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陶画社学艺者的艰辛与突破:《雄羽迎春》的创作过程

陶画社学艺者的艰辛与突破:《雄羽迎春》的创作过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他不是学徒,是在陶画社,这种职业不稳定,又穷,他娘36岁就过世了。邓文科作品《雄羽迎春》王立新陶瓷艺术馆周志龙摄由于党和政府提出了要恢复这一传统工艺,1955年开始组建陶瓷研究所,着手来恢复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把这些能工巧匠集中到陶瓷研究所来。

陶画社学艺者的艰辛与突破:《雄羽迎春》的创作过程

黄碧兰:我叫黄碧兰,今年9月19日80岁,我是醴陵人,我们家在青龙桥,那时候青龙桥有瓷厂,我在瓷厂里工作。我跟邓老师1953年结婚,当时我妈和他妈玩得比较好,我爸还是不太同意,因为邓文科那个时候没有职业。当时他不是学徒,是在陶画社,这种职业不稳定,又穷,他娘36岁就过世了。他只读了三年书。那时候走日本兵,有一回有人从他家门口过,亲眼看见他父亲的死。几天后遇到逃荒的他,那人说:“你爸死了。”等他回去后,他爸已经下葬了。后来不晓得哪个人把他介绍在姜湾里做事。他还打过长工呢,划过船,后来失业了。这是他以前没学美术时候的事。他当学徒的时候很苦,没得衣服穿,冬天脚冻得不能从鞋里拿出来,只能在水里放点黄泥巴再把脚放在里面解冻,才能把鞋脱出来。

邓文科:我的父亲是农民。学徒时候很苦,师父只教美术,刚开始是学刷花[7],如今已经没有刷花了,失传了。原来刷花就是“三多”“四季”。三多就是“多福、多子、多寿”;四季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我是1948年出师,我第一次画不是画釉下五彩,是画新彩,到了陶研所[8]才开始接触釉下五彩。第一次画釉下五彩是画花鸟,牵牛花,还画了一把茶壶。牵牛花是我的第一件作品,感觉还可以,烧出来以后效果蛮好。

周益军:从广义上说,吴寿祺[9]老师和邓老师应该是师徒关系。因为邓老师来陶瓷研究所之前是做釉上的陶瓷彩绘,是由于吴寿祺先生把他请到研究所来以后向他传授釉下五彩的技术,邓老师才接触釉下五彩这样一种技艺,应该说是吴寿祺的学生。(www.daowen.com)

邓文科作品《雄羽迎春》 王立新陶瓷艺术馆 周志龙摄

由于党和政府提出了要恢复这一传统工艺,1955年开始组建陶瓷研究所,着手来恢复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把这些能工巧匠集中到陶瓷研究所来。邓老师是第一批,他不仅是釉下五彩瓷的传承人,而且是陶瓷研究所的元老之一。进来的人都必须有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他可能也进不来。他当时是在手工业联社做彩绘,画釉上彩的,就画那些菜碗、饭碗的花。这里面有个主任,叫林家湖[10]。林家湖当时到研究所来,他就要找这些人——能画的,能做装饰的。那个时候没有釉下彩这个概念,就是找能画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