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表演艺术:定义与特点

表演艺术:定义与特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天性中的表演能力并不等同于表演艺术。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可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是“真”,是指演员创造角色要符合艺术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要义,是演员赋予角色生命的关键。当然,表演的真实绝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从生活真实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形态进行加工凝练,才能达到艺术真实的高度。

“表演”一词,顾名思义是“表现”和“演绎”的结合,任何凭借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情感、思想或意义有组织地表现出来的,就可以是“表演”活动。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表演艺术”(performing arts)包括舞蹈、器乐、歌唱、戏剧影视、戏曲、杂技曲艺魔术等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语言和表情在一定的时间延展过程中表现情感和意义的艺术活动。西方学界甚至还用“演出艺术”(performance arts)的概念把表演艺术的内涵从传统的艺术门类延伸至即兴表演、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政治演讲和社会表演等所有涉及公共演出的艺术活动,也就是指在一定的演出空间里,由表演主体和观众共同构成的艺术活动[1]。但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的“表演艺术”,聚焦于戏剧和影视剧这两种艺术门类,是指演员运用一定的演剧技术,以剧本为依据,通过肢体或语言,在一定的演剧空间里,面对观众创造人物形象、表现情节的艺术活动。狭义的表演艺术虽然和广义的表演艺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广义的表演艺术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当代世界戏剧艺术跨界综合发展的维度,对开拓戏剧表演艺术的思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表演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原始歌舞是人类社会中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出于认知模仿、情感表达、过剩精力的发泄、娱乐狂欢、生产生殖或宗教仪式等生命本能的需求,在人类社会中很早就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戏剧表演的元素正脱胎于原始歌舞和宗教仪式中的扮演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小孩子大多有很强的模仿和表演的能力:学狗叫,学兔子跳,学大妈跳广场舞,学老师生气的样子……有时候他们的模仿还惟妙惟肖。可见,表演是一种人类本真的生命形态,它既是人的天赋能力,也是本能的需求。

但是天性中的表演能力并不等同于表演艺术。要使自然的表演行为上升到表演艺术的层次,还必须包含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演员在舞台或荧幕上的表演,虽然在形式上所使用的技巧和素材同日常生活近似[2],但必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学剧本或演出脚本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凝练加工,还可采用夸张或变形的方式,塑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集中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二是具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任何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艺术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技艺要求。表演艺术需要演员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肢体、声音、情感和意识,通过一连串的人物行动,将创造的角色形象表现出来。这种技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反复的实践操练才能掌握。三是呈现的结果要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演员创造的舞台或荧幕形象是否具有艺术性,还要看呈现的形象是否能够实现艺术审美的价值。简单地说,这种审美价值体现在演员所演绎的角色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3]。在这三方面的要素中,“创造角色”是表演的基本任务,“运用技术”是实现手段,两者有机统一在“审美价值”这一最高目标之中,才能真正实现表演行为向表演艺术的转化。

表演艺术的审美价值可以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是“真”,是指演员创造角色要符合艺术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真实性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要义,是演员赋予角色生命的关键。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多个层面真实性的统一。生活真实是基础,演员创造人物必须要从这个戏剧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原型中学习模仿他的仪表仪态、行为方式甚至语音语调。例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演员侯勇饰演的赵德汉处长(见图1—1),在短短四场戏里,人物的表演状态经历了四次转变:从假装质朴清廉、满嘴大道理,到假装震怒来掩饰心虚,再到被带到别墅时的两腿瘫软,最后被反贪局搜出冰箱里他藏匿的现金时情绪一触即溃,蹲在地上痛哭流涕,把一个小官巨贪的虚伪丑陋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

图1—1 侯勇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饰演的赵德汉

侯勇饰演的这个小角色之所以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他把生活中那些道貌岸然的贪官形象模仿得十分逼真,让观众有似曾相识之感,从而产生审美共鸣。当然,仅从外部和表面模仿人物行动是不够的,演员还要模仿人物真实的内在心理,由内心动作促动外部动作,这样的表演才更为真实。例如上文所举侯勇饰演赵德汉的例子,演员正是精确地把握了一个正在接受调查的贪官极度惶恐又竭力掩饰自己复杂的内心活动的状态,才会如此逼真地在表情、动作和语言上创造出人物形象。

除了生活真实以外,演员还需要遵循角色在剧本中文学形象自身的逻辑真实,也就是这个人物在剧本中前后行动发展和变化的连贯性、合理性。有经验的演员在阅读剧本后,都会先把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梳理一遍,在理解、吃透角色心理的基础上,将演员自身的个性和角色的个性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虚构的文学形象有了直观的表现,获得生命。如演员陈晓旭在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一角,几乎成了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林黛玉的形象(见图1—2)。角色成功塑造的背后,靠的不仅是陈晓旭的先天素养,更是她对林黛玉这个文学人物的钻研和理解。1984年她在应聘面试的自荐信中有一篇很长、很详细的分析文章,写的是她对《红楼梦》以及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理解,正是这封推荐信让她从一众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在《红楼梦》剧组长达3年的培训、拍摄时间里,她更是用功琢磨角色,几乎把自己化身为角色,终于成功地塑造了这一经典荧幕形象[4]

