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悦读甘州·人物:乌氏三杰

悦读甘州·人物:乌氏三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乌氏三杰——承恩、承玼、重胤唐朝时,张掖的乌氏家族出了三个有名的武将。他们是乌承玼、乌承恩和乌重胤。为此,乌承玼被朝廷拜为冠军将军,封昌化郡王,为右领军使。乌承玼年老多病,移居京师,年96病故,赠“尚书”。身为大将的乌重胤,在其麾下。朝廷命令乌重胤、李光颜率兵讨伐,并下令将汝州军队归乌重胤统辖。穆宗以为乌重胤持观望态度,下令派人取代,乌重胤调任太子太保。

悦读甘州·人物:乌氏三杰

乌氏三杰——承恩、承玼、重胤

唐朝时,张掖的乌氏家族出了三个有名的武将。他们是乌承玼、乌承恩和乌重胤。

乌承玼,字德润,玄宗开元年间,与族兄乌承恩皆为平虏先锋,因战功卓著,号称“辕门二龙”。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奚、契丹南侵,玄宗派乌承玼、乌承恩率兵反击,在捺绿山大破入侵者。接着又派信安王伟、幽州长史赵含章继续讨伐。乌承玼对二人说:“入侵的敌军奚和契丹都很厉害,前次他们打了败仗,不是真败,而是诱我们深入。你们应该养精蓄锐,坚守不出,使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二人根本不相信,率军追至白城,与敌军相遇,大战一场,终于失利。而承玼、承恩则出其不意,攻击右翼,大获全胜。

天宝年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又派人谋杀史思明,以图掌握大权。史思明曾做过乌承恩的父亲乌执义的下属,所以史思明跟乌家关系较近,乌承玼受命游说史思明。他历数唐王朝的功绩,揭穿了安庆绪心怀叵测的用意,规劝他悬崖勒马,反戈一击。史思明迫于形势,中间倒戈,投降了唐王朝。这对稳定当时的局势,确是有功的。为此,乌承玼被朝廷拜为冠军将军,封昌化郡王,为右领军使。乌承玼年老多病,移居京师,年96病故,赠“尚书”。

史思明叛乱后,乌承恩也受帝命前来说降史思明,行前还得密令,若说降不成可以杀掉他。但是,乌承恩不但没有说降史思明,反倒因行事不密,被史思明所杀,儿子也同时遇难。

乌重胤是乌承玼的儿子,字保君,少时曾任潞州牙将,兼左司马。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王承宗叛乱,宪宗令卢从史领兵讨伐。身为大将的乌重胤,在其麾下。卢从史明里进兵,暗里却与王承宗勾结在一起,一面上书朝廷,要求兼任宰相,一面反诬其他人与王承宗私通,使自己无法进军。当时跟他一块领兵讨王的,还有招讨宣慰使吐突承璀。(www.daowen.com)

不久,宪宗发现了这种情况,遂密令吐突承璀捉拿卢从史。吐突承璀与乌重胤密谋,将士卒埋伏在帐后,等卢从史来时,突然捉拿。卢从史毫无察觉,按约前来,当场被捉。卢的随从卫士,见主帅被擒,奋起抗击,这时伏兵四起,当场击毙数十人。乌重胤大声说:“这是天子诏命,服从者有赏,违抗者斩首!”卢从史的卫士们听了这番话后,个个俯首就擒。宪宗为了嘉奖乌重胤的功绩,拔擢他当了河阳节度使,封为“张掖郡公”。

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蔡发生叛乱。朝廷命令乌重胤、李光颜率兵讨伐,并下令将汝州军队归乌重胤统辖。两人率军齐头并进,成掎角之势。此次征讨,历时3年,打了大小百余仗,终于取得了胜利。乌重胤因功升检校司空,进邻国公。乌重胤鉴于安禄山、史思明及其他地方叛乱的教训,分析发生叛乱的客观原因,就自己管辖3州地方太广,权力太大的弊端,向上进言,建议分权执掌,从根本上解决拥权叛乱的问题。乌重胤的建议,符合唐王朝当时的形势,对巩固唐王朝的统一,防止分裂,是及时而有效的。唐王朝也非常重视,着手重新修订法规。

唐穆宗长庆时(821年—824年),镇州兵马使王廷凑杀了田弘正,又取翼州,杀了刺史王进岌,发动了叛乱。王廷凑本是回纥阿布思族,后成了王承宗的祖父王武俊的养子,所以改姓王。穆宗得报大怒,派田弘正的儿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率军进讨。同时命令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协同作战。横海接旨后立即率军出发。在战略问题上,几路军的主将各执己见,作战中配合不一,因而乌重胤久久不敢擅入重地。穆宗以为乌重胤持观望态度,下令派人取代,乌重胤调任太子太保。长庆末年,以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文宗初年,拜司空,几年后逝世,享年67岁。赠太尉,谥“懿穆”。

重胤一生戎马,很懂得体恤下属,与部下甘苦同尝,患难与共。史书上记载:蔡将李端投降重胤,蔡人把李端的妻子抓起来杀了。李妻临刑前大声喊道:“好好跟随乌仆射(乌重胤)!”据说,乌重胤死了以后,有二十多名军士割自己腿上的肉祭奠他。他治军深得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多红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