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数民族政权更迭与名城政治地位的升降
在我国边疆地区,历史上建立过不少少数民族政权,它们的兴起、发展与衰亡,直接影响到其辖区范围内名城的兴衰,兹择要分述之。
集安位于吉林省最南部,中朝边界鸭绿江西岸,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境内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贯,蜿蜒200余千米,将集安分成岭南岭北。战国时期,燕昭王东击朝鲜侯国,此地属燕。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这一带曾设高句丽县,属玄菟郡。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来自扶馀的高句丽始祖朱蒙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了朱蒙高句丽政权,定都卒本川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汉平帝元始三年(3)起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城区),从此开始了集安作为高句丽王都的历史。高句丽是夫余族的分支,立国之初,势力弱小,归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东汉时期,势力强大,开始作为藩属国直接向中央政权朝贡。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东汉割据势力辽东公孙康乘高句丽内讧之机进袭,“焚烧邑落,攻破国都”,国内城被毁,山上王移居丸都(在今集安城北)。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幽州刺史毋丘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10],破丸都,屠城,高句丽第十一代东川王“单将妻子逃窜”,之后曹魏政权又发起一系列摧毁高句丽附属国体系的军事行动,使高句丽遭到极大打击,山城从此荒废近百年。东晋咸康八年(342),即高句丽第十六代故国原王十二年的春天,高句丽重修丸都城,并于同一年秋又一次移居丸都。但不到4个月,前燕慕容皝带兵4万,再遣将带兵1万5千,南北夹击高句丽,高句丽王钊舍妻弃母单骑亡匿,燕军“收其府库累世之宝,虏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11]。丸都山城几经盛衰,终于荒废。次年,钊派弟弟向前燕称臣。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高句丽又遣使入贡于秦。385年,后燕慕容垂时期,高句丽趁后燕立国未稳,击败后燕,占领辽东、玄菟二郡,幽、蓟不少流民归附高句丽。此后后燕虽屡次进攻高句丽,一度收复二郡,但都不能大胜,高句丽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到北魏拓拔珪时期,高句丽王谈德的势力开始强大,击败百济、新罗,占有朝鲜半岛大部及辽东平原抚顺、辽阳一带,高句丽进入历史上的强盛时期。谈德于402年去世,谥“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高句丽王钊的曾孙高琏继位后,派使者向北魏太武帝进贡,受封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高琏继位十五年(427)迁都平壤。高琏死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活了100多岁,谥长寿王。隋和唐初期,多次出兵征讨高句丽,终于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灭高句丽,设哥句州都督府,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政权前后存在700年左右,从公元3年到427年,在集安建都425年,历19代王,高句丽时代的城址(国内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关马山城等)、墓葬以及多处遗址,如国东大穴遗址(祭址);南北道遗址(通往国内城的南、北道路)、气象站遗址、采石场遗址等,星罗棋布于集安境内,反映了颇具特色的高句丽文化。高句丽为唐所灭后,历经渤海、辽、金、元、明、清等朝,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辑安县,县城在通沟,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集安县改为集安市。
(二)后金、清政权与沈阳、吉林、哈尔滨
东北地区在古代相继为肃慎、匈奴、鲜卑、夫馀、契丹、高句丽、蒙古、女真等民族的居住地,这些民族建立过夫馀国、渤海国、辽国、金、后金、清等政权,满清政权更以此为根据地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对东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直接影响到沈阳、吉林、哈尔滨三名城的崛起。
