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政治中心的变迁及地位升降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政治中心的变迁及地位升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千年来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决定了这些古都的先后继起,升降沉浮。(二)全国政治中心于关中-河洛地区的游移与西安、洛阳名城的发展和鼎盛周王朝建立,奠都丰镐,国家的政治中心第一次发生大的迁移。此后直至隋唐,全国政治中心游移于关中、河洛之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政治中心的变迁及地位升降

一、全国政治中心转移与名城政治地位的升降

城市规模的大小往往同城市政治行政地位的高低成正比,因此,政治地位的升降通常也意味着城市的盛衰。都城是城市制度的最高形式,中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繁多,每个王朝或政权都各有其都城,有的还不止一处,因而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数目也就相当可观。这些古都有的由于人事或自然的原因已经残毁,成为废墟;有的则在原址上延续发展为与古都有着血肉联系,继承了古都的某些风貌和优良传统,具有古都基本品格的现代城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曾经做过都城的约占1/3,都城的历史多多少少会为城市留下印记,而越是兴盛、持久的古都,带给名城的影响越是深刻。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将著名的古都冠以“大”字,先有四大古都之说,后来有五大古都、六大古都之说,到20世纪80年代又有了七大古都之说,而这“七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悉数在名城之列,近年中国古都学会又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数千年来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决定了这些古都的先后继起,升降沉浮。

(一)中原早期王朝的建立与洛阳、郑州、安阳名城的兴起

我国上古时代的都城多在中原地区,其范围为黄河中下游的黄土冲积平原,大体上即今之华北平原。国学大师王国维指出:“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1]这里所说的“东方”,指的是汉朝人所说的山东——太行山之东或关东——函谷关之东的华北平原。可见周代以前的历代君王所建都邑均在中原地区,这里形成最早的统治中心。自伏羲氏至于尧舜,其都城虽皆见于文献记载,但多属传说,尚有待于考核;夏至商代中期,都城迁徙不定,史载禹之后传世十六王,前后迁都有十余次,商自先祖契至汤曾八次迁都,汤之后至盘庚还有五次。这些早期的都城实迹可考者有:夏代前期太康都斟img28,夏桀亦居之,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这也是洛阳建城之始;公元前16世纪商汤定都西亳,商汤之后还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诸王以此为都,前后200余年,其地在今洛阳市偃师城西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商代中期,商王仲丁将国都迁于隞,其地在今郑州市区(郑州商城),此为郑州市建都3 600年之由来;约公元前14世纪,商第二十代王盘庚将国都自奄(今山东曲阜)迁于北蒙,传八代十二王,直至纣亡,历273年,其地在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名城中历史最久远的洛阳、郑州、安阳正渊源于夏商时期的这些古都。郑州商城遗址保留于今郑州市区,根据考古发现,城垣周长近7千米,面积343公顷,城东北部有大面积宫殿建筑遗址。在城内外还发现许多手工业作坊遗迹,并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尊。1974年发现的商代大铜方鼎高1米,是商代前期王室重器。郑州商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奠定了郑州古都名城的地位。安阳殷墟是殷商王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址上发现的50余座殷王宫殿和宗庙、十余座王陵大墓、多处手工业作坊和民居,以及出土的15万余片甲骨文,见证了安阳在3 000多年前最荣耀和辉煌的一段历史,安阳也由此跻身“大古都”之列[2]。今天的洛阳城虽然不是由夏商古城直接发展而来,但这两座古城与洛阳的东周、汉魏、隋唐都城遗址共同构成“五都荟洛”的罕见景观,是洛阳历史遗迹的重要内容。

(二)全国政治中心于关中-河洛地区的游移与西安、洛阳名城的发展和鼎盛

周王朝建立,奠都丰镐,国家的政治中心第一次发生大的迁移。王国维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证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3]可见殷周之际的这次变革在政治与文化史上自有其重大影响。周人兴自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代殷之后,位于沣河两岸的丰京和镐京顺理成章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揭开了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第一篇章。自武王都镐至幽王灭亡,前后共268年。不过丰镐毕竟偏处国境之西部,不利于对广大东部地区的统治,于是武王又迁国家重器九鼎于位于“天下之中”的雒邑(今河南洛阳);成王即位,周公辅政,对雒邑进行大规模的营建,使之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的都城,称为“成周”或“新邑”。新都建成后,成王“迁宅于成周”,雒邑成为国家在东方的政治中心,后世长安、洛阳东西二京并尊的格局即由此发其肇端。

