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三桂与多尔衮:明代十大战争中的关键选择

吴三桂与多尔衮:明代十大战争中的关键选择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三桂与多尔衮的选择崇祯十七年三月,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崇祯皇帝加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谕令他率领所部关宁铁骑五万人,从宁远入关勤王。这是吴三桂在明亡后的第一步选择。吴三桂和大顺政权决裂,说明他最起码不是怕死的懦夫。对抗,在李自成和吴三桂之间展开,绝不是偶然的事件。三月二十六日吴三桂拒降,二十七、二十八日打败了李自成在山海关的接管部队。李自成迅速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商讨对付吴三桂的策略。

吴三桂与多尔衮:明代十大战争中的关键选择

吴三桂与多尔衮的选择

崇祯十七年三月,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崇祯皇帝加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谕令他率领所部关宁铁骑五万人,从宁远入关勤王。吴三桂在撤退的时候,十万汉族老百姓也要求一起撤回关内,因此采用的是军民十多万人混合行进,速度较慢,而不是皇帝急需的骑兵驰进。因此有人指责他是惧怕农民军,不想为即将倾覆的明朝,蚀了自己的老本。

这个观点无法成立。当李自成拿下大同、宣化后,崇祯皇帝才最后下定决心,要求吴三桂驰援。他没能早日勤王,完全是朝廷内部互相推诿、上下扯皮造成的。从行军速度来说,当吴三桂走到海关时,李自成的兵锋已经到了北京城下。而吴三桂到达河北丰润时,北京城已经换了新主人。不是吴三桂走得太慢,而是一路上明军纷纷放弃抵抗,使李自成顺利占据北京。吴三桂又不是算命先生,怎么能料到明军从大同到宣化再到北京,总共才坚持了十五天。

吴三桂像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加山海关总兵高第的部队,总计有五万多精兵,此外还有民风剽悍的边民近十万,可以在危急时候充军作战。这样一支重要的武装被压缩在山海关狭小的地区,在他以北二百多里的宁远,已经沦入清军之手,在他以西二百多里的北京,已经被大顺军占领。两支力量都比自己强大很多,吴三桂既没有谋求独立的军事实力,也没有谋求独立的政治资本,甚至连谋求缓冲的地域空间都没有,他只有迅速作出决定,到底投靠哪一方。讨价还价的本钱就是手中的五万精兵。

左右掂量之后,他还是打算归顺取代明朝的新政权。这倒不是说他没有投降清军的可能,清对吴三桂的招降活动进行得更早。崇祯十五年(1642),松锦之战结束后,皇太极接受了锦州总兵祖大寿的归降,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父,于是清朝利用这个身份劝降吴三桂。皇太极自己也给吴三桂写信,表示吴三桂归降清朝后,可以富贵,长保功名。但是吴三桂始终没有答应,有两个原因很可能起了关键作用:一是他的全家包括父亲吴襄、爱妾陈圆圆都滞留在北京;二是他在关外有很大的自主权,崇祯皇帝十分倚重他,因此没有必要降清。不过清这两年的招降工作,至少为吴三桂在危急时刻留下了后路。对吴三桂来说,这个后路竟成了救命稻草。

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城之后,也开始招降吴三桂。他派遣居庸关降将唐通,带着犒银四万两和吴襄的家书前往说服。唐通之行一开始很顺利,对吴三桂来说,至少有三点让他满意:第一,父亲的家书表明,改朝换代之后全家依然平安;第二,李自成之前从未和自己交过兵,没有结过怨仇,此次招降出手阔绰;第三,实力远逊于他的唐通被册封为定西伯,何愁自己以后没有荣华富贵。大顺取代明朝已成事实,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实力不受损失,接受招降也是大势所趋。这是吴三桂在明亡后的第一步选择。

吴三桂是在奔赴北京的途中,行至滦州突然改变了主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迅速折返山海关,奔袭李自成的换防部队。然后,全军缟素,要为崇祯皇帝复仇。这是吴三桂的第二步选择。

很多人都分析过吴三桂的突然转变,有人还以亲历者的身份,绘声绘色地描述吴三桂情绪的起伏,最后是如何“冲冠一怒为红颜”,好像他就站在吴三桂身边一样。当然,在当时社会环境里,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掳掠而暴怒,也不完全是诗人的想象。

吴三桂和大顺政权决裂,说明他最起码不是怕死的懦夫。像吴三桂这样军旅出身,早就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宫廷禁闱中的皇帝皇后都可以自杀,何况一个披坚执锐的将军。当然,陈圆圆事件并不是全部因素,可以认为陈圆圆被掳掠,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既然能知道小人物陈圆圆的遭遇,可见在去北京的途中,他还可以打听到农民军的其他活动,例如皇亲贵戚的家财被掠夺、自己亲人被羁押等。在山海关时的种种美好设想很快黯淡下来,到最后完全成了泡影,再继续向前走,就有落入陷阱之虞。