地处辽东半岛腹地的沈阳古代为东北军事重镇。公元前300年前后,燕国在此屯兵戍边,设立哨所,称为斥堠。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在沈阳境内设候城,为中部都尉治所,初具县邑规模。辽神策六年(921)在沈阳境内置沈州,筑有土城。金代沿用沈州之名。元元贞二年(1296)改沈州为沈阳路,沈阳成为关内外交通要塞、商品集散地和文化联系纽带。明代设沈阳中卫。明末,建州女真兴起,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称汗,国号大金,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永陵)。1621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攻占沈阳,1625年从辽阳迁都沈阳,把明代砖城加高加宽,改原四门四关为八门八关,改城内“十”字街为“井”字街,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具有汉、满、蒙、藏等各族文化艺术交融特色的宫殿、寺塔。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登基大典。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国号为大清,沈阳成为大清国都。1644年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顺治十四年(1657)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成为关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作为满清政权早期历史见证的沈阳故宫以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福陵、昭陵,成为沈阳最珍贵的文物古迹。
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吉林市秦代以前是满族祖先肃慎人的居地,约西汉初期夫馀族在今吉林市龙潭山与东团山之间的南城子古城建都,唐代曾为渤海国涑州治所。明嘉靖四十年(1561)海西女真乌拉部在今吉林市城北35千米的乌拉古城建国称王,号乌拉国,后为努尔哈赤所灭。清朝定鼎中原后,视这里为发祥地,皇帝多次亲巡,并作为清王朝的祭祖圣地长达200多年之久。康熙十年(1671)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移驻吉林,筹建吉林城,康熙十二年建成。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驻地移此,吉林遂成为清政府统治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的重镇,此后直到1954年的200年间,吉林一直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哈尔滨地区在夫馀、渤海、辽时期分属于夫馀国、渤海国颉府和辽国东京道管辖。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市上京旧址),哈尔滨即成为上京的京畿地区,是会宁府出入松花江的要地。元、明时,哈尔滨是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辖区。清中期后,实施“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大量满、汉族移居哈尔滨地区,到19世纪末,境内已形成近百个军屯和渔村,人口近5万,手工业作坊和集镇有所发展,初步形成城镇格局。以后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迅速兴起成为东北北部地区的近代化都市。
(三)北魏、辽、金政权与大同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冀、蒙交界处,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长期争战的边塞军事重镇。春秋时为北狄所居。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疆筑塞,大同属赵国的代郡、雁门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平城县,西汉初,平城先为韩王封地,后为代国封地。东汉末,匈奴侵边,平城毁于兵火。大同是鲜卑政权北魏的发迹地。386年,拓拔珪建国称魏,史称北魏,于389年自北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平城,改号皇帝,置司州,治代郡平城。北魏在此建都长达97年,历6帝7世,直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对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广建苑囿佛寺,城市极为兴盛。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原京畿地区置恒州,至唐代一直未州治。
五代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其地属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辽占大同185年,称西京78年,在北魏平城原址上营建西京大同府,城周10千米,边防军官的府邸多建在西京,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非亲王不得主之”[12]。辽在大同建有许多巨刹塔庙,重熙六年(1037)建观音堂,七年(1038)建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清宁二年(1056)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金代仍为西京。元代为大同路。明代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属山西行中书省,为“九边重镇”之一。清代为大同府。
