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开国,权术高手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开国,权术高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太祖知道,以兵变手段夺取政权而当皇帝,很不光彩。宋太祖坚决予以镇压,李筠、李重进相继兵败自杀。宋太祖很快控制了局面,坐稳了江山。宋太祖迅速采取措施。宋太祖凭着高超的权术,轻而易举地解除了将领的威胁。在消灭各个割据政权的战争中,宋太祖也充分运用权术,显示了高人一等的才智。

宋太祖赵匡胤:兵变开国,权术高手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提到四位皇帝,均以文治武功而驰名。其中,“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权术高手,开国和治国方式,有别于其他皇帝。

赵匡胤(公元927~976年),涿州(今河北涿县)人。父亲赵弘殷为后唐、后晋、后汉军官,迁居洛阳。赵匡胤实是在洛阳出生,少时聪颖,长大后热爱武艺,从军,很受郭威的赏识,升任将军。郭威引兵北击辽军,部将忽把黄旗披在他身上,拥护他为皇帝。郭威于是取代后汉,建立了后周。这件事,赵匡胤印象深刻,铭记在心。郭威死后,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北汉皇帝刘崇联合辽军,进攻后周。柴荣毅然率兵反击,爆发了著名的高平之战。赵匡胤在战斗中果敢勇猛,协助柴荣打败了敌人。战后,赵匡胤升任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并受命整顿禁军。他利用这一机会,广泛结交将领,安插好友亲信,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随后,他随柴荣南征北战,升任殿前都指挥使和定国军、义成军节度使[1],检校太保等。当时,皇家禁军首领殿前都点检由张永德担任。不知怎么出来个“点检作天子”的谣传。柴荣疑心张永德,遂罢免其职,改由赵匡胤代之,另加检校太傅衔。柴荣万没想到,恰恰是这个赵匡胤,正怀着野心,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位呢!

柴荣英年早逝,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赵匡胤又官检校太尉,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元旦,柴宗训君臣正在欢度佳节,忽有边报,说北汉和辽军侵犯后周。宰相范质、王溥等命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大军出发四十里,驻扎于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当夜发生兵变,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次日,赵匡胤回师京城,逼迫柴宗训逊位,自己当了皇帝,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

陈桥兵变是当年郭威夺取后汉政权一幕的重演,惟妙惟肖。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主谋正是宋太祖本人,核心人物有他的弟弟赵匡义、军师赵普及禁军将领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在兵变成功后,全都加官晋爵,得到厚封,成为朝廷重臣。

宋太祖知道,以兵变手段夺取政权而当皇帝,很不光彩。所以在开国后继续施行权术,表明自己和他人不同,实是一个开明的值得信赖的兵变者。他除了封赏功臣宿将外,还安抚、优待后周皇室成员和王公大臣,没有大开杀戒。柴宗训被封为郑王,其母被尊为太后,范质、王溥等继续留任宰相。当然,对于反对新朝、拒绝臣服的旧有官吏,他是不会容忍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举兵反宋。宋太祖坚决予以镇压,李筠、李重进相继兵败自杀。

宋太祖很快控制了局面,坐稳了江山。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安宁。因为初建的宋朝国土只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有北汉和辽国的威胁,南有南唐、吴越、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这是外患。然而,更有内忧,就是他所倚重的骄兵悍将。他们握有兵权,随时都有可能照方吃药,也来个兵变什么的,摘掉他刚刚夺来的黄袍和皇冠。一天,宋太祖怀着忐忑的心情,询问赵普说:“唐末以来,数十年间,皇帝换了八姓,战乱不息,原因何在?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当用何法?”赵普回答说:“战乱不息,天下不安,其因在于将权重而君权轻。欲长治久安,亦无它奇巧,只需夺其权,收其兵,控其钱谷……”宋太祖心领神会,立刻说:“朕明白了!”

宋太祖迅速采取措施。他邀请参加陈桥兵变的高级将领石守信等一起饮酒,酒酣以后略显醉意,忽然说:“没有卿等出力,朕不能当上皇帝。可是当这皇帝也太艰难,整夜整夜地睡不安稳哪!”石守信等非常诧异,说:“这是为何?”宋太祖环视众将,加重语气说:“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石守信等慌了,忙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怀有异心!”宋太祖说:“不!卿等虽无异心,可卿等的部属能和卿等一样吗?他们想要荣华富贵,一旦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那时,你们即使不想当皇帝,能行吗?”

