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时代列国争霸解析

春秋时代列国争霸解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代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大的也有十几国。春秋时代的列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而是西周国家瓦解后的残余。于是,从春秋到战国的发展过程中,列国必须逐步肯定自己的主权,到各自称王称霸时,各国才能完全不承认周王室的宗主权。这两股力量交互作用,是春秋时代形成列国体系的主要原因。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从本质上讲,是诸侯争当周王的代替者,争当中心或中央。

春秋时代列国争霸解析

周朝从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到共王,出现了太平盛世,以后逐渐衰微。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逃亡,朝政由诸侯共管,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就成为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准确纪年的开始。近年来,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这一局面将被打破。其中之一就是西周懿王元年,据古籍记载:“懿王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于郊。”现今的研究表明,“天再旦”就是由于日全食而使黎明时天亮了两次。凭借天文学的计算,推导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由此西周年代有了一个确切的坐标。厉王死,第十一代宣王即位,出现了短暂的中兴时代,很快就衰落于第十二代幽王手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一些贵族和诸侯护卫下,从镐京(今陕西西安)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初建立东都(即所谓成周),原是为了控御东方,周朝的真正基地仍在镐京(即所谓宗周)。西周末年宗周旧地天灾人祸不断,人心惶惶,而以洛邑为中心的东土有发展余地。东迁之初,宗周故地并未完全丧失,到后来周室衰微,号令不行,周王成了徒有其名的共主——其实力已不足以维持封建制度中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历史学家把这一年之后的周朝叫作东周,以区别于此前的西周。从此周朝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的力量,进入了一个动乱时期,即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代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大的也有十几国。

春秋时代的列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而是西周国家瓦解后的残余。因此,春秋列国在国家功能与结构方面,反而不如西周国家。西周时国家主权属于王室(天子),列国都没有完整的主权。于是,从春秋到战国的发展过程中,列国必须逐步肯定自己的主权,到各自称王称霸时,各国才能完全不承认周王室的宗主权。

平王东迁之后,原有王权失去了约束力,于是各国受当地文化及利益的驱使,纷纷产生离心倾向。同时列国内部要充实国家的要素,必须在主权方面多所更张,加强了各国的离心力。这两股力量交互作用,是春秋时代形成列国体系的主要原因。

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从本质上讲,是诸侯争当周王的代替者,争当中心或中央。在这一过渡时期,霸主制度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避免了无中心(中央)后的大混乱。所谓“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没有摆脱周天子正统的立场。争霸的结果,一方面国家形态由西周瓦解后出现的不完整功能、结构,转变为完整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国家形态摆脱了血缘组织的残余,转变为领土国家。这是了解列国争霸的关键或一种思路。

争霸的形式大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其实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早已名存实亡,先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而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不过是争霸的一个幌子而已。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力日趋强盛,吞并了一些小国。又以“尊王攘夷”相号召,打击夷狄。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参加盟会的有鲁、宋、郑、卫等国的代表,周天子也派官员赴会。这次盟会规定,凡同盟诸国,互不侵伐,必须共同对付外敌。齐桓公由此成为中原霸主。

正当齐国争霸中原时,晋国勃兴。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他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增强军备,争取霸业。这时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流亡外地。晋文公认为这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联合其他诸侯,出兵击败王子带,护送襄王回国,于是晋国抓到了“襄王”这张王牌。公元前632年,晋与楚在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发生大战,这就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左传》中关于城濮之战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晋军看到楚军来势凶猛,故意退避三舍(九十里)。楚军中许多人看到晋军撤退,也停止前进。楚将子玉刚愎自用,盲目冒进,士气大为低落。晋军抓住楚方将骄兵疲的弱点,首先集中兵力歼其右翼,然后吃掉其左翼,取得大胜。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等七国,周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并册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因而成为中原霸主。

在晋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展,灭了一些小国,转向北方,争霸中原,控制黄河流域一些小国。楚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改革内政,国力大振。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观兵于周郊,并派人向周王问九鼎之轻重,意欲吞并周室。此后几年中,楚庄王先后发兵击败陈国、郑国宋国,晋国因派兵救郑时遭到惨败,当宋国求救时,畏缩不敢出兵。楚庄王因而成为中原霸主。(www.daowen.com)

秦国在灭掉一些西方小国后发展起来,到秦穆公时向东争取霸业,遭到晋国的遏制,转而向西发展,成为西方一霸。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格局:西面是秦,东面是齐,长期争霸中原的主要是晋、楚。双方势均力敌,终于出现了结束大国争霸的“弭兵”局面。所谓“弭兵”,就是双方妥协并划分势力范围,平分霸权。

在“弭兵”之后,争霸已近尾声,长江下游崛起了对立的两国——吴、越。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然而越王勾践在卑身事吴时,下定决心东山再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举击败吴国,一时号称霸主,不过已是强弩之末了。

争霸的结果,种种政治力量分化改组,最后只剩下了燕、赵、韩、魏、齐、楚、秦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从主流上看,这是一个进步过程。一方面新旧势力斗争中,旧势力不断削弱,新势力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各族人民互相融合,蛮夷戎狄与华夏的界限逐渐消失。

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诸侯国经济文化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落后的小国或部族称为戎、狄、蛮、夷。戎、狄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北和西北地区,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群蛮和百濮分布于楚国南面。

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还有一点颇值得注意。东周的550年间,战争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秋时代军队规模小,战斗每每一天就结束。交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军礼为五礼之一),战争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出强烈的骑士风度。这样的美风,战国时代消失得无影无踪。战争变成了现代人理解的那样残忍,几十万大军对峙,野战的包围攻击持续几个月。一部分进入总动员体制,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被征发到前线。阵亡与俘虏数量之多前所未见,活埋战俘常达几万、十几万,实在令人战栗。由此反衬出,春秋时代的列国争霸主要是政治较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