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 第四条

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 第四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人民政府应当秉持“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融城于山、融山于城、山城相融、山水相融”的建设理念,利用“三山”自然风景资源,建设可供公众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城市森林公园。本条是关于《条例》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定。构建美丽山水城市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韶关“三山”环绕、三江交汇的自然环境优势,走一条建设山水融合的美丽山水城市道路。

建设城市森林公园 -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秉持“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融城于山、融山于城、山城相融、山水相融”的建设理念,利用“三山”自然风景资源,建设可供公众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城市森林公园

【导读与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定。

(一)建设“山水城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美丽山水城市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要义,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为建设目标,保护生态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美丽山水城市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

检讨现代后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加剧、交通堵塞、垃圾围城等诸多城市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大城市病”现象,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构建美丽山水城市的理念为韶关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路。充分利用韶关“三山”环绕、三江交汇的自然环境优势,走一条建设山水融合的美丽山水城市道路

韶关城市位置处于山间盆地,主要由浈江、武江和北江三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盆地内丘陵散布,地形复杂,周围地貌类型也变化较多,组合多样,除丘陵、台地、阶地、冲积平原外,还发育着喀斯特地貌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

韶关老城区位于浈江、武江和北江三江汇聚之处,处于皇岗、芙蓉莲花三山围合之间,中部三江分隔,主要地貌为三江河谷冲积平原,山麓处有少量台地、阶地分布,城市建设用地绝大部分比较平坦。韶关老城区建成区海拔多在100米以下,2公里以内有海拔200米~500米丘陵环抱,形成一带状菱形盆地,老城区处于盆地中央,三江汇聚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绝大部分比较平坦,整体格局属于城在山中,水穿于城的盆地型山水城市。老城区所在山间盆地,地势比较低矮,有从两旁向中间河谷递降的趋势。再往外围,则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环绕,因为市域地貌上具有“三山两谷”特征,山地地形地貌丰富多样。

西联新城区即芙蓉新城,三面为芙蓉山脉环绕,西南向面临北江,中间为一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岩溶平原。芙蓉山西南侧岩溶地貌发育,平原上常有孤峰、残峰突起,溶洞、石山、石芽、漏斗、洼地遍布。点缀的石山较低矮,散布于平原上,比高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形突兀奇特,山体以石灰岩为主构成,不易保持水土,普通植被难于生长,这类石山总体形态类似园林盆景。石背窝水库附近为溶蚀洼地,水库为岩溶漏斗发育而成,水质良好,深藏于芙蓉山体之间。因为所处平原相对较为宽阔,平缓,山水分布比较突兀,不连贯。西联新区的山水面貌可概括为“小山片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特殊的石灰岩溶蚀作用而形成。

市区周围2公里以外即有海拔200米左右的丘陵,呈大致环抱之势,主要有皇岗、芙蓉、莲花三山围绕,市区内还有帽峰山、老虎岩等一些小山头零星点缀分布。皇岗山位于市中心北部2公里,山形峻逸挺拔,史载为郡治祖山,山顶海拔494.4米,为市区最高点。芙蓉、莲花二山较皇岗山低矮,分列东西,迤逦南去,山形和缓,连绵数里。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三山的部分和一些小山头已经成为市区的构成要素。浈、武两江江面宽度都在200米上下,于老城区中心汇聚为北江后蜿蜒南去。因而市区山水尺度均非常宜人,又贴近城市,易于近人。从市区的任何一点出发,步行十分钟以内,都可以接触到自然山水。

韶关三江(浈江、武江和北江)、三山(皇岗山、芙蓉山、莲花山)山水交融,交相呼应、重峦迭嶂,绿树成荫,构成了山水地貌的城市地方特色。韶关这种得天独厚的山水构成环境确实为创造宜人而美好的山水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基础,具有十分难得的建构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的潜质,应借鉴“山水城市”的理念,积极打造“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及山水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多是围绕着人如何了解自然、融合自然这个主题展开的。正确看待山水文化与山水观,不仅仅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也是文化思想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山水城市”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为了指导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而出现的,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定义。

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7月31日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山水城市”概念在钱学森提出以后,经过学界多年的探讨,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山水城市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它的核心思想也基本达成共识。顾孟潮先生把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概括为:“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艺术;为了人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56]钱学森先生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并积极倡导21世纪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山水城市”模式,引起国内普遍广泛关注和响应,对现代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山水城市是未来中国城市的理想模式,也即是21世纪中国城市风貌与景观建构的终极目标

