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陈氏三诗人
陈史,生卒年不详,字金鉴,甘州人,出生于一富户人家。在康熙、乾隆年间,他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据《甘州府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张掖籍“康熙庚子举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考取举人后,曾先后任洧川县(今河南省长葛县)和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县)的县令。他为官清正廉洁,待人正直和善,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要位置,深受百姓爱戴。在任洧川县令期间,他知道家乡甘州的藏书甚少,对人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教育下一代都不利,于是就慷慨解囊,购买了74种图书,从数千里之外运送到甘州,存放在“公所”供大家阅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陈史的儿子陈维衡请求有关方面将这批藏书移交到甘泉书院保管。他捐赠的书籍涉及历史、地理、文化、医学等方面,主要有《十三经》《十七史》《四书释地》《尔雅》《读礼通考》《甘肃通志》《甘镇志》《肃州新志》《洧川县志》《通鉴纲目》《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文献通考》《行水金鉴》《农政全书》《医宗金鉴》等。这些书籍,弥补了甘州藏书的贫乏,为甘州的文化教育、历史研究、医学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甘州人民也因陈史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出的贡献深受鼓舞。
人们除了敬佩他的为官清正,更赞赏他的为人处世。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作为父亲,他摒弃封建的传统观念,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陋习,把自己的诗德、诗才传授给了两个女儿,使其成为甘州亘古以来第一代杰出的女诗人。几个世纪以来,“姊妹诗秀”,在古今诗坛仅此一对。长女陈秀全的两首七律,一为《寒柳》,一为《落梅》,都是咏物抒情,用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的惜春思绪。次女陈秀勤的两首绝句,一为《冬雨夜坐》,一为《萤火虫》,整个诗篇无不渗透着诗人天真烂漫的独特风格。诗人留给我们的诗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她们是甘州历代妇女的楷模。《甘州府志》选载了陈氏父女的诗篇,摘录如下。
陈 史《思先茔》
廿载先陇祭未曾,天涯身作弃家僧。
俸钱不挂坟头纸,愧向遗容拜豆登。
陈 史《忆乡风》
几家撩乱送秋千,尽日飞空遍纸鸢。
记逐南郊归射马,满街无数最神仙。
陈秀全《寒 柳》
西风无复小蛮腰,依旧亭亭擅六桥。
翠入三春眉占尽,霜深九月黛全销。
已知金埒游人少,何处莺梭逐马遥。
万木欣欣原有候,阳和先动碧柔条。(www.daowen.com)
陈秀全《落 梅》
徘徊林下日迟迟,欲觅南枝与北枝。
踏月沿溪空有路,骑驴敲句竟何之。
魂消曲径瓢春雪,锦碎寒芳泛玉卮。
孤影宁随云鹤远,凄凉尽附梦回时。
陈秀勤《冬雨夜坐》
冬寒楼上下帘齐,把卷灯前看旧题。
远听钟声何处寺,桃花庭院雨凄凄。
陈秀勤《萤火虫》
忽见飞星过,金光到晚多。
临风吹不灭,耿耿是如何?
她们深居闺阁,备受封建礼教的摧残。诗中体现了她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理想,她们的思想也是广大妇女心中隐藏而又不能表达的想法。姐妹俩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够抒发出如此精湛的诗文确属不易,其深厚的功底与她们的父亲的培养也是分不开的。陈史是甘州人,但他就职于外地,他超脱世俗,开拓禁城,曾领着两个女儿走出家乡,游览江南,在大自然中领略其奥妙,对她们视野的开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见陈史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明的人。
(张志纯 张 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