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崇高地位

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崇高地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洛阳赢得了中国文化版图上“天下之中”的崇高地位。

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崇高地位

一、历史事件

名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地位,是城市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体现,对其自身的发展道路和特色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

国都的治乱兴废是王朝更替兴衰的缩影,西安、洛阳这两个中古以前最重要的都城,见证了2 000年间历史的变迁。西安自公元前11世纪建城开始,目睹了周王朝的勃兴(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中衰(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厉王奔彘,周公、召公共和行政)、终结(公元前771年亡于犬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的建立,楚汉相争鸿门宴的惊心动魄,烧毁秦宫的熊熊大火;西汉王朝的诞生,文景之治开辟的第一个“盛世”,汉武帝立太学、尊儒教、通西域、破匈奴的文治武功;十六国、北朝的纷纷动乱;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隋王朝将国家南北重新归为一统的功业;大唐如日中天、照耀世界的辉煌,安史之乱人民流离的伤痛和盛极而衰的国运;……

洛阳从夏商到北宋3 000余年间,建都(包括陪都)长达2 000年之久,宋人李格非说:“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11]司马光更直接地讲:“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洛阳不仅发生过商汤即位、平王东迁、光武中兴、党锢之祸、董卓之乱、八王之乱、永嘉之乱、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武则天称帝等政治大事,许多文化事业上的大事也发生于洛阳。兹举几例:1.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入周问礼。周公营建雒邑后,依据周原有的制度,参酌殷礼,建立各项典章制度,即所谓“礼乐之制”。礼乐制度是周王朝的立国之本,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社会发展得到促进,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理念成为后世儒学之源。周敬王时,孔子得到鲁君的支持到雒邑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此后孔子学业大进,广招弟子,传播儒学。礼乐制度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中,影响中国数千年。2.道学创始。道家创始人老子曾为东周的“守藏室之史”,长期在洛阳管理图书典籍,所著《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汉代曾以黄老之术治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创立后,以《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尊老子为教祖,洛阳是道教的主要活动中心之一。3.佛学始传。东汉永平求法,佛学首传于洛阳,国家创建的第一座佛寺诞生于洛阳。汉魏时佛经与佛律大都在洛阳被翻译出来,最早的汉文佛经《贝叶经四十二章》和汉文佛律《僧祇戒本》都从洛阳播扬北方。北魏时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洛阳的佛寺多达1 300余所,号为“佛国”。位于阊阖门外的永明寺住有外国僧侣3 000多人,它由信佛的孝明帝和胡太后率领百官亲自修建,规模雄伟壮观,九级佛塔高百丈,上挂金铎120枚,金铃5 400枚,夜深人静时,声闻十里。在洛阳城南的龙门山上还开凿了著名的龙门石窟,由孝文帝开凿的宾阳洞中洞用了24年时间,洞内11尊大佛雕刻精美,富丽堂皇。佛教的兴盛成为洛阳文化景观的一大特色。以洛阳为中心,辐射整个江北地区,共有佛寺3万余所,僧尼200万人。隋唐时期,洛阳刹庙林立,香火隆盛,继北魏之后大规模开凿龙门石窟。宋元明清,洛阳佛教虽不及前代繁盛,但传灯有序,世代不绝。洛阳白马寺不仅是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而且影响周边诸国:约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4世纪传入朝鲜;6世纪前期传入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华人、日本人旅居欧美,佛教在欧美也有所流传,源流所系,均在洛阳。4.魏晋玄风。魏晋时期,经学式微,玄风渐炽,京都洛阳一批名士大兴清谈之风,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向秀、郭象等。5.理学奠基。北宋洛阳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同受业于周敦儒,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还认为理是“天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最高准则,并以此阐释封建伦理道德,把三纲五常称为“天下之定理”。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洛学。洛学以儒学为核心,并将佛、道渗透于其中,旨在从哲学上论证“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秩序。二程洛学开理学之先河,而宋明理学是宋代之后漫长中国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洛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根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6.一批重要著述、发明的诞生。东汉、魏晋以至北宋等时期,洛阳还是硕儒云集的文化中心,许多重要的著作、发明诞生于此。如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制浑天仪、候风地动仪,马钧发明指南车、龙骨水车等,均在洛阳研制成功;东汉王充作《论衡》,班固、班昭著《汉书》,晋左思撰《三都赋》,陈寿撰《三国志》,北魏杨衒之著《洛阳伽蓝记》、郦道元著《水经注》,北宋欧阳修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司马光纂《资治通鉴》等,也都基本在洛阳完成。这些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洛阳赢得了中国文化版图上“天下之中”的崇高地位。(www.daowen.com)

北京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记录了封建制度由盛而衰、最终解体的全过程。从长达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天朝大国”一去不返;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的维新启蒙,中国在探索自强之路;从义和团运动的如火如荼,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廷摇摇欲坠,终至清帝逊位,帝制终结。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开端,而1949年天安门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个全新的人民共和国在华夏神州诞生。

发生在西藏政治、宗教中心拉萨的历史事件,则清晰地展示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过程。拉萨是伴随着吐蕃王朝的建立而兴起的。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吐蕃王朝,同时定都拉萨,次年即遣使长安请求与唐室通婚。贞观十六年(642),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根据文成公主的建议,用白山羊驮土填平卧马错,建成大昭寺,这是拉萨最早的建筑,“拉萨”之得名也源于大昭寺建设过程中的这一传说。景龙四年(710),赤德祖赞迎娶唐朝金城公主。长庆二年(822),唐朝派官员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双方于拉萨东郊会盟,重申“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次年立碑于大昭寺前,永远记下了唐蕃、汉藏之间交好的历史。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直到13世纪,西藏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13世纪,蒙古贵族笼络西藏宗教势力,1244年,开府凉州的元太宗窝阔台之子阔端派使者迎请萨迦班智达到凉州会面。萨班离开萨迦,先到拉萨同各地方势力就归顺蒙古的有关事宜进行了磋商,1246年抵凉州,议定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1247年萨班致蕃人书,劝告各僧俗地方势力归顺蒙古,开创了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归顺中央政权的历史时期。忽必烈即位后,诏萨班衣钵传人巴思八为国师,统领天下释教,又设总制院(后改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行政事务,由巴思八领总制院事,从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代在西藏设“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的行政管理机构,相当于布政司,西藏地区第一次成为一个相当于省的行政区。15世纪初,喇嘛教格鲁派(黄教)以拉萨为据点逐步统一全藏,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局面。1727年清廷在拉萨设驻藏办事大臣,1751年又在拉萨建立噶厦政府,并授权达赖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1793年逐次设立金本巴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监督达赖、班禅和其他大呼图克图的转世,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逐渐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