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代十大战争:嘉靖抗倭分歧是中国还是日本引发的

明代十大战争:嘉靖抗倭分歧是中国还是日本引发的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海开放和战争结束谈论嘉靖抗“倭”,究竟主体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分歧并不在于怎样叙述战争的过程,也不在于评价战斗的胜负,分歧主要在于这场战乱由何引发。其实认识这个问题,可以从战争结束后的一些国情变化上进行分析判断。1562年,明朝与倭寇的战争重心转入福建。广东战事基本结束。这只能说明在隆庆初年,朝廷已经认为倭患不那么严重和可怕,所以才能作出上述决定。

沿海开放和战争结束

谈论嘉靖抗“倭”,究竟主体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分歧并不在于怎样叙述战争的过程,也不在于评价战斗的胜负,分歧主要在于这场战乱由何引发。即,到底是因为日本强盗嗜血抢掠,还是沿海边民极端抵抗国家的海禁政策?其实认识这个问题,可以从战争结束后的一些国情变化上进行分析判断。

先简单地看嘉靖末年倭患烟消云散的过程,来判断一下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那些假扮的倭寇、真正的日本人、依附的小民、抗倭的官军等各方力量,最后是一个如何的历史结局?他们在社会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命运?

中国沿海抵御倭寇的袭扰图

1561年,戚继光在浙东基本上平定了倭患。

1562年,明朝与倭寇的战争重心转入福建。

1563年,谭纶任福建巡抚,与戚继光等取得平海卫大捷。

1564年,戚继光又在闽东、闽南等地取得对倭寇作战的胜利。

1565年,俞大猷联合戚继光等,在广东南澳歼灭海盗吴平。广东战事基本结束。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隆庆皇帝即位。

1567年,户部和兵部开始提议减少兵饷,理由之一是倭患已除。

隆庆元年六月,户部提交了一份奏文,说福建每年额征各种白银大约二十五万,自嘉靖三十六年(1557)至四十三年(1564),因倭乱而募集军队,将这笔钱留为兵饷。其后巡抚、巡按往往截留这笔钱。现在倭患既然不复存在,对军队的供应也应该逐渐减少,因此这笔钱应该收回,不应该拿国家的常赋让个别地方浪费挥霍。

以上时间年表好像说明,在俞大猷、戚继光等所率明军的沉重打击下,倭患彻底被消灭。既然倭寇都没有了,国家也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钱,养活大量的军队,因此要削减沿海军队人数。

那么,为什么日本海盗再也不敢前来骚扰中国沿海?这个问题很重要。(www.daowen.com)

一个倾向是真倭的学者,在其专著《明代倭寇史略》中列出五大原因。这五大原因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嘉靖年间抗倭战争的胜利,使倭寇多数被歼,残余势力不敢轻易进攻中国,这是主要原因。第二,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利于新倭的产生。第三,嘉靖年间倭患严重还在于内部汉奸的勾引,汉奸被消灭后,到了隆庆和万历初年,汉奸基本上没有了。第四,隆庆和万历初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张居正力图扭转嘉靖年间政治腐败、边防废弛和民穷财尽的局面,因此也不存在小民依附汉奸和倭寇的情况。第五,明朝海防力量的增强,使倭寇难逞其狼贪之志。

现代人罗列学术观点,总喜欢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可惜,在分析的时候,并非所有的观点都是对事实的准确阐述,一些观点存在着很大的误判,因此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例如第四条说,嘉靖时期的奸相严嵩垮台,使明朝的黑暗政治有了转机,继严嵩之后的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是有才干的政治家,特别是张居正在隆庆六年任首辅之后力主改革,政治清明、经济发展、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这是倭寇势力削弱的一大原因。且不说户部的那份奏文已经表明,在隆庆初年就有了倭寇大量减少的现象,就算说到张居正改革,那也是在十多年后才发生的事情。如何能用后面历史所发生的事实,来解释成之前历史变化的根由呢?

