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安城对咸阳的继承与发展——《汉唐史论》

长安城对咸阳的继承与发展——《汉唐史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拙文仅就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与同仁共析。西汉都城长安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此说,西汉都城的择地关中,不仅是对秦都咸阳故地的继承,而且也是对西周镐京择地的继承。

长安城对咸阳的继承与发展——《汉唐史论》

杨东晨

“汉承秦制”内涵广泛,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拙文仅就汉都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和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与同仁共析。

一、汉长安城对秦咸阳城的继承

富丽堂皇、高大巍峨的天下名都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火焚了!汉王刘邦率领军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入“三秦”地,击败雍王章邯,降伏塞王司马欣,以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关庄与玉宝屯村一带)为临时王都,向东扩展。“楚汉战争”胜利后,高祖刘邦欲定都洛阳,娄敬等力谏,才决定建都于三辅。高祖以栎阳为临时都城,由丞相萧何另择地营建新都。西汉都城长安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选择的继承

《通志·都邑序》云:“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以为固。”[1]长安与咸阳一样,都处在终南山以北、北山(包括梁山、九山、嵯峨山、紫金山尧山、黄龙山等)以南、西山(包括陇山与岍山等)以东、黄河以西的渭河平原内。班固《西都赋》云:它披山带河,“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2]。杜笃《论都赋》亦云:长安都城“西被陇蜀,南通汉中,北据谷口(今陕西淳化县),东阻嵚岩(今河南渑池县西崤函)。关函守峣,山东道穷,置列汧、陇,雍偃西戎;拒守褒斜,岭南不通;杜口绝津,朔方无从。鸿渭之流,经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纵沧海,西纲流沙;朔南暨声,诸夏是和。城池百尺,扼塞要害。关梁之险,多所衿带。一卒举垒,千夫沉滞;一人奋戟,三军沮败。地势便利,介冑剽悍,可与守近,利以攻远”,“夫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注:周始祖后稷封邰,公刘居豳,太王居岐,文王居丰,武王居镐,并在关中,故曰育业也),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注:秦都关中也)”[3]。还有许多文献记载,都说的是关中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为帝王兴邦立国之要区,享有“四塞之固”或“形胜之国”的称誉。从先周都邑豳、周原、程丰京至西周都城镐京,再从镐京至秦国比较重要的都城渭之会、平阳、雍、泾阳、栎阳、咸阳(秦朝都于此)等,都修建在泾水渭水流域,且周、秦两个王朝都是以关中渭水平原为基地,逐渐打进关东,进而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因此说,西汉都城的择地关中,不仅是对秦都咸阳故地的继承,而且也是对西周镐京择地的继承。

2.城址选择的继承

秦都咸阳初修筑在泾水与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即渭水之北。后来,咸阳都城扩修到渭河以南的地区。从整个方域说,咸阳都城又位于西周镐京的北部。这里是渭河平原的腹地,历史悠久,经济开发较早,文化比较进步。《史记·货殖列传》云:“关中自研、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4]张衡《西京赋》亦称关中“广衍沃野,厥田上上”[5]。班固《西都赋》又称关中是“九州上腴”[6]。经西周、西汉的经营,渭河平原的经济、文化在当时确比河洛地区要繁荣和进步得多。

“楚汉之争”的展开,标志着汉王刘邦的胜利定局基本已定。他同前代帝王一样,就得考虑建立新王朝、巩固政权的大问题。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篇》云:“及继体之时,民心定矣。普天之下,赖我而得生育,由我而得富贵。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豪杰之心既绝,士民之志已定,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当此之时,虽下愚之才居之,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暴风疾霆,不足以防其怒;阳春时雨,不足以喻其泽;周礼数千,无所复角其圣;贲、育百万,无所复奋其勇。”[7]这就是说,军民的思想和情绪都希望最高统治者定都安邦

