卫。唐、杜二人慑于李自成的威势,干脆献关投降。三月初,李自成大军攻陷昌平,包围了北京,连营扎寨,绵延数百里。崇祯帝还要挣扎,只得命文武勋戚分守京城。有兵无饷,没人出力。他让皇亲国戚捐资助饷,周皇后之父周奎家藏现银五十多万两,却故意哭穷,只捐一万两。崇祯帝希望他带头,捐二万两。周奎去向女儿求情,周皇后资助五千两,而他只再捐出三千两,反倒赚了二千两。负责征饷的宦官失望地叹息说:“皇亲国戚如此,国事去矣,多金何用!”

三月十七日,京营守军溃散。崇祯帝宣召群臣议事,百官哭泣,束手无策。崇祯帝仰天而叹,说:“朕非亡国之君,尔等尽是亡国之臣。”叹罢,拂袖退朝。十八日午后,宦官曹化淳打开彰义门投降,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郭城。黄昏时分,崇祯帝流着泪对周皇后说:“大势去矣!”周皇后说:“臣妾侍奉陛下十八年,陛下始终不听我一言,以至今日。”周皇后抱着太子和两个幼王痛哭不已,并叫宦官把他们送到外戚家去躲藏。夜间,周皇后在坤宁宫自缢。崇祯帝催促袁贵妃自尽,谁知上吊的绢绳断了,袁贵妃坠落地上,崇祯帝举剑把她杀死。他的精神已经崩溃,发疯似的,又杀了几位临幸过的嫔妃,提剑进入寿宁宫。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六岁,原打算近期出嫁,手拉父皇,失声痛哭。崇祯帝叹气说:“唉!汝何生在朕家!”他挥剑朝女儿砍去。长平公主以袖遮挡,被砍去左臂,昏厥倒地,鲜血淋漓。崇祯帝再去昭仁殿,杀死另一个女儿昭仁公主。他这样做,完全是皇帝自私、阴暗的心理在起作用,后妃和女儿必须先自己而死,免遭他人“凌辱”。

三月十九日,是明王朝日历上的最后一页。李自成大军浩浩荡荡,从各个方向向皇宫推进。凌晨,崇祯帝依然鸣钟召集百官。可是,再无一人上朝。他众叛亲离,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他由宦官王承恩陪同,登上皇城北面的煤山,选择寿皇亭畔一棵老槐树,自缢绝命。死时,衣襟上写有一份遗诏,其中说:“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帝临死也不忘骂农民起义军为“贼”,并“怜悯”着百姓,真是滑稽!王承恩忠于主子,吊死在另一棵树上。不久,起义军发现一座密封了二百多年的皇库,内藏白银三千七百万锭,总重十八亿五千万两。当时,明朝人口约有五千一百万,依此平均,每五口之家,可得银一百五十多两。崇祯帝若早把皇库打开,用银赈荒济贫,又何以落得国亡身死的结局呢?

崇祯帝曾经有过抱负,很想有所作为,为政治国也算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不爱奢华,不近声色,生活比较清苦。但是,他生不逢时,命运多舛,正如《明史》所评述的那样:“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兵惰,兵荒四告,流寇(农民起义军)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加之,他急功近利,决事用人颇多失误之处,到头来还是成了个亡国皇帝,以致有人说:“若论历代帝王心最劳、势最困、命最苦者,则非崇祯帝朱由检莫属了。”

崇祯帝死后,农民起义军将之埋葬。清军进入北京后,以皇帝之礼,移葬于思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之一),庙号怀宗,谥号庄烈愍皇帝。后来,南明政权追谥为思宗或毅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