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史概要第4版: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影响力

国史概要第4版: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影响力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出现最早的四大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所写的《世界文明史》说得好:大约在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繁荣了一千年之后,中国才开始出现高度的文明。中国文明尽管其形成较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印度晚得多,但仍然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半干旱的黄土高原,而不是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

国史概要第4版: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影响力

考古学、历史学中,学者们通常用某某文化(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来标志一个时期。在这里的“文化”一词,带有特定的含义(与广义文化有别),通常是指还没有文字,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根据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表述,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习俗等。当文字发明并被广泛使用,科学技术已有所进步,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学者们便把那个文化称为“文明”(civilization)。在《周易》、《尚书》、《礼记》等古籍中已有“文明”一词,如“天下文明”、“浚哲文明”、“情深而文明”,本意是指文采、光明,或文德、文教,与现代所谓“文明”的含义相去甚远。今日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成就,足以使人类从原始的社会形态中摆脱出来,跃上一个新阶段。文明的标志可以举出很多,最关键的莫过于文字。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在《古代社会》中说:“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出现最早的四大文明。大体而言,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之前,出现了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之前,出现了印度文明。

在哪个文明更为古老的问题上,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埃及文明最早,有的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更早,各有各的根据。我们宁可说两个文明都很古老,它们并不是交替发展而是并行发展的,有着各自的轨迹。这两个文明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其艺术与科技成就已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

印度次大陆则是另一个文明发源地。印度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已达到鼎盛状态,与稍早的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毫不逊色。印度斯坦的平原,有印度河和恒河两大水系,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印度文明的几个最有影响的中心出现在这里绝不是偶然的。印度河下游的摩亨佐一达罗和印度河中游的哈拉帕,是印度文明的两个主要遗址。哈拉帕的青铜时代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迄今发现有文字的遗物达2000件以上,除印章铜板外,有些陶器和金属器上也有铭文。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文明的标志,也是史前时期与历史时期的区分标志,学者们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3500年逐渐形成,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这种文字通常被刻在庙墙和宗教纪念物上,因而在古希腊文中称为“神圣的雕刻”或“圣书”。这种象形文字由原始的图画符号演变而来,形成表意文字(意符)和表音文字(音符)。当时经常使用的文字符号约700个。中王国时代(公元前2052—前786年)开始以芦苇笔作为书写工具。因而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一种简化的速写体——僧侣体。公元前7世纪,又演变出草书体——世俗体。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定居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苏美尔人是比较先进的。他们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发明、使用象形文字,此后发展成为记写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音节符号和音素符号的集合体。苏美尔人用当地的平头芦秆在黏土泥板上压写字符,笔画呈楔形,所以叫作“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后来为西亚各古代民族所采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迦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印欧语系的赫梯人、波斯人等,都用苏美尔文字来记写自己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楔形文字。(www.daowen.com)

印度早在哈拉帕文明时期就产生了象形文字,这是一种音节字,可以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书写。它们是写在印章、铜板、陶器、金属器上的铭文,约有500个文字符号,其中许多是两个以上符号合成的字符。研究者认为,这种铭文的语言可以定为原始达罗毗荼语。遗憾的是,这种文字随着哈拉帕文明的结束而绝迹。此后一直要到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之后大约过了一千年才有文字系统。这种文字记述的语言,主要是雅利安语的梵语和俗语。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6世纪,因为这时有了成熟的足够数量的文字——甲骨文。但是,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学者们孜孜不倦地从考古发掘的遗物中探寻中国文字(汉字)的起源。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有二三十种刻画符号,这是可以确知的最古的一种具有表意作用的文字符号。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因而推测中国文字已经有了六千年的历史。介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也发现一些文字符号;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已经出现了用三个偏旁构成的会意字,可以设想,当时已经出现了由更早的简单独体字演化成的复体字。裘锡圭对此持审慎的态度,一方面指出,“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跟古汉字相似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另一方面指出,“就汉字形成的历史来说,在大汶口文化原始文字和商代文字之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缺失环节。并且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原始文字只是用作族名的一些单字,因此我们对当时的原始文字的全貌还是不清楚的”。

虽然中华文明晚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但后先辉映,依然光彩照人。美国历史学家所写的《世界文明史》说得好:大约在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繁荣了一千年之后,中国才开始出现高度的文明。然而,当这个远东文明一旦出现,它就延续到20世纪。中国文明尽管其形成较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或印度晚得多,但仍然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这期间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与兵器)在考古遗物中占有显著的重要位置,而且可想而知是上层阶级生活中的一种中心事务。这也是区域性的王朝竞争显要权位的时期,即夏商周三代,西方学者们称为中国文明的形成期。

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半干旱的黄土高原,而不是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夏商周三代的活动中心区域都在黄河中游一带,便是一个明证。何炳棣在《黄土和中国农业的起源》中指出:靠近黄河中游的高原上覆盖黄土——颗粒细小的肥土,土壤松软,使用原始的耒耜(木制农具)即可不费力地耕作,并且可以避免洪水的祸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