大同是北魏、辽、金三代故都,特别是作为北魏都城的90多年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三代均崇佛,至今大同仍留有多处石窟、佛寺等著名的宗教建筑。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上,北枕巍峨的大青山,南濒滔滔的黄河水,环山之间为平畴沃野,是理想的驻牧地。夏商周三代,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战国至秦汉,这一带是汉族与匈奴争夺的地方。赵武灵王励精图治,沿阴山山脉筑长城1 000千米,并于阴山河曲筑城,占卜选址时“昼见群鹄游于云中”,遂于其下筑城,取名云中(遗址在今呼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汉时均于此设云中郡,延续近300年,东汉时始废。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筑有土城,遗址尚存。东汉时期,匈奴衰落,鲜卑族逐渐兴起,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拔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迁都平城后设为北都。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唐中宗神龙三年(707),朔方总管张仁愿于黄河北筑东、中、西三受降城以扼突厥,其中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辽国,神册年间(916—921)在今呼和浩特境内设天德军和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
今呼和浩特市区的兴起始于蒙古土默特部政权的建立。明孝宗成化年间(1465—1487),蒙古达延汗(1461—1504)统一蒙古诸部,领有此地,并分封子弟。后其孙阿勒坦汗(1507—1581,或称俺答汗)领有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不久统一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阿勒坦汗强调发展畜牧业和农业,使蒙汉人民定居务农,又大力传播佛教文化,促进蒙、汉、藏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隆庆四年(1570),阿勒坦汗受明封为顺义王,次年主动与明朝达成互市协议。1572年,召集各族能工巧匠,“依照先圣祖失去的大都式样”,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这座以青砖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地蒙古人称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去世,其妻三娘子(1550—1612)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主政30年,万历十五年(1587)被明廷封“忠顺夫人”。三娘子依靠自己的治世才干,维护蒙汉团结,发展土默川,建设归化城,深得人民信赖,呼和浩特地区的蒙汉人民把归化城叫做“三娘子城”。
清初归化城为清王朝靖北据点。雍正十三年(1735)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为八旗兵驻防城,乾隆四年(1739)筑就,位于旧城东北25千米处,建威将军驻此。1913年两城合并称归化县,1914年改归绥县。1928年绥远省建立,以归绥城区设归绥市,为省会。1954年撤归绥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改称呼和浩特,定为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自古为中国各王朝塞上重镇、漠南通往内地交通要冲,鲜卑拓跋部首次于此建都,明代蒙古土默特部以此为中心的统治奠定了呼和浩特在蒙古地区政治中心的基础。(www.daowen.com)
早在战国时期,楚将庄率众入滇,变服随俗,建立滇国,都于今昆明城南晋城附近。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今昆明市城南),在大理地区设楪榆县,正式纳入全国统一建制。直到南诏建都大理的千余年间,滇池县一直是云南高原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唐初,大理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河蛮”的部落,周围共有六个王国,即“六诏”,其中在今巍山境内的蒙舍诏(乌蛮族,今彝族的先民)位于最南边,亦称南诏。贞观二十三年(649),南诏始祖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接受唐王朝“巍州刺史”的封号。蒙舍诏经细奴逻、罗盛、盛罗皮三世后,到皮罗阁时,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灭五诏,驱吐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统一大理洱海区域,建立由少数民族组合起来的南诏国家政权。南诏在巍山经营4代,建都92年,开元二十九年(741)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太和村)。764年南诏王阁罗凤建羊苴咩城于苍山中和峰、龙泉峰下(今大理古城西北角),大历十四年(779),南诏王异牟寻由太和城迁都于此。据《南诏德化碑》记载,南诏为向东发展,阁罗凤于唐广德元年(763年,南诏赞普钟十二年)亲至昆川巡视,盛赞“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永泰元年(765)春派其子凤伽异在今昆明市中心筑拓东城,并积极经营,充实人口,发展经济,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781年改称鄯阐城,809年定为东京,860年升为上都,成为云南高原的第二政治中心。唐元和年间(806—820),南诏国还在今建水设郡,筑惠历[13]城,隶属于通海都督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国亡。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仍定都羊苴咩城。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大理作为南诏和大理国首都前后500余年,一直是云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云南行中书省,在昆明设中庆路,从此云南的政治中心移至昆明,大理在元、明、清三朝降为路、府治所。建水作为古代国际通道上的要冲,元代置宣慰司,明清设临安府,作为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达7个世纪之久。巍山在元代以后曾为府、路、州、县治。
