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代政局变化:永乐朝后十大战争

明代政局变化:永乐朝后十大战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乐朝之后政局的变化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集合了鞑靼、兀良哈等部,分兵四路向明朝进攻。这些都发生在永乐年间,后来变化越来越明显,程度越来越严重,也就决定了明朝政治格局的走向,才有悲剧的发生。永乐二十年,阿鲁台攻陷兴和城,之后兴和的所有人马都并入宣化,更使开平卫左右无援,独木难支。

明代政局变化:永乐朝后十大战争

永乐朝之后政局的变化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集合了鞑靼、兀良哈等部,分兵四路向明朝进攻。兵锋指向长城内外的城堡和市镇,大军所过之后,有的城堡失陷,惨遭洗劫;有的城门紧锁,高度戒备。军情急报像雪片一样飞入宫廷。

很快,明英宗做出决定,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瓦剌,但治军权不是交给将军,而是交给了太监王振。这支庞大的军队几经折腾,在居庸关外的土木堡,被瓦剌的两万轻骑击溃,明军四散奔逃,死伤过半,军械骡马尽失,连英宗皇帝也成了俘虏。紧接着,也先只派出少量部队,长驱直入北京城下,形势十万火急!留守京师的兵部侍郎于谦率军民合力御守,击退了瓦剌,取得了保卫京师战的胜利。

历史上将这一危机通称“土木之变”,它是明朝自开国以来,在对外战争中所遭受的最惨重的失败。从军事角度看,土木之变留下的许多问题,很值得后人思索。

明朝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北方草原部落的军事备战,为何在这次突然打击中一溃千里?

明朝自建国以来就重视对宦官的监管,为何一个出身低微的太监王振,能突破重重障碍,专权干政,并且取得了统率五十万大军的权力?

五十万大军怎么就经不起两万瓦剌军的突然一击,瞬间土崩瓦解?

明英宗

土木之变的惨败成就了于谦的英名,那么他在指挥京师防御战中,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战绩,是否也留下了遗憾?

很多人认为,酿成土木之变和宦官王振有直接关系,因此讲土木之变,就得从宦官干政说起。但实际上,明朝军事上的失败,是它在政治上一系列变化的结果,和土木之变有密切联系的军政原因其实很多,比如有放弃大宁、迁都北京、重用宦官、设立东厂等。

这些都发生在永乐年间,后来变化越来越明显,程度越来越严重,也就决定了明朝政治格局的走向,才有悲剧的发生。

北部边疆问题

先说取消大宁都司。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在迫降元朝大将纳哈出后不久,在大宁卫建立军事指挥机构——大宁都司。大宁位于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屏障北平的军事重镇。

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更名北平行都司,统领大宁左右中前后十个卫;二十四年(1391),他让第七子宁王朱权到大宁就藩,这样北平行都司统领的所有军队便归宁王指挥。而在此之前的洪武十三年(1380),燕王朱棣已经进驻北平,征调各卫兵士镇守。

随着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的建立,以及积极建设长城沿线隘口,这样从根本上保障了北平和华北的安全,并且在东北与辽阳、沈阳、铁岭等卫,在西北与大同、宣化等相互应援,使北方的防区结成了漫长的坚固防线。《明史·兵志》上说:“自辽以西,数千里声势联络。”北方的战略防御气势宏伟,声势壮观。

但在“靖难之役”开始不久,燕王朱棣用偷袭兼欺诈的方法,将宁王朱权挟持起来。原本宁王有带甲兵士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这些力量都被燕王吞并,投入与建文帝争夺政权的战场上。这样军事重镇大宁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宁王朱权和各卫所兵力南下后,大宁都司便成了空虚之地。

永乐元年(1403)三月,明成祖下令将北平行都司复更名为大宁都司,徙至保定府,又将所管辖的部队分别调至顺义、蓟州、平谷、三河等地,这些都在北京的周围,大宁更成为不设防的空城,给兀良哈骑兵南下以可乘之机。

由于大宁控制着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初设置大宁都司,就是要在战略布局上使大同、宣府与辽东连成一体,能够相互策应,构成燕蓟对外防御的最佳屏障。

而一旦大宁都司内迁,向北的防御就凹陷进来,使得南面的燕蓟地区失去了这道屏障,自己变成了边防前哨。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大宁这个堡垒,西边的蒙古可以毫无顾忌地向辽东发展。他们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自由来往,直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宣德时期,军事重镇大宁所属地区,终于落入蒙古兀良哈之手。

