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与《西域图记》
在河西的历史上,隋炀帝西巡张掖,在焉支山下大会西域27国君主使臣,召开“万国博览会”,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事件。而隋炀帝远赴大西北的缘由,则是起之于裴矩绘制撰写的《西域图记》。
裴矩,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从小勤奋好学,机敏过人。隋文帝时,因他文章出众,曾做过“记室”。隋炀帝即位后,命裴矩营建过东都。裴矩文武全才,且善于与西方异族打交道,隋炀帝曾派他数次出使西域。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裴矩受命来管理张掖的“交市”,即是商业贸易活动。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达长安,西至西域,南穿祁连山大斗拔谷可通青海,北过龙首山口可抵蒙古,可谓东西南北交汇之地,东西贸易的天然条件优越。当时的张掖,即为周围各国商旅的聚散地,是商业贸易的繁华场所。隋炀帝派裴矩来张掖掌管贸易大权,就说明了张掖举足轻重的位置。
裴矩来到张掖,广泛接触外商,了解西域各国的山川地形、自然特点、民俗风情、土地物产等相关情况,逐渐对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民风民情了如指掌,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撰写绘制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西域图记》。
裴矩的《西域图记》有图有记,所记皆为西域千余户以上的较大国家,地域东从“咽喉之地”的敦煌起,西至西顷(今青海西顷山)向西,包括整个青海,北从北海(贝加尔湖)以南向西,范围非常之广,东汉时的西域55国全包括在内。再加上越出此范围的通往西域的三条通道,空间纵横达1万余公里。
《西域图记》不仅有地图,还有独具特色的人物肖像图。裴矩经过调查核实,并参考书传记载,将西域各国的国王、商贾或百姓,各依其本国的服饰穿戴、仪容形态,用“丹青模写”绘出人物肖像,使图记更为形象化。(www.daowen.com)
裴矩在《西域图记》序言中,还明确提出了当时西域的三条主要交通线,即后来公认的丝绸之路“北、中、南”三条通路。这三条通道皆以敦煌为起点,北道从伊吾(哈密)过伊犁河至东罗马帝国,达于西海(地中海)。中道从高昌(吐鲁番),经焉耆、库车、喀什度葱岭(帕米尔),至波斯(今伊朗),达于西海(波斯湾)。南道从楼兰(鄯善)、于阗(和田)度葱岭,经阿富汗,至北婆罗门(巴基斯坦),达于西海(阿拉伯海)。西域各国通过这三条路线将各种货物源源不断聚集到张掖,互市后,再将换得的货物运送回西域。
裴矩撰写《西域图记》,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他多方寻找书传记载,再加上切实调查,掌握了大量翔实材料,并经过反复核实,所记皆为“穷其要害”的实录,体现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为后人称颂。
裴矩将《西域图记》献给隋炀帝,炀帝大悦,重赏裴矩,并邀裴矩到御座前,询问西域之事。这件事激发了隋炀帝西巡的兴趣。
《西域图记》涉及广阔的地理范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西域诸国来张掖进行市场贸易的人数之多,也反映了当时张掖的贸易市场之盛。裴矩在《西域图记》中总结出的通往西域的三条干道,对促进后世中外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都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田 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