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炀帝:一个天使与魔鬼的结合

隋炀帝:一个天使与魔鬼的结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扣上大大小小的屎盆之后,隋炀帝彻底成了一个荒淫无道的亡国暴君。说得确切点,隋炀帝是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结合体。虽然归途中隋炀帝的旅行团队遭到暴风雪的袭击,秩序大乱,狼狈不堪。隋炀帝的第三个壮举就是创立科举制度。在这一点上,隋炀帝可谓是功盖千古。从五品的别驾两人,分别担负长安和洛阳的反腐重任。隋炀帝每次巡游,车驾还没有到,各级官员就争相恐后献上山珍海味。杀死隋炀帝的,正是自身的腐化堕落。

隋文帝死后,杨广如愿登上皇位,他就是被视为典型的亡国昏君、跟秦始皇相提并论的隋炀帝。唐朝李氏的统治者为了证明自己取代前隋是天经地义的,挖空心思抹黑隋炀帝也是在情理之中。被扣上大大小小的屎盆之后,隋炀帝彻底成了一个荒淫无道的亡国暴君。但是剥开妖魔化的面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胸襟抱负颇为不凡、才华出众的有为之君。说得确切点,隋炀帝是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结合体。

隋炀帝在位不过十二、三年,却做了几件足以名垂青史的大事。第一件,开凿了蜿蜒五千余里的京杭大运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但沟通了五大水系,而且使当时的三大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区、中原农耕区、江南水乡经济区融为一体,在经济上实现了第一次真正的大统一,为迎来辉煌的大唐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件就是西巡河右,开拓了大隋帝国的疆域。公元609年,隋炀帝御驾西征,从长安出发,行径河西走廊,入青海不毛之地,最远到达河西重镇张掖,行程几近两千里。除了传说中西周穆天下西巡之外,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皇帝有过如此长途跋涉的壮举。隋炀帝在西征的旅途上不单单是游山玩水,而且还耀兵振武、慑服夷狄,重新打通南北朝以来隔绝了数百年的丝绸之路西域二十七国的君臣远道而来,齐聚张掖,举行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博览会”。

虽然归途中隋炀帝的旅行团队遭到暴风雪的袭击,秩序大乱,狼狈不堪。人马损失八九成,后宫嫔妃散落到深山野林与士卒杂居。但正是这一次意义非凡的远征,使得隋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史书上留下了几个惊人的数字,足以说明隋炀帝统治下的帝国盛况,“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而世人大擂特吹的贞观之治,其户口总数也不过三百万户,仅仅相当于隋炀帝时期的三分之一。

隋炀帝的第三个壮举就是创立科举制度。人才选拔可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的军功爵制,到西汉的察举制,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选拔人才是权贵或者勇敢者的游戏,升斗小民无法染指,就连参战的资格都没有。隋炀帝却标新立异,抛出大手笔,在历史上第一次拉近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距离,真正落实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颠覆了几千年以来的选官制度,更是对西方世界的现代文官制度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在这一点上,隋炀帝可谓是功盖千古。

最后,这位被万世唾骂的“昏庸之君”、“暴虐之君”,在反腐败上也曾经动过脑筋。他仿照汉武帝时代刺史监察郡县的制度,设立了专门监察地方郡县的反腐机构——司隶台。司隶台的编制包括:正四品的大夫一人,相当于中纪委书记。从五品的别驾两人,分别担负长安和洛阳的反腐重任。正六品的刺史十四人,负责巡视地方郡县。从事四十人,协助刺史的巡察工作。司隶台官员每年二月搭乘轻便的小马车出巡地方,十月回到京城向隋炀帝汇报。

根据《隋书》的记载,隋炀帝还模仿汉武帝手订的“刺史六条”,也制定了“司隶台六条”,作为反腐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六条内容是:“一察品官以上理正能不。二察官人贪财害政。三察豪强奸猾侵害下人,及田宅逾制官司不能禁止者。四察水旱虫灾不以实言,枉征赋役者。五察部内贼盗不能穷,逐隐而不申者。六察德行孝悌,茂才异行隐不贡者。”