北京以北还有一个地方,即开平卫,在战略上也非常重要。在元朝的时候开平卫是元朝的上都,与北京这个大都并称两都。开平卫北控大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由于大宁都司南撤,使得西侧的开平卫过于突出孤立,很难固守。永乐二十年(1422),阿鲁台攻陷兴和城,之后兴和的所有人马都并入宣化,更使开平卫左右无援,独木难支。

宣德五年(1430),明朝终于放弃了开平,这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塞北三百多里的防御区域,燕蓟又失去一道屏障,宣化成了防御的最前沿。

从永乐时期开始,大宁弃而不守,兴和丢而不夺,等到宣德时期,开平内移,防线后撤,使燕蓟以北的防线由较为平直,变成迂回弯曲。对北京来说,更重要的是纵深保护缩小,国门浅露,对手可以直接窥伺内地。明朝只好将防御地带划到延庆、怀来、保安一带,因此这个时候,京师的危险程度较明初已经增加了很多。

迁都北京问题(www.daowen.com)

明成祖称帝后干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将都城迁往北京。迁都之事在永乐元年(1403)就定了下来,北平改称北京,改府为顺天府,与南京的应天府平起平坐。

北京的新宫殿于永乐五年(1407)营造,到永乐十八年(1420)才完工。等到中央衙门迁到了北京,就改称京师,原来的京师则改名南京。

但南京保留下来不少骈枝机构和冗官,除个别的机构和官僚外,绝大多数都没有实权。明成祖之所以要保留南京和完备的中央政府机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北京发生重大事件,无法担当中央政府职能的时候,南京这些机构可以作为应变的依据。

明成祖迁都北京,从内部因素看,是他的大本营在北京,而靖难之役后,南方的势力对他很冷淡,反对的力量很大,回到北方他才有安全感。从外部因素看,首都到了北京,最大的作用在于,面对蒙古草原的威胁,明成祖是“不肯示弱”。

迁都北京的军事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明成祖即位后,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一样,都要削夺诸王的兵权。由于边塞诸王的兵权已经被夺,例如宁王朱权、谷王朱橞、辽王朱植等都被徙封他处,这样就改变了朱元璋规划的诸王守边的军事格局。如果重新部署的话,必然要委派新的将帅统领重兵,镇守远方。朱棣当时就这样造了建文帝的反,谁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场面故技重演。所以,对那种能独当一面、众望所归的军事统帅,朱棣放心不下。

朱棣毕竟是军旅出身,他又很清楚,如果自己在南京大权独揽,遥控指挥塞北前方,这种作战上的盲目和迟缓,对前线胜败来说,将会导致多大的风险,丧失多少有利的时机。如果用碌碌无为的庸才来替换,或者裁撤军人,分散权力,减弱将帅的势力,又等于虚掩门户,自撤藩篱,给蒙古部落南下掠夺,创造可乘之机。何况明朝已经放弃了大宁都司,无论如何不能再削弱长城各大隘口的防御。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明成祖迁都北京,从他个人来说,也是要紧紧抓住军事指挥权,用天子守边代替洪武初期的武将守边,也代替洪武后期的诸王守边。从国家安全格局来说,就是将北京建成王朝的军政中心,屹立在长城脚下,阻挡住蒙古草原南下的骑兵。

由于北京处在军事防御的前沿,它向东向南都是千里大平原,所以都城必须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北京城墙的内外壁,都是用山东临清等地烧制的城砖砌成,砖缝之间用石灰浆与糯米汁混合浇灌,非常坚固。城的底座是用大型条石铺设,逐层夯实,城墙内壁较缓,外壁陡峭,因此易守难攻。

北京城不但自身要有高水平的防御能力,还在郊外数十甚至数百里处,用增加周边的卫所来拱卫北京。此外,还采取了修缮沿边关隘城堡、增配铳炮等措施,抵御蒙古部落的南下袭扰。在各关隘之间,又部署了数量可观的机动部队,进行往返巡视,以配合守关部队加强防御,以备不测。同时,明成祖还命令都督佥事章安等将领,率部在兴和等地设立烟墩,以加强各关隘之间的联络和声援。

蒙古游牧部落是对北京最大的威胁。面对他们屡次兴兵扰边,朱棣一改朱元璋“来则御之,去则不追”的消极防御策略,而是采取政治上分化瓦解,军事上各个击破的积极方针。他主张选择适当时机,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荡除对手,永靖沙漠。因此在确定迁都北京后,京师还在营建期间,他就开始了五次大规模的北征。