此后直至隋唐,全国政治中心游移于关中、河洛之间。公元前770年,平王由郑武公、晋文侯、卫武公、秦襄公护拥,东徙雒邑,自此雒邑为东周都城凡515年。秦以咸阳为都(城址在今咸阳市渭城区境内),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算起至公元前206年秦亡凡144年,若从秦统一中国算起,则咸阳作为号令全国的都城15年。汉兴,高祖刘邦听从娄敬、张良的建议,入都关中,赫赫有名的古都长安由此建立。汉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密集,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在当时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也是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与之媲美的国际性大都市。西汉以后,又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继以汉长安城为都,前后断续相沿近800年。遗址位于今西安城西北约5千米处未央区汉城乡,城墙及未央宫、椒房殿、天禄阁、石渠阁、建章宫、太液池等宫殿、苑囿遗址尚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汉俑、简册、封泥等珍贵文物。西汉末,长安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加之匈奴日益南侵等原因,东汉建都洛阳,以长安为西京,是名义上的首都,皇帝不时到长安祭扫刘氏皇陵。东汉洛阳城在周代成周城的旧址上营建,平面略呈长方形,《后汉书》“郡国志注”引《晋元康地道记》载“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故又有“九六之城”之称,而之所以采用九、六的数字是因为这些数字有尊贵的含义。城开12门,24条街道,宫殿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城内和城郊还有芳林苑、上林苑、广成苑、单圭灵昆苑等园林。以后三国魏、西晋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均以洛阳为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宫殿建筑豪华,城市经济繁荣,商旅云集,烟寺相望。隋唐以长安为都,洛阳为东都,隋炀帝和武则天时又曾以洛阳为都,两京并尊,这两座古都也同时达到了其城市史上的巅峰时代,并与今天的西安、洛阳古城有直接的承继关系。隋唐长安、洛阳城均为弃去旧址,另择新址而建,无论城池之巨丽、宫殿之恢宏、商业之繁盛、文化之发达,都是空前的,对今天西安、洛阳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与城市特色的形成影响也是最大的。

(三)南北对峙时期邺城与南京的建都(www.daowen.com)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主要的政治中心除长安、洛阳外,还有邺和建康。邺是我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六朝故都”,始于春秋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2)时,战国初年魏文侯曾一度都邺,但秦汉300余年,邺一直只是河北平原次于邯郸的地方行政中心。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占领邺城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邺建社稷、宗庙,置尚书、侍中六卿等职,还设天子旌旗,使邺城成为黄河流域实际的政治中心。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次年定都洛阳,以邺为五都之一。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及北朝的东魏、北齐也相继都邺,合计达78年。《水经注·浊漳水》记载邺城说:“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把邺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和百官衙署,南部为居民里坊区。西墙上以城墙为基础建成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当年“三曹”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传为美谈。邺都人口达20余万,南部居民区坊里间街衢辐辏,设有三市和手工业作坊,百货杂陈,四方土产均集于此。后赵重修邺城,新建、扩建宫殿,修筑园林,石虎曾发郡十万男女,车十万辆,运土修华林苑,垣周数十里,邺成为十六国时代黄河流域最奢华的一个都城。535年,高欢挟持东魏孝静帝迁都于邺,因嫌旧城窄隘,乃发畿内民夫十万在南墙外增筑邺南城,请来八万僧尼,广建佛寺,文人学士亦八方来聚,一时“邺京之下,烟霏雾集”[4],终东魏、北齐,邺达于繁盛的极点。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驻邺城的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失败,杨坚焚毁邺城,邺都沦为废墟,以后更因历史变迁,城址被漳水冲击,仅三台遗址部分犹存。邺是一座被废弃的古都,在其基础上并未发展出新的城市,但其故址与娲皇宫、响堂山石窟、北朝墓葬等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邯郸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一部分;又因邺城地近安阳,与殷墟相去不远,殷、邺同被视为安阳作为古都的两个重要阶段。

汉末三国鼎立,吴孙权立都建业,是为南京建都之始,东晋南朝因之,改称建康,是魏晋南北朝南方最主要的政治中心。南京城始于春秋越相范蠡秦淮河畔所筑越城,本为军事要地和地方小邑,公元229年立为吴都后得以迅速发展,又经过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不断经营,成为南半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城市。梁武帝时城市人口达28万户,约超过一百万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城市规模西自大江,东达倪塘(方山北),南自石子冈(今雨花台),北逾蒋山(今紫金山),广达四十里,周围还有东府城、西州城、丹阳郡城、石头城和临沂、即丘、阳都、怀德4个侨置县城等卫星城。当时秦淮河两岸市廛鳞次,四百八十寺烟雨楼台,乌衣巷簪缨累世,台城柳烟笼长堤,六朝金粉,穷奢极丽。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杨坚怕反叛势力利用建康为基地,决定犁庭扫穴,下令将建康拆毁,“平荡耕垦”,一时金陵王气黯然,豪华盛况成为过眼云烟。

