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女帝重塑中华历史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女帝重塑中华历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则天毕生追逐权力,巾帼不让须眉,以一女流,颠倒乾坤,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因而,围绕皇位问题,武则天又和自己的丈夫、儿子展开了角逐,宫廷斗争趋于白热化。武则天成为太后,掌握了所有的朝政大权。随后,武则天立了最小的儿子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规定,李旦名为皇帝,但只能居于深宫,不准过问朝政。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女帝重塑中华历史

唐太宗之后的唐高宗李治是个守成的皇帝,遵守贞观规制,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平稳发展。他在位期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庶母武则天,立为皇后,由此引出唐朝历史的一段曲折。武则天毕生追逐权力,巾帼不让须眉,以一女流,颠倒乾坤,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彠是个富商,当年资助过唐高祖李渊,因功封应国公。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武则天十四岁,唐太宗闻其姿色美貌,选入宫中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媚娘姿色媚丽,性格却很刚强。一次,唐太宗得一烈马,名曰狮子骢,桀骜难驯。媚娘自请驯马。唐太宗颇为惊诧,说:“你如此纤弱,如何驯得烈马?”媚娘说:“臣妾只需三物:一硬鞭,二铁杖,三匕首。它不驯,先用硬鞭抽打它的身体;鞭而不驯,就用铁杖猛击它的头颅;杖而不驯,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唐太宗见媚娘性格胜过烈马,惊叹说:“好!气概可嘉!”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按照定制,武则天出居感业寺,削发当了尼姑。李治比武则天年轻四岁,同样看中武则天的美貌,居然儿纳庶母,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工于心计,诡变无穷,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的机会,先站在王皇后一边,二人合力攻击和诋毁萧淑妃,致使萧淑妃被打进冷宫;接着,她残忍地掐死刚刚出生的女儿,然后嫁祸于王皇后,致使王皇后也被打进冷宫。唐高宗稀里糊涂,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强烈反对,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六月,武断地立了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必欲铲除情敌,运用骇人听闻的手段,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处死。进而,惩治那些反对过她的元老重臣,罢官、贬职、流放,一个也不放过。而对支持她的寒族官员,则大加提拔,委以重任。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进一步抬高身价,命令修改唐太宗制定的《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把“武”姓尊为天下第一姓。她还亲自主持祭祀大典,祷告天地;准予家乡并州父老晋见皇后,凡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均授予“郡君”的称号。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武则天的威信,而且为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患了眼病和风湿病,身体日渐衰弱。此后,百官奏事,都由武则天代为批阅和决断。史载:“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权力的欲望没有止境。武则天虽然“权与人主侔矣”,但并不以此为满足。因此,她继续为权力而拼搏,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当上名副其实的“人主”。

武则天的野心日益膨胀,引起了唐高宗的警觉。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竟将道士郭行真召入宫中,命作“巫蛊”,诅咒皇帝。宦官王伏胜告发了这件事。唐高宗无比愤怒,宣召西台侍郎上官仪,命其草拟诏书,以“专恣,海内失望,不可承宗庙”为由,准备废去武则天的皇后名号。武则天立马得到报告,火速来见唐高宗,满脸凶相和杀气。唐高宗吓得手足无措,把责任统统推给上官仪。武则天横眉怒目,一把将上官仪草拟的诏书撕得粉碎。接着,以谋反罪,将上官仪和王伏胜斩首。从此以后,武则天加强了对唐高宗的控制,每日朝会,唐高宗坐于前殿,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徙、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

武则天由才人而尼姑,由尼姑而昭仪,而皇后,而称“圣”,而称天后,堂堂国母,势如一尊。然而,她意犹未足,还要去后称帝,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天子。唐高宗晚年多病,为确保李氏皇统,意欲传位给儿子。武则天实际上已经执掌皇权,岂肯轻易放弃?因而,围绕皇位问题,武则天又和自己的丈夫、儿子展开了角逐,宫廷斗争趋于白热化。

唐高宗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武则天亲生的四人:李弘、李显、李贤、李旦。李弘自小喜爱读书,心地仁慈,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被立为太子。唐高宗多次夸奖李弘“仁孝,宾礼大臣,未尝有过”,有心禅位于他。武则天存心想当女皇,容不得太子羽翼丰满,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以一杯毒酒鸩杀了李弘。