但是北征蒙古,也只有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才能做到。而且将首都定在北京,为征讨蒙古提供了地利与人和。明成祖去世后,接下来的两个皇帝都是守成之君,明朝对蒙古保持的进攻态势缓解下来。而此时蒙古正在完成各部的兼并,力量也开始汇集起来,逐渐对明朝构成新的威胁。北京的位置过于突出,有利有弊,在战略进攻时,它是后方稳固的大本营,当转入防御时,又会成为沉重的包袱。

宦官专权问题

土木之变的爆发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如和太监王振干政有直接关系。有明一代,宦官胡作非为,祸乱朝纲,四个人最有名,其中第一个就是王振。宦官势力的膨胀是从明成祖夺得皇权开始。在此之前的明太祖、建文帝都能严格控制宦官,使之不得干预政务。

实事求是地说,在用人方面,明成祖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夺取皇位时,他杀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铁铉等反对派,株连极多;先前是建文帝的人,但已经投降过来的李景隆、盛庸、耿炳文等,也都死于非命;即便是忠于他的诤臣,如解缙、杨士奇、夏原吉等,也可以随意抓起来或者杀害。

靖难之役时,明成祖多次受益于宦官的帮助,即位后便大力重用这些身心都有缺陷的人。不过,永乐皇帝在用宦官问题上还算幸运,他本人英武刚毅,雄才大略,强将手下无弱兵,郑和、侯显等一批宦官,人品和政绩都表现不错,所以始终没有酿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能否专权,和皇帝暗弱、年幼无知等情况关系密切,这种局面迟早会形成,只不过这个不幸,被明英宗朱祁镇赶上了。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的时候年仅九岁,国家大事都被太皇太后张氏和张辅、胡濙、“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主持。英宗继承的是所谓“仁宣之治”的繁荣与和平。《明史》这样评价当时的社会:“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

皇帝年幼无知,掌管国家大事之权由太皇太后分配。她知书达理,信任几位辅政大臣,一切遵循旧章办事,虽然边疆和羁縻州有些小摩擦,但国力不损。等到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去世,王振逐渐神气起来,而这个时候,几位肱股之臣或死或病,已经从政治舞台上谢幕,朝中无人能抵挡得了王振的锋芒。

王振,山西蔚州人,曾经是个普通儒生,后来自行阉割入宫。因为他识文断字,被宣德皇帝选中给太子当老师。英宗的童年是在严格管束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秉政的太皇太后张氏,还是身边的老师王振,对这位年幼无知的儿童,束缚得过紧。他一直胆小懦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即便是当了皇帝十多年之后,还一直敬呼王振为“先生”,连名字都不敢叫。可想而知,王振在其他大臣面前是如何威风了。

王振是宫中的司礼太监,有替皇帝代笔起草诏书的权力。主子胆量过小,奴才的胆量就会膨胀,他不但敢替皇帝做主,还敢篡改皇帝的龙裁圣意。现在皇帝都对他言听计从,朝中的其他大员,在王振的淫威之下,几乎没有不拜服的,否则早晚都要吃亏。

王振最典型的事迹就是打击对立面,提拔亲信小人。这些人升了官,自然不改奴才的本性,对王振溜须拍马,献媚逢迎。像工部郎中王佑被提拔成右侍郎,一日王振问他为什么不长胡子,王佑回答说:“老爷所无,儿安敢有。”那些不听话的正直大臣,被王振用东厂、锦衣卫陷害的何止是少数。

东厂是王振胡作非为所依靠的机构,这也是永乐时期的产物。它原本是一个内廷机构,属于地地道道为皇帝个人服务的特务机关,归宦官直接掌管。由于他们日夜在皇帝身边,所以向皇帝打小报告最直接最方便。锦衣卫和东厂合称“厂卫”,使天下臣民都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东厂的特务们不但可以私下里给皇帝打探情报,而且设有监狱,可以不经公开的司法审判就刑讯逼供。从亲王、公主、驸马,到普通官吏和百姓,都处于东厂的严密监视之下,而且盯梢特务的背后,或许还有另外一双眼睛也在监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这个给社会平添灾难的机构里,居于最高地位的当然是皇帝本人,但是在英宗时代,却被王振这样的太监掌握着。春风得意的他大权独揽,根本不顾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