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战
崇祯十七年四月,在北京到山海关一带,已经聚集了三支枕戈待旦的武装:李自成一方,有十多万征尘未洗的将士,他们将前往山海关,压迫吴三桂或降或战;吴三桂一方,是大约五万的关宁铁骑驻扎在山海关,全身缟素,发誓要为亡君复仇;多尔衮一方,有近十万的八旗军士,他们要趁着明乱,获得更大的利益。
战云早已密布,但局势都没有看透。从战斗力来说,清军最强,大顺军次之,明军最弱。清军在数量上虽然不及大顺军,但军事素养高,能征善战,它的军队铁板一块,指挥灵活,便于机动。大顺军的优势是数量上最为庞大,占有地利,可以坚守牢固的城池,以逸待劳。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富有朝气,是一股新兴的力量。但它发展过于迅速,相对来说,除老营之外,很多士兵入伍时间偏短,军事训练不足,战斗素养偏低;而且大顺军一路上招降偏多,成员复杂,农民军和明朝降兵降将如何指挥调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等,都是问题。明军是一支完整精锐的军队,但是数量最少,补给困难,活动区域狭小,前后都有敌手,没有回旋余地,而且马上就要面临大顺军的攻击。
这三支军队,历史上曾经敌对过,或者马上将成为对手,历史上也曾经有合作或者招降的可能。当明朝覆亡的时候,他们也失去了共同作战的目标,或者合作谈判的基础,现在要为各自的利益和生存而战。
三个对手交战,其中有一方必然要成为争取的对象,或者希望成为己方的盟友,或者拆散对手的联盟,至少也要保持中立。三个对手交战,通常最弱小最危险的一方,必须先要改变战术,或者像赤壁之战那样,两个弱小的联合,共同对付强大的曹军,目的是保持战后的独立地位不受改变;或者像朝鲜“壬辰倭乱”那样,弱小而又危险的一方依附强者,弱者的目的是借助力量,免遭攻击和蹂躏,强者的目的是完成统一格局。
吴三桂不是东吴的孙权,除了要抵抗大兵压境的李自成外,在他的北面,还有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即便能在抵抗李自成的作战中获得胜利,那么剩余的部队也会很快被清兵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想到了他的舅舅祖大寿、想到了洪承畴、想到了皇太极曾留给他的后路。吴三桂火速派遣副将杨坤和游击郭云龙向清军求援。这是吴三桂在明亡后的第三步选择。
吴三桂当时并不知道多尔衮已经统领大军南下,要和大顺军在北京附近作战。如果知道的话,他会进一步和李自成周旋,假意答应条件,然后再继续谈判拖延时间。等到李自成后院火起,他或者随后掩杀,或者坐山观虎斗,这样获得的利益要比直接降清高很多。
多尔衮也不知道李自成和吴三桂即将在山海关交战。他正在去北京的路上。他没有选择走最麻烦的山海关这条线,否则就先要和吴三桂作战,再和大顺军作战,清军有限的兵力承担不了如此重担。
李自成当然不知道吴三桂和多尔衮之间有条后路,也不知道多尔衮要来北京趁火打劫,否则的话,他会稳住吴三桂,迅速退兵回北京,迎击多尔衮。这样无论在地利和兵源上,都比在山海关交战更有获胜的保证。
三方都在迷雾中摸索,但多尔衮最先看到了光明。
吴三桂致多尔衮的书信,是以明朝遗臣的身份向清朝“乞师”,信中大意是要为明朝光复中兴。但书信中已经透露出北京城被占领,皇朝被颠覆,而自己受到军事威胁,和他愿意与清朝联合的意向。至于许给清朝的好处,则含糊地表示愿给财帛,甚至割让土地。(www.daowen.com)
面对吴三桂的“乞师”,多尔衮可以有多种选择。拒绝吴三桂的“乞师”,仍按照既定方针作战,这是下策。因为这样,自己将单独和两个强敌分别交战,损失最大,而且未必能够获胜。拒绝吴三桂的“乞师”,坐山观虎斗,趁两败俱伤的时候,然后分别消灭之,这是中策。这样很有可能将两个对手先后消灭,至少是削弱,但自己的力量并未壮大。接受吴三桂的“乞师”,但前提不是联合,而是要求归顺,然后合兵一处,如虎添翼,彻底消灭李自成,这是上策。
多尔衮给吴三桂的回信说得很巧妙,既没有回绝“乞师”的要求,还表达了一向愿与明朝修好的愿望。但对吴三桂本人,则提出率众归顺的要求,这样对吴三桂来说,不但在危险形势下,可以保全身家性命,可以封土称王,还可以为国仇家恨雪耻。紧张的局势已经容不得吴三桂讨价还价,要么先和李自成交战,无论胜负,还要面对多尔衮。前是狼后是虎的困局,成为吴三桂降清的唯一选择。
四月二十一日,等清军赶到山海关的时候,大顺军已经包围了明军,并开始发起攻击。清军没有立刻投入战斗,而是观望战局的走向。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明军露出疲惫之态,吴三桂见形势急迫,甚至亲自带亲兵数百人冲出城外,谒见多尔衮请求立刻支援。
有人以为吴三桂冲出山海关向清军求援,必须穿过大顺军的阵地,便认为大顺军侦悉了清军要和吴三桂联合作战。大顺军领导人凭手头的兵力孤注一掷,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已经来不及檄调援军。这个观点未必正确。吴三桂率几百兵丁冲过大顺军的防地,大顺军未必能认出是吴三桂本人,而且是要向清军求援;更大的可能是断定有一小部分明军,抵挡不住,只好向北方逃窜。因此更要加大攻击力度,彻底摧毁明军。
至于清军,此时还没有进入大顺军的视野。最大的可能就是,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趁夜色秘密潜入山海关的一片石等地区,然后隐蔽起来。明军则全部开出城外,等待着第二天和大顺军再决高低。有了清军在后面作主心骨,明军自然可以奋力死战,紧紧拖住大顺军。
山海关
清代人一般这样写这段历史,在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军逐渐招架不住大顺军的猛烈进攻,出现了崩溃的征兆。就在这个时候,清军从阵地后面绕了出来,凶狠地向大顺军反扑,一举将大顺军击溃。
这个“招架不住”说,未必可信。吴三桂降清后,也已经看清楚了三方的底牌,他明白自己的战术安排,目的不是要奋力歼敌,而是要紧紧拖住对手,一直拖到大顺军精疲力竭,然后投入清的生力军,合兵一处,做致命打击。吴三桂表现出的“几乎支撑不住”,只是一种吸引李自成进攻的表象,绝不是他实力受损很大。应该承认吴三桂是一个高明的演员,在进一步迷惑大顺军的假象上,他表演得非常成功。而《清史稿》等书采用这种说法,意图也是要炫耀清军的战斗力和多尔衮的指挥若定。
清军果然是在最应该出击的时刻,出现在大顺军的面前。大顺军从来没有和清军交过手,更不用说积累的作战经验,现在面临突然出现的强敌,在体力和心理上都明显落入下风。而多尔衮在战略战术的安排上,都比李自成看得更远更清楚,在兵力部署和发动攻击的突然性、隐蔽性等方面,都占尽了优势。以逸待劳的清军很快就让猝不及防的大顺军血流成河,大顺军阵脚大乱,被清军和吴三桂军随后掩杀。李自成带着少量骑兵败退到永平,损失人马辎重无数,刘宗敏也身负重伤。山海关之战以李自成的失败而改写了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