图1—2 陈晓旭在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www.daowen.com)

又如演员于是之在话剧茶馆》中扮演的王利发,本来老舍的剧本结尾,并没有三个老头撒纸钱这场戏,而是要安排王掌柜为掩护革命者饮弹牺牲的结局。但是于是之根据人物自身的行为逻辑,觉得这样的结尾不妥,建议老舍改成三个老头话尽沧桑后漫天撒纸钱的场景,以此来总结并埋葬自己悲惨的一生,同时也埋葬这个动荡的时代[5]。于是之这一巧妙的改动,正是基于对王利发这个茶馆掌柜精明世故、圆滑怕事的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遵循人物自身的性格和行为的逻辑,自然地创作出来的。

当然,表演的真实绝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从生活真实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形态进行加工凝练,才能达到艺术真实的高度。例如于是之在饰演王利发这个角色的时候,有一个常用动作,就是在肩上搭一块白色抹布,时不时地拿下来擦擦店里的桌子。这个动作极具茶馆掌柜的职业特征,因而也使于是之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

第二方面是“善”,对“善”的理解,要在“效用”和“道德”两个意义层面上体现。所谓“效用”,就是演员的表演要有意义的揭示性,对情节的发展和作品主题的表达起到有效的作用。例如侯勇饰演的赵处长,吃面时候的淡定、假装震怒时候的结巴、下警车时的腿软,以及最后真相败露时的绝望痛哭,一连串行动始终紧扣贪官在检查人员步步为营的质证下,被迫撕下伪装的情节主题。所谓的道德意义,是指演员对所饰演的角色要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预先有一个评判,在饰演的过程中表达出对这个角色的褒贬态度[6]。在这个基础上,还可进一步使这个人物形象在作品总主题的统摄下,表达某种更深刻的思想意义,引发观众的思考。这就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艺术的审美价值。例如上文提到的于是之在《茶馆》里饰演掌柜王利发,演员对人物的演绎带有既同情又温和的讽刺态度,同情他在艰难时世中苦苦支撑门面,讽刺他为了生存百般曲意迎合丑恶的势力。通过王利发悲剧的一生的表现,尤其在戏的结尾为他自己和旧时代撒纸钱的动作,于是之的表演既表达了对旧社会旧时代无比的憎恶和愤恨,也启发观众对中国小市民逆来顺受、世故圆滑的处世之道的批判性反思。

图1—3 袁泉和秦海璐在话剧《青蛇》中饰演白蛇和青蛇

第三方面是“美”。这主要是从形式层面对演员的表演提出要求。形体和语言是演员在舞台上或镜头前表演的两个主要手段。人物的个性、情感和思想,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判断,演员想要通过角色带给观众感动或思考的意图,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演员的身体表达来实现,因此形体和语言能力是演员最重要的基本功。在形体方面,演员要有一定的“造型意识”。表演时,肢体动作不能像在生活中那样的琐碎、随意,而是要有一定的画面感、雕塑感,使自己的形体具有观赏性和表现力。因为舞台和镜头都是观众观审的对象,所有动作的意义都会被放大。因此,演员的肢体语汇必须凝练而审美地表达,任何无关的细节都会冲淡或干扰意义的表现。这就需要演员对自己的身体、眼神、手、臂、腿、脚等有很强的掌控力,自如地运用肢体表现自己对角色的体验。例如演员袁泉在话剧《青蛇》中扮演了白蛇素贞一角,她用曼妙的身段和婀娜的步态,把白素贞温柔美丽,有时又隐藏不住自己蛇妖本性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图1—3)。和形体同样重要的是演员的语言。表演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咬字清晰、点送到位。这样才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准确的台词信息,而不至于费力地猜测对白的内容,影响对演剧的理解。语言的声音也是演员塑造角色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例如正面人物声音洪亮,语调稳重真诚;反面人物声音尖细扁平,语调狡诈犹疑。优秀的演员善于运用自己语言的声音和说话的方式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达自己对角色的某种态度。例如演员段奕宏在电影《暴雪将至》中饰演工厂保安余国伟(见图1—4),在刚开始积极参与破案侦查,争取立功表现,得到上调入编的机会的时候,声音明亮、自信,略带口音,表现了人物的憨直单纯,对未来抱有希望;但随着事件进一步发展,他破案重重受阻,上调机会也越来越渺茫的时候,演员台词表达的方式逐渐转入低沉;当余国伟结束十年牢狱生涯,出狱之后,声音沙哑沉闷,表现了人物饱经沧桑的无奈、痛苦和不甘心。所以,肢体和语言是演员进行表演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工具,演员需要通过专业的技能训练,掌握一整套灵活控制自己身体和声音的技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恰当地加以运用。

图1—4 段奕宏在电影《暴雪将至》中饰演的余国伟

总之,演员塑造角色,如果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做到真、善、美在人物形象上的有机统一,就能把表演行为从自发的天性活动上升到自觉创造的艺术活动的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