当时刘邦在关东统帅攻战,不在栎阳,营建都城的使命都由丞相萧何组织实施。

当时从总的形势说,还在统一战争阶段,汉高祖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用于都城建设上,且渭河以北的咸阳宫已毁于大火,渭水以南的秦宫殿也部分被火焚(如阿房宫等)。萧何等察看地形和观察秦旧宫存毁情况后,确定以秦“长安乡邑”保存的兴乐宫为基础进行维修和扩修。兴乐宫原来就有前殿和其他宫殿,坐北向南,而其四周的宫垣各设一座门,只在西门、东门上修筑“冀阙”。这就是说秦的兴乐宫从整体上仍是坐西向东,以东门阙为宫殿群的正门。萧何等组织军民修葺后,更名为长乐宫。《三辅黄图·咸阳故城》云:“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回二十余里,汉太后常居之。”[8]《史记·孝文帝纪》云:“至高陵休止。”[9]《正义》引《三辅旧事》云:“秦于渭南有兴乐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长三百八十步。”[10]《史记·叔孙通传》云:“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11]《集解》引《关中记》云:“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12]这就是说,汉丞相萧何修葺的第一座宫殿是秦朝在渭水南宫殿群中的旧宫,更改的名称也是秦朝的乡聚之名。长乐宫北距渭水约三四华里。《三辅黄图》云:长乐宫“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杼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长乐宫有鸿台,有临华殿,有温室殿。有长定、长秋、永寿、永宁四殿”[13]

《辞海》释:“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城东南隅。汉高帝五年(前202)以秦兴乐宫改建,至七年(前200)建成,周围十公里。”[14]“近年经考古钻探,宫垣东西长约2900米,南北宽约2300米。面积几乎占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是当时范围最大的宫。”长乐宫又称东宫,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阁老门、唐寨、张家巷、罗寨、讲武殿、查寨、樊寨及雷寨等村一带,约占汉长安城内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平面不太规整,四面筑有宫垣,各开一门,东门为前正门,西门为后正门,二门筑有阙。宫内的主体建筑是前殿(皇帝朝见大臣之所),殿的两边是对称排列的厢房(东厢房是处理国家人事的场所,西厢房是举朝宴之所)。前殿西侧的长信宫系太后住的主宫,次宫有长秋、永寿、永昌诸殿。前殿北侧修建有大厦、临华、宣德、通光、高明建始、广阳、神仙、椒房及长亭诸殿。长乐宫内还筑有钟室、台阁、水榭等。宫内的高大建筑仍沿袭秦制,系双层;长乐宫竣工后,萧何又使少府阳城延仿秦宫制在其西稍偏南营修未央宫,又修武库、太仓,并着手勘察其他宫殿的位置。总之,汉初草创的诸宫殿均在秦都咸阳渭水以南的故址区域内[15]

3.长安宫殿群在方向上对秦都的继承

《三辅黄图》云:“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至孝武以木兰为焚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琐丹墀。左墄右平。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未央宫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宜德、东明、飞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殿。”[16]其最高的宫殿仍依秦制为双层。它系新筑,故比长乐宫布局整齐,富丽堂皇。如果说长乐宫的坐西向东是秦代固有的话,那么,未央宫的坐西向东则是西汉对其的继承。未央宫垣四周各设一座门,北门、东门同为正门,设闕,而以东门闕最为重要。考古勘察,未央宫(又称紫宫或紫微宫,是天子的皇宫)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刘寨、小刘寨、马家寨、柯家寨、周家河湾及卢家口村一带[17]。宫的东西垣长约2300米,南北垣长约2000米。前殿基址在今马家寨村,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北端最高处约10米[18]。天禄阁、石渠阁(即皇家图书馆)、沧池、椒房殿、司马门、五条主要街道、官署遗址(数以万计的骨签及其他许多文物都出在这里)等,均已被考古钻探所证实[19]

