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大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遥和丽江是我国两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价值体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大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

(一)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在文化、科学美学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1.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座名城,它的各个横断面,集中地披露了某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成就与特色,它的纵切面,又成为中国历史长卷的一个缩影。而100多座名城联成为整体,更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

平遥和丽江是我国两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1370)扩建,距今已有约2 800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古城墙周长约6千米,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铺面后的居民住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古城北门外镇国寺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 000余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的双林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2 000余尊,被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1824),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平遥古城的评语是:“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 400余米,全城面积380公顷,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千米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11块匾额。五凤楼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像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建筑装饰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丽江古城外围还有白沙民居建筑群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千米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千米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这里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桥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四方广场,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今天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楹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着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着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www.daowen.com)

2.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价值体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方面。恐龙之乡自贡是四川盆地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并有科学记录的地区,自1915年以来,已发现恐龙化石点近百处,其中大山铺恐龙动物群化石蜚声中外,化石富集区达17 000平方米,重叠堆积着各类中侏罗纪恐龙及其伴生动物化石,相当部分是新属新种。这些珍贵的化石及其埋藏环境填补了恐龙演化史在中侏罗纪的一段空白,为研究恐龙等古爬行动物分类学、埋藏学、生态学、骨骼学、生理学、演化规律及四川盆地的古气候、古地理中生代地层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1985年建成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在遗址上建造的恐龙博物馆。自贡还是中国的盐都,自古以生产井盐著称。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已有近2 000年的历史,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古代盐工创造的一整套以深井钻凿为代表的井盐开采技术和工艺,走在当时世界前列,钻井术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与四大发明并列的第五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自贡保存了众多的古代、近代盐业遗址和文物,其中如清道光年间开钻的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在世界钻井技术发展史上是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东源井是一口以生产天然气为主、同时生产卤水的卤、气共生井,以自贡地区特有的卤气同采的井口装置——img46盆开采天然气,上小下大的截锥体木制“img47盆”具有降低井内气层压力,气、水分离,配风,防止火灾和中毒,进行卤、气同采作业等功能,是中国古代天然气开采的重大科技成就。

都江堰是因堰而兴的名城。兴建于2 00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坝、宝瓶引水口三大工程组成的都江堰选址科学,布局合理,三项工程各有其独特功用,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协调自如,联合发挥出分流引水、泄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的建成造就了沃野千里的蜀中天府之国,至今仍在持续地造福人类,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川北名城阆中,曾是古代天文学的中心。西汉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最完整最严密的历法,又创制浑天仪,确立了世界最早的浑天说的基础;东汉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唐代袁天罡、李淳风都是当时的天文巨子,李淳风撰写有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专著《己巳占》。这些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是科技史上的宝贵财富。

历史文化名城的科学价值还体现在城市的规划布局上,汉魏洛阳、魏齐邺城、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等都是城市规划史上的杰作。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周礼》城制的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表现出古城建设崇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3.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价值

当代著名美学家陈望衡说:“凭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一种特殊的撼人心坎的美。这种美的基本品格为典雅、崇高、凝重、深厚,它与现代文明相衔接,巧妙结合,和谐统一,焕发出特殊的魅力。”[3]

历史文化名城的“典雅”表现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典”即历史悠久。在古城西安境内,可以看到距今50~100万年以前比北京人更加原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的生存遗迹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半坡人遗址,在约1公顷的范围内,有房屋遗址45座,围栏2座,储藏窖穴200多个,陶窑遗址6座,墓葬250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距今6 000年前半坡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图景宛在眼前。而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建章宫遗址、太液池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华清宫遗址、隋唐圜丘遗址、秦始皇陵大雁塔、小雁塔等遗址文物则展现了西安作为周、秦、汉、隋、唐强盛王朝帝都的风范。“雅”是文化的精华。唐代长安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是诗歌的中心。唐诗中开宗立派的知名诗人,或从长安走向全国,或从各地汇聚长安,唐代长安诗坛上闪耀着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骆宾王孟浩然王昌龄王维、高适、岑参、元结、韦应物、孟郊、贾岛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璨的明星。唐诗中的许多著名篇章也有如瑰丽的画卷极妍尽态地描绘了长安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唐长安乐舞吸取了边裔各民族音乐舞蹈的精华,加以融会贯通。《新唐书·礼乐志》说:“至唐,东夷乐有高丽百济,北狄乐有鲜卑、吐谷浑、部落稽,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凡十四国之乐。而八国之伎,列于十部乐。”[4]唐代宫廷舞蹈名目极繁多,大致有两类:健舞矫健刚劲,有剑器、胡旋、胡腾、柘枝、阿辽、大渭州、大摩支等;柔舞轻柔婉转,有六幺、凉州、乌夜啼、回波乐、兰陵王等,柘枝、胡旋、胡腾舞等显然来自西域。边裔各民族的曲调和乐器传入中国,深受唐人的喜爱,与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唐代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完成了一次整合。

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其对象一般来说以高大体形形之于外,以雄伟力量灌注于内,气势博大,内涵深刻。崇高是历史文化名城又一重要的美学品格,有着巨大的审美魅力。拉萨城的中心建筑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 700米的红山之上,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它规模庞大,气势宏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蕴藏了藏、汉、蒙等民族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以前,布达拉宫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日喀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古城围绕扎什伦布寺而建。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光山南侧,依山而筑,坐北向南,楼房经堂依次递接,长达3 000余米的宫墙迤逦蜿蜒,绕寺一周,金顶红墙的主建筑在10多千米之外即可见到。扎寺东北部高高耸立32米的展佛台,凌驾于整个建筑群之上,更显高大宏伟,从扎寺南面远在几十里外眺望日喀则,展佛台即首先映入眼帘。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大师的驻锡地,黄教四大寺院之一,每年的“展佛节”,僧徒和信众千里迢迢赶来顶礼膜拜,敬献哈达,磕头祈福,场面甚为壮观。

历史文化名城典雅、崇高的人文景观与良好的生态、文态环境相和谐,令人悦耳悦目、悦志悦神。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含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会的产物。据三江交汇处的乐山,江对岸有凌云72峰对峙,在最高的凌云山上建有凌云寺和凌云大佛,世界最大的坐佛临江端庄而坐,脚踏滔滔江水,凝视嘉州城。岷江东岸乌尤山又称离堆,与凌云山并列,因李冰凿开连在一起的凌云山和乌尤山,使乌尤山离凌云山独立而得名,孤峰卓立,山环水抱。山上有乌尤寺等楼台殿宇,绿瓦红墙掩映,景色秀丽。三江自然,离堆鬼斧,大佛神工,在乐山得以完美结合。

(二)从旅游的本质看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现代旅游学者偏向于从审美的角度加以阐释。谢彦君认为:“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5]王柯平认为:“旅游观光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6]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复杂的物质构成和文化构成,熔山水、文物、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服饰、烹饪、风俗、传说、文学、学术文化等于一炉,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于一身,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一切形态,在满足游客的旅游审美需求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