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代隐士学者郭荷、郭瑀-悦读甘州人物

晋代隐士学者郭荷、郭瑀-悦读甘州人物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代隐士学者郭荷、郭瑀张掖东大山中有一名寺,叫东山寺。这寺建在山势豁然开阔之处,寺前绿树成荫,山花尽意点染,为晋代学者郭荷隐居之处。从郭整到郭荷,六世均以经学致位。使者不容推脱,强拉郭荷至凉州。郭荷回到东山寺,仍隐居讲学,至84岁而终。郭瑀得到消息,就躲避起来。使者找不到郭瑀,便扣押了他的门人。郭荷、郭瑀不趋官府而专心致学,淡泊利禄而安于清苦,堪为后世文人之楷模。

晋代隐士学者郭荷、郭瑀-悦读甘州人物

晋代隐士学者郭荷、郭瑀

张掖东大山中有一名寺,叫东山寺。这寺建在山势豁然开阔之处,寺前绿树成荫,山花尽意点染,为晋代学者郭荷隐居之处。

郭荷是晋秦州略阳郡(今甘肃秦安)人,史书说他:“明究群籍,特善史书。”郭荷出生在书礼世家,他的六世祖郭整在东汉时就很有名气,汉安帝到汉顺帝都屡次请他出来做官,并许以“公府八辟,公车五征”的优厚待遇。但郭整每次都执意拒绝,始终不就。从郭整到郭荷,六世均以经学致位。郭荷也像他的祖上一样淡泊仕途,不应州县之命,甘做山野布衣,便离开略阳故居,来到张掖隐居东山寺结庐讲学。从此张掖文风远播,地方教育事业大兴,为张掖的历史文化积淀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前凉和平元年(354年),前凉王张祚闻郭荷名声,派遣使者“安车束帛”,征召他去做博士祭酒。使者的礼节十分周到。使者不容推脱,强拉郭荷至凉州。郭荷不愿做“博士祭酒”,凉王又改任他为太子友,就是给张祚的太子做家庭教师。不久,郭荷不适应这种生活,便以年老多病为由,上书乞还。张祚见留不住他,只得应允,又以“安车蒲轮”送其回张掖。可见他对郭荷是多么的关心与敬重。郭荷回到东山寺,仍隐居讲学,至84岁而终。

郭瑀是郭荷最好的学生,字元瑜,敦煌人,才华超群。因慕郭荷学问渊博,道德高尚,专程来到张掖从师郭荷。经过多年潜心学习,尽传其业,成为“精通经义、雅辩谈论、多才艺、善属文”的学者。老师仙逝后,郭瑀执弟子之礼,在老师墓旁搭起草屋守墓三年。之后到马蹄寺,隐居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服柏实以轻身,过着与世无争的简朴生活,各地慕名而来受业的弟子有千余人。郭瑀除讲学外,还有《春秋墨说》《孝经错纬》等著作。(www.daowen.com)

前凉王张天锡闻郭瑀的贤名,于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年)派遣使者以“蒲轮玄img7”备礼前往征召。郭瑀得到消息,就躲避起来。使者找不到郭瑀,便扣押了他的门人。郭瑀知道后,叹道:“我是逃禄,并非逃罪,岂可累及门人!”于是出见使者,前往凉州应召。其时适逢凉王母亲去世,忙于丧事,郭踽进灵堂祭吊后,便又趁机回到临松山。

后来前凉被前秦所灭,秦王苻坚又以安车来征辟郭瑀到长安,郭瑀仍不肯前往。此后,凉州太守辛章又遣书生三百人前来临松薤谷受业,进一步扩展了郭瑀的教学规模。

郭荷、郭瑀不趋官府而专心致学,淡泊利禄而安于清苦,堪为后世文人之楷模。

(田 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