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王莽与《周礼》的关系,《汉志》虽明言“王莽立《周礼》”,但从实际来看,王莽对《周礼》的推崇,显然有十分重要的实用目的,即其对《周礼》的借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宣传上,是为自己篡夺作一种合法性的掩饰。换句话说,王莽对《周礼》的推崇,应当与其借助周公以自重的意图有关。考《汉书》王莽本传,在其称帝前,无论是王莽上书,抑或是皇帝下诏,还是群臣奏议,在称颂王莽之功的时候,往往将之与此前的名臣相提并论,如霍光、萧何、伊尹等,但此数人间或一见,比拟最多的还是周公。笔者曾粗略统计,在王莽称帝前,“周公”在其本传中出现了三十多次,这么高的频率,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周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礼作乐,辅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等。不过在儒者的眼里,最为称道的还是其对礼乐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周公在儒家文化中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文王、武王。在西汉后期的政局中,儒生成为了一种群体性力量,复古之风日盛。而王莽这种位极人臣,表面看来又兴礼作乐、礼敬儒者的人,正是他们眼中的周公。所以,这时出现的对周公的集体狂热,也不能简单视为王莽故意散布的舆论。
除了制礼作乐外,周公名为臣、实为君的双重地位,无疑也是王莽特别看重的。在学术界中,一直有着周公是否“践天子位”的争论。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判定,因为当时成王年幼,无论周公践不践位,实际的朝政都是由他来执掌,后世对此问题的争论,更像是在争一个名分。就先秦至西汉的主流意见看,周公其实是没有践天子位的。如《尚书》中言:“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132]。此说在后来得到多数人支持。而承认周公“践天子位”的似乎最早见于《礼记》,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133]。但《礼记》所谓的“践位”实际只是辅佐的另一种说法,即“成王幼,不能莅阶,周公相,践阶而治”[134],“昔者周公摄政,践祚而治”[135]。在《礼记》的表述中,“践天子位”与“相成王”是同义的,充其量是“摄政”,与自立是有本质区别的。可见王莽之前,并无周公为天子说。但不管怎样,周公这种特殊的身份,也很难让人把他和那些真正的君主区分开。在先秦两汉典籍中,周公往往与尧舜禹汤文武等一朝之君相提并论,其实也是这样一种思维的反映。
王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利用了这股思潮。而他在言行中,往往以周公自拟,如他在奏言王宇和吕宽犯上的上书中说:“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136]。王宇为王莽之子,将其与吕宽比作管、蔡,言下之意自己就是平定三监的周公;元始五年(5年),平帝弥留,王莽还仿照《金滕》周公代武王之例,“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137];王莽在称帝后,还假惺惺地对孺子说:“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138],亦将自己视为当世之周公。总之,通过这些刻意的行为,王莽意图塑造自己周公的形象。这种做法显然也欺骗了当时的许多人,在众多为王莽请求褒奖的上书中,虽然有部分出自王莽的授意,但是也有很多平民和儒生,其动机也不能全视为阿谀奉承。如哀帝时,王莽因触怒哀帝祖母傅太后及母丁太后,被“遣就国”,“吏上书冤讼莽者以百数”;王莽推辞新野田后,为其上书的共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诸侯、王公、列侯、宗室都有。按《王莽传》成于东汉,其评论王莽的基调是以鞭挞为主,但上述两条仍被收入莽传中,当应为事实。
就王莽在改制中的表现看,他对经术的推崇也不像是纯粹的沽名钓誉,而是确实有着对经典的崇信和期望,如“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139],“莽好空言,慕古法”[140]。当然,这也不能否认他在提倡某种特定经典的功利目的。在《周礼》问题上,我们认为《汉志》所说的刘歆奏立,很可能源于王莽的授意,而马融所谓“乃知其周公致太平之迹”,更准确地说应是王莽的想法。恰其本传有王莽“发得《周礼》”的说法,康有为认为此乃《周礼》真正步入政治舞台的开始,所以才要特别点出。因此《周礼》之倡源自王莽,应是比较确实的。
当然,我们也不要被这种表象迷惑,王莽对《周礼》的尊崇是表面的,若将《周礼》视为其改制的基本依据,也与事实不符。就记载看,王莽的改制兼采众说,今古杂糅,来源有三:有的是依据汉朝旧制,略加损益;有的是从五经中取名,但内容联系较弱;有的更是王莽独创,不好判定依据[141]。以井田制为例,《周礼》中的井田,“九夫为井,家百亩”,而王莽对井田的认识是“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142],与《孟子·滕文公上》中“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143]的描述更为接近。
所以,我们认为王莽改制虽有着经典的依据,但他对《周礼》的重视,更主要是将其视为周公的遗迹,塑造自己当世周公的形象。他看重的也不是《周礼》中的典章制度,而是其为周公所制作的名分。王莽对周公的借重,无疑是他由权臣到摄皇帝,再到真皇帝的关键步骤。
【注释】
[1]叶瑛:《文史通义校注》附《校雠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第967页。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3]《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8页。
[4]钟肇鹏《:校雠目录学论丛 ·校雠通义评误》,见于钟氏著《求是斋丛稿》,2001年,第13页。
[5]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6]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八《子罕下》,中华书局,1990年,第606页。
[7]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三《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452页。
[8]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四《述而下》,中华书局,1990年,第469页。
[9]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见《易学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43页。
[10]《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1935~1936页。
[11]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6页。
[12]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8页。
[13]马宗霍、马巨:《经学通论》,中华书局,2011年,第17页。
[14]《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4页。
[15]《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6页。
[16]《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8页。
[17]《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17页。
[18]《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19页。
[19]《后汉书》卷三十五《张纯传》,第1196页。
[20]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见《观堂集林》卷四,中华书局,1959年,第178页。
[21]《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第3583页。
[22]《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80页。
[23]《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80页。
[24]王明信、俞樟华:《司马迁思想研究》,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310页。
[25]陈桐生:《〈史记〉与诸子百家之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26]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2页。
[27]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67页。
[28]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11页。
[29]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30]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3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宾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68页。
[32]《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1938页。
[33]《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1945页。
[34]《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58页。
[35]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 228~229页。
[36]张固也、杨超:《〈汉志·六艺略〉与汉代经学家法》,见于《齐鲁文化与两汉经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2011年,第319页。
[37]丁进:《经学师法、家法与〈汉志·六艺略〉的家数问题》,《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1期。
[38]这四条原则是:第一,同一作者多部作品只算一家;第二,今文经与部分曾立为博士的古文经不单独计算家数,应与师法其他著作合并为一家;第三,每家师法著作种类虽多,也只算一家;第四,每家师法之下形成家法的某氏之学,可以另算一家,但该氏家法著作种类再多,也只能算一家。详见丁文。
[39]张固也、杨超:《〈汉志·六艺略〉与汉代经学家法》,见于《齐鲁文化与两汉经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2011年,第326页。
[40]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77页。
[41]《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第3347页。
[42]《后汉书》卷二十五《卓茂传》,第869页。
[43]《后汉书》卷二十七《吴良传》,第943页。
[44]《后汉书》卷二十五《鲁恭传》,第884页。
[45]《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第2020页。
[4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47]《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第3179页。
[48]《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49]《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第3179页。
[50]《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7页。
[51]《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0页。