李弘死,李贤成为太子。李贤容止端严,性格夙敏,官至雍州牧、凉州大都督。他成为太子后,监国处事,断决明审,百官称赞。他还兼富文史才能,召集儒生共注《汉书》,声誉日隆。当时,宫中传言,李贤并非武则天亲生,而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偷情的产物。李贤对此将信将疑,这使武则天极度恼火,于是于调露二年(公元680年),随便找了个借口,将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后来,李贤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黄台瓜词》,词中有“瓜熟子离离”等讽喻之语。武则天大怒,逼令李贤自尽。

李贤废,李显成为太子。李显的儿子叫李重照,破例被立为皇太孙。唐高宗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持李家王朝的连续性,防止外姓人篡权。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武则天篡权。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在位三十四年的唐高宗驾崩。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成为太后,掌握了所有的朝政大权。李显在位仅仅五十五天,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放逐房州(今湖北房县)。随后,武则天立了最小的儿子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规定,李旦名为皇帝,但只能居于深宫,不准过问朝政。从此,政无大小,统由武则天裁决,史称“武后称制”。这时,她距离垂涎和向往的女皇宝座仅有一步之遥了。为了这一步,武则天又拼搏了六年。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她终于废了李旦,自己称帝。九月九日,她以六十七岁高龄,头戴金冠,身穿龙袍,高傲地登上东都洛阳的则天楼,告示天下:改国号为周,自己为武周圣神皇帝,建元天授,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洛阳改称神都。

武则天从皇后到皇帝,整整拼搏了三十六年。期间,她和元老重臣抗争,和丈夫儿子抗争,和传统势力抗争,刚强果敢,坚忍不拔。为了达到目的,不知杀害了多少人。实践证明,她是强者,是胜者,凭借剑与火,踏着血与泪,攀上了权力的顶峰。

武则天称帝,史称“武后革命”。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当时,庶族地主正在上升,士族地主接近灭亡。武则天正是借助于庶族官僚的力量,压下士族官僚的反抗,才建立了武周政权的。

武则天称帝后,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维护和巩固至高无上的皇权统治。她新造了十二个文字,第一个字为“曌”,寓意日月当空照,用作自己的名字。她尊崇武姓,重用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或擢为宰相,或拔为将军,把持各要害部分。臣属凡有功者,均赐姓武。天下凡姓武者,免去所有租赋。就连她的家乡文水,也改称武兴县。她用铁的手腕,严厉镇压李氏诸王的反抗,打击旧的门阀势力,绝不手软。她重用酷吏,鼓励告密,努力铲除各种潜在的威胁。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狠毒无比,杀人如麻,以惨绝人寰的刑罚,诛杀李唐宗室和大臣各数千家。当这些酷吏完成了特定的任务之后,武则天就又翻手诿罪于鹰犬,借用他们的头颅,来缓解日趋紧张的新的矛盾。(www.daowen.com)

武则天坚决地铲除旧朝廷的势力,同时注意培植新朝廷的骨干力量。为此,她不拘一格,广延人才,“笼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才真贤”。她特别重视科举,亲自主持殿试,选拔的“实才真贤”,文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宋璟、张柬之,武如唐休景、娄师德、郭元振等,或为宰相,或为边将,为新建的武周免于内忧外患,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选用人才问题,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有过一次对话。武曰:“安得一奇士用之?”狄曰:“陛下求文章资历,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岂文士龌龊,不足与成天下务哉。”武曰:“然。”狄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才也。用之必尽节于国。”武则天于是起用张柬之为洛州司马。一天,武则天又让狄仁杰荐举人才。狄曰:“臣尝谏张柬之,未用也。”武曰:“迁之矣。”狄曰:“臣谏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武则天微微点头,似有所悟。随后,武则天连连提拔张柬之,直至宰相。张柬之为相后,果有建树。这件事情,最能体现武则天的政治方略,量才为用,务求真贤。

