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公制礼作乐的成果及国史概要

周公制礼作乐的成果及国史概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公在摄政七年中成绩斐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一说始见于《左传》:“先君周公制周礼。”周公把“尊礼”看作统治者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德”是“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合法依据,只有行“德政”才能“祈天永命”。

周公制礼作乐的成果及国史概要

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名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

武王在克商不久患重病,逝世前遗命由周公继位。周公向天祷告,请代武王死,告天策文藏于金滕箱内。武王死后,各地纷纷叛乱,周公为了扭转危难局面,立武王幼子诵为周成王,自己执政称王,引起内乱。周公调动军队东征,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灭掉奄国,又派儿子伯禽平定淮夷、徐戎。张荫麟说: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的势力才达到他们的“远东”。就周人向外发展的步骤而言,周公东征比武王克商还重要。因此,他东征班师后,要赋诗纪念,这便是《诗经 · 东山》。此后,周公在分治殷民的同时,分封诸侯,大抵姬、姜两族进占膏腴、冲要之地,殷商遗民及其联盟各族则被赶到落后偏僻地区,造成周初一次民族大迁移。

周公像

周公鉴于武庚和管、蔡的叛乱,认为听任商遗民留在原地是危险的,于是决定营建洛邑,把“殷顽民”迁到那里,派军队镇守威慑。从此,周朝有了两个都城:西部的镐京称为宗周,东部的洛邑称为成周。周公请成王到新都举行首次祀典,并开始亲政。此后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留守成周。然而周公的下场是一个悲剧。周成王十一年,周公在失意中病死。在病危之际,他请求葬于周地,以表示对周的忠诚。成王却把他葬到周以外的地方,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不敢把周公视作臣子,实际是不承认周公是忠臣。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是辅佐君王的摄政者,在天子的眼里,颇有“威权震主”之嫌。

周公在摄政七年中成绩斐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一说始见于《左传》:“先君周公制周礼。”以后,汉朝伏胜在《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礼记》也说:“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从“周因于殷礼”的记载看来,周公在继承殷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是毫无疑问的。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仪式活动变为少数人垄断,成为体现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正如《国语》所说,颛顼以前“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从颛顼开始,任命少昊氏的大巫重为“南正”——专职“司天以属神”,也就是说只有他和颛顼才管得天上的事情。于是,原始的宗教仪式活动便开始转化为礼。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便具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并因此而与其他民族的宗教仪式形成一种文化内蕴上的差别。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讲到了夏、商、周三代礼的承袭与变化。孔子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并对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极为不满。可以推知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是一个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新伦理规范体系。所谓“礼崩乐坏”是指诸侯僭用天子之礼,各国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以祭祀为例,依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祭天),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然而鲁国从僖公开始也举行郊祭,而季氏也举行旅祭(祭泰山)。祭祀用的乐舞,本来只有天子才可以用“八佾”(佾,音yì,行列),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后来不仅鲁公“八佾以舞大武”,连季氏也“八佾舞于庭”了,无怪乎孔子要高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由此可见,礼的本质或确切含义是“异”,即差异,用来确定社会中各等级之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各有各的特殊行为规范,以显示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差异:贵有贵之礼,贱有贱之礼;尊有尊之礼,卑有卑之礼;长有长之礼,幼有幼之礼;亲有亲之礼,疏有疏之礼。这样,礼就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尊卑的关系,不得有所逾越。周礼十分繁琐,至今我们仍可从《礼记》中看到它的影子。相传周礼有五类:吉礼(讲祭祀)、凶礼(讲丧葬)、宾礼(讲交际)、军礼(讲征战)、嘉礼(讲吉庆)。每个贵族从出生到死亡,从人事到祭祀,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动,都处在与其身份相合适的礼之中。