(六)吐蕃等政权与拉萨、日喀则、江孜
西藏高原在秦代属古羌,汉代至唐宋为吐蕃之地。7世纪以前,今天的拉萨一带是一片柳林、苇草、灌木丛生的荒芜沼泽之地,称为卧马塘。公元633年,雅隆部落的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在拉萨地区筑宫堡,修河道,建寺院,拉萨城以吐蕃王朝都城的面貌呈现于世间。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王朝传9代赞普,均以拉萨为首府。从8世纪中叶起,吐蕃王朝社会矛盾渐趋尖锐,在发生了朗达玛执政禁止佛法、封闭寺庙和奴隶大起义等重大事件后,842年吐蕃王朝终于崩溃,西藏地区陷入持续数百年的分裂割据时代,萨迦、帕竹等教派分别在萨迦、乃东等地建立互相对峙的王朝,拉萨作为西藏政治中心的地位衰落下来,许多宫堡城寨寺院毁于兵燹之中。15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以拉萨为据点逐步统一全藏,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局面,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及其弟子修建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使拉萨再度成为西藏宗教的中心。1637年,信奉格鲁派的蒙古固始汗统治西藏,扶持五世达赖统一全藏,1642年,五世达赖在拉萨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1645年,五世达赖派第巴修复和扩建布达拉宫,并从哲蚌寺移居该宫。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赴京,接受清王朝的正式册封,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地方政权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拉萨作为西藏地方首府的地位也一直延续下来。
日喀则是后藏的中心。14世纪初帕竹王朝建立后,大司徒强曲坚赞在元、明皇帝的支持下建立了13个宗,日喀则是他建立的最后一个宗。噶玛王朝统治西藏后,曾在日喀则建都24年,各地商客云集,城市得到扩展。19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将日喀则宗提升为基宗(总管宗,相当于现在的地区)。15世纪中叶,宗喀巴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在尼玛山下主持修建了扎什伦布寺,该寺成为西藏第二号精神领袖班禅的驻锡地。
江孜是西藏自治区的第三大城市。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后裔贝科赞认为这里地形殊异,具吉祥征兆,因此在江孜宗山上修建宫堡,创立基业。895年,奴隶起义,贝科赞被杀,所建宫堡城垣遭破坏。14世纪,萨迦王朝的朗钦帕巴白在宗山重建宫殿,竣工后人们对这座宏伟的宫殿大加赞美,称为“杰卡尔孜”(意为殊胜的王宫),简称“杰孜”,后逐渐演变成江孜,并以此命名这座古城。1418年前后,江孜法王热丹·贡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杰共同创建白居寺和白阔曲登塔(白居塔),各派信徒云集,江孜逐渐发展成为后藏有名的城镇。帕竹王朝时期,江孜是最早建宗的地区之一,宗政府修在杰卡尔孜宫堡的山上,亦称为“宗山”。清代仍设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管辖。
(七)西夏政权与银川
银川位于黄河上游银川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古来就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匈奴等民族的游牧地。秦为北地郡辖地。汉武帝时曾大规模移民至银川平原屯田戍边,公元前119年前后在今贺兰县境内设廉城,属北地郡管辖。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在今银川东郊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匈奴等称为“饮汗城”,为银川建城之始。东晋义熙三年(407),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大夏国,统治包括今银川在内的宁夏大部分地区。赫连勃勃将濒临黄河的饮汗城改建为王家园林“丽子园”,使之成为一座风景游乐城市和大夏国驻兵、囤粮重镇。北周建德三年(574)在原饮汗成置怀远郡、怀远县,并迁二万户于此,这是银川设治之始。唐高宗仪凤二年(677),怀远县城遭黄河水患冲毁,第二年,在旧怀远县城西唐徕渠东侧(今银川市城区)筑怀远新城。宋代改怀远县为怀远镇,为当时“河外五镇”之首。
唐宋时期,党项族在北方崛起。北宋咸平四年(1001),党项族占领怀远镇。景德二年(1005)党项族首领李德明与宋签订和约,保境安民,开展边贸,经济出现兴旺景象。李德明认为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屏障,形势利便,洵万世之业也”[14],决定在怀远镇建都,大建门阙、宫殿、宗庙、官署等,天禧四年(1020)将怀远镇改置兴州,成为本地区的政治中心。宋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子李元昊(1003—1048)即位后立即为建国称帝做准备,扩建宫城殿宇,次年升兴州为兴庆府。废唐、宋赐姓李、赵,改王室拓拔氏为嵬名氏。1038年嵬名元昊在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国都兴庆府。
