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伯恩斯(Edward McNall Burns)和拉尔夫(Philip Lee Ralph)合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由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或许仅仅由于巧合——在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他们还指出:“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这种极富哲学思辨的评述,对于理解老子与道家、孔子与儒家是有启迪意义的。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老子和孔子便是这种思潮的代表。
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考,大约比孔子早几十年。他做过周的史官,见闻广博,熟悉种种典章制度;由于对世事感到厌倦,便西行出关去西部山中寻求清静。他应关令尹之请,写成《道德经》(即《老子》)。这是文字简略、字义晦涩、似是而非的著作,颂扬“道”而贬低“人”,充满了浪漫的、神秘的、反理智的精神。他不但把“道”说得尽善尽美,而且把远古先民的原始生活理想化,认为没有文明,用结绳记事而不是用文字,极乐无知的生活远比现在美好。他鼓吹“无为”,是针对当时社会变革中的“有为”而发的。他认为任何进步都会招致祸乱,生产发展会增长人们的贪欲,而贪欲是争斗的根源;文化提高会增长人们的智慧,而智慧是争斗的工具。因此他主张取消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回到浑浑噩噩的“小国寡民”世界,“老死不相往来”的“无为”状态,即无是非无知识的人类童年时代。这显然是一种对现实绝望的复古主义。
老子像
然而老子在阐述其“无为”思想时,闪现出前所未见的哲学思辨火花。他指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如正与奇、福与祸、刚与柔、强与弱、多与少、上与下、先与后、实与虚、荣与辱、智与拙、巧与愚。对立的双方不仅矛盾,而且可以互相转化,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以这种方式阐述的“道”,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道家。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世界从何而来?”在《老子》中概括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看来,“无”比“有”更具备根本的意义,“无”是天下万物的根源,也就是他反复论述的“道”。
1993年,湖北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战国楚墓出土了800多枚竹简,堪称近年考古的一大奇观。写在800多枚竹简上的1万多字的各种文献,其中属于道家的著作两种:《老子》(甲、乙、丙三组)和一篇佚著《太一生水》。学者们的兴趣集中在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以及简本、今本异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老学史”上的意义。
和老子主张“无为”截然相反,孔子主张“有为”。孔子名丘,字仲尼,约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时人。他祖上原是宋国贵族,因内讧逃到鲁国。到孔丘时,家境破落,所以他自称“吾少也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六十四岁时与颜家少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是个私生子。以往学者本着为尊者讳的陈见,否认这点,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孔丘二十岁时当上了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担任管理仓库(委吏)、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差使。他受到良好的传统武士教育,熟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因此从小喜欢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驾车,勇武有力。由于他通晓礼仪,三十岁时开始招收学生讲学。五十岁以后出任过鲁国的官职:工业部长(司空)、司法部长(司寇),总共不过三年左右,以后一直从事教育。
孔子像
孔子虽然从政时间不长,但一直热衷于政治,总想当官,只是不合时宜,未能如愿以偿。因此他把郁积于心中的政见在讲学时抒发出来,不断评论时事,独抒己见。从他身上折射出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孔子虽然对“大同”之世推崇备至,对“小康”之世有所微词,但在“小康”的夏商周三代中,对周公及西周情有独钟。孔子生活的鲁国,保存了西周的典章制度。周公的长子伯禽分封于当时的奄国,建都于奄(今山东曲阜),国号鲁。因此,周公制订的礼乐在鲁国有着深厚的土壤。孔子苦心钻研,沉醉于西周的礼乐文明之中,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自命为当代周公。他十分不满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对违反周礼的行为以及改革旧制度的举措,多持反对态度,明确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齐景公向他问政,他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贵贱尊卑之礼抨击夺取政权的田氏。晋国铸刑鼎,他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这个“度”,就是周礼的贵贱有序,晋国铸刑鼎,以法治国,就是“贵贱无序”。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他认为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他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井田制“藉而不税”)。他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种捍卫礼乐文明的向后看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方法,渗透了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给后世儒家以深远影响。与此相联系,孔子是畏天命的,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基于这种观念,他对社会变革的态度必然是守旧的。在他看来,天命是不可违抗的,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说“五十而知天命”的原因。因此他主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者,但儒或儒者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儒的本义是柔,是“术士之称”。墨子说,儒者特重礼仪、声乐,特别是丧礼,他们有一套繁杂的仪节与学问,又自视甚高,不从流俗。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的咨询时,一口气列举了十六种“儒行”,如“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最后总结说:“儒者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惑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由此可见,儒与儒家不是一个概念。冯友兰《原儒墨》说:“儒家与儒两名,并不是同一的意义。儒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之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学派。儒为儒家所自出,儒家之人或亦仍操儒之职业,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孔子不是儒之创始者,但乃是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为儒家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派所无法比拟的。(www.daowen.com)
孔子主张“仁”,“仁者爱人”,是他的思想核心。“克己复礼为仁”,是政治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对执政者的要求。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礼”的基础,只有把“仁”注入“礼”,“礼”才能永葆活力。
他长期从事教育,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的教育思想已越出教育的范畴,而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教无类”等等。春秋晚期出现了私学,与官学并行不悖,为统治者培养政治家和战略家。孔子办学,为那些出身寒微、才干杰出的年轻人开辟了一条从政的途径。
他主张学生要学社会、学历史,所以他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近则夏商周三代,远至大同之世,无所不学。他整理的源自周朝巫史所掌的典册——《诗》、《书》、《礼》、《乐》、《易》、《春秋》,既是他学习历史的凭借,也是孔门讲学的教材,成为后世的儒家经典(即所谓“六经”),功不可没。
《诗》即《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就其制作之初而言,与宗庙祭祀的乐舞有密切关系。今《诗》三百篇中,以《周颂》为最早,它原为宗庙祭祀时所唱乐歌,可能出自巫史之笔。而《玄鸟》、《长发》、《生民》、《公刘》等篇,作为商周史诗,则可能出于史官之手。据说原有三千多篇,孔子作了删削。
《书》即《尚书》或《书经》,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就其内容而言,是史官所记录保存的政府档案,孔子搜集了这些讲演、诏命、誓词等文献,经过整理编纂,改造成突出儒家民本主义精神的经典。
《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周礼》由孔门学者编纂而成,《礼记》(包括《大戴礼记》)是孔门后学讨论礼制的论文集。孔子处在“礼崩乐坏”时代,对礼加以改造,使礼、仪由外在的规范转为人心内在的要求,把强制性规定提升为自觉的理念,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乐》即《乐经》,已失传。
《易》即《周易》或《易经》,是一部巫史的占卜用书,借以预卜吉凶休咎。此书是周朝史官为断筮卦之凶吉逐渐集结而成的,也可以说是巫史们在占卜时所留下的记录。孔子对于《易》的贡献在于,把巫术占卜之书变为一部道德、政治、哲学之书,赋予了思辨色彩。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书,孔子作了删削修改。孔子在作《春秋》时,搜集了周朝与春秋列国的史书,编年纪事,迥然不同于以前的《春秋》,其目的不是交通人神,而是突出政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后来解释《春秋》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孔子死后葬在曲阜城北泗水旁,弟子们为他守孝服丧之后,散游各地,出于对他的道德学问的钦仰,以各种方式把它发扬光大。曾子、子思、孟子在他们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中,分别发挥了修齐治平之道。
孔子与儒家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恐怕值得永远探讨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