未央宫东与长乐宫西之间的武库,由中央的中尉属官武库令掌管。其遗址在今未央区大刘察村东,已发现建筑基址七处,出土的大批武器计有铁质刀、剑、矛、戟、镞、斧、甲、戈、铜质镞、剑格等。由1号库房基址东西长197米、南北宽24×2米,南北进深三间、东西广约40间知,武库的规模也是比较宏大的。考古发掘资料说,武库遗址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20米,东面一组有四个兵器库,西面一组有三个兵器库。萧何在营修储备武器的同时,又修建了储备粮食的太仓。《三辅黄图》云:“太仓,萧何造,在长安城外东南。”[20]即后来修的长安城东垣霸城门东南处。

萧何和少府城阳延完成两宫一库一仓修建工程后,高祖由栎阳迁入长安,先怒后喜。《史记·高祖本纪》云:八年(前199),丞相萧何“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闕壮,甚怒”[21]。萧何谏对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22]高祖怒消。先修宫殿、后修城垣是古代筑城的一条规律。杨宽先生论曰:“高帝时萧何主持创设的国都长安,只利用秦的旧宫建成了长乐宫,在长乐宫东南造了太仓,在长乐宫以西造了未央宫,在长乐、未央两宫之间造了武库。这样从东到西,太仓、长乐宫、武库和未央宫,形成一横排的大小建筑群。尽管每座主体建筑的本身都是南向的,而整个一横排的朝宫和仓库的总体,都是坐西朝东的。”[23]

后来在未央宫北修筑的桂宫、北宫及长乐宫北修的明光宫等,均是坐北向南,而整体却又呈现坐西向东。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细究起来又似乎相矛盾。徐卫民同志与杨宽先生商榷的文章中就说:“令人百思不得解的是杨文既承认汉官城都是南向,却又说整个宫城都是坐西朝东的。”[24]考古工作的发掘报告,从西周镐京、春秋秦都雍城(延续至战国)至秦朝国都咸阳,一般都指明了宫殿建筑的坐北向南,未提或不能确定宫殿整体随都城总体的方向。不少都城著作也只是论证文献记载,佐以考古资料,多提宫殿建筑的坐北向南,对都城的整体方向未予确论,或不提及。杨宽先生提出商代以前是有宫殿无城墙的时代,西周至西汉是西小城连接东大郭的城制,且个体宫殿坐北向南、总体坐西朝东而与都城方向一致,使长期以来含糊其辞的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先秦的都城,考虑政治、军事、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较多,且主要是安全或易守难攻因素。这种指导思想延续到秦、西汉后,经济、文化因素才逐渐转为兴建都城的主要因素。从“五帝”时代的“不常厥邑”直到战国末,都是频繁迁都,秦朝、西汉王朝及以后国都才比较稳定。三代以前,宫殿的方向与城向多不致,周原都城内的建筑为“四合院”形制,房屋呈多向状,以后都城内的诸多建筑也非都是坐北向南一个方向。因此,拙见以为杨宽先生所论,“个体”指宫殿的方向,“整体”则是指宫殿群与都城所保持的“坐西朝东”之向,并不矛盾。

4.长安城垣城门对秦都咸阳的继承

关于秦都咸阳的方向,我赞成杨宽等学者的“坐西向东”说。在判断都城的方向“标准”上历来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以城阙(即正大门)[25]或宫殿“前殿”[26]方向两说。拙见以为:不论城内宫殿、官署等建筑的正门是向西、向东、向南、向北,而判断一座都城的总体方向,主要还是应看它的“正门阙”在何方。秦都咸阳的“东阙”在城东垣中间,城可称坐西朝东。西汉长安城东垣中间的“清明门”是正阙,因而汉长安城的总体方向亦应是坐西朝东。

