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代皇朝战史:建文帝下落与永乐帝新政

明代皇朝战史:建文帝下落与永乐帝新政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文帝下落和永乐帝新政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朱元璋祖孙三代围绕皇权而展开的斗争。建文帝将宫门关闭,放火自焚。建文帝是死于大火,还是从地道出逃,在永乐、宣德年间是没有分歧的,官方一致认为是死于大火。永乐五年,明成祖派遣胡濙寻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真正目的是要察访建文帝的下落。照此推论,还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流落海外,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也是在寻找建文帝。

明代皇朝战史:建文帝下落与永乐帝新政

建文帝下落和永乐帝新政

靖难之役可以说是朱元璋祖孙三代围绕皇权而展开的斗争。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永保皇位,不断屠杀大臣,分封诸子,最终导致了宫廷和藩王之间对立的激化。但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只能说为靖难之役隐藏了祸根,一般而言,是不会改变宫廷败落、藩王胜出的结果。建文帝最后的失败,完全是他无能、软弱、优柔寡断造成的。刚开始,建文帝的力量十倍于燕王,且有多次机会置燕王于死地,但都被一一浪费,使本来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硬是变成蛇吞象。再看燕王朱棣,多少次亲临战场出生入死,除了有很好的运气外,还因为他有弥天大勇,远见卓识,知人善任,才为自己打下了江山。

燕王攻下南京后,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建文帝,但刚一进南京就见皇宫起火。这场大火烧出历史上一件谜案。官修《实录》说皇帝是在火中自杀。因为南京陷落后,宫廷里面乱作一团。太监和宫娥等全都逃命去了,只有零星几个人还跟着建文帝。建文帝将宫门关闭,放火自焚。燕王急忙派人救火,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是从火中抢到建文帝的尸首。救火的大臣回来向燕王禀告,燕王闻讯痛哭:“果然若是痴img10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亮而遽至此乎!”

因为《太宗实录》是按照明成祖的意思修改的,目的就是要尽力美化他,有些内容是否可信,值得怀疑。清朝人写的《明史·恭闵帝本纪》也简要记载了这场大火,但删去了明成祖的虚假表演。“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但紧接着又加了一句“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后人写历史,如果对某件事有相互矛盾、难以辨别的不同说法,通常是把这些说法都写进史书,但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以某一种说法为主。建文帝是死于大火,还是从地道出逃,在永乐、宣德年间是没有分歧的,官方一致认为是死于大火。但到了正统五年(1440),出现了争论。那年,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僧自称是建文皇帝,后来被官府缉拿。经过查实,此人为钧州人杨行祥,于是主犯被处死,同案犯发配到辽东。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不断产生出新的传说。之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纷纷相传见到过建文帝的踪迹。

一种较为形象的传说是,金川门打开后,建文帝知道南京守不住了。他经手下人提醒,说朱元璋临死前还留给他一个铁箧。打开铁箧一看,发现里面有和尚用的袈裟、鞋帽和度牒,还有剃刀和少量白银。建文帝赶紧乔装改扮,然后经宫中密道逃出城,城外的小船再将建文帝接走。于是,开始了建文帝云游四方、浪迹天涯的传说。

到了明朝中叶,关于建文帝的传言,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说法,在《建文遗迹》、《革除君纪》等书中开始逐渐完整起来。成化年间,《致身录》、《从亡随笔》等书为了标榜忠君思想,随意编造建文帝逃亡的各种说法。嘉靖年间,民间出版逐渐兴盛,刻书成风,连大名鼎鼎的王世贞也开始记载建文帝逃亡之说,但内容大同小异,只是相互传抄而已。

实际上,不同的时代特点对这种传言也有不同的需求,人们不断追求新的花样。明朝灭亡后,受到朱三太子案的影响,人们在谈论建文帝逃亡时,还要加上借古讽今的抒情议论。刚开始,由于政治气氛紧张,文人们怕惹祸上身,对建文帝之事三缄其口,避而不谈。到了清朝中叶,明朝已成旧事,朱三太子案早被淡化,人们也不再忌讳影射历史,又可以谈论建文帝出亡之说。最后,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对追踪建文帝足迹来了个总结,直接影响到清乾隆朝出版的官修《明史》,这个问题最终成了谜案。

在《明史》所有段落中,最使人津津乐道的是《胡濙传》,认为当时就有关于建文帝死于大火和逃亡两说,以致明成祖下决心要搞个水落石出。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派遣胡濙寻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真正目的是要察访建文帝的下落。这一走访大概历时十年,到了永乐十四年(1416)才回京城。但胡濙没有发现建文帝的行踪,只是从民间打听到各种传闻。胡濙想就此罢休,回家给母亲丁忧,但明成祖不同意停止寻找建文帝,于是提拔他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1419),胡濙又被派往江浙、湖湘一带继续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才回京。当时明成祖在宣府,胡濙就赶往那里。到达宣府后时辰已晚,明成祖已经就寝,但是听说胡濙来了,就赶忙起床召见,两人密谈到四更天才结束。至此,明成祖才相信,建文帝确实不在了。