“司隶台六条”跟“刺史六条”最大不同在于,“刺史六条”主要是为了防范地方的分离主义势力,“司隶台六条”主要是重点监察地方官吏的能力、政绩和廉洁程度,所以增加了“察德行孝悌、茂才异行隐不贡者”这一条职权。

而朝中百官甚至皇室宗亲的贪腐行为,仍然由御史台来负责监察。当时有个叫陆知命的治书御史,曾经弹劾隋炀帝的次子齐王杨暕“骄纵、昵近小人”,结果杨暕被隋炀帝痛骂了一顿,朝野震惊。

令人惋惜的是,隋炀帝这一系列足以光耀千古的伟大成就,几乎被罄竹难书的罪恶深深掩埋于历史的故纸堆里。

唐代的史学家是如此贬斥隋炀帝的,他性情古怪,诡异多变,就像一个可怕的幽灵出没无常,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行踪。隋炀帝每次巡游,车驾还没有到,各级官员就争相恐后献上山珍海味。那些揣着暴发户梦想的官员,从水道、从陆路而至,络绎不绝。隋炀帝成了一个重口味的吃货,不再唯才是举,全凭口感来提拔人才。谁献上的食物越多越美味,他的官就升得越高越快。那些粗淡俭朴的官员就遭殃了,不是被砍头就是被降级。贪官污吏趁机鱼肉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隋炀帝又穷兵黩武,调发百万大军,三征高丽。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让出门的不想回来,在家的如入地狱。曾经一片繁华的村落没多久就成了废墟,萧条不堪,由于饥荒连年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www.daowen.com)

隋炀帝却毫无体恤之心,视百姓如芥草,只顾着自己玩乐享受,东游西逛。国库挥霍一空,就预征几年的赋税。整天混在后宫的女人堆里,荒淫无度,根本就不理朝政,军国大事抛诸脑后。更糟糕的事,隋炀帝又猜忌百官,稍稍不如意,就随便安上一个罪名,将他满门抄斩。由是上下离心,内外怨叛,盗贼四起,到处劫掠,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强盛一时的大隋帝国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朝中奸臣当道,各个都是祸国殃民的巨贪大腐,尤其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两人赃盈恶贯,文武百官几乎都向他们行贿过。宇文述在隋文帝时期就是一个大权奸,他侵欲无厌,就像一只贪婪的老鼠,到处窥探哪个官员家里藏有奇珍异宝。长安一带的富商大贾和陇右的土豪,都认宇文述为干爹,竞相孝敬金银珠宝。宇文述也照单全收,你贿多少,我就收多少,结果那些行贿的人都做了大官。

赵行枢本是一个卑贱的太常寺鼓吹手,他家财数以亿计,令宇文述垂涎欲滴。宇文述毫不掩饰地露出贪婪之色,热乎乎地尊称赵行枢为大哥。赵行枢巴不得能攀上这么一棵参天大树,就送金送银,厚赂宇文述。宇文述乐得不行,在隋炀帝面前点赞赵行枢,说他骁勇善战,做一个鼓乐手实在太委屈了。隋炀帝宠信宇文述,立马任命赵行枢为折冲郎将——皇家卫队骁果军的统帅,不久又被提拔为虎牙郎将(相当于战区总司令)。这个靠非法手段上位的冒牌将军后来成了宇文家族的死党。

宇文述的儿子依仗老爹的权势,胡作非为,残忍暴虐,看到大隋王朝日薄西山,与赵行枢等人图谋不轨,在江都绞死隋炀帝,篡权夺政。杀死隋炀帝的,正是自身的腐化堕落。

另一个腐败分子虞世基堪称奸臣形象的代言人。虞世基有一个流芳百世的弟弟,叫虞世南,才华出众,是初唐三大书法家之一,唐太宗赫赫有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也有他的名字。虞世南德艺双馨,是个又红又专的大忠臣,唐太宗给予高度评价,赞誉他“德行淳备、文为辞宗、夙夜尽心、志在忠益。”哥儿俩小时候一同投入南朝大学者顾野王的门下,虞世基性格内向,深沉恬静,喜怒不形于色,令人捉摸不透。他的才华不逊于弟弟,博学多闻,精通书法,尤其擅长草书隶书,被陈朝中书令孔奂誉为南朝“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由此虞世基名声鹊起,很快就在陈朝谋得一职,并混到尚书左丞的高位。