汉长安的城垣至惠帝时才营修,北部因受渭水的局限,故西北角从东向西呈曲折倾斜;南墙、西墙则因宫殿位置所限,亦呈现中段曲折情况。《三辅黄图》云:“汉惠帝元年正月,初城长安城,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三十日罢。城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六月发徒隶二万人常役。至五年,复发十四万五千人,三十日乃罢。九月城成,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坂,周回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入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27]《史记·吕后纪》载:惠帝“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28]《汉旧仪》云:“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29]汉长安城今存遗址东垣长5940米,南垣长6250米,西垣长4550米,北垣长5950米,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与文献记载大体相符合。它不仅在建筑布局上继承了咸阳的制度,而且在城制布局上依然是咸阳“西小城”连接“东大郭”的格式。杨宽先生论曰:“从整个长安城的结构来看,属于内城性质,相当于秦都咸阳西部的‘城’,也相当于战国时代齐都临淄、韩都新郑、赵都邯郸连接在大‘郭’以西的小‘城’。由于西汉继承了秦代建造许多大宫殿的风气,包容许多大宫殿的城墙就不能不扩大。因此长安这个城,面积不但远远超过战国时代中原大国以及秦代的宫城,而且超过西周东都成周的王城。”[30]汉长安城与秦都咸阳一样,仍然是坐西朝东,东垣的清明门为其正门,宣平、霸城为其东垣北、南侧门。汉长安城内北部还有不少中央官署和三辅官署的附属建筑。长安城的南部偏南有太上皇庙、高帝庙,太上皇庙西南是冯翊府治所,尚冠里是京兆府治所,扶风治所则在夕阴街。汉长安城的东郭区在其城外的北部和东北部,规模较大的东市、西市等九市及居民住在区,都在这个大郭内。张衡《西京赋》云:“于是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31]杨宽先生释:“这说明西汉长安‘城洫’以外确有‘郭郛’存在。只是‘郭郛’只存在于北部和东北部,因而只有北郭门和东郭门。这种‘郭郛’该是利用河流连接‘里’和‘市’的围墙而成,并不是高大方正的郭城。”[32]汉长安大“郭城”的结构与秦都咸阳的东大“郭城”一样,或利用渭河连接“里”、“亭”、“市”的围墙,或以河连接诸独立宫殿的围墙。

大郭城并未形成如长安内城那样规整的、四面有城垣、城门的大城。杨宽先生又说:“当时北面和东北面郭区是主要居民区和市民区所在,成为很重要的经济中心,这和长安城内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正好相互配合。西汉这种‘城’和‘郭’连接的布局,还是沿袭了先秦和秦代都城的制度而有所发展。长安的‘城’位于整个都城的西南部,‘郭’位于整个都城的东北部,依然是沿用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各大国都城流行的格局,甚至可以说,依然是沿用西周初年东都成周的布局。”张衡《西京赋》亦说:西汉长安的营建,“乃览秦制,跨周法。”李善注曰:“跨,超也。因秦制,故曰览。比周胜,故曰跨也。”[33]周公在成周王城东营大郭,是为强本弱末,安置殷旧贵族。西汉的大郭,除安置居民、商贾外,亦有此性质。高祖及后世迁关东六国贵族、富豪于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陵邑”就是例证。“这些陵邑,名义上是近‘县’,实际上具有远‘郭’的性质”[34]

5.阁道与廓道等对咸阳的继承

汉武帝除增修北宫、营筑桂宫外,因官僚机构庞大,故又在长安城外的西部营筑建章宫。

《三辅旧事》云:“建章宫周回三十里。东起别风闕,高二十五丈,乘高以望远。又于宫门北起圆闕,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凰。”《庙记》云:“建章宫北门高二十五丈,建章北闕门也。又有凤凰闕,汉武帝造,高七丈五尺。凤凰闕,一名别风闕。”[35]为了沟通建章宫与未央宫,仿秦朝阿房宫空中廊道的形式营造“飞阁道”以连接;城内诸宫殿之间也仿照秦制营筑“复道”以连接相通。