石守信等吓出一身冷汗,连忙跪地叩头,说:“臣等愚昧,不曾想到这些,还请陛下明示!”宋太祖笑了笑,放缓语气说:“人生短促,还是厚自娱乐为好。卿等可以放弃兵权,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广置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样,君臣之间无所猜嫌,各自相安,共享荣华,岂不很好?”石守信等谢恩说:“陛下为臣等着想,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于是,石守信等自动告“病”,请求释去兵权。宋太祖一一批准,让他们离开京城,到地方上去做节度使,享受优厚的待遇。

这段史事,称“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凭着高超的权术,轻而易举地解除了将领的威胁。接着,他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一、分割宰相权力,增设参知政事一职,作为副相;设枢密使主管军事,以分军权;设三司使主管赋税等,以分财权。二、加强禁军实力,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撤销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等职衔,改由皇帝直接掌管;禁军将领统率禁军,但调遣和移防听命于枢密院,定期换防,将领却不随之更动,做到“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避免成为新的割据势力。三、实行文官治军制度,各地由文官掌管军事,节度使有名无权;同时派出转运使,监督各地官吏,掌管地方财政收入。这样,军权、政权、财权等,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中央集权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www.daowen.com)

宋太祖心计甚深,大权独揽,由此也造成一个严重后果:干强枝弱。特别是文官治军,纸上谈兵,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就是有宋一朝,不能开疆拓土,而且连本土也很难守住,面对强悍外敌,只能屈辱求和的根源之所在。

宋太祖作为开国皇帝,毕竟是有雄心有魄力的。他看到了人心思治、国家需要统一的大趋势,因而发动了旨在统一天下的征讨战争。他有一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征讨战争进行得比较顺利,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消灭各个割据政权的战争中,宋太祖也充分运用权术,显示了高人一等的才智。如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他命慕容延钊、李处耘进攻荆南(南平),假称“借道”,大兵压境,然后由孙光宪出面,说降了荆南皇帝高继冲,基本上是兵不血刃。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底,他命曹彬、王全斌进攻后蜀。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天气严寒,他说:“朕想起出征的将士,如此寒冷,怎么受得了?”随即脱下自己身穿的貂裘,派人骑马送给曹彬、王全斌,传话说:“朕真想给你们每人送一件貂裘,可实在做不到啊!”这一举动给将士以巨大的鼓舞,他们仅用两个多月,就攻灭了后蜀。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他命潘美进攻南汉,南汉皇帝刘投降。他没有杀掉刘,而是封其为侯,并任命为将军,为的是给其他割据者立个榜样。

宋太祖攻灭南汉后,把目光转向南唐。为此,他先和吴越结成同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南唐大将林仁肇统兵有方,构成宋军的一大障碍。宋太祖巧妙地使用反间计,用重金收买间细,弄到林仁肇的画像,悬挂于一处豪华的馆宅里。南唐使臣李从善出使北宋,宋太祖有意将他安置在馆宅里居住。李从善看到其中有林仁肇的画像,非常奇怪。经询问,馆宅侍者按照上司授意,编造说,林仁肇已经答应投降大宋,送来画像以为凭证,此处馆宅正是给林仁肇降宋后预备的。李从善很快把这一“机密”报告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头脑简单,立刻派人把林仁肇毒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借李煜之手除去林仁肇后,命曹彬等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南唐,李煜兵败城破,只有投降。

无数的史例表明,权术和才智之间,多有内在的联系。没有才智的人是不会耍弄权术的,凡善弄权术者必有一定的才智。宋太祖属于后者,运用权术和才智,得心应手,炉火纯青。按照常规,权术往往又等同于奸诈、虚伪。宋太祖则不然,以权术为他的集权统治和统一大业服务,所以表现出来的是谋略,是智慧。他本来是个野心家和兵变者,而他的名字和功业,却能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列,原因就在这里。

宋太祖器量宽宏,赏罚严明,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陈桥兵变回师时,陈桥守吏忠于职守,拒开城门。他被迫转道封丘,封丘守吏巴结逢迎,开门放行。事后,他提拔了陈桥守吏,而将封丘守吏免职斩首。一次,宋太祖宴请群臣,原后周翰林王著喝醉了酒,怀念故主,忽然号哭起来。许多人以为王著大不敬,应予严惩。宋太祖说:“他喝醉了,控制不了自己。再说,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出不了大问题,由他去吧!”又一次,宋太祖在后园弹鸟,一位小臣手捧奏书,声称有紧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刻接见,看了奏书,不过是件烦琐小事。他很生气,责问小臣,为何要撒谎?小臣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要紧。”宋太祖大怒,手持斧柄,打落小臣两颗牙齿,小臣没有叫痛,俯身拾了牙齿放于怀中。宋太祖更加恼怒,说:“你把牙齿放好,莫非要告朕不成?”小臣不慌不忙地说:“臣不敢告陛下,不过,自有史官会把这事记载下来。”宋太祖一听,知道小臣一片忠心,赶忙道歉,并给予他数量可观的赏赐。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生了重病,军政大权委托给弟弟赵光义(赵匡义,为避讳,改“匡”为“光”)处理。癸丑日驾崩,时年五十岁。关于他的死,另有说法,说是赵光义急于当皇帝,杀害了哥哥。当夜,在宋太祖的寝殿里,烛光摇曳,而且有斧声,随后,宋太祖就死了。所谓“烛影斧声”,留给后世一桩无人能解的千年疑案。宋太祖死后葬于永昌陵(今河南巩县西南),庙号太祖,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

【注释】

[1]军节度使:节度使原是军职,始于唐朝。五代时,一些地方行政建制亦称“军”,军节度使既是军职,又是行政职务,宋朝成为定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