武则天在称制和称帝期间,另一方面的追求,就是纵情声色,恣意享乐。她最早宠爱一个体格健壮的男人叫冯小宝,为使冯小宝能够自由出入宫禁,她命他削发为僧,出任白马寺主持,并让女儿太平公主驸马薛绍认他为义父,冯小宝因此改姓改名,称薛怀义。薛怀义本质上属于无赖之徒,依仗武则天的宠幸,炙手可热,横行不法,就连武承嗣、武三思也要让他三分。他继任辅国大将军,封鄠国公,越发骄恣张狂,居然纵火烧毁了富丽堂皇的万象神宫和明堂。武则天迫于群臣的压力,只好指派太平公主将他杖杀。

武则天还长期和御医沈南璆私通。后来又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成为她的男宠。张氏兄弟身材伟岸,仪表堂堂,而且溜须拍马,极善逢迎。武则天视二人为心肝宝贝,养在深宫,百般恩宠,从中寻求最大的刺激和乐趣。

武则天政治上尊崇,生活上奢靡,都达到了女人的极致程度。然而,晚年的她也有苦闷和困惑。她辛辛苦苦创建了武周政权,自然希望这个政权能够天长地久。那么,自己死后,到底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她可以将皇位传给武承嗣或武三思,但他俩毕竟只是侄儿,并非亲生儿子,况且这两个侄儿作恶太多,很难使天下人臣服,弄得不好,必然会引发内乱。她的亲生儿子倒有两人还活着,那就是李显和李旦。自己若将皇位传给他俩,那就等于恢复了李唐王朝,武周政权也就不复存在。一边是内侄,一边是亲子,到底该立谁为太子,传位于何人?这个问题搅得她心烦意乱,寝食不安,狐疑难定。

关键时刻,还是狄仁杰帮助武则天解决了疑难。狄仁杰语重心长地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姑侄和母子,孰疏孰亲?陛下自然明白。陛下立亲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若立侄儿为太子,宗庙不祔姑母。敬请陛下明察。”

狄仁杰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武则天。她终于作出决断,于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召回放逐的儿子李显。皇嗣李旦礼让兄长,于是,李显重新被立为太子。

后来,大臣吉顼拜见武则天,诚恳地提出建议,说:“夫皇子和外戚,有分则两安。今太子再立,而外家诸王并封,陛下何以和之?贵贱亲疏不明,是驱使必争,臣知两不安矣!”武则天仔细琢磨吉顼的话,觉得不无道理。可是,让她在皇子和外戚之间,明显地分出个亲疏贵贱来,却又很难。作为权宜之计,她只能采取“和”的办法:将李氏和武氏子弟召至庙堂,共同祭告天地,宣誓彼此相依,互不杀戮,并立下铁券,藏于史馆。

然而,权力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李氏子弟和武氏子弟绝不会因一纸誓言而相安无事。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卧病在床。宰相张柬之等率领文武百官,进入皇宫,杀死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等人,拥立李显即位,恢复了唐的国号和原先的制度,但仍称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

这年十一月,武则天病危。唐中宗李显前去探视,武则天交代说:“你要保全武氏家族啊!”说着,眼角流出泪来。她停了停,又说:“我已八十有二,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都做到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回忆往事,好像做梦一样。此后,不必称我为皇帝,仍然称我为皇后,就叫则天大圣皇后吧!我这辈子杀了很多人,当时不杀不行哪!先帝后妃,还有褚遂良等人的家属,就全赦免了吧!”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在跟前,泪流满面。她叮咛女儿说:“你是我最喜爱的女儿,像我一样的聪明。但是你要记住,千万莫为聪明所误。”

这些话,算是武则天的遗嘱。壬寅日,武则天驾崩。武则天预料到世俗会对自己褒贬不一,评价迥异。所以死前特别叮嘱,在她归葬的乾陵(今陕西乾县梁山),建一无字碑,碑上不刻一字,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留待历史评说。

武则天当了十五年皇帝,加上垂帘预政和临朝称制二十年,实际统治中国三十五年。这段时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兴旺发达的时期。今天,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衡量,完全有理由说,武则天是一位非凡的女性,杰出的政治家。她当皇帝本身,就是惊天动地之举,更何况治国有方,驭人有术,采取多种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她是妇女界的骄傲,她的名字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