“山水城市”是作为对当今时代城市建设目的的思考而产生的,是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环境的思考,其主旨是追求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因此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的追求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的城市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理想人居环境。“山水城市”根植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融合了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学”等理念,具有深刻的规划内涵和时代性。“山水城市”应体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山水城市”的深层含义反映出人类对其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的理解,它追求的是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所以应该涉及人类居住环境的一切功能与环境因素,将山水城市的研究与我国古代传统的风水理论、现代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结合起来,将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引向更高的层次。[57]“山水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建设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以民族文化为内涵,以高科技技术为手段,以特定的城市地理环境为条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和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最佳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艺术空间。其要点是:①“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城市。②“山水城市”是追求人与人相和谐的城市,即理想的最佳社会环境城市。③“山水城市”是推进人类社会由宗教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走向艺术文化时代的人居空间。④“山水城市”不是自然经济时代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而是属于全体城市居民的未来时代的艺术城市整体。[58]“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其赖以生存、生活的城市环境的思考,对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的追求,对城市环境的一种理解与期望,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城市环境的追求,对具有特色的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山水城市”不仅是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应具有因地制宜的人工规划与设计,增加和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协调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

今天韶关的城市风貌与景观理应继承与发扬这种特色,建设粤北现代山水名城。从物质基础条件来看,韶关在四个方面拥有显著优势:[59]①市区周围较为平坦的山间河谷盆地拥有相当的面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韶关周围拥有足够的适宜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用地和水源。目前韶关市区风貌与景观虽然不尽如人意,少数地方也存在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但整体上人与自然的冲突相对不大,有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风貌与景观。②市区建成区及周围的自然山水呈现良好的层次与格局,远近皆宜;为城市风貌与景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背景铺垫与利用基础。③韶关气候宜人,利于引导市民开展户外活动,使城市社会活动从室内自然延伸至室外,从而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④韶关市区及周围的自然山水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天然具备一定的形式美,有利于在城市景观塑造中发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韶关市是国家园林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三江六岸独特的地理环境,青山环绕,绿水映城是韶关市的真实写照。韶关市“三山”应突显山水城市特点,加大生态美城力度,持续推进城市提升工作。一是突显“三江”的绿水。充分发挥“三江”交汇的优势,临江河堤绿道、休闲区域或河堤边开设市民亲水区域,设置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提供广大市民洗涤、戏水场所,重点围绕防洪与休闲两大功能加快河堤改造建设,形成韶关河堤建设新景观。二是彰显“三山”的青山。充分发挥市区“三山”环抱的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山”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和旅游于一体的“三山”生态环保带,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等的好去处。围绕保护与规划、建设与开发做文章,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三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把韶关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推进芙蓉山森林公园、皇岗山森林公园、莲花山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山水特色鲜明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严格控制周边建筑,显山露水。对周边的建筑物形态、风貌、距离设定严格的标准。凡是对“山水城市”保护不利,甚至影响“山水城市”风貌的项目,不管其经济利益有多大,都坚决不批、不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条例》关于“三山”的保护充分考虑了韶关山水城市、山水交融的特色,提出秉持“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融城于山、融山于城、山城相融、山水相融”的建设理念,打造“山水城市”,城市建设走出一条独特的模式。《条例》提出秉持“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融城于山、融山于城、山城相融、山水相融”的建设理念是对韶关建设“山水城市”理念的落实与贯彻,《条例》的实施也必将推动韶关山水城市建设,以及“三山”的保护工作。

(二)打造城市森林公园(www.daowen.com)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要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则把生态文明置于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的战略框架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非常显著,“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60]

党的十九大既延续了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又结合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部署,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推进了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这一伟大战略部署的实施,在促进区域旅游业、林业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弘扬城市生态文明,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因此,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既是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点方向。从“十三五”规划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党的十九大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再一次表明我们党建设的现代化是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此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此,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在建设现代化城市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对于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方兴未艾,势头强劲,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引起国内多个城市的关注。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社会公益开发性公园,以特定城市为依托,以本地市民为主要服务主体,为其提供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场所,满足其假日郊游、回归自然等户外活动需求,具有发展潜力大、可操作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森林公园作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消除噪声和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兼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与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地价和优化营商环境等综合功能。

现代生态城市发展摸索中,越来越注重生态城市建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中,北欧一些科学家根据现代城市出现的弊端,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中的理念。所谓城市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或离城市不超过一小时经济距离范围内,面积在2公顷以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景观来构建主要环境,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物种多样化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同时提供与森林生态过程相和谐的休闲、娱乐、健身、游览和体验等活动的公共园林。[61]

