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志》特别推崇《易》,《六艺略》品题诸经之功用时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66]其用意甚明,将《乐》《诗》《礼》《书》《春秋》与仁、义、礼、知、信五常相配,其效用如五行变换,而《易》是超脱于五者之上的终极依据,“与天地为终始也”。
这种对《易》的援引和推崇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如评论《六艺略》各类典籍时,常引《易》中话语予以评点,如评书类,云“《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67],语出《系辞》;评礼类,云“《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68],语出《序卦》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69];评乐类,云“《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70],语出《易》之豫卦“《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71];评小学类,云“《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72],语出《系辞》。
又如《诸子略》中,其论道家云“《易》之赚赚,以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73];论法家,云“《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74],语出《易》之噬磕卦“《象》曰:雷电,噬磕;先王以明罚敕法”[75];《诸子略》之总序,云“《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76],语出《系辞》。
其他几略之大小序中,引用《易》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如兵家之总序,云“《易》曰:‘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77],语出《系辞》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78];《数术略》之天文类小序,云“《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79],语出《易》之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80];蓍龟类,云“《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81],语出《系辞》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82];杂占类,云“《易》曰:‘占事知来’”[83],出于《系辞》;《数术略》之总序,云“《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84],语亦出于《系辞》。(www.daowen.com)
总体看来,在《汉志》点评学术之篇幅、字数有限的大小序中,引《易》总计十三次,对其余五经虽间或有据引,但其总数不及《易》一家。而且在大小序中,引《易》或解说诸学之起源,或点评各家之长短,都与学术意旨直接相涉,一方面固然是要论证各家学术之用,但更重要的是表明诸家之学在《易》中都有相应的内容,凸显《易》综括各家的色彩。
《汉志》对《易》的推崇是全局性和基础性的,除这种字句上的引据外,《六艺略》排序中将易类文献置于首位,结合《六艺略》中“《易》为五经之原”的说法,则《汉志》确实将《易》冠于六经之首,形成了“以《易》为首”的六经次序,这就涉及经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