我们无需渲染陈圆圆能对吴三桂拒降起到多大作用,说穿了,农民军的激进政策必然要导致这一结果。有的情况下,有人会忍;有的情况下,是忍无可忍。对抗,在李自成和吴三桂之间展开,绝不是偶然的事件。此“吴三桂”不反抗,彼“吴三桂”也会反抗。(www.daowen.com)

吴三桂拒降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紫禁城的气氛顿时也变得凝重。三月二十六日吴三桂拒降,二十七、二十八日打败了李自成在山海关的接管部队。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北京,连原定在四月一日的登基大典也取消了。李自成迅速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商讨对付吴三桂的策略。先从唐通、白广恩等明降将那里,打听出吴三桂的军事实力,觉得吴三桂的人马不容易对付,最后和刘宗敏、李过等定下来的策略是以压促降:一方面军队厉兵秣马准备出征,一方面通过吴襄的父子之情打动吴三桂。

将领们忙着出征,期盼得胜归来,文臣们继续忙登基大典,期盼加官晋爵。大顺军内部从上到下没人相信,面对五万人马的对手会失败。失败,已经不属于大顺军了!他们需要最后一场胜利,作为献给新皇帝的贺礼。但李自成又怎么知道,他们的以压促降策略,只能将一个公开的对手,压向另外一个从未打过交道的对手,一个隐蔽的对手,一个更凶狠的对手。他们怎能知道在吴三桂和清朝之间,还留有一条后路。

和李自成对关外情况懵懂无知相反,清统治者对明朝残破的江山却了如指掌。皇太极在去世前,就已断定明朝气数已尽,能够用来抵抗的军队几乎全被消灭。但是清对关内还没有并吞的野心,只是想借着内乱,趁火打劫。随着农民军力量不断壮大,改朝换代的趋势更加明显,清朝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试图和农民军联手,先消灭明朝再说。因此皇太极下过旨令说,清军将领在关内作战,如果遇到“流寇”,切莫动手,只需表明共同的对手是明朝即可。

皇太极像

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皇太极突然去世。清皇族最高层在经过钩心斗角之后,皇位归皇太极的六岁儿子福临,大权归属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对明朝形势的判断和皇太极类似,也希望同李自成联手共灭明朝。但在皇太极去世后的这几个月里,关内的形势发展太快。当他致信李自成表达意愿时,大顺军已经占领了山西,距离北京一步之遥。现在没有证据表明,李自成是否收到此信,又是如何回信的。但此时北京已是大顺军的囊中之物,谁又肯将到手的胜利果实与他人分享呢?李自成没有理会多尔衮的要求,这样就错过了一次与清朝打交道、了解对手情况的机会。

此时的清对关内的发展动向也不太清楚,多尔衮搞不懂李自成的意图,也不了解农民军的军事力量,但是侦知了李自成占领大同、宣府等地,正在向北京逼近。清军四次入关,都没有直接进攻北京,而现在农民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说明这个对手也很难对付。多尔衮很快又获悉,吴三桂放弃了关外宁远,向山海关撤退,于是顺势占据了宁远。

多尔衮不了解吴三桂放弃宁远之后的进一步打算,但肯定能猜出明军之所以撤退,是北京城形势危急的结果。他随即下令清军修整军械,囤粮秣马,积极备战。如果吴三桂能在北京和李自成作战,多尔衮也要前往北京,再进行一次鹿死谁手的角逐。在多尔衮眼中,吴三桂获胜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这只“鹿”并不是李自成,而是奄奄一息的明王朝。但他还是要和李自成较量,较量的是,谁会成为捷足先登的猎鹿人。

实事求是地说,清没有和大顺政权争夺中原的详细规划。因为局势发展得太快,计划也赶不上变化。他没有想到自己四入中原,都没有拿下北京城,到了农民军手里,只攻打了一天就得手了;也没有想到李自成正在招降吴三桂,而且吴三桂在招降的路上,已经走了一半。

如果李自成在北京的安抚政策深得吴三桂的满意,最后招降成功,那么多尔衮就要掂量一下,自己同时对付两大对手,到底能有多少胜算。他率领将近十万八旗兵,要在北京城下和李自成、吴三桂联军进行血战,胜利的天平并不会倒向清朝。这样的话,多尔衮南下中原,目的就成了前几次的翻版,无非趁火打劫,而且一定要趁农民军立足未稳,迅速出兵。

四月初,多尔衮获悉了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廷覆亡,于是征集约十万军队,绕过山海关,打算由蓟州、密云破关而入,目标北京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