6.离宫别馆与陵墓建制的继承

秦朝内史地(今陕西关中平原及商洛地区)的离宫别馆星罗棋布,多在秦末战争中被毁或年久失修而废。西汉的统治者逐渐恢复并扩建了秦的禁苑,内修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养珍禽怪兽。同时又修复或在秦离宫别馆遗址处重修离宫。汉武帝时期又大兴土木,三辅地区的离宫别馆又呈出星罗棋布的繁荣局面。班固《西都赋》云:“前乘秦岭,后越九嵕,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36]如汉甘泉宫,就是在秦朝林光宫的基础上营筑起来的。其他如池阳宫、梁山宫、扶荔宫、集灵宫、步寿宫等,也大都是秦旧离宫的所在地;汉都长安的陵区设在渭河以北的东西坂原上,文帝、宣帝陵则设在长安的东南。墓制、葬制也承袭秦制。

二、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城的发展

社会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都城建设也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更为重要的是改朝换代之后,开国帝王又有着不同的建都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和意识在营建新都(利用前朝旧都时不易发挥和表现)时反映得尤其突出和充分。汉都长安的营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1.内城(西小城)宫殿建设上的发展

秦都咸阳的西小城在渭水以北,依自然地势的传统观念而坐西向东;汉都长安的内城宫殿在秦都咸阳渭水南之大郭区域内兴建,在渭水由南向北折而向东的弯道内,形成东北部开阔的自然地域,加之秦兴乐宫的传统影响,未央宫的宫门向南,且位于长乐宫的西南部,中间为兵器库,体现中央政府对军事的重视和对军器的严密控制思想。

汉武帝营修诸宫时,仍然沿袭坐北朝南的习惯,但却比较整齐划一。他令官员在未央宫正北营筑西、东并列的桂宫、北宫,在长乐宫正北营筑明光宫,形成西为倒“品”字形、东为“吕”字形,而整体则为近似正方形而又坐西朝东的城内宫殿形制。即使是长安西城垣外的建章宫也是这种格局。《三辅黄图·汉宫》云:“桂宫,汉武帝造,周回十余里。《汉书》曰:‘桂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37]《关中记》云:“桂宫在未央宫北,周回十余里。”[38]徐卫民同志认为汉桂宫是在秦甘泉宫遗址上修建的。他考证说:“从文献和考古资料来分析,秦甘泉宫应在与咸阳宫相对应的渭南一带。具体位置就在现在长安城中的西北角桂宫遗址之下。”[39]不过,一般认为秦甘泉宫在云阳(今陕西淳化县)。《三辅黄图》云:“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史记》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40]《关辅记》云:“林光宫,一曰甘泉宫,秦所造,在今池阳县西,故甘泉山(在今淳化县西北),宫以山为名。宫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41]《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云:“云阳宫,即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宫,在云阳县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周回十余里,去长安三百里。”[42]陈直先生亦认为秦林光宫亦名甘泉宫,在云阳西北甘泉山上[43]。曹发展同志从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认为秦甘泉宫(即林光宫)在今乾县注泔乡南孔头村[44]。此地距秦林光宫(甘泉宫)较远,地望不合,似不可能。因此,秦林光宫(甘泉宫)应在云阳甘泉山,武帝营筑的桂宫当为新修,非以秦甘泉宫遗址而建。秦昭襄王请母亲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是在云阳,非咸阳。秦始皇修甘泉宫前殿,又筑“甬道(”陈直先生释:盖始皇仅造成甘泉前殿,与阿房前殿同例)与甘泉宫相通,因此说汉桂宫是在秦甘泉宫“前殿”遗址上而修,似有可能。曹发展同志说的乾县秦宫殿遗址,当为甘泉“前殿”通往甘泉宫“甬道”上的别殿。桂宫遗址在今未央区夹城堡、民娄、黄庄及铁锁村一带;长安城内的北宫为汉新筑,文献记载甚明。《三辅黄图》云:“北宫,在长安城中,近桂宫,俱在未央宫北。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汉书》曰:‘吕太后崩,孝惠皇后废处北宫。”[45]即汉高祖时已着手修建北宫,惠帝时成就,规模较小,武帝又营筑了前殿。《西京杂记》云:“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桉,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之四宝宫。”[46]武帝增修的北宫前殿华丽“如桂宫”,亦可知北宫经武帝营修,也是十分富丽堂皇了;明光宫系汉代营建。《三辅黄图》云:“明光宫,武帝太初四年(101)秋起,在长乐宫后,南与长乐宫相联属。”[47]此外,西城垣外的建章宫(坐北向南)也与城内的宫殿有机地组成统一体。

