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富于历史特色的格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条件之一,而名城格局的形成也和政治、军事因素密切相关。早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初期,由于城市主要因政治原因而建,王室、贵族、军队成为城市社会的骨干,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处于从属地位,为前一类人服务,都城成为区域的中心,而都城中则以宫殿以及祭祀性、宗教性的建筑为中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记载反映了先秦时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思想:以宫城为中心,中轴线对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棋盘式的道路网等,并形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城市规划制度。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实例来看,大多数的都城布局都遵循这一制度。受都城建设的影响,地方城市也基本上以都城规划为模式,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故宫和一座县衙门在格局、体制上是一致的,可以说县衙门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皇宫,皇宫是一个放大了千百倍的县衙门。”[56]都城中以宫殿建筑占据主要空间,一般州府县城以行政机构建筑占据主要的中心空间,这种格局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特点,而政治因素正是这一特点背后的深层原因。一位欧洲人描述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和北方城市说:“封闭式的城墙,经纬正交的交通网络,居于中央位置的宫殿,南北贯直的中轴线,建筑面南为最佳朝向,建筑的高度相差无几,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一层,以及普遍采用的庭院式建筑,几乎是所有建筑的唯一特点,包括宫殿、庙宇、市场、普通住宅。一个在形态模式上(试想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宫殿和大教堂)或都城规划上(试想欧洲广场可作为市民行使权利的聚集场所)没有临时性和个性的城市,体现出的只是那种承认皇帝及其官吏为唯一政治道德权利的文明。”[57]在现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区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格局的遗留。
作为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典范的北京城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今北京旧城的格局和规模奠定于明代(见图2-3)。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由于不打算在北京建都,出于迷信的风水观念,将元大内尽行拆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积极准备迁都,乃开始重新营建北京城的艰巨工程。明代的北京城,放弃了空旷的元大都北部,在旧北城墙以南另筑了一道新城墙,南城墙亦向南移约1千米,东西两城墙仍依元大都之旧,城大致呈长方形。嘉靖年间增修南郊外罗城后,形成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城内紫禁城和皇城相套叠。紫禁城(即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心,周围环以宽阔的护城河,中轴线上按“前朝后寝”制度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六座大殿: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此三大殿为中心的建筑群即“外朝”,是举行大典、召见群臣的场所)、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此后三宫为中心的建筑群即内廷,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等居处的地方)。这六座象征最高权力的宫殿,恰好位于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显示出封建帝王的惟我独尊。宫城之南,出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为一“T”型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两侧的宫墙之外,分列着中央政府的衙署,包括吏、户、礼、兵各部及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锦衣卫等。宫城以北,出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有人工堆筑的土山万岁山(清代改称景山)。万岁山的中峰亦耸立于全城的中轴线上,这一立体设计更加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皇城环绕于宫城之外,设有四门,即承天门、北安门(清代改称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皇城北安门外有钟鼓楼两座高的建筑,是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这条中轴线南起外城正南门永定门,向北穿越紫禁城的正中心和万岁山中峰,止于钟鼓楼,全长近8千米。紫禁城的东西两侧,分别营建祭祀祖先的太庙和祭祀土地五谷神的社稷坛,城内外还按一定位置营建了天坛、山川坛(清代改称先农坛)、日坛、月坛、地坛等,作为各种国家祭祀的场所。清代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就连紫禁城在内,只是对建筑物作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于城市格局没有什么变动。
图2-3 明代的北京城图[58]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59]平遥城的格局是汉族地区县城的典型代表。城池为方形,除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外,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城内严格遵循封建礼制规范布局,以南大街为城市中轴线,按左文右武、东道观西寺院的规律对称分布庙、署、观等建筑,市楼横跨南大街,居全城中央,街、巷格局或成“干”字形,或成“丁”字形,“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纵横交织,最高行政机构县衙位于西南部较高的突出位置,坐北朝南,气势庄严(见图2-4)。
图2-4 平遥古城格局示意图[60]
苏州是南方州府城的代表,自建城以来的2 500余年间城址基本没有变动,古城的格局亦大致保持了1 000多年前宋《平江府图》(见图2-5)所反映的基本面貌。城平面为矩形,道路成方格形,府治所在的子城在城中央略偏东南,这些都体现出礼制的影响。只不过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因此城门水陆并开,今盘门水陆并联古城门尚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城内河道多为人工开凿,与街道平行,常是前街后河,构成“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既表现出水乡地区的环境特点,又不失州府城的规范。
图2-5 宋平江府图(苏州)[61](www.daowen.com)
《吴越春秋》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郭既为防御而设,则城市布局将宫殿、府城、县衙置于城中心就不仅是具有政治象征意义,而是更有利于防守的现实考虑。至于一些专门的军事防卫城市,其布局更以军事防守为第一要义。我国2001年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位于辽西走廊,扼东北通往华北的通道,依山傍海,形势险要,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长城由燕山逶迤而来,直达海滨,山海关即坐落于山海之间的“蓟辽咽喉”要害之处,号“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此置山海卫,徐达于洪武十五年(1382)修筑关城和城防体系,在山海关附近精心布置了由长城、7个城堡、10大关隘和数座敌台组成的完整的古城卫戍体系:以关城为主体,南北两翼(南北翼城),左辅右弼(东西罗城),二城哨卫(威远城、宁海城)、一线坚壁(长城)(见图2-6)。
图2-6 山海关城防布置图[62]
有些名城独特格局的形成,也是出于军事防守的需要。如地处江淮平原中心、扼南北交通咽喉的淮安长期以来是重要的地区性军事政治中心和商贸中心城市,一州三城,构造独特。城市的主要部分是始筑于东晋的旧城,元末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守淮时筑新城,明初包以砖壁,与旧城呈犄角之势。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漕运都御史章焕为防御倭寇侵犯,在新城、旧城间沿东西两端加筑两道城墙,把两座城连接起来,是为联城,亦称夹城。三座城都有完备的防御设施,三城一体,固若金汤。这是我国唯一的由三座城相连的古城(见图2-7)。
图2-7 淮安城平面图(1905)[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