西夏立国凡9主,189年,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15],兴庆府作为地跨今宁、陕、甘、青、蒙辽阔地域的王朝之都城,与北宋的东京,辽国的上京鼎足而立,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后,兴庆府一度成为废墟。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置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后改中兴府路、宁夏府路,宁夏之名肇始于此。明设宁夏府,后改立宁夏卫,建文年间(1399—1402)设宁夏镇,为九边重镇之一。建文三年(1401)庆王朱徙宁夏,于宁夏镇城南薰门建庆王府。清设宁夏府。康熙三十六年(1679)康熙为征讨噶尔丹,驻宁夏府城18日祭奠抚恤阵亡将士,检阅军队,以宁夏为筹集军需、组织最后剿灭噶尔丹的大本营。1929年设宁夏省,为省会。1944年设立银川市。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为自治区首府。
西夏文化是银川区别于其他名城的最大特色。银川城区是西夏都城兴庆府的故地,西夏遗址随处可见,最著名者有城区的承天寺塔;城区周边西夏文物广布,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陵、贺兰山拜寺口的西夏双塔、贺兰县的西夏宏佛塔;贺兰山大滚钟口、小滚钟口、大小渠口、正马关、拜寺口等沟口,也都有大型西夏建筑遗址。
(八)中亚诸王朝与喀什
喀什是喀什噶尔的简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自古以来这里是我国境内丝绸之路南、北、中诸道在西端的总汇点,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早在公元前2世纪,喀什为西域36国之一疏勒国都。约公元前177年,匈奴征服西域诸国,疏勒归附匈奴。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汉朝设西域都护府,疏勒始归西汉管辖,但新莽时复为匈奴占据。东汉永平十七年(74)后,班超以疏勒为大本营,驱走匈奴,经营西域30年。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安西都护府,疏勒为所辖“安西四镇”之一,上元三年(675)正式设立疏勒都督府。在半个多世纪内,唐王朝和北方西突厥与南方吐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疏勒城的斗争。840至1211年,突厥部族样磨(亚格玛)人以喀什为中心,建立起东起敦煌,西达今中亚锡尔河、北抵巴尔喀什湖、南到昆仑山的强大政权——喀拉汗王朝,喀什作为王朝的东都名震中亚。1215年屈出律在喀什建立乃蛮政权。1218年成吉思汗征西域,将此地封为次子察合台的领地。1288年此地隶属阿姆河行尚书省。元大德十年(1306),察合台汗后裔都洼汗恢复了原察合台旧有领地,宣布建立察合台汗国。元至大二年(1309),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喀什为东察合台属地。之后200余年间,喀什为杜格拉特蒙古贵胄部族及其后裔所统治。这个部族在漫长的时间内完全维吾尔化和伊斯兰化。1483年,杜格拉特部族后裔阿巴拜克日以喀什为中心建立起囊括天山以南与中亚两河流域的庞大的喀什噶尔汗国。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的直系后裔苏里坦·赛义德自中亚领兵进攻阿巴拜克日,夺取喀什噶尔汗国,以叶尔羌(今莎车)为首府,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叶尔羌汗国(亦称赛义迪亚汗国)。在长达164年的叶尔羌汗国历史中,喀什一直是汗国的陪都。
17世纪中叶后,以喀什为基地的伊斯兰依善派“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灭叶尔羌汗国,建立了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霍加”政权,延续200多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白山派首领的后裔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即大小霍加)在喀什噶尔拥兵反清,次年在喀什噶尔建立巴图尔汗国以对抗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彻底平定“大小霍加之乱”。次年在喀什噶尔设置参赞大臣,总理天山以南八大城(喀什噶尔、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焉耆)军政事务。二十七年(1762)于旧城旁筑徕宁城。道光和同治年间,张格尔和阿古柏打着霍加后裔的旗号先后叛乱,在喀什噶尔自立为王,最终都为清廷平息。光绪十年(1884),清廷在新疆建省,在喀什噶尔设巡西四城兵备道(喀什噶尔道),辖喀什噶尔、英吉沙、莎车、和田四城,道治设疏附县城(今喀什市)。
喀什在历史上曾是几个中亚王朝的国都,其间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形成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民族格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稳固地确立了南疆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