汉长安比较整齐,对称的宫殿布局,不仅是对秦都宫殿布局的发展,而且为东汉洛阳坐北向南的宫殿规整布局奠定了基础。

2.长安城制对秦都咸阳的发展

关于秦都咸阳有没有城垣?学术界长期有争论。汉都长安城的“斗”形城垣认识比较一致。研究者认为咸阳的东垣有三座城门,余各为二门,共有九座城门。汉长安城垣则整齐划一,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共有十二座城门。这种城制对后世影响较大。汉长安故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草潍镇的西南部,南至今未央区大白杨、小白杨、西张及魏家营村一带,北至未央区张家道、惠东村、东席村、唐家村及杨家小堡一带,西(建章宫)至今未央区三桥镇以北的高堡子、低堡子、双凤村、太液池苗圃、柏梁村及孟庄一带,东垣也不出未央区。

汉长安城的十二个城门比之咸阳城门,文献记载要详细得多。《三辅黄图》云:“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瓜美,故时人谓之‘东陵瓜’。”《庙记》曰:“霸城门,亦曰青绮门。”[48]这是东城垣的南门;“长安城东出第二门曰清明门,一曰藉田门,以门内有藉田仓,一曰凯门”[49]。这是长安城的正门,为东垣中门;“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民间所谓东都门”[50]。这是东垣的北门,长安城南垣由东向西的城门。《三辅黄图》云:“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号杜门”;“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古者平便皆同字。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作便门桥,跨渡渭水上,以趋茂陵,其道易直”[51]。西垣由南向北的城门,《三辅黄图》曰:“长安城西出南头第一门曰章城门”;“长安城西出第二门曰直城门”;“长安城西出北头第一门曰雍门”。[52]北垣由东向西的三座城门,《三辅黄图》云:“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长安城北第二门曰厨城门。长安厨在门内,因为门名”;“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53]。《三辅决录》云:

“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十二门三涂洞辟,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右出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54]。张衡《西京赋》云:“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径。”[55]这种城制、门制是对咸阳制度的发展。其中东垣的霸城门、宣平门,北垣的洛城门、横门、厨城门,西垣的雍门都是城内人们出入的门户,其他六座城门是出入宫殿区的门户,不是庶民所能自由出入的。

汉长安城外北面或东北面的“大郭区”,与秦都咸阳的“大郭区”相比,也有所发展。《三辅黄图》云:“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56]《庙记》云:“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57]长安的閭里和市(小里)除少部分在城内外,大部分都处在城外北部或东北部的“大郭区”内。《汉书·地理志》所载元始二年统计的“长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58]。除少数住在“城”区或“郭”外的农村,大多数都该住在城外北面和东北面的“郭”区[59]。汉长安大郭比秦咸阳的大郭区集中,且大郭门也记载清楚。长安四垣的门多带“城”字,大郭的门则带“都”字,且设在长安城北城东渭水自然城堑旁。如北城横门北渭水岸的“都门”,东城垣宣平门外渭水岸的“东都门”就是如此。

