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济因素对名城格局的影响
如果说政治、军事的因素使名城格局趋于方正严谨,守卫森严,那么经济的因素则使之趋于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古代都城的建设最注重礼制的规范,上承唐长安城的西安古城、沿袭明清帝都的北京老城仍保持着严整的风貌,然而同为著名古都的南京城则是典型的不规则形都城,除受地形影响外,主要是应经济发展自发建设的结果。早在南朝时期,建康城内的市场就远比洛阳等北方都市多且分散,这些市场多由经济因素形成,而非由官府划定,对居民比较方便。居民稠密的地方,房屋建成里巷,也不同于北方城市方正的里坊。明初对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全城将南唐的金陵城(包括石头城、西州城及冶城)、六朝的建康都城及东府城全部包括在内,达到南京历史上的最大规模,今南京老城的范围基本是由明城墙界定的。城内东部皇城区是行政中心区域,规整有序,体现皇家的威严;市肆区则由商业和手工业自发成长形成,集中于鼓楼以南至秦淮河,道路迂回委曲,布局极不规则。严整与自由同在,最终成就了南京城市格局的另一番气象。
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格局的不同影响鲜明地体现于扬州古城。扬州的建城史始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开邗沟,沟通淮河与长江,并在蜀冈古邗邑之地筑邗城,周长约10里,形成扬州最早的雏形。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将邗城重加修筑,更名为广陵城。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邗城址扩建广陵城,城周十四里半。东晋桓温曾重筑广陵城。随着运河功能的发挥,唐代扬州成为漕运中转和百货集散地,原先的城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要,遂向蜀冈以下发展,除官衙集中的子城外,又沿运河建成面积约2 000公顷的罗城,呈长方形,主要为商业区和居民区。五代周世宗柴荣占据扬州后,以城大难守,在故城东南隅另筑小城,称“周小城”。宋建炎元年(1127),为了抗金,利用唐代罗城南半部改筑成宋大城,周长约15里。南宋末年,蒙古军压境,又在蜀冈唐子城原址上筑宝祐城,并在宝祐城与宋大城之间筑夹城,作为联系二城的军事通道,三城形似蜂腰,又称“蜂腰城”。元代袭用了宋大城。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攻下扬州,知府李德林以旧城墟旷难守,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这就是扬州现在的“旧城”,周长1757丈。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防倭寇,紧接旧城之东另筑城,把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包入城内,城约10里,称“新城”,新、旧两城的格局就此形成。清代仍沿用明城。
扬州城池自唐代起,城市布局以运河为主线,“逐河而城”,一直延续到清代,体现出扬州“运河都会”的特色。而大运河的开凿和南北航运的发展,使扬州成为联结南北和长江中下游的主要城市,城市政治行政地位也有所提高。唐初,扬州成为东南重镇,唐王朝在扬州置扬州大都督府,下辖扬、和、滁、楚、舒、庐、寿7州。贞观元年(627),全国分为十道,淮南道设在扬州,下辖14州。其后行政建制虽然也有一些变化,但扬州始终是区域政治行政的中心。如今的扬州古城新旧并立,各自呈现不同的形态,旧城街巷体系排列有序,主次分明,纵横严谨,部分地段保留有唐代里坊制的痕迹;新城会馆园林密集,市场繁荣喧闹,街巷体系呈现自由随意的状态,显然是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结果。
位于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古城也由新城和老城两部分组成,两城隔江而峙,形成罕见的双联式城池。老城位于湘江北岸,始筑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万历间为安置“改土归流”后的官员、驻军及其家属而重建,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城墙高大,有明显的军事色彩。清中叶以后,遵义以蚕桑和丝织业为主的经济兴旺发达,由此促成了城市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四川经遵义至贵阳商路的开辟,遵义人口更加集中,逐渐向湘江东岸扩展,沿交通线形成新的市街。咸丰八年(1858)围绕新市街修筑城垣,是为新城。新城以川黔商路为轴带状布局,城内多为繁荣的商铺区,以后在新城南北又沿川黔商路扩展,形成两个狭长的关厢带。这样,老城应军事防御的需要布置在山麓地带,受地形限制,呈不规则的圆形;新城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沿交通线呈带状延伸,新老城夹河而立,各呈其姿,在名城的城市格局中是非常特别的(见图2-9)。
图2-9 遵义古城示意图[77]
景德镇是以陶瓷业为主的工商业城市,布局与一般的县城有很大不同,不是以官府庙宇为中心,而是随窑场的分布伸展。在明代以前陶瓷手工业尚不集中,窑场零零落落散布于镇周围几十里范围内。明清全盛时期,生产扩大,人口增多,原料、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产品外销都要依赖昌江运输大动脉,官私窑场均向昌江岸边集中,城区即沿江东岸长条状发展,城内主要街道则呈南北向与昌江平行,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状(见图2-10)。
图2-10 景德镇图(1956年)[78]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23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
[3]转引自叶骁军著.中国都城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0
[4]论语·雍也。
[6]史记·卷四·周本纪。
[7]管子·乘马第五。
[8]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22
[9]史记·卷四·周本纪。
[11]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
[12](唐)杜佑.通典·卷第一百七十四·州郡四·古雍州(下)。
[13]参见宋史·卷二六○·李怀忠传。
[14](明)高启.清明赠馆中诸公。
[15](唐)李白.金陵三首其二。
[16](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17]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23
[18]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
[20](唐)慧立,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
[21]罗哲文.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0
[22](东汉)桓宽.盐铁论·(卷一)通有篇。
[23](东汉)桓宽.盐铁论·(卷一)力耕篇。
[24](宋)陆游.入蜀记·卷四。
[25](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26]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44