士大夫阶层从出生、婚嫁到死亡,都有相关的礼仪。男子长大到青年时,要举行象征成年的冠礼。冠礼中,加冠三次,一次是爵弁,一次是皮弁,一次是玄端,分别是男子参加祭祀、视朔、朝会的首服。婚礼是生命礼仪。第一步是订婚,由男子用雁纳采,然后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丧礼是极为复杂的礼仪。丧礼的等级,因亲疏远近而有严格的区别,因此,丧礼也是确认社会关系的场合,丧礼所反映的社会关系意义远远大于个人情感意义,它一方面表现纵的社会等级,另一方面表现横的宗族联系。(www.daowen.com)

周人的生命礼仪,都由族群人员共同参加,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规范,体现了社会等级所制约的人际关系,而礼便是这种人际关系的准绳。孔子在《论语》中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周公把“尊礼”看作统治者行“德政”的重要内容,“德”是“小邦周”取代“大邑商”的合法依据,只有行“德政”才能“祈天永命”。这样至高无上的“天”变成了受道德支配、能为人事感应的“天”,成为一种道德性监护力量。于是,对“天”的信仰也就转化为对“德”的追求。周公要求成王到新都洛邑举行祭祀、即位大典,然后主持政务。在即将还政的时刻,周公语重心长地说:王啊!你开始用礼节接见诸侯,在新都祭祀文王,这些礼节是非常有秩序而不紊乱的。我整齐地带领百官,使他们在旧都熟习仪礼之后,再跟从王前往新邑……你要仔细察看诸侯的贡享,也要记下那些未曾贡享的诸侯。贡享应以礼仪为重……如果人民不重礼仪,这样他们就会轻慢你的号令,使事错乱。

周公把礼关注的重心从神事转向人事。与殷人尊神尚鬼的做法不同,周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譬如说,周王自称“天子”——天帝之子,垄断对天的祭礼,用祭天的礼仪表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并显示其威仪。周王的祭天礼仪是用以强化王权,天帝及其他受祭祀的神鬼存在的真实性,逐渐为周人所漠视。譬如说,周人祀奉的社神、稷神,已远远超出了土地神、谷物神的范围,举凡军国大事,如征伐、献俘、结盟以至禳灾,都要祭祀社神、稷神,因为社稷在周人心目中,已由土地神、谷物神演化成民族守护神,对它们的祭祀礼仪,其人事方面的内涵明显增强。

与礼相辅相成的是乐。礼讲差异,乐则讲和同,以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情绪——喜怒哀乐,产生同类感。《乐记》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其作用是维系社会的团结。礼和乐两者不可或缺,否则社会就失衡。所以《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周乐离不开《诗经》。《吕氏春秋》说,武王即位,命周公作《大武》。《大武》乐舞就是《诗经 · 周颂》的一部分。据专家考证,《大武》有舞有歌,舞分六场,歌分六章。舞的内容:第一场象征武王带兵出征,第二场象征灭亡殷国,第三场象征伐南国,第四场象征平服南国,第五场象征周公统治东方,召公统治西方,第六场象征班师还朝。它们分别是《诗经 · 周颂》中的《我将》篇、《武》篇、《赍》篇、《般》篇、《酌》篇。《诗经 · 周颂》属于神巫舞乐、史诗,创作者是周公,这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辉煌成果。

孔子三十六岁时在齐国听到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种“乐”,显然是与“礼”相辅相成的真善美。在孔子心目中,“韶乐”歌唱尧的禅让,可谓尽善尽美;而“武乐”歌唱周武王征伐天下,尽美而未必尽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诗可以发兴,但需要用礼来规范、约束,用乐来协调和谐。

在政治与宗教的典礼中,用编钟与编磬演奏的音乐以及表演的乐舞,称为雅乐。除了历代君王留下来的乐舞,还有羽舞、干舞、皇舞、人舞等小舞和《诗经》“大雅”、“小雅”、“周颂”中的诗乐,乃至一些宗教乐舞。这种雅乐与周礼一样,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维系着森严的政治秩序。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意味深长地指出: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