森林公园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62]森林公园的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森林公园是城市的“肺”,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度假的场所,而且有净化空气、防止污染、调节气候的作用,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森林公园因其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景观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森林公园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也就成为人们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运动疗养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由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提出,他提出的城市公园设计六大原则即:①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②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设计;③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④选用乡土树种;⑤路网规划应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系统;⑥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奥姆斯特德被认为是美国风景园林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城市公园设计六大原则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之后一个世纪的城市公园设计。众所周知的纽约中央公园,就是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的城市公园的杰出代表作。

城市公园不同于城市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的景观风貌相较城市森林公园来说,则更为精巧、美观、整洁,提供的活动空间也更多元,整体功能偏重于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需求。植物配植往往讲究的是垂直与水平方向层次的变化,植物品种选择也侧重不同季节的观赏特性,并且往往会留出大片的活动草坪。即使有些城市公园会有意识地划出自然林地区域,它与完全以近自然林为基底的城市森林公园还是有所区别。城市森林公园的主体是近自然林系统的营造,关注食物链、生态链的完整度。从地下、地表至灌丛、树梢营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人更多的是作为观察者及其生态效益的受益者,换而言之,城市森林公园并不为人提供更多视觉上的刺激,整体环境是自然而质朴的。

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公园和城区的森林公园的有机结合,兼具二者的特质。城市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或城郊范围内,具有一定面积,以森林植物景观为主体,为提高城市绿地多元功能而建造的更高层次的绿化形式,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等手段形成地带性森林结构群落景观,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休闲、娱乐、健身、游览、生态体验等活动的城市公共园林。城市森林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也与远离城市的森林公园有着较大的差别。城市森林公园既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和城市公园双重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63]

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与城市联系密切,具有一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还具备休闲活动、运动健身等活动空间。所以,城市森林公园具备森林的景观外貌及结构特征,营建具有地域性、物种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兼顾休闲、游憩、健身、科普等功能,满足广大市民森林游憩、观光、游览、休闲、健身、科普教育和生态文化体验等社会需求。

现代城市森林公园是位于城市当中并以粗放的森林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绿地,同时为市民提供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游憩休闲场所。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成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新导向。城市森林公园应结合其所在城市特色进行设计,以森林文化、宣传森林生态知识结合特色场地文化,形成“城市+森林”的模式。所谓城市森林公园,既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和城市公园双重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时,若忽视了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这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

城市森林公园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有重要功能。城市森林公园的主要功能有:①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度假等方面的场所,以此达到市民安居乐业之目的,从而有助于社会治安的好转。②森林公园不但能减少城市周围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而且在净化饮用水源上有独到的功能。每公顷森林每年能吸附6.8吨灰尘,有些森林植被还能有效地吸附硫氢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质。③森林植被的独特功能恰恰在于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并使之转化为氧气。每公顷阔叶林每天所释放的氧气足够1000人的日需氧量。④森林还是良好的消音器,50米宽的森林公园树木带可使交通噪音减少20分贝~30分贝。⑤森林植被有助于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对调节气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以上几点分析不难看出,城市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确实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对于韶关来说,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在条件。韶关森林资源丰富,韶关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素有“南岭生物基因库”和“珠江三角洲生态屏障”之称。近年来,韶关市开展了森林碳汇造林、乡村绿化美化、森林(湿地公园)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了城区扩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韶关辖区内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生态优势独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均居广东省各地级市首位。

韶关地处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区位重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幸福之城”总体目标,以“城市、森林、民生”为主题,以建设美丽幸福韶关为主线,积极主动融入珠三角,筑牢广东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屏障,充分发挥该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绿水青山优势,利用蕴含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的自然条件,深入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战略,大力推进建设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全国文明城市、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森林之市、生态韶关”的城市生态品位,韶关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制定了《韶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韶关市高度重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建机制,形成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建的“创森”工作大格局,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山”就是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不可或缺。我国森林公园发展背景多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因此,关于森林公园的一般概念大多延续了国有林场转型为旅游实体的改革思路。韶关也不例外,韶关市森林公园起源于“三山”的国有和集体林场,近些年,因韶关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运动不断推进,原本离城市较远的“三山”森林公园也逐渐进入城市区,成为事实上的城市森林公园。

但现代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为了防止破坏韶关市的生态环境品质,以“三山”为基础规划城市森林公园就变得尤为重要。韶关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定位,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探索新时代城市森林公园特色之路。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条例》规定:利用“三山”自然风景资源,建设可供公众游览、休闲、科学考察和进行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城市森林公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