(四)全国政治中心的东移与开封、杭州建都

唐代以后,全国政治中心向东转移,长安、洛阳显赫的帝都地位一去不返。开封首先代之而起。开封地区在上古时代曾为政治统治的中心,相传夏代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老丘即在今开封附近。开封建城始于春秋,郑庄公(公元前743—公元前701)为向中原拓展,命郑邴在今城南朱仙镇附近古城村筑城,取开拓封疆之义,名开封,为囤粮的地方,规模很小。战国时为大梁,魏国最早于此建都,历6君140年,对魏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国范围则是次于咸阳、洛阳、邯郸、定陶、临淄等的第二级城市。但从秦汉以后直到五代以前的1 000多年间,长安和洛阳已长期成为全国性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封不可能相比,只居于郡县地位。五代开始历史地位才有了显著上升,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建都,特别是后周时期,增筑外城,整顿街道,疏通水陆交通,为城市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北宋的定都使开封政治地位骤然上升,工商业也受其影响变得非常繁荣,汉唐以来的坊市制度被打破,阻碍商品交换和生活自由的坊墙被拆除,居民住宅可以直接临街开门,商店也不再受市的限制,工商贸易“通晓不绝”,城市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社会生活的丰富远胜汉唐。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到北宋末开封城市人口约有150~170万人,成为继建康、长安、洛阳之后世界上第四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北宋是开封最繁盛的时期。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城毁于兵燹。金人降开封为汴京路,海陵王时以开封为南京,作为南进的基地,后期金宣宗受蒙古逼迫,迁都于南京。元代以后直至20世纪50年代,开封基本上保持了省会的地方行政中心地位。北宋亡后,南宋迁都杭州,称临安,在其后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杭州是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杭州最早的建置始于秦建钱唐县,但在近800年的时间里仅是一个无足称道的山中小县,隋代大运河的贯通使杭州具备了成为大都会的基础,经唐、五代吴越国、北宋而蒸蒸日上,至宋室南渡,杭州都市的发展乃登峰造极,由吴越国的“东南第一州”,更进一步成为南宋全国第一州。12世纪的世界各国,以南宋最为繁荣富强,故南宋的第一州,实即世界的第一大都会[5]

(五)全国政治中心的南北向迁移与北京、南京的先后奠都

元代迄今700余年间,中国的政治中心辗转于北京、南京两地,而以北京为主。北京本为联结华北平原与北方游牧地区的门户,辽、金南下,将北京作为进一步进逼中原的根据地,开始在此建都,辽代为陪都南京,金代建为正式的都城,称中都。蒙古族兴起于大漠,建立元政权后在金中都东北面选址新建大都城,北京由此成为君临天下的全国政治中心。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最壮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都是第一流的水平,以雄伟华美闻名于全世界。元统治者积极对大都的水陆交通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国内、国际贸易中心,并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城市网络。《马可·波罗行记》中提到:“此汗八里大城(即大都)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质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盖各人自各地携物而至,或以献君主,或以献宫廷,或以供此广大之城市,或以献众多之男爵骑尉,或以供屯驻附近之大军。百货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6]然而元国祚短暂,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初北京经历了一衰一兴的过程。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元大都被攻占后,改名北平府,出于迷信的风水观念,将元大内尽行拆毁。不过30多年后,受封于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夺取帝位,于永乐元年(1403)升北平为北京,称行在,随即开始重新营建北京城的艰巨工程,从永乐四年(1406)到永乐十八年(1420),前后延续15年才基本竣工。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明清易代时这座古都难得地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直至今天,老北京城仍基本保持明代格局,许多建筑也完整地保留着。

六朝古都南京在隋初被平毁,隋唐时代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大运河开通后,扬州成为南北转运的枢纽,因此隋唐扬州盛而金陵衰,到五代南唐定都始再度兴起。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南京第一次作为全国的首都。明初在南京建都共53年(1368—1421),其间朱元璋在南京建造了长达33.676千米的城垣,堪称世界第一大城。明城东倚钟山,西据石头,南包秦淮,北临后湖(玄武湖),把六朝的建康城、石头城和南唐的金陵城统统包括在城内,使山、水、城融为一体,形成举世罕见的城市景观。明初的皇宫建筑群规模宏丽,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南京的人口在洪武三十年(1397)约60万,是当时全国的城市中最多的。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南京人口一度锐减,但南京仍是留都,保留了中央各部和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经济与文化发展都非常发达。清代南京称江宁府,两江总督设治于此,是东南重镇和物阜民殷的工商业大都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进行了一些近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许多建筑留存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见证;其间,也经历了沦陷敌手,死难同胞30万的深重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