[52]《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4页。
[53]《汉书》卷七十五《夏侯胜传》,第3155页。
[54]《汉书》卷七十五《夏侯建传》,第3159页。
[55]孟喜事,见《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9页。
[5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1页。
[57]《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2页。
[58]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77页。
[59]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60]《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8页。
[61]《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0页。
[62]《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4页。
[63]《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5页。
[64]《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8页。
[65]《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2页。
[6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6页。
[67]《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3页。
[68]《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1页。(www.daowen.com)
[69]《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4页。
[70]《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6页。
[71]《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72]《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73]《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0页。
[74]《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4页。
[75]《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5页。
[7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7页。
[77]《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20页。
[78]《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79]《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6页。
[80]《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7页。
[81]《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1页。
[82]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83]《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3页。
[84]《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5页。
[85]《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6页。
[8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09页。
[87]《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9页。
[88]《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20页。
[89]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卷第一,中华书局,2006年,第7页。
[90]《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列传》,第1256页。
[91]桓谭:《新论》卷中《正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35页。
[92]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
[93]王应麟:《汉制考·汉艺文志考证》,中华书局,2011年,第151页。
[94]转引自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第205页。
[95]《后汉书》卷五十一《桥玄列传》,第1695页。
[96]如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认为“今古文之所以分,其先由于文字之异。今文者,今所谓隶书……古文者,今所谓籀书是也”。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也将文字的区分视为今古文经的一个重要差异,但其所谓文字包括篇数、字体等。
[97]《史记》第一百二十卷《儒林传》,第3125页。
[98]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99]钱穆:《国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82页。
[100]《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3页。
[101]《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21页。
[102]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103]《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1970页。
[104]《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5页。
[105]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327页。
[106]《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8页。
[107]《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618页。
[108]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20页。
[109]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46页。
[110]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35页。
[1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112]荀悦:《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第435页。
[113]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卷第一,中华书局,2006年,第18页。
[114]贾公彦《:周礼注疏》之《周礼正义序 ·序周礼废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6页。
[115]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54页。
[116]杨天宇:《经学探研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117]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54页。
[118]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55页。
[119]《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2页。
[120]《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7页。
[121]《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0页。
[122]《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9页。
[123]《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8页。
[124]《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9页。
[125]刘敏:《汉新禅代中的刘歆》《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126]《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2页。
[127]《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86~4087页。
[128]《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9~4120页。
[129]《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23页。
[130]《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65页。
[131]《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84页。
[132]孔颖达:《尚书正义》卷十六《君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43页。
[133]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四十一《明堂位第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61页。
[134]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八《文王世子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29页。
[135]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八《文王世子第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44页。
[136]《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65页。
[137]《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上》,第4078页。
[138]《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00页。
[139]《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40页。
[140]《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第4150页。
[141]杨天宇:《经学探研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142]《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0页。
[143]焦循:《孟子正义》卷十《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3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