后来陈朝灭亡了,虞世基归顺隋朝,做了一个小小的通直郎,在内史省(即中书省)里当差。可是小官低工资,虞世基不得不替官府抄书以养家糊口。志向高远的虞世基不甘心过着嚼菜根的苦日子,整天闷闷不乐,成了一个文艺愤青,写诗诉说自己的悲惨境遇,抒发心中的愤懑。不料虞世基却因诗歌迅速窜红,很快就升任内史舍人,参与草拟诏书。

隋炀帝即位之后,朝中百官纷纷推荐虞世基。当时有个叫柳顾言的官员仗恃学问高深,瞧不起其他人。可是他一见到虞世基,马上就自惭形秽,甘拜下风,感慨地说,全世界都推荐这么一个人,果然不是泛泛之辈,我辈不如也!虞世基时来运转,不久升任内史省的二把手——内史侍郎(相当于副宰相)。虞世基貌似稳重冷静,其实心机极为深沉,最会溜须拍马,常常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由此深得龙颜欢心,成了隋炀帝身边的大红人。

虞世基富贵之后,对过去的贫寒经历耿耿于怀,开始追求物质享受,迅速蜕变为一个大腐败分子。虞世基的后妻孙氏生性淫荡,为了满足她无休止的贪欲,虞世基不但任其挥霍浪费,而且自身也“雕饰器服,无复素士之风”,生活日渐腐败,完全丧失了清廉的作风。孙氏又把她跟前夫生的儿子夏侯俨带进虞世基的家中,夏侯俨是一个顽劣无赖,他打着虞世基的旗号,疯狂地聚敛钱财,卖官鬻爵,徇私枉法,无不用其极。于是虞府门庭如市,行贿的人就像寺院里的香客,绵绵不绝,收下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使得虞家成了一座大宝库

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清贫无比,身居低微的起居舍人一职,家中都揭不开锅。虞世基却一毛不拔,不肯施舍给弟弟一文钱。虞世南也是洁身自好,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两兄弟操守品行的天壤之别,让世人更加愤恨虞世基的贪婪腐败,朝中百官对这条蠹国殃民的大害虫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虞世基最大的罪恶还不是他的无耻腐败,而是与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等结成朋党,排挤吏部尚书牛弘,垄断人事诠选大权,掌控朝廷机密,致使朝中党争日益加剧。由于御史大夫裴蕴,使得监察机关御史台严重变质,成为紊乱朝政、违法乱纪的渊薮。公元609年,司隶大夫薛道衡被裴矩、虞世基等人诬陷谋杀。随后裴矩又勾结虞世基奏罢司隶刺史以下的官员,反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司隶台也崩溃了。至此,隋朝的反腐机制在朝中朋党倾轧之中荡然无存,国家全面沦丧,贪污腐败普遍化,而且愈演愈烈。隋炀帝却越发荒淫昏乱,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南下江都。此时农民起义如火如荼,义军蜂拥四起。隋炀帝非常讨厌听到农民暴动的消息,虞世基也深知皇帝的脾气,报喜不报忧。前线将领或地方郡县吃了败仗,求援信一到,都被虞世基扣留下来,隐瞒实情,谎称是些鼠盗狗窃之辈,很快就会被一网打尽。隋炀帝听了也是沾沾自喜,甚至把求援使者痛打一顿。结果虞世基的欺上罔下误了大事,那些暴动没有及时镇压,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隋炀帝却被虞世基蒙在鼓里,一直都不知情,误认为天下太平,整日载舞宴乐,还让王世充秘密搜罗江淮的民间美女,供其淫乐。终于身败国亡,葬送了大隋王朝,又一次为腐败亡国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做了鲜活的注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