3.汉上林苑与离宫别馆对秦代此设施的发展

秦都咸阳的禁苑在渭水以南。汉代的上林苑是在秦苑基础上扩修的,规模却比秦苑大得多。《三辅黄图》云:“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前1138)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今秦岭)而西,至长杨、五柞(今陕西周至县),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三百里。”[60]离宫70所,皆宫千乘万骑。《汉宫殿疏》云:“方三百四十里。”[61]。即上林苑北跨渭水,包括今咸阳、兴平市的秦离宫别馆区域;南至今周至、户县、长安县;东南达蓝田县的焦岱,方圆三百余里,长安城在其中偏北部。内有宫观七十余所,苑囿三十六所。楼观环列昆明池(遗址在今长安县西周丰镐遗址内,包括常家村、石匣河口村北、孟家寨、万村西、张村和马营寨东)周围。此外还修有甘泉苑、御宿苑、思贤苑、博望苑、西郊苑、三十六苑、宜春下苑、犁园等。池沼、台榭更是星罗棋布。

4.汉陵对秦陵的发展

汉帝陵与秦始皇陵相比较,在大同小异中有所发展的是排列比较规范,且均在都城长安北、东、南的近郊,多是平地起冢,个别以山陵为冢,墓道外均有石刻,陵外附近均设“陵邑”,拱卫着都城长安。至于汉长安的经济、文化、外来商贾与使者等,都有着突出而明显的发展,不赘述。

综上所述,汉都长安基本承继秦都咸阳的城制并有相当大的发展。它比较整齐的近似正方形城垣,东西、南北的街道,方块形的閭里及市,高大宏丽的宫殿,庞大的禁苑离宫,东西一字排列的帝陵等,都是大汉雄风的见证,且对后世都城的营建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杨东晨: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注释】

[1](南宋)郑樵撰:《通志》卷四十一《都邑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3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班固《西都赋》,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3](刘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传·杜笃》,中华书局,1965年,第3603~3604页。

[4](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3261页。

[5]《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第37页。

[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班固《西都赋》,中华书局,1977年,第22页。

[7]《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47页。

[8]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卷一《咸阳故城》,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41页。

[9]《史记》卷十《孝文帝本纪》,第414页。(www.daowen.com)

[10]《史记》卷十《孝文帝本纪》,第415页。

[11]《史记》卷九十九《叔孙通传》,第2725页。

[12]《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01页。

[13]《三辅黄图校注》卷三《汉宫》,第102~103页。

[14]《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15]拙著:《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6~407、404页。

[16]《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07~110页。

[17]拙著:《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拙著:《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拙著:《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三辅黄图校注》卷六《仓》,第333页。

[21]《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5、386页。

[22]《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5、386页。

[23]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徐卫民:《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26]徐卫民:《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60页。

[27]《三辅黄图校注》卷一《汉长安故城》,第58页。

[28]《史记》卷九《吕后本纪》,第398页。

[29]《三辅黄图校注》卷一《汉长安故城》,第61~62页。

[30]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1]《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第38页。

[32]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3]《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第38页。

[34]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35]《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官》,第120~121页。

[36]《文选》卷一,班固《西都赋》,第29页。

[37]《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25、126页。

[38]《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25、126页。

[39]徐卫民:《秦甘泉宫所在位置辨》,《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8年第3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1页。

[40]《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29页。

[41]《三辅黄图校注》卷二《汉宫》,第129页。

[42]陈直:《三辅黄图校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43]陈直:《三辅黄图校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44]曹发展:《秦甘泉官地望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3页。1998年10月8日撰写,2002年4月11日修改。

[45]《三铺黄图校注》卷二《汉官》,第128页。

[46](西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二《四宝宫》,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47]《三辅黄图校注》卷三《汉宫》,第173。

[48]《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68、70、71页。

[49]《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68、70、71页。

[50]《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68、70、71页。

[51]《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73~76页。

[52]《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77~80页。

[53]《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80~82页。

[54]《三辅黄图校注》卷一《都城十二门》,第83页。

[55]《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第42页。

[56]《三辅黄图校注》卷二《长安城中閭里》,第99页。

[57]《三辅黄图校注》卷二《长安九市》,第85页。

[58](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

[59]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0]《三辅黄图校注》卷四《苑囿》,第216页。

[61]《三辅黄图校注》卷四《苑囿》,第2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