[27]引自国家文物局网站:www.sach.gov.cn/PublishCenter/wenbo/dtbf/zhuanti/shjych/yichml/60.htm
[28]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2
[29]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上。
[30]转引自陈宝森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康熙五十年《烟波致爽》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3
[31]转引自陈宝森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热河志》卷七十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4
[32]转引自陈宝森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5
[33]见《热河志》卷二十五,《行宫》上,转引自上书第7页。(www.daowen.com)
[35]尚书·召诰。
[36]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7]根据谭其骧先生的意见,西安作为古都包括丰镐期、咸阳期、汉晋北朝长安期、隋唐长安期4个时期(见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谭其骧序),涉及地域范围主要在今西安和咸阳市域内,这里为行文方便,以“西安”笼统称之。
[38]史记·秦始皇本纪。
[39]史记·秦始皇本纪。
[40]汉书·高帝本纪。
[41]汉书·娄敬传。
[42]五陵指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43]晋书·石季龙传。
[44]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7
[45](唐)杜甫.秋兴。
[46](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47](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七。
[48]堂子即传统的家族祠堂,是祭祀天神和祖先的地方。祭堂子是女真族许多祭祀的一种。
[49]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4
[50]辽代实行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湟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县;东京辽阳府,在今辽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在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在今山西大同市。
[51]史记·货殖列传。
[52]我国对外来文化的翻译工作大致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东汉末年到元朝至正初年,是印度佛教的翻译时期,历时700余年;二是西方科学文化的翻译时期,从明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华开始至今,已达400余年。梁启超在《中国近二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自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入中国之始”。
[53](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八·大品经序第二。
[54](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八。
[55]译主为主译人,也是译场的总负责人;证梵语的职责是考察梵文有无差误;笔受负责将译主所译梵文字义按梵文句式结构记录下来;缀文负责将笔受的记录加以整理,使其符合汉文文法;润文将整理好的译文进行加工润色,是其流畅优美;正字负责纠正译文中文字上的讹误;证义的职责是验证已译之文与梵本有无出入;监护大使是钦命的译场与朝廷间的联系人,在译经完成后,由其监阅通过;书手为抄录人,由善书者充任。参见来新夏等著《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第1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56]冯友兰.冯友兰自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57](意)路易吉·戈佐拉著;刘临安译.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7
[58]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8
[59]引自国家文物局网站www.sach.gov.cn
[60]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99
[6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7
[6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62
[6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9
[64]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城市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都会,不是因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而自然形成,而是从政治中心、军事据点演变而来,成为政治中心、军事据点和经济中心的综合性城市。
[67](唐)卢求.成都记序.见《全唐文》卷七四四。
[68]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71
[69]宋书.卷五十四.孔季恭等传论。
[70](唐)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
[71]张怡,潘文明.苏州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728
[72]转引自王卫平,王建华.苏州史纪:古代:(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二.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62
[73](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一.见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
[74](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
[75](清)孔尚任.广陵听雨诗序.见《孔尚任诗文集》第二册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
[76]韩侍桁.论海派文学家,见马逢洋编《上海:记忆与想象》.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
[77]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89
[78]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