而且,为了说明嘉靖年间的倭寇问题严重,就将嘉靖年间的政治经济状况涂抹得一团漆黑,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又变成一片光明。既然嘉靖年间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民不聊生,那明朝抗倭作战应该一败再败才对。如何产生了戚继光、俞大猷等众多的抗倭名将,能在一系列的大捷中将倭寇一举清除呢?如果嘉靖皇帝稍微有些政策眼光,还会自我表扬的话,他能不能宣布这一系列对外战争的重大胜利,是嘉靖年间政治中兴、官吏廉洁、王朝崛起的一个标志呢?历史并不是一个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更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进来。

再如,说到明朝海防力量在增强,上面那份隆庆初年的户部奏疏,已经表明要减少抗倭的兵饷,兵部附议的时候,也表明要进一步减少抗倭的兵饷和水陆军的兵源,这一切都是在隆庆之初作出的决定。而且谭纶、戚继光等人很快就被调离福建前线。谭纶北上为蓟辽保定总督,戚继光为总理兼蓟镇总兵官。在这样短短一两年内,就突然从东南沿海大量撤兵、裁员、派将,能说是在加强明朝的海防吗?这只能说明在隆庆初年,朝廷已经认为倭患不那么严重和可怕,所以才能作出上述决定。同时,一进入隆庆时代就能明显感受到倭患的减少,并不是一个逐步下降、逐年减少的缓慢过程。当然,在隆庆、万历时期,少量倭寇也曾在沿海各地出现,但就对抗的强度和爆发的规模来说,与嘉靖年间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再说说倭寇的成分问题。嘉靖倭患,如果没有真正的日本人则不能称其为倭患。在上述五大结论中,曾指出勾引日本人的汉奸减少了,被消灭了,这也是倭患不那么猖獗的一个原因。而且该书还自我举例说,自从汪直被处死之后(1559),勾引倭寇的汉奸头目已所剩无几,他们与倭寇的结合也不像汪直等人那么紧密。该书这样认为,大概是想认定进入1560年代后,戚继光等打击的都是真正的日本海盗。既然汪直之后,所谓“汉奸”已经所剩无几,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赫赫战功,几乎都是在1560年代取得的,那么这些日本真倭又是谁勾引来的呢?一方面说倭患产生是由于有汉奸的勾引,另一方面又说,失去了汉奸的勾引,日本人入侵中国已经不大猖獗。那么,在汪直事件之后才显露英雄本色的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击杀的倭寇,到底有没有汉奸的勾引?连这个问题都解释得随心所欲,是不是太不严肃了呢?

再看在1560年代的日本列岛上,究竟发生了哪些事件,导致日本强盗突然不来侵扰中国?按照这本书的分析,嘉靖年间倭患猖獗是因为日本处在各大名纷争的战国时期,而隆庆、万历年间,日本社会逐渐趋于统一。1560年,织田信长击败今川氏,开始了征服天下的第一步。(这个时候也是戚继光等人开始如火如荼抗倭之时。)1568年,织田氏进军京都,1570年,掌握了幕府的实权。(这个时候,中国的抗倭活动已经平息。)1570年至1582年,织田氏通过一系列战争逐渐消灭了各地大名,几乎将半个日本控制在自己的统治之下,但在一次偶发的叛乱中丧命。1583年,丰臣秀吉继承了织田氏的地位。1590年,丰臣氏最终完成了统一国家的大业。该书进一步肯定说,特别是丰臣秀吉实行的禁戡海盗活动,更不利于倭寇的产生。难道丰臣氏在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国策,能够影响到十六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沿海安全吗?

事实上,进入隆庆之后,倭患问题突然消解,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明朝政府前几年的大力征伐,使海上武装集团受到严重损失;二是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许中国商人贩货于东西二洋。而东洋就是指吕宋、苏禄等国,西洋就是指交趾、占城、暹罗等国。海外市场突然变得开阔,既然能够正常做生意,又有哪个商帮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和政府较量呢?相反,如果连生存的活路都被政府的政策堵死,那么除了和政府较量,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战争就像锋利的双刃剑,在砍杀对方的时候,通常也伤害到自己的安危和利益。一个国家在制订和执行坏的政策时,何尝不是如此。当历史在对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充满敬仰的时候,这只是对作战指挥艺术的欣喜,对军人的崇敬,却没能对引发战争的原因进行反思。

明朝原本希望通过海禁政策,来预防日本“争贡”事件以来的一切侵扰,但推行的结果,却使得海上贸易集团因商道受阻无法谋生,于是铤而走险,转而为盗。沿海的渔民小贩因为无法取食于大海,许多也投身海商武装集团。所以到了嘉靖中期,出现了海禁越严,倭寇越多的乱局。

嘉靖后期,倭患虽然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忠勇将领的弹压之下被暂时扑灭,但通过十多年的倭寇骚乱,也使明朝政府的许多官吏认识到,海禁政策既不能在经济上限制私人参加海上贸易,又不能在军事上防患于未然。嘉靖皇帝去世后,比较有远见的人士极力主张开放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在迎来海上贸易繁荣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那些艨艟巨舰蔽海而来的倭寇,就自然化解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之中。而这一切,单纯靠战争是无法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