这段历史估计也是杜撰的。如果说胡濙出访是为了追踪建文帝,明成祖需要急三火四地连夜召见吗?照此推论,还有一种说法是建文帝流落海外,明成祖派遣郑和西洋,也是在寻找建文帝。那么郑和回国后,明成祖也应该召见,询问相关情况才对。但永乐时期郑和六次出海,一次也未向明成祖禀报建文帝之事,岂非咄咄怪事?因此,关于建文帝出亡的传说,只是许多人在几百年里,将一个虚妄的故事不断添油加醋,成为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

燕王通过武力夺得皇位后,注定要洗刷建文帝的影响,树立自己的权威封建社会正统意识极强,因此有许多人只承认建文帝,敌视用强权夺得皇位的明成祖。他们有的公开拒绝合作,有的阳奉阴违,还有的甚至图谋行刺,于是明成祖采用“瓜蔓抄”或“株连十族”的残酷手段,血腥镇压敢于藐视他的政敌们。为此到底死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李贽在《续藏书·雪庵和尚传》中说:方孝孺、黄子澄之案,杀了几万人,即便没有被杀,也是谪戍边疆,不是死于途中就是死于边疆的恶劣环境,这样的人又是几万。(www.daowen.com)

其实,这和延续了四年的战争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双方用兵上百万,战火从北京一直烧到南京,广大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为了保住得来不易的最高权力,明成祖决不能像建文帝那样心慈手软。他一方面要剿杀顽固不化的朝中大臣,还把矛头对准了自己的亲兄弟,把权力全部收上来。因此,他也像建文帝一样,“削藩”之事势在必行,夺回藩王手中的兵权,杜绝潜在的反叛可能。在诸王中威胁最大的是宁王朱权。史书上说他统辖的兵“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靖难之役一开始,燕王曾向他承诺:事成之后中分天下。明成祖即位之后,双方谁也不提此事,一个不愿,一个不敢。永乐元年(1403),宁王的封地被改到南昌,完全被监视起来,从此他开始韬晦人生,完全不过问政治军事,每天只是听听音乐读书,以此终了一生。

南京是明朝的发祥之地,钟山风雨,虎踞龙盘,但明成祖并不喜欢这里。因为敌视他的人太多,那种阴沉的充满血腥味的政治氛围,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他的事业和大本营在北平,那里的人民爱戴他,需要他来继续戍守,抵挡有可能冲击中原的蒙古骑兵。他也需要北平,要把这里建成新的国都,至少可以躲开南京那些充满敌意的反对者。

永乐七年(1410),朱棣离开南京,开始长住北平,至永乐十八年(1420)确立了北平的京师地位,南京降格为陪都。为了完成这次浩大的迁都工程,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国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老百姓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工程之庞大,花费之浩繁,调度之复杂,再加上贪官蚕食,因此将国库消耗一空。在那个时候,搬迁首都并不紧迫,实际上国家财力也不允许。当然,京师北迁后,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都发生了转移,这为防范蒙古部落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对明朝的冲击,也起到了战略上的支持作用。

明成祖朱棣像

朱棣称帝后,明朝政治的又一大变化是宦官势力的崛起。朱元璋在位时,虽然设立了庞大的宦官机构,而且也对一些太监授予过奉使、观兵等权限,但这种任命都是偶尔为之,权力也是暂时的。终其一生,朱元璋对宦官严格控制,甚至要求宦官不得读书识字,怕的就是出现汉唐时期宦官专权的情况。建文帝时,基本上承袭祖制,御内臣极严,稍有不法行为便有严惩。实际上,是建文帝身边的宦官在关键时刻送出情报,使朱棣了解到南京防守力量的虚实,才下定决心,驱兵直捣南京。可以说是宦官为靖难之役立下了功劳,导致了建文一朝加速崩溃。

到了明成祖时期,宦官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认为宦官是亲信,是身边之人,要比大臣更忠于主人,因此他即位后,对宦官多有委任。《明史·宦官列传》说,明代宦官所具有的“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皇帝重用宦官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当皇帝声色犬马时,需要宦官为自己的享乐去卖力气;二是皇帝将政务中的重大事件委托给宦官,因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大臣们不像宦官那么听话,那么容易控制。

明成祖是通过战争从侄子手中抢来皇位,南京的大臣们对他反感和冷淡可想而知。用暴力让他们缄口,对明成祖来说并不难。不过,明成祖雄才大略,他要的是人们对他心悦诚服,像唐太宗那样,通过“贞观之治”来塑造一代圣君的形象。从他重用宦官就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心理负担显然要比唐太宗重得多。一方面他要干出一番事业,因此他重用宦官绝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另一方面,他设立东厂,强化锦衣卫,通过宦官监视大臣。

永乐时期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派遣大批使团出使国外,奉使前往的又多是宦官。出使西洋诸国的使者是郑和、王景弘,西域诸国的是李达,西番诸国的是侯显,迤北诸国的是海童,其中最有名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是否有一定的军